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dongzi

韩作荣的《诗歌讲稿》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11:03:05 | 查看全部
▲ 诗人与疯子

普希金认为“诗人一定是个小笨蛋”。波德莱尔称“伟大的诗在本质上是愚蠢的,它相信,这就是形成其光荣和力量的东西”。“正如最危险的罪犯是神态清醒的狂人一样,最完美的诗人也是利用无穷无尽的理智的疯子。马利坦语)

诗人和精神病患者有多么相似,西方俗语中有一句话说“天才类似癫狂”。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解体”症状,是没有存在意识的“丧失自我”的感觉。而诗人的“迷狂”状态,也是一种挣脱肉体的束缚,“今吾丧我”,抵达一种无意识境界;精神病患者有摆不脱的幻觉,诗人则有着异乎寻常的幻想力和幻觉经验。心理学家在调査研究中,发现了一张躁郁性精神病患者名单,看上去像是第一流艺术家的人名录,其中诗人的比例高得惊人,并认为“躁郁性精神病与高度创造能力是可以共存的,因为患者思想是清醒的,而他们在忧郁时所受的痛苦,为他们在狂躁时的工作带来了深度。”诗人与精神病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变态,后者为病态;前者即使进入无意识状态,也是具有理智之光的直觉状态,而后者则是彻底丧失理智的状态;前者能从变态回归常态,而后者已丧失了回归的能力。

但诗人多为“痴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诗人穷困不堪,郁郁而亡的事例在诗歌史上屡见不鲜。巴尔扎克于《驴皮记》中称“节食会给想像力带来奇妙的效果”,徐悲鸿传记中说他饥寒号啼为衣食奔走之倾艺术心眼最为发达敏感,有其道理。人吃得太饱,血液都集中于胃部以助消化,脑子自然迟纯。且过饱易困,那时恐怕只想着躺下睡眠,而顾不了其他了。

或许诗人的一生只能是悲剧的结局。深入地理解世界而不被世人理解,远离媚俗却只能被世俗纠缠。

正如一位法国当代诗人所言:“诗人,危险的魔术师,只满足于寄人篱下,骨灰也没有人收留。”

640.jpg
韩作荣(1947~2013),笔名何安。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工人、解放军工程兵战士、排长、师政治部干事,转业后任《诗刊》编辑,《人民文学》编辑、副主任、主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2012月4月当选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2013年6月当选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2013年11月12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66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1:52:29 | 查看全部
一诗千改始心安创作,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4 16:05: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