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8月9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3:05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亲子小课堂关爱小候鸟
通讯员 王磊 宁薇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为进一步打造“亳爱之家”品牌、丰富职工子女暑期生活,近日,中铁置业亳州投资公司工会组织开展“置业小学堂”“置业小朗读者”两项暑期小候鸟亲子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家庭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吸引了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职工子女参与。在置业小学堂活动中,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亳州火星时代研学基地,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宇宙太空的无穷魅力。在置业小朗读者比赛中,小朋友们精心挑选朗读内容,带着对朗读的热爱与期待,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次小候鸟亲子活动,既让职工子女体验科技的奇妙和乐趣,从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又激发了他们对文学与阅读的浓厚兴趣。同时,活动也增强了职工家庭与公司之间的联系,让职工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放松身心、重拾童心,增进亲子交流,营造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5:19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战高温保畅通 襄阳北站每天多编五百多辆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曹黎波 肖诗雨
8月6日,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北站编组场内,货运列车、钢轨在炎炎夏日照射下,如同火炉般散发着炙热气息。一趟趟抵达该站的货运列车在铁路工作人员的“排列组合”下,重新编组成新的列车后迅速开往全国各地。“停车、启动、推进…”对讲机内传出的联络语音此起彼伏,铁路编组场内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襄阳北站位于襄渝、焦柳、汉丹、浩吉4条铁路干线交会处,运力辐射华东苏浙,华北京津、华中豫湘,西南川渝及西北陕甘等省份,每天有超过70万吨的各类货物在此集结、中转、外运。暑期以来,高温笼罩下的铁路调车员、连结员、值班员等工作人员接受“烤验”24小时轮班作业,将电煤、粮食、钢材等社会生产和民生物资源源不断送往目的地。
上午10时,骄阳当空,在由钢铁和石渣组成的编组场内蒸腾着热气,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调车员个个身着长衣长裤工作服,系着安全带,带着手套有序进行编组、取送、对位等作业。一个班下来他们要提钩近百次,步行十多公里。
“传达计划,调8五场8道转线87626次…”刚转线完一趟车列的调车长袁书朗满头大汗地刚走进工作间就接到了新计划。他拿起大号水壶猛灌了几口,核对完计划后就朝编组场走去。袁书朗介绍,由于货运运输近期比较繁忙,调车员们常常是这批作业计划还没干完,下批作业计划就已经下达了。“活儿追着人跑”,对袁书朗来说已习以为常。
炎热的夏季,“大号水壶”是调车员必备的“神器”,“调整钩位、摘接风管、上车拧闸…”一连串动作下来,调车服马上就会被汗水浸透。为了及时补充水分,他们在作业前都会把水接满。1.5升的杯子,一天下来最少要喝5至6杯。
“十车、五车…”11时20分,调车区长涂向东正在整倒装线上岗盯控,今年48岁的他在调车岗位已经干了超过20年。他说:“调车工作程序繁杂,列车移送过程中,兄弟们要充当司机的眼睛,攀爬在列车外部进行安全瞭望。车体在烈日暴晒下温度高,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个水泡。”
13时30分,这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调车员们的衣服和帽子都已经湿透了,调车服上布满了白色盐渍。这时,上行运转车间“送清凉”小分队来到现场。党总支部书记王晓琪说:“现在天热、我们特意准备了排骨汤、绿豆汤、西瓜,给职工们解暑。”
骄阳似火的桑拿天,襄阳北站工作人员积极应对高温酷暑的考验,全力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8月份,该站日均办理车达2.65万辆,比计划增加524辆,货运列车在车站中转时间仅为5.4小时,比计划压缩了0.8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5:3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夏日里的幸福之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实习生 王昱博 通讯员 何家琪

“突然明白,跟爸爸一样参与交通建设的人,他们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牺牲了见证孩子成长的机会,使天堑变通途,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陪伴带来的幸福感,我很佩服他们。”8月5日,在中交一公局集团工会举办的“一路有你·幸福童行”职工子女暑期研学营、高考子女成长分享会暨职工家属开放日上,职工任建立的女儿任姝璇动情地说道。

当日,该集团的96名海内外一线职工子女、4名中交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师生、6名2024年高考职工子女及100余名职工家属,从五湖四海汇聚北京,共赴一场期待已久的幸福之约。


