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8月29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5:4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体检进工地 情暖工友心
通讯员 顾晓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8月23日,中铁七局河南新密古城项目邀请郑州中康医院专业医疗团队到项目工区,为700余名工人进行体检,涵盖了内科、心电图、血常规等多个项目。

在青年志愿者的指引下,工友们有序排队,依次进行各项体检。医护人员为工友们抽血、量血压、提供咨询,对工友们关心的健康问题耐心地进行一对一解答,对一线作业人员应该关注的常见症状及预防保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建议他们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我们常年在工地上,很少有时间去医院做体检。今天项目部将体检中心‘搬’到工地上,我们不用出工地大门就能享受到免费体检,真贴心。”43岁的吊车司机张师傅说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6:0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关爱留守儿童 “小候鸟”暑期进工地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魏会敏 章雪 陈小雪

近日,由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妇联、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指导,中建集团主办,中建七局承办,中建七局西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建功新时代  同心护未来”2024年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活动第42场暨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小候鸟进工地”暑期活动在成都排水公司洗瓦堰再生水厂及调蓄池工程项目举办。

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涂建永表示,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一线职工及工友是企业长期践行的央企担当。公司各级工会要总结先进经验,继续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劳动保护监督工作,为职工和工友安全生产、安心劳动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要切实掌握项目职工、工友的关切需求,充分凝聚实干动能,保障各项目实现优质履约。

活动特别邀请了成都市高新区新世纪东路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分队长雷超带来了消防安全小课堂,为在场家长和孩子们的消防和应急知识库充电赋能。

志愿者代表围绕“儿童安全自护”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宣讲,着重从溺水、烫伤等安全隐患预防及儿童安全感培养等方面讲解了安全知识。

除课程学习外,“小候鸟”们还在项目部参观了父母的工作场所,观看了中建集团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回顾视频,参加了安全知识趣味竞答,并与父母一起进行手工拼图,在暑假的尾声刻画安全之“重”,关爱之“暖”。

为表达对一线建设者的感谢和对职工及家属的关心,本次活动中,与会领导还共同为工友代表送上清凉物资,为现场留守儿童和职工代表送去慰问品。

截至目前,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已连续六年承办中建集团关爱留守儿童宣讲活动,为多个省市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送去关怀和慰问,并将继续通过“小候鸟进工地”“暖微渝你”等关爱活动,为下一代健康成长贡献央企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6:1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
路遇美好 童心向未来:这个暑期托管班“不一般”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朱勇 实习生 汪颀伟
为扎实做好对职工子女的关心关爱工作,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解决暑期职工子女看护难问题,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工会于暑期在宜昌市青少年宫举办了2024年“路遇美好 童心向未来”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

此次托管班为期30天,为全天全托管理,共有46名职工子女参加,根据职工子女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包括绘画书法、模特舞蹈、科学实验、消防安全教育等在内的17门特色课程。同时开展了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前往宜昌市消防基地、城市规划展览馆、红领巾教育基地等场所实地研学,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氛围轻松、内容丰富的暑期乐园。
据了解,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已连续7年举办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惠及近300名职工子女,通过“托、管、教”相结合的模式,缓解了职工子女暑期无人看管的难题,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暑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6:2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国资央企大力促进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

人民网记者 黄盛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9个“大电网未覆盖乡”供电工程在日前正式开工,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满足玉树9乡82村4.75万农牧民群众的稳定用电需求;

占地335亩的中国中化中国西北春玉米研发中心日前启用,致力于西北中熟和中晚熟玉米区的种质创制,以及高产优质、多抗、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

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水电日发电量在近日首次突破4亿千瓦时,为川渝、华东、华中等用电负荷地区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近期,国资央企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新突破、新进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8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的扩大会议提出,国资央企系统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进一步准确把握西部大开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使命,坚决扛起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政治责任,积极主动与西部省份对接,大力促进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推动产业跨地区梯度转移和优化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资央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立足西部地区所需、发挥央企所长,精心谋划实施一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项目,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守生态环保底线,积极参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产业优势,优化央企在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带动西部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坚定人民立场,支持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吸纳当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以更大力度助力西部地区民生福祉改善。

比如,在甘肃,有超过1000户全级次中央在甘企业,涉及60多户中央企业集团,为甘肃贡献了4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截至今年6月底,甘肃省2021年以来签约的276个央地合作项目已开工257个,累计完成投资3196亿元,107个项目建成投运。

