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8月20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3:0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排查风险点
北京近期多雨,8月17日17时该市启动防洪排涝Ⅳ级应急响应。北京市水务系统1万余人在岗值守,全力做好河道堤防、水库大坝、雨水泵站、排水设施设备等重点部位巡查检查。排水集团共出动大、中、小型抢险单元168组,出动防汛备勤人员1676人。

图为凉水河管理处大红门管理所工作人员当天夜间查看入河口情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通讯员 王一涵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3:1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水“润”戈壁
又是每周一次四天三夜例行的“旅行”。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房建公寓段临河公寓车间临哈线生活保障供应车班组7名职工踏上满载着300吨生活用水、750桶饮用水以及肉、蛋、菜等生活物资的“小慢车”驶向大漠戈壁。
穿越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的临哈铁路,80%沿线车站都在干旱缺水的“生命禁区”,这趟车担负着24个沿线车站、4个治沙点、500多名铁路职工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图为职工们正在图克木庙站进行卸水作业。朱国顺 雷利东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3:27 | 查看全部
【班组快讯】

原标题:职工轮流上讲台

中工网讯 近日,油藏动态监测中心临盘项目部测井班员工陆海江以“正确应用四十臂井径测井仪”为主题,拉开了该项目部职工轮流上讲台的序幕。

今年以来,该项目部把班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争创“四型”班组,不断激发职工活力。技能上精益求精,争创学习型班组;安全上精抓细管,争创安全型班组;革新上进行攻关,争创创新型班组;活动上丰富多彩,争创文化型班组。(刘焕荣 魏小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3:40 | 查看全部
【班组现场】

原标题:“我们多用心,现场检车员就少受点累”(引题)

室内人想着室外人(主题)

缪华 席竹文

“我们这工作像白领一样。”8月12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车辆段徐州下行运用车间动检一班的王家贞说。作为动态检车员的他每班端坐在宽敞明亮的检车室里,面对电脑,轻划鼠标,击键检车。

别看动态检车员们可以“清凉”地坐在工位上,其实承担着与现场检车员同样的压力。在动态检车室监控大屏上,货物列车不断地进入京沪线、陇海线等十个探测站,一片繁忙景象。王家贞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车辆图片,伴随着“嗒嗒嗒”的击键声,他对关键部位放大查看的样子犹如医生看X光片。

暑期班均完成货车动检超过150列,王家贞要与工友在短短10分钟内对50多辆铁路货车、100多个转向架、200多条轮对、400个闸瓦的图片进行精准识别、细致分析、预报故障、消除隐患。“最忙的时候,上厕所都得一溜小跑。”王家贞说。

针对暑期货车闸瓦金属镶嵌物故障增多的实际情况,他和同事更加注重此类故障图片的研判,既要保障不漏检,又要杜绝误判。检车场气温高达40摄氏度,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让室外检车员白忙活,他会觉得对不起这些伙计们。因此,他检车更加仔细。

铁路暑运以来,王家贞预报现场处置300余件故障,反馈全部属实。几天前,从一张闸瓦图片中细亮的光点,他研判出了疑似闸瓦金属镶嵌物故障,果断报现场检车员确认处置,消除了行车安全隐患。一个同事佩服地说,“这么隐蔽的故障都能发现,太厉害了。”

“天太热,室外干活特别不容易。我们多用心,现场检车员就少受点累,室内人就得想着室外人。”工长程微微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3:52 | 查看全部
【他山之石】

原标题:煤矿科队长上赛场,盲戴自救器比应急

王晓峰

提起岗位练兵,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当兵的人”的事。8月8日,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石壕煤矿却举办了一场科(队)长自救器盲戴操作比赛。

当天上午9时,石壕煤矿五楼会议室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比赛正在进行。说特殊,一是指参加这次技术比赛的都是矿机关生产职能部门的和井下采、掘、开、机、运、通区队的“头面人物”,不是科长,就是队长,且均为正职,评委是聘请的义煤矿山救援应急大队的教官;二是该场比赛为盲戴,且必须在30秒内完成全部操作流程;三是不合格的将限期进行“补考”,一直到合格为止。

