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按照“六精三十六闭环九全九双”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班组形成了具有班组管理特色的“1345”安全工作法,同时持续在班组精细精准的闭环管理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班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夯实了班组安全管理基石。 |
 |
对于如何加强班组团队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
“我们注重班组团队意识和亲情安全文化的培育,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困难,让员工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党鑫说。(王惠武 蔡海涛) |
 |
90后“老司机” |
海口机辆轮渡段动车组司机温其泉是一名90后铁路人,自2013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和勤学苦练的态度,仅用7年就陆续拿到内燃机车和动车组司机的驾驶资格。 |
虽然年龄不大,但他却是一名有着10年动车工作经验的“老司机”。 |
“一有空闲,就跑去动车组模拟间练习,或拿起技术业务书籍学习。有时候还会跟着我进行出车任务,在实践中学习‘站台对标’等高难度操作。”温其泉的师傅、动车组司机刘沙沙对这名年轻的徒弟评价颇高。 |
2020年3月,当时还是内燃机车司机的温其泉向刘沙沙拜师,开始学习如何操纵动车组。 |
 |
在潜心学习两年多后,温其泉不仅熟悉了动车组行车的基础操作,更把“站台对标”的距离从刚开始的30厘米开外缩小到如今的10厘米以内。 |
在2022年举行的海口机辆轮渡段动车组司机技术比武当中,温其泉脱颖而出,获得动车组司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 |
“只有不吝传承,才能共同发展,壮大整体实力。”温其泉在自己学好业务技术,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还坚持搞好“传帮带”。 |
对于新入路的同事,他手把手教他们各种理论业务知识和如何进行标准化作业。 |
 |
车门关闭、信号开放、到点开车……随着休息时间的结束,温其泉检查各仪表数据正常,确认开车信号后,熟练地操作牵引手柄,驾驶动车组列车缓缓驶离海口东站。(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
 |
不服输的“全胜组长” |
近期,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铁路赛道复赛在天津举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车辆段班组长李康胜参加了复赛。 |
经过理论考试、情景模拟考试、创新命题攻关、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核4个环节的比拼,李康胜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和“最具风采奖”,于8月代表铁路系统赴长春参加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 |
 |
李康胜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 “全胜组长”。 |
多年来,他所带领的班组攻克了多道技术难题,防止了多起安全事故,为保障铁路客车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
2013年7月,李康胜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太原车辆段,从事客车分解后的车辆配件检修工作。 |
进入班组第一天,面对60多种配件以及十余种检修设备,李康胜的内心充满了忐忑。 |
看着其他同事都能快速上手检修,不服输的性格让他燃起了斗志:“别人能干,我也行,并且会干得更好。” |
3年时间,李康胜把组内十余个岗位都干了一遍,记录了20多本密密麻麻的笔记。 |
经他检修的配件,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9%,成为全段公认的客车检修业务骨干。 |
2017年,他先后获得段、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客车车辆钳工第一名。 |
2019年11月,他在铁路机辆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车辆钳工组第一名,站上了铁路系统最高领奖台,并被授予“全路技术能手”称号。 |
由他牵头成立的“李康胜创新工作室”,先后研发出 “闸片推卸工装”“缓冲器分解保护工装”等十余项“五小”创新成果,其中两项被评为集团公司“五小”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23年5月,该工作室被命名为集团公司级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 |
“攻克安全难题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李康胜说。(文章来源:山西工人报) |
 |
火车“医生” |
|
额济纳运营维管段列检工区班组驻地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戈壁腹地,这里常年干旱少雨、风沙弥漫、人迹罕至。 |
在这里,班组员工将他们的青春奉献在大漠沙海,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精彩人生,在粗砺的环境里书写励志故事…… |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34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