在陕西,截至2023年10月底,央企已签约合作项目494个,总投资额1.46万亿元。央企投资的64个项目纳入陕西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4676.6亿元,占陕西省重点项目总投资额的22.5%。

在青海,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乌图(昆仑山)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自2023年以来相继落地,不仅促进了青海的经济发展,也为央企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此向记者表示,促进央企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国资央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体现。西部地区拥有独特的资源和重点项目,央企拥有品牌、技术与资金优势,通过“央地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共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吴刚梁建议,当前“央地合作”可以不断创新合作模式,除了股权合作,还可以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生态环保方面合作。在科技创新方面,“央地合作”还可以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共建创新联合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6:46 | 查看全部
8月26日,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南堡5号人工岛风雨交加。雨帘中,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第五工区采油一班员工周翠莲(左)和艾士湲正冒雨查看4号三相分离器气电动阀压力,以确保安全生产。

员工周翠莲(左)和艾士湲正冒雨查看4号三相分离器气电动阀压力。
进入8月份以来,受沿海台风影响,地处渤海湾的冀东油区降雨不断,尤其是南堡5号人工岛,降雨让地势低洼的井区变成了汪洋一片。

员工正在冒雨巡检。
面对降雨,南堡5号人工岛员工加大了对井区单井、雨排系统、道路围埝、安全附件、设备设施的巡检、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销项,确保油气生产正常运行。(文/杨军 图/周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6:59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为民服务“有呼必应”——(引题)

22年接力,守护万家灯火(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持续高温下,用电负荷重、断电风险增加,我们24小时待命,随时到抢修现场驻点服务!”8月27日晚8时,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樊金柱和队友们了解到辖区有停电情况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解决问题。不仅如此,他们还重点关注社区里空巢、孤寡、残疾老人等用电安全保障,并尽力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这是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保障用电安全、服务群众生活的工作日常,更是他们22年间始终践行“有呼必应、有难必帮”,7任队长和42名队员在电力一线的爱心接力与传承。

一张地图,有呼必应

在成都高新供电公司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的办公地点,一幅动态“帮扶地图”上,详细标注着他们结对帮扶老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体情况等信息,队员们会根据实际结对分配,定期上门慰问、排查用电隐患,同时为老人们提供亲情陪伴、买药送医等服务。这样一项爱心助老行动,他们已坚持22年。

时间回到2002年,彼时刚建立的党员服务队,接到用电求助后,来到建国巷的杜德柱老人家,在处理完电表故障后,他们发现老人身患重病,缺乏照顾,便主动帮老人收拾屋子,还留下电话。之后,队员们时常来老人家陪她聊天、打扫卫生、买药送医,解决她生活上的难题。杜婆婆感动,不知如何回报。一句“你们比亲人还亲”,成为队员们坚持这项行动的原动力。

此后,队员们在走街串巷过程中,开始收集需要帮助的老人信息。比如,他们发现有不少老人听力不好,于是自费在老人家中安装会振动、会闪光的“爱心闪灯门铃”;发现有老人视力不好看电表费力,就为老人的电表箱装上“电表放大镜”;为独居老人定制“一键通连心桥”热线,有困难可直接跟他们联系。

截至目前,该党员服务队已累计结对帮扶空巢、孤寡、残疾老人100余位,开展电力抢修和上门服务10万余次,接听求助电话15万余次。

一份坚守,接力传承

除定期上门外,该党员服务队还将爱心服务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不断完善爱心服务机制和技术。2021年,为防止空巢、独居老人出意外,党员服务队联合国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了“亲老智慧系统”,通过用电数据采集分析,精准研判独居老人生活状态。同时,还试点应用一款具备通信功能的空气开关,老人家中一旦停电,信息会在一分钟内发至队员们的手机,方便队员们及时掌握信息,主动抢修。

今年3月,党员服务队正式启动“蓉电微光护安全”活动,联合消防部门开展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借助“互联网+”思维,实施车棚整改,安装了智能充电装置。居民可通过微信扫码,选择充电时间,到点后自动断电,有效消除充电时间太长带来的火灾隐患。