中交一公局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松告诉记者,“一路有你·幸福童行”职工子女研学营和高考子女关爱工作自2023年启动以来,受到职工及家属的欢迎。今年的研学营从8月5日持续至9日,孩子们将奔赴天安门、故宫、居庸关长城、北京大学、中国科技馆等地,开展多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出门游玩的时候,望向远处,在紫红色晚霞的渲染下,一个又一个风力发电机静静地伫立在山丘上,白色扇叶的每一圈转动都能为远方的某个家庭带来电力,这是多么有意义啊!这也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动力之一。”台上,“准大学生”杨嘉祺分享着自己的梦想,台下的弟弟妹妹们津津有味地听着。今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能源动力专业的杨嘉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他能带着“工大蓝”研发的氢能源汽车在“中交蓝”建设的宽阔大道上驰骋。

现场,与会人员共同欣赏了由6名小营员表演的原创诗朗诵《童心绘梦,感恩启航》,观看了企业文化视频、海内外一线职工对子女的温情寄语视频等。随后,还组织职工家属参观公司展室,近距离感受企业筚路蓝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

吴松表示,把关爱从职工延伸到家属,是“幸福一局”建设全周期关怀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集团着力推进幸福企业建设,坚持以“一路有你”为主题,系统开展职工职业里程碑关爱管理工作,做到入职启航必欢迎、婚育生日必祝贺、伤病住院必慰问、家庭困难必帮扶、重大疾病必保障、身亡丧葬必抚恤、荣休离岗必欢送,努力让每位职工从入职到退休的每个重要时刻都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陪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5:4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平庄煤业集团六家矿推进智能化建设

通讯员 张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六家矿通过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建立“一键启动,无人值守,自动巡检”工作模式,实现煤矿生产、安全、机电等子系统的互联互通、融合联动、智能一体化集中调度与控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效率与水平。

在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六家矿将4G万兆工业环网系统搭建作为矿井各项生产数据传输的核心系统和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基础工程,工业环网能够将井下设备的数据信息传输至地面,将地面各项指令传递给井下设备,实现矿井人员定位、应急通信广播、产量监控、视频监控以及其他智能信息化系统数据统一传输,打通信息传输的堵点,为矿井安全生产和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该矿依托4G万兆工业环网完成平庄煤业首个智能化综放工作面调试运行;单轨吊机车、齿轨车、液压支架调移装置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推广应用智能掘锚一体机,大幅度提高了巷道成型质量,摆脱落后锚固工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5:5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上福州,崛起一座海上风电“奥运”竞技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王宇


祖国的东南沿海,海风劲掠。坐拥世界三大风口之一的台湾海峡,让福建成为中国海上风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正因此,福州福清兴化湾,一排排海上风机屹立于海天之间,一场海上风机的“奥林匹克”在此上演。三峡集团福建公司集控运维中心专责蔡小路是这场“奥林匹克”的见证者之一。

2019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的8兆瓦、10兆瓦机组相继下线,历史性地将我国海上风机容量提升至“两位数”时代;2022年2月,13兆瓦机组下线,创下当时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风电机组纪录;同年10月,13.6兆瓦机组下线,再次刷新这一纪录;一个月后,16兆瓦机组实现全球风电装备新突破;如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蔡小路惊叹于“这片土地上的技术工人不断刷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新纪录。”

而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海滩。从千亩海滩到一座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建设安装、运行维护为一体的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三峡集团与福建携手,大胆迈出“化风为宝”的探索步伐。

“好的风资源就要用好的机组。”据产业园负责人盛雷介绍,2017年前,国内主流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还停留在5兆瓦以下。三峡集团在兴化湾一期项目建设了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样机试验风场,选取国内外8家知名风机厂商生产的14台5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组同台竞技,遴选出最先进的海上风电装备厂商落户产业园。

这一场竞技,让福建从此与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结缘。福清兴化湾,也因此被誉为海上风机的“奥林匹克”赛场。

如今,福清兴化湾蓝天碧海下,59台风机在海风呼啸中转动巨大叶片。蔡小路告诉记者,一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平均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相当于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他说:“我很荣幸参加了这场化风为宝的‘奥林匹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6:1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拼搏奋进六十载,再启丝路新航程(引题)
吉林化纤建成投产60周年发展经验交流暨中国新材料发展论坛召开(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8月8日-9日,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建成投产60周年发展经验交流暨中国新材料发展论坛,来自10余个国家的1860余名客户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创新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活动现场,该集团还举办了碳纤维无人驾驶载人飞机首飞式,这标志着吉林化纤的碳纤维产品成功进入了低空经济产业链,也意味着万余吉纤员工追逐纺织强国的梦想已飞向蓝天。

