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路机车检修库里的“女神探”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管海燕 |
8月8日10时许,在青藏铁路格尔木机务段检修大库里,一台HXN3(和谐内3)型机车正等着接受“B超”检查。毛润娟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戴好防尘口罩,手拿探伤仪器和辅助器材,在确认待检机车挂上检修作业牌后,迅速弯腰钻进了地沟,对机车轮对进行细致的超声波探伤检查。 |
 |
轮对是机车走行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探伤就是相当于给机车做“B超”,机车零部件的探伤是整个机车整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和谐型机车每跑7万公里就要对轮对进行一次超声波探伤检测,超声探伤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用以探测轮对内部缺陷的大小,形成和分布情况具有灵敏度高、穿透力强、检测速度快和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一系列特点。 |
 |
今年34岁的毛润娟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检修车间一名探伤工,上班11年中她在探伤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从一窍不通到拥有扎实的专业探伤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高超的业务技能,精准的检测判断水平,并针对轮轴裂损问题总结出了切合实际的“精稳准”工作法成了班组里独当一面的探伤行家和大家眼中公认的“女神探”。 |
“我们现在是要对机车轮对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机车轮对的‘内伤’,肉眼根本看不到,只能通过仪器的显示,对缺陷波和杂波等异常波形进行分析。”毛润娟边操作边说。 |
 |
毛润娟的工作是在地面以下约1米深的地沟里,只能猫着身子认真擦干净机车轮对表面的污渍,手拿专用刷涂上藕合剂,将超声波探头贴在被检轮对的检测面,来回滑动探头仔细观察探伤仪上的波形情况。一台机车有6条轮对,探伤需要花1个半小时,她平均每天要探3台机车,每天至少4个小时。 |
“探头向被检轮对发射超声波信号,在遇到干扰波后会有反射,反射信号被探头接受后,通过探伤仪内部的电路转换就可以把缺陷信号和底波信号形象地显示出来。根据超声波的衰减程度,确定轮对内的缺陷位置,也还可以用双晶探头和直探头进行验证,就是复探。”毛润娟指着探伤仪上的波形解释说。 |
 |
11时30分,这台机车轮对全部检测完毕,毛润娟整理好探伤工具后,坐在办公桌前认真记录下这台机车的超声探伤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