90后吴昊已是党员服务队第七任队长。他了解到,成都每年变电站退役铅酸蓄电池超6000个,回收处理成本高,但其中40%具备再利用条件。去年,他带领服务队联合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对蓄电池进行技术改造,研发移动式充电舱,利用夜间负荷低谷进行储能和维护,在白天应用于应急供电,这一装置可同时容纳30部手机充电,可为呼吸机、风扇、台灯等小功率电器提供续航达8~10小时。

“服务队的工作是一份接力传承的坚守,大家心里都不约而同地有着一份使命感。”吴昊说,工作中看似琐碎的小事,对社区群众而言,都是大事。

一面旗帜,星火燎原

在过去8000多个日夜,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始终在一线奔忙,为群众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除了是社区居民心中的电力“110”,党员服务队还是一支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先锋队”。

了解到一些生活困难的居民,有劳动能力,却因没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党员服务队决定开展“精准帮扶·电工培训”惠民工程,一批又一批社区电工通过接受培训提升了专业技能;高温天保电供应,他们上门劝导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日均出动30余次,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暴雨中驰援抗洪,队员们扛着电缆,在泥水中艰难操作,抢修配电设施;风雪里日夜兼程,队员们奔赴千里抗冰保电,让300多户村民的春节明亮温暖……

22年来,从成立初仅有6人的服务队,到现今国家电网公司4900余支遍布全国的党员服务队。目前,该公司已有近11万人加入各地的党员服务队。服务队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每个服务队开展的活动、提供的服务不尽相同,但大家都想着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为民服务的事业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7:1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专属服务机制为企业创新注入动力

中工网讯 “2023年,企业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超2.5亿元,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6406万元。税费优惠的落实为企业不断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企业能安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日前,谈及科研投入,济南高新区的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说。

为支持透明质酸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优化完善“泉城税家”专属服务机制,设置“服务专线”、指定“服务专员”、组建“专家团队”,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税费政策优惠,注入创新动力,助力济南“美丽经济”全速崛起,全力向着“北方美谷”的目标进发。(李娜 杨石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7:44 | 查看全部
【推进“产改”进行时】

原标题:青岛地铁集团为1.5万余名产业工人搭建成长体系——(引题)

培养系列“工匠集群” 叫响“青铁工匠”品牌(主题)

杨明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邓波 王子枫

过去10年,国内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哪里?

答案里必定有一个青岛。

今年4月26日,全国第一个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青岛地铁6号线正式开通,这意味着无人驾驶地铁在中国实现了可能;2022年4月,行业内首台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在青岛地铁3号线挂网,代表着全线网年节电可达6200万度;全国首创的“双护盾TBM成套技术”首次在青岛地铁建设中应用,解决传统工法效率低、爆破扰民的难题,实现了高效掘进、优质施工……

这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多元体系,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渠道,为工人发展圆梦架起成长阶梯,交出的一份“产改”答卷。

班组建设绘制技工成长“路线图”

在青岛地铁集团安顺车辆基地,安顺检修三工区定修二班工班长葛兴亮正带着徒弟们对正线陆续回库的列车进行“望闻问切”。作为山东省内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青岛地铁3号线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在葛兴亮和工友们的细心维护下,从未出现晚点、安全事故,保质保量完成年度供车率100%。

从初出校门的“菜鸟”检修工,到技术带头人,葛兴亮制订了详细的“传帮带”计划,带领班组开创了省内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的“系统修、专项修、里程修”新模式,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城轨交通先进班组等荣誉。

青岛地铁集团建立健全技能培训机制、竞赛比武体系,并分专业、分层级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和师徒帮教体系,建立覆盖全部30余个工种的课程资源。同时,在建设、运营、开发、经营、资本运作五大赛道分别建立了培训、技能认定等多项机制。其中,运营公司已通过内部晋级晋档考评累计完成4万人次晋升,搭建起产业工人成长发展的“四梁八柱”。

由“工”变“匠”,畅通技能成才“快车道”

