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田并大田”效果好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通讯员 赵桂军 宗卫华 |
初秋之际,放眼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王竹村田野,一片片绿油油的晚稻生机勃勃,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苗香,如一幅绝美油画。在中铁十二局实施下,王竹村了完成1100多亩农田的“小田并大田”改造工作,打造了兴宁区“五塘大米”优质稻标准种植基地。 |
 |
中铁十二局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项目承建的兴宁区“五塘大米”优质稻标准种植基地项目于2023年8月开工。该项目属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包括进行土地平整、压实和表土覆盖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完成了700多亩,今年3月10日前完成施工近400亩,顺利交付于春耕。 |
“王竹村原来的田地大多是小块的,不适合机械化耕作。中铁十二局将‘小田并大田’后,包含机耕路还有水沟等基础设施都做好了,耕作全部按机械化流程来操作,施肥喷药等农业作业更加方便了。”王竹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粟汉升介绍,田里种植的早稻品种为“更香优莉丝”,实施农田改造后,今年平均每亩产500公斤稻谷,抢收的同时进行抢种,8月上旬完成了晚稻种植。 |
此外,中铁十二局承建的集播种、育秧、烘干等功能于一体的王竹现代农业服务中心8月2日竣工交付,面积达2614平方米,为大米全产业链提供了智能科技支撑,带动了王竹村及周边村农户农业经济发展。在中铁十二局参与下,王竹村以打造五塘大米全产业链为主,将大田做示范点,夏季、秋收时稻花飘香,冬季打造千亩油菜田,并建设旅游景点,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