吉林化纤是新中国建设的最早一批现代化化纤企业。作为“国家队”“排头兵”,60年来,吉林化纤坚持主业不动摇、坚持创新不懈怠、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民族化纤品牌不断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丝、腈纶纤维、竹纤维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集团又全力以赴培育碳纤维战略新产业,争分夺秒打造新质生产力,不仅凭借自主技术开创了国产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而且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碳纤维产业链优势领先企业。随着碳纤维板块“井喷式”发展,10年来,吉林化纤集团产值翻了两番,员工收入增长了3倍。2023年,吉林化纤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首批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当前,吉林化纤正处于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机。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表示,站在新起点,吉林化纤将坚持存量优化升级、增量创新发展,推动纤维材料、复材制品、化工医药、绿色能源四大板块齐头并进,持续做强做大人造丝、腈纶纤维、竹纤维、碳纤维四大纤维主业,并大力推进智改数转,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构筑强化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中国新材料发展论坛、“中式新韵 人丝华彩”动态产品推介走秀、“华绒高性能纺织纤维产品分享”、干喷湿法碳纤维T800、吉林国兴碳纤维系列产品推介……为助力行业、企业阔步迈向新征程,吉林化纤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吉林化纤碳纤维产业园、15万吨华绒超级工厂等15个生产现场。由吉林化纤职工自导自演的“纪念吉林化纤建成投产60周年文艺汇演”,则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饱含深情的视觉盛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6:30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3D打印小钢龙,柔软又灵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周子元
你相信嘛,这条龙是钢铁3D打印出来的!在泉州数字经济园的河钢工业智联(泉州)增材立秋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队被一条3D打印制造出的的小钢龙吸引,通过3D打印技术,这条小钢龙精神抖擞、躯体灵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6:4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永柳项目三分部首片T梁架设成功
通讯员 郑立冰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8月5日,中铁七局永柳项目三分部首片T梁成功架设,标志着工程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为项目整体建设步伐按下了“快进键”。

山脚大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东泉镇山脚村,为上跨冲沟而设。为保证首片T梁的成功架设,项目部精心筹备,优化方案,通过专题会议细化分工。项目坚持文明安全施工原则,以“保工期、保安全、保质量”为目标,严守质量红线,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确保T梁运架作业安全可控。项目首片T梁的成功架设,不仅为后续大规模T梁预制、架设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实战经验积累,也为桥面施工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以劳动竞赛为契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打造品质工程。
永柳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13纵”的重要一段,其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及泛珠三角区域路网,为柳州市柳州北部生态新区提供便捷的出行道路,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沿线产业及旅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7:0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柳梧铁路桂平北站站房正式施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王勇东 成颖
8月7日,随着钻机的缓缓启动,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建柳梧铁路LWZF-2标项目首根站房桩顺利试桩,拉开了桂平北站站房施工的序幕。

首桩开钻

“集成式环保净化循环泥浆系统”
此次开钻的首根桩基为试验桩,设计桩长14米,桩径0.7米,采用旋挖钻施工。开钻过程中,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安全员、技术员全程旁站监督,合理组织施工,明确了方案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同时,项目紧盯施工过程安全管控,狠抓执行落实,进一步保证了现场的施工安全和桩基质量。

现场交底与材料验收
据了解,柳梧铁路为柳州至广州铁路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南地区至珠三角重要的普速铁路通道,是一条客货兼顾的区域性干线铁路。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络,拓展广西及西南地区经梧州东融粤港澳大湾区的快捷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17:1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全力应对强降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边文广 倪红

近日,受强降雨影响,内蒙古通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IV应急响应,科左后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应急响应。

国网科左后旗供电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第一时间启动IV防汛应急响应,周密部署、快速行动,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运维值守及监测监控,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居民安全可靠用电。

防汛抢险期间,该公司共出动4支应急抢修队伍,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61人、车辆45台、发电车(机)10台,开展线路特巡5轮次。针对9处居民避险安置点,设立电力保障便民服务点,明确供电联络人,确保居民避险安置点用电需求得到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