“我的工作室之前就是我们家的地下室,潮乎乎又暗又小。”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邓举明说,“不料想, 2016年入职后,集团竟为我提供了一个246平方米的工作室,还购置了10余种先进电子设备。”如今的他,已从一个狂热爱好电子设计的学徒,蜕变为“山东交通工匠”“青岛大工匠”。在邓举明的带领下,实验室先后完成了电客车客室照明镇流器、电子地图等多项技术攻关,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同样从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变身为行业标杆“工匠”的,还有青岛地铁第二建设分公司的栗全旺。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作为国内距离海平面最深的地铁隧道,一旦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缝,将会产生大量的渗水。为此,栗全旺将精益求精的测量标准融入混凝土施工和养护的每一道工序。他参与研究的《低碳海工混凝土多层级“耐—防协同”抗腐蚀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青岛地铁集团,无论什么学历,只要脑子活、肯钻研,都能做科研,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有人能在巴掌大点的电路板上零点几毫米的数百根线中抽丝剥茧,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精准,电客车车门系统故障预警、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扶梯故障诊断系统为代表的“五小发明”不断涌现……一例例顽症痼疾被克服解决,一个个堵点痛点被有效排除,效益效率的“乘法效应”充分体现。

青岛地铁集团全面开展“产改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选树劳模、工匠,建设以“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省级)”为代表的27个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形成“省市—公司—中心”三级工作站格局,建成省市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4个、集团级创新工作室7个、创新型班组2个,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培养出一系列“工匠集群”。

劳模带动,跑出技能强企“加速度”

机器人顶端搭载的4K高清3D相机像一对大眼睛,准确获取待检车辆车底的每一个细节;明黄色的机械臂灵活而稳定,可实现车底全部1422项作业检修,故障识别率100%,检修误报率低于3%……这个萌萌的智能检修机器人是中国首次在城轨车辆检修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也是全国劳模尹星的发明之一。他曾填补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作业“轨道车安全防护设备”的空白,截至目前,已创造价值超2000万元。

在尹星带动下,全员赶学工匠、争做工匠、创新创效的奋进态势蔚然成风。青岛地铁集团培育和带动出40多名国家、省、市级劳模、工匠、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先进人物,其中,尹星的徒弟王继强获评“山东交通大工匠”,牵头与工友们协同研究解决了夏日地铁车厢温度“众口难调”的难题,在2号线车厢提供“冷暖车厢”服务。

截至目前,该团队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0多项,疑难故障研究30余项,形成科技论文1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10余项,实现了青岛绿色地铁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

作为1.5万余名产业工人的“娘家人”,青岛地铁集团工会循“新”出发、向“新”而行,围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产改”为抓手,深入落实班组建设工程,搭建起具有青岛地铁特色的劳模工匠典型培育和梯队成长体系,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青铁工匠”品牌,助力新时代“工匠之城”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8:08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铜资高速吴家沟大桥顺利贯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郭晓煜 王子超
8月28日,由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城投集团、四川路桥集团3家合作投资建设,中铁二局承建的铜梁至资中高速公路(铜资高速)TJ2标二分部吴家沟大桥顺利贯通,至此TJ2标二分部管段K11+400~K18+330(1#路基至大湾大桥)全面贯通,标志着铜资高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2025年9月30日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铜梁至资中段路线起于资中县西北侧渔溪镇,与G76厦蓉(老成渝)高速公路交叉,横向东经资阳止于川渝界,与铜梁至安岳高速公路(重庆段)相接。路线全长约105公里,全线按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自2023年5月31日开始全线第一片预制梁架设以来,我们不断优化施工生产组织,全力以赴推进施工生产建设。”在吴家沟大桥现场,中铁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实施给沿线群众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在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方面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铜资高速公路立足于“两圈一带,两纵一横”战略规划及重大部署,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十四五”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35年)》9条东西向横线之一。作为“东向出川”“西向进藏”的重要通道,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交通能级等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3:58:5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沪渝蓉高铁项目机场隧道进口四仓首段侧墙顺利浇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张家睿 王光超 蔡向一
8月27日下午15时,中铁一局沪渝蓉高铁项目机场隧道进口四仓首段侧墙顺利完成了浇筑,机场隧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机场隧道进口明挖段全长1300米,其中四仓部分320米,设计要求严格采用全包防水技术。本次浇筑DK134+008至DK134+020段侧墙,衬砌厚度分别为126.2厘米、90厘米和146.2厘米,混凝土标号为C45,抗渗等级达到了P12。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侧墙衬砌钢筋的设计也非常考究,每板重量约为20吨,主筋采用φ25和φ28规格。这些设计细节不仅体现了工程的高标准要求,也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坚实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