探放水队队长彭超子第一个走上赛场,只见他把眼睛蒙上后,向评委席报告“彭超子准备完毕”。随着评委的一声“计时开始”,彭超子有条不紊地去掉保护罩,然后开启扳手,取出并整理气囊、拔掉口塞快速拉出生氧装置,取出口具放入口中,咬紧牙垫戴上鼻夹,调整头带,匀速呼吸,然后迅速逃离现场。评委宣布:“一号彭超子用时22秒,佩戴规范,符合要求。”随后是机电科科长、安检科科长、采煤队队长、开拓队队长等依次上场。

据安检科负责人李心愿介绍,这次比赛有来自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区队正职16人,成绩最好的是探放水队队长彭超子,有两人超过规定时间,合格率为87.5%。“下一步,我们要着重在提升职工全员素质上下功夫,力争达到合格率100%。”

“举办这次科(队)长盲戴自救器比赛,目的是提升全矿干部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全矿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矿长刘会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4:04 | 查看全部
【班组之星】

原标题:带头清污的“泥腿杨”

张玉香

这天一大早,夜班还没上完的沧州炼化运行三班硫黄装置班班长杨恩春不见了人影,一问,说是去清洗空冷了。

此时,在酸性气冷后三层平台,穿着雨衣的杨恩春正双手紧抱高压水枪自下往上冲洗空冷管束,高压水打在管束上飞溅的水、自上向下流淌的污水把他淋成个“水人”。

前两天白班,到中午天气最热的时候,杨恩春发现酸性气冷后温度难以下调。依照以往经验,冲洗一下空冷管束就能增加换热效果,他就一直惦记着解决这个问题。想到白天气温高,冲洗容易造成温度大幅波动,他选择凌晨干这活。

今年夏天,沧州地区气温一直居高不下,杨恩春数次去冲洗空冷,几乎把这活承包了。而对班组成员们来说,杨班长干这事一点都不新鲜。

一次装置大修改造,硫黄装置检修原料水罐里面的泥需要人工清出。该罐高20多米,直径十几米,里面的淤泥没过小腿,又黑又黏,干活时还需要佩戴长管空呼,不是一般的脏和累。

领导正发愁交给谁干呢,杨恩春带着几名突击队员把这活包揽下来。作为突击队队长,他每天都是第一个钻进去,不到空呼安全极限值不会出来。清泥几天,杨恩春便当了几天“黑人”,每次清罐出来脸上黑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近年来,在装置大修和日常检修中,杨恩春在塔器清泥不下10次。每次从受限空间出来,身上没几处干净的地方,为此,同事送了他一个雅号“泥腿杨”。

作为装置班班长,“泥腿杨”可不只会清泥。他对装置设备有种近乎痴迷的探究。装置大修,稍微得空,他不是钻到塔器里看构造,就是去看新动改的流程和新上的仪表设备。

在跑了无数次现场熟悉流程、钻遍装置区所有塔器、看过所有设备内部结构后,硫黄装置在杨恩春脑子里早已形成一幅3D立体图。凭借对装置的深入了解,每当出现问题,他总能找到最快的解决办法。

