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6 14:12:3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生态运营科技感拉满,把最美风景留给市民
通讯员 杨乐乐 杨炳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兰德华
8月13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在汶水河畔山东泰安(别称泰城),河道运营维护人员顶着烈日,常态化巡逻河道、修剪花木、浇水养护……他们的日夜坚守,绘就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是泰山区域生态保护屏障的生动缩影。

自2021年,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入运营以来,这样的坚守,已3年。他们运营维护的项目,是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六大区域试点之一,总投资57.68亿元,由中国铁工投资山东分公司所属中铁(泰安)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主要包括3条河道生态保护修复、2个雨污分流管网改造、1座中型水库及配套管网、1座污水处理厂,于2021年整体进入运营期。
景观园林是城市最美的风景线。夏日清晨,在泰城灵溪湾人行步道,市民相约晨练、跑步;秋日黄昏,河道两侧的“钓鱼人”来来往往。蓝天白云倒映河中,整片河道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生态景观长廊画卷。
运营负责人说该项目共有8处河道景观公园和1座污水处理厂绿化,苗木成活率高、树形树冠好、绿化养护及时到位。
河道运营维护方面,他们抓实河道两岸绿化树木养护,存活率高。绿化维护和灌溉方面,运营团队综合考虑季节、天气因素,思在前、做抢先:冬季到来之前,所有子项绿化树干按1.2米高度统一刷白防虫害;其他季节,上足自动喷淋灌溉系统,提高绿化整体养护效率。
项目运营中,引入水质应急处理及智慧监控系统,以河道水情、水质、视频等实时多样化监测为支撑,以物联网、大数据、GIS、数字孪生等技术为依托,围绕“河道周界安全管理、河道水质安全应急、河道水情安全管理”三大安全主题全面布置前端传感监测站点,通过构建河道安全应急监测统一数据监测网络,实现河道安全生产要素数据的采集传输。
依托后台运营管理中心、游客大厅和各河道子站机房,实现集数据存储、指挥调度、安全应急与宣传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提取挖掘各类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实现安全应急监测“一张网+一中心+一平台”管理的综合展示。
第四污水处理厂通过中心控制室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系统可对整个污水处理厂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行情况,同时系统实时对各种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实时掌握全工艺流程运行状态。智慧运营体系的成功建设,为做好项目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该项目涉及3条河道,“胜利湖”“灵溪湾”等8个“小湖泊”,夏季防汛、防溺水工作尤为重要。
今年6月,中国铁工投资山东分公司联合各运营单位、属地有关部门,开展了2024年防汛防台应急消防综合演练,演练秉持贴近实战的原则,设置了溺水救援、防汛防洪、消防灭火三个演练阶段,模拟了暴雨侵袭厂区的真实场景,演练科目涵盖了积水排涝、工艺调控、人员避险、扑灭火灾、伤员救护等多个险情处置,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和适应性。
运营团队凭着用心服务、努力成长,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爱和默默无闻的坚守,创造了生态项目运营的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自进入运营以来,污水处理部分12次绩效考核、非污水处理部分9次绩效考核“全优”,第四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学习超800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