参加工作28年,班长当了26年,在杨恩春的带领下,班组操作平稳率、小指标竞赛、班组对抗赛在运行部始终名列前茅。他个人也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7:24 | 查看全部
【班组之星】
原标题:带头清污的“泥腿杨”
张玉香
这天一大早,夜班还没上完的沧州炼化运行三班硫黄装置班班长杨恩春不见了人影,一问,说是去清洗空冷了。
此时,在酸性气冷后三层平台,穿着雨衣的杨恩春正双手紧抱高压水枪自下往上冲洗空冷管束,高压水打在管束上飞溅的水、自上向下流淌的污水把他淋成个“水人”。
前两天白班,到中午天气最热的时候,杨恩春发现酸性气冷后温度难以下调。依照以往经验,冲洗一下空冷管束就能增加换热效果,他就一直惦记着解决这个问题。想到白天气温高,冲洗容易造成温度大幅波动,他选择凌晨干这活。
今年夏天,沧州地区气温一直居高不下,杨恩春数次去冲洗空冷,几乎把这活承包了。而对班组成员们来说,杨班长干这事一点都不新鲜。
一次装置大修改造,硫黄装置检修原料水罐里面的泥需要人工清出。该罐高20多米,直径十几米,里面的淤泥没过小腿,又黑又黏,干活时还需要佩戴长管空呼,不是一般的脏和累。
领导正发愁交给谁干呢,杨恩春带着几名突击队员把这活包揽下来。作为突击队队长,他每天都是第一个钻进去,不到空呼安全极限值不会出来。清泥几天,杨恩春便当了几天“黑人”,每次清罐出来脸上黑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近年来,在装置大修和日常检修中,杨恩春在塔器清泥不下10次。每次从受限空间出来,身上没几处干净的地方,为此,同事送了他一个雅号“泥腿杨”。
作为装置班班长,“泥腿杨”可不只会清泥。他对装置设备有种近乎痴迷的探究。装置大修,稍微得空,他不是钻到塔器里看构造,就是去看新动改的流程和新上的仪表设备。
在跑了无数次现场熟悉流程、钻遍装置区所有塔器、看过所有设备内部结构后,硫黄装置在杨恩春脑子里早已形成一幅3D立体图。凭借对装置的深入了解,每当出现问题,他总能找到最快的解决办法。
参加工作28年,班长当了26年,在杨恩春的带领下,班组操作平稳率、小指标竞赛、班组对抗赛在运行部始终名列前茅。他个人也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7:3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第一套方案,易造成伤害;第二套方案,增加周转时间……第N套方案,再移动0.5米就完美了。锻造班组的求新求变,让产品从无到有,市场从小变大(引题)

一个耐磨钢球的精彩蝶变(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杨伟才 李慧

抓料、回转、放料、回转……走进首钢矿业公司机械厂耐磨钢球项目耐磨钢球车间的厂房,一条正在作业的中频透热锻造耐磨钢球产线映入眼帘。产线下料、搬运、粗锻、锻造等流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产品自动成型,批量制作工艺稳定。

项目部技术骨干孟凯凯说:“这条产线是我们锻造班组通过岗位创新,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研发改进的,实现了对制作工艺的重塑。”

首钢矿业公司机械厂生产的耐磨钢球是将矿石加工成精矿粉的一种研磨介质。近年来,锻造班组坚持“球”变“球”新、追“球”卓越,使耐磨钢球产业茁壮成长、精彩蝶变。

产线之变,从“单一”向“多元”

耐磨钢球分为两类,直径80毫米以上、锻造生产的耐磨钢球为锻球;直径80毫米以下、轧制生产的耐磨钢球为轧球。

时间回到2022年,彼时的耐磨钢球产业有两条产线。一条锻球产线,制作直径80毫米~125毫米耐磨钢球;一条轧球产线,制作直径40毫米~60毫米耐磨钢球。其中,锻球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兼容性不足,项目部开始对锻球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四大主体设备外形尺寸明确后,合理的布局不仅关系到建设质量和速度,而且影响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

如何找到产线布局的最优解?难题像大山一样横在了耐磨钢球项目部锻造班组面前。孟凯凯回忆:“那段时间,每天早晨一睁开眼,满脑子就是测量与制定方案,有时连做梦都是这件事儿。”

要做到布局合理,必须了解设备特性原理,孟凯凯将自己“埋”进4本厚厚的说明书中学习消化。

第一套方案,压力机离空气锤太近,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第二套方案,机器人回转角度大,会增加取放料周转时间……第N套方案,压力机向东再移动0.5米就更完美了。

设备厂家人员笑着说:“这0.5米影响不大。”可孟凯凯说:“别小看这0.5米,可以让职工在重复动作的环节少走几步路,日积月累,可以提效不少呢。”

大家集思广益,终于高标准建成了半自动中频透热锻造耐磨钢球产线。投产后每班从8人变成了6人,单班产量从15吨涨到18吨,提效显著。

尝到了甜头,项目部趁热打铁,2023年和2024年共新建四条轧球产线,形成五条轧球产线、一条锻球产线的“5+1”耐磨钢球产线布局。

新产线的投入,让项目部的生产要素实现了创新配置,促进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产品之变,从“钢球”向“磨段”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耐磨钢球产品需求日益向多规格、小型化发展,项目部认识到产品研发刻不容缓。

早在2021年初,通过跟踪业主磨段使用情况,项目部就了解了市场对磨段的需求量,提前开始了磨段产品研发。由“球”变“段”,一字之差,工艺上变化巨大。

产线投入初期,锻造班组内部畏难情绪开始蔓延,经验主义也随之而来。有人说:“咱也没接触过磨段生产啊,图纸、经验、技术都是空白,生产磨段不现实。”还有人说:“磨段太小,遇水就会形成裂纹导致破碎……”

回忆起那些困难,技术骨干郭涛说:“提升新生产磨段的外观质量是首要问题,轧辊角度确定最让人头疼。”

以往轧球使用的两个轧辊倾斜角度约40度。使用同一产线生产磨段,产品从球变成柱,关键在于调整轧辊角度。

设备的高度恰恰是人站立最难受的高度,蹲也不能蹲,站也不能站,只能弯着身体、仰着头。郭涛边观察边调整,每次只有零点几度的变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投入地观察,让他腰酸背痛、头晕眼花,有时腿脚都不听使唤了。可为了新品研发,他每天守在轧机旁,反复试验调整,最终确定倾斜角度为44度,保证了磨段外观质量。

就这样不断攻难关、解难题,畏难情绪在自主攻关中被消除,质疑之声在反复试验中被攻破。

2022年4月底,新型规格磨段产品制作取得成功,标志着耐磨产品序列增添了新成员。

效率之变,从“单头”向“双头”

除了在产品质量上满足客户需求,效率也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关键。

2023年初,公司签订了海外大单合同,客户要求3月完成集港,时间紧、任务重。车间主任杨春分析:“轧球24小时连续生产,职工倒班,才能保障工期。”可操作岗位不足,设备维护压力大,钢球装袋量增加……多重困难下,如期发货几乎不可能了。

面对严峻挑战,锻造班组全体职工以创新提效率,在单头轧辊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双头轧辊。轧机运转一圈从生产一个耐磨钢球变成了两个。他们自制装球机轨道,实现了流动式装球,效率翻番。

最终,仅用10天就完成了耐磨钢球订单任务,创造了日装袋和发运新纪录。

“产线自动化从低到高,磨段产品从无到有,耐磨钢球市场从小到大,这些变化都源自 ‘新’字当头,主动求变。我们将继续在‘变形’中抓‘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杨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7:5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近200家企业参与,线上线下火热传播,相关话题频频“出圈”(引题)

青岛品牌日何以常办常新?(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崂山可乐乐乐冰、青岛啤酒雪糕“啤咔冰”……盛夏的社交媒体上,青岛元素频频“出圈”,收获超高点赞。

近日,2024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举行。尽管活动仅仅为期5天,但其所努力营造的品牌氛围和品牌文化却是浸润于365天之中,推动着青岛企业和产业发展。

举办各类活动12场,近200家企业参与,参与企业、覆盖范围均创新高;线上线下传播持续引爆,仅微博“青岛品牌日”话题浏览量就达1.1亿人次,互动9000多次……这是2024青岛品牌日活动交出的成绩单,经过连续三届举办,青岛品牌日IP辐射力持续增强,节庆效应持续放大。

探索品牌建设新范式

青岛品牌日是青岛为发展品牌经济、汇聚行业前沿智慧所搭建的重要平台。把握产业最新趋势,引领品牌打造新航向是青岛品牌日的使命之一。

企业对品牌建设的新趋势最为敏锐,也最有发言权。一位位来自企业的实践者讲述了对于品牌的最新思考和实践。

“一个强大的品牌,一定是基于强大的创新力。”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华说。

场景化是新一轮品牌建设的关键词。海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刘振顺认为,家电行业应着力进行场景化升级,实现基于AI的研发场景化、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规划场景化、基于用户购买体验的营销场景化。

AI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回避的时代趋势。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谭旻从人形机器人的角度,阐述了企业发展的全新机遇。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将推动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价值、个性化柔性生产的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到品牌建设,AI如何引领新一轮品牌发展?从海尔的全新品牌口号“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到青啤的“一物一码”全场景、全渠道连接,再到一汽解放的“全生命周期的感动服务”……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探索更多样化的策略和打法,驱动青岛品牌不断实现迭代突围。

搭建品牌展示新场景

青岛品牌日之所以能引发持续关注,源自其对时代主题的鲜明回应。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浪潮,品牌建设也站上了新的风口。今年的品牌日以“AI驱动 品智未来”为年度主题,可以看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以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全面渗透进品牌战略中。

本届品牌日极高的含“智”量,为品牌战略加入了新的注解。活动中,首次设置了“创智汇”青岛新型工业化创智展,展示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的大模型、解决方案以及应用场景。

青岛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品牌卡奥斯、海信国创云脑、观享世界、金东数字创意、创新奇智等纷纷携最新成果亮相。现场还展示了AI技术在各个场景的融合应用产品,如小济医生-人工智能超声乳腺癌筛查机器人、驾驶员智能体检机、文达通AI无人清扫车等。展区设AI互动区,市民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青岛新型工业化发展成果,让AI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以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驱动创新能力提升,是品牌构建优势、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青岛金花品牌体验展现场可以深切感受到,“品”与“智”的深度融合正在让青岛品牌的样貌焕然一新。

依托青岛品牌日搭建的平台,青岛企业集中展示企业数字化引领的新成果、新技术。

海尔智家旗下年轻品牌Leader,携“包包系列”露营场景家电产品亮相,呈现“数字化露营”新场景。海信以舒适客厅、精致阳台、空间艺术厨房、五维空气管家四个板块进行场景化展出,展现出科技与品质深度融合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五菱、奇瑞、北汽制造等车企携主打产品亮相,集中展示了青岛新能源汽车产品。

打造城市节庆新样板

以青岛品牌日的举办为原点,一场“品牌波”激荡青岛全城。

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期间,多个区市顺势发力,促进品牌建设。西海岸新区举办青岛品牌日暨新区“瑯琊榜”品牌创新发展论坛,共议品牌培育建设策略,80余家“瑯琊榜”上榜企业参加会议。

多个领域城市品牌跨界互动,共创品牌盛会,放大城市传播声量。青岛农品“兴农记”市集在青岛品牌日会场同期举办,80家(次)农业企业带来上百种优质农副产品。其中,夏格庄蒜香鸡4小时销售额便突破10万元,闻风香火腿与两位意向客户初步达成数十万元合作。爱心公益品牌“微尘”首次参与。

品牌、城市与市民交融,始终是青岛品牌日的底色。2024青岛品牌日大型展演秀在浮山湾畔震撼上演,“青岛品牌日”“工赋青岛 智造强市”“城市与品牌共成长”字样依次蜿蜒流转在海边璀璨的楼宇间。与此同时,500架无人机于夜色中亮相,巨大的青岛企业品牌LOGO——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五菱等轮番在夜空闪耀。夏夜星空里最亮的品牌星辰,为市民游客打造了沉浸式感受青岛的文旅场景,映照出这座城市立体、丰富、向上的形象。

经过三届举办,青岛品牌日构建的“政府搭台造势、企业借势发力、全城乘势联动”的节庆运作模式,日益走向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4:08:13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光热发电助力绿色发展
8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北戈壁滩上,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定日镜进行维护检修。据了解,该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一座光热项目。该电站占地面积6600亩,建设规模为50MW,年发电量约1.983亿度。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伟伟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