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9月29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28:0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沪苏嘉城际铁路首个封顶车站嘉兴南站顺利封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兰德华
9月28日,国庆佳节来临之际,中铁一局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嘉兴南站)项目完成“冲刺”,顺利实现“封顶”。
嘉兴南站为沪苏嘉城际铁路首个封顶车站。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枫南线)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两省一市的快速铁路沪苏嘉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南站作为枫南线的起点车站,是全线的先行段,紧邻高铁南站,车站长约577米,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主体结构最深挖至地下约20米,地下连续墙最深深度达47.5米,车站共设有6个出入口、3组风亭,在施工中采用分层、分段、分阶段方式进行开挖,是目前嘉兴市在建交通项目中基坑最深的项目。

项目于2022年7月进场施工,在整个车站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面临车站基坑渗水量大、雨季汛期长、地下管线迁改保护难度大等诸多难题。作为承建单位,中铁一局超前谋划,在施工的各阶段提前介入,考虑到改善地下工程基坑施工安全性问题,项目选择采用高性能环保工程材料GS固化剂代替普通水泥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不仅强度高,更是有效解决了渗水问题。
嘉兴市域铁路嘉兴南站建成后,车站西侧与规划轨道交通线衔接,南侧与国铁地下广场通道衔接,将成为嘉兴市综合交通枢纽。
沪苏嘉城际铁路为两省一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后,沿线居民将实现随到随乘、一票“通达”,成功打造区域内1小时交通圈,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28:21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生态帮扶……(引题)
国家能源集团精准帮扶右玉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金秋时节,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层林尽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由国家能源集团选聘的190余名绿色生态护林员,正用心守护着26万亩绿色生态保护区。
据了解,2016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在右玉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2018年8月,右玉县成功脱贫摘帽,国家能源集团接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八年来,通过实施生态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与右玉县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新画卷。
发展畜牧业作为帮扶突破口
如今,右玉羊肉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畜产品。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定点帮扶右玉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在杨千河乡新坊村实施建设生态羊养殖基地项目,投入资金300万元,2022年立项,于2023年6月份交付使用。
定点帮扶本地电商做大做强
右玉县的农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长期以来因销路不畅成为发展的瓶颈。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抓住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其电商平台,带动生态羊全产业链发展,形成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
教育帮扶筑牢希望基石
教育改变未来。国家能源集团把教育帮扶当作重要突破口,通过引进AR沉浸式体验教学、开发线上课程、邀请知名教师授课,为当地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条件。
如今,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精准帮扶下,右玉县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教育资源持续优化,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28:3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举行首届创新大赛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通讯员 刘珊
便携式管道固定器解决燃气设施户内狭小空间维修操作的难题;自动抽真空设备解决了LNG业务取样探头真空度无法长时间保持的难题;带压不停输下接式封堵技术节约30%-40%的生产成本……9月24日至27日,来自全国18家省公司80余名燃气创新精英携39个创新项目齐聚湖北黄石,同台竞技,评选产生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八名。

中国石油第三届创新大赛天然气销售专业比赛暨天然气销售公司首届创新大赛,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天然气销售公司主办,天然气销售湖北公司承办。大赛设置理论考试和项目展示环节,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参赛团队创新方法理论知识;项目展示通过“成果展示”和“创新方法应用”两部分现场答辩,评选在天然气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和引领技术进步的创新成果。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创新创效成果显著,公司成立技术专家和技师协会,创建50个技术技能专家工作室和技改工作站,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能攻关、工艺改进和带徒传技等工作。同时,公司积极发挥工作室协同效应,成立跨区域跨工种联合攻关团队,成功搭建多层级创新创效体系。累计征集一线生产难题270余项,解决一线生产难题178项,创造经济价值近亿元。公司以创新大赛为契机,积极推进创新项目及一线难题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多次获评集团公司优秀创新成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计划,公司致力于强化一线员工创新创效能力提升,培养涌现出一批技能精湛、懂创新、能创新的优秀技能人才,其中3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28:5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

西延高铁新进展:中铁八局10标段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通讯员 梁成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9月28日10时28分,当最后一孔重达700余吨24米箱梁稳稳落在西延高铁牛武川大桥1#墩——西安台桥墩上时,中铁八局西延高铁10标段经过1182天的艰苦施工,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也是西延高铁首个完成桥梁架设的标段。

西延高铁10标段线路位于延安市富县和甘泉县境内,标段正线全长19.306km。标段范围设计有路基0.808km,桥梁7座/3.28km,隧道6座/15.295km,桥隧比达96.2%。

牛武川大桥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茶坊街道境内,桥梁全长419.9米,本桥为排洪兼立交而设,桥孔布置兼顾了桥下诸多道路及沟渠,分别跨越G210、G309国道及牛武川河。桥型十分复杂,孔跨布置分别为4孔24米+6孔32米简支箱梁+(32+48+32)米连续梁。该桥具有跨国道作业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环保要求严,对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及疏导压力大等特点。

为圆满完成牛武川大桥箱梁架设,建设单位西成客专陕西公司指导中铁八局提前筹划,编制了架梁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架梁工作;提前对架梁通道清理并同步进行防落梁安装,确保桥机转运及箱梁运输的安全,全过程保障架梁顺利进行;提前对袁家窑、瓦窑沟等桥的乡村便道进行了降道处理,确保限高满足规范要求;成立了保障小组,确保技术、机械、设备、物资、后勤要素满足架梁需要。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陕西省“米”字型高铁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是“十四五”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线路全长299.8公里,建设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线路建成投入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两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包海高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优化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提升陕西省区位优势和全国铁路网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29:4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精心筹备保障“国庆”假期京沪高铁运行畅通

通讯员 李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为确保“国庆”假期京沪高铁供电设备运行安全,中铁电气化局京沪高铁维管公司天津维管段多措并举,加强外部环境整治、应急值守、故障演练等多项工作,为京沪高铁运行畅通和安全保驾护航。

该段提前筹备,做好工区高铁车站应急值守工作安排和加密值守工作,确保人员、机具、材料到位。同时加强添乘、线下巡视频次,做好管内重点处所轻飘物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职、盯控关键,加强信息反馈,保证信息畅通;做好轻飘物排查整治,常态化落实每日对沿线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要求,对照轻飘物整治标准做好隐患问题的整治和相关对接工作,实现每日覆盖排查整治工作目标;对抢修料具进行一次节前检查,确保抢修料具齐备;严格做好信息反馈和及时出动,尽量压缩故障时间。五是加强设备巡视检查。利用节前时间,结合近期供电设备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强高铁设备的巡视检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29:59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重庆市北碚区重大民生工程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作孚校区)正式投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近日,重庆市北碚区重大民生工程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作孚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迎来首批4个班160余名学生入学。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作孚校区)位于缙云山脚下缙云大道55号,占地面积40037平方米,办学规模48个班,总建筑面积30492.61平方米,包含综合楼、教学楼、运动后勤综合体育场、校门等建筑单体。
据承建校区的中交四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整个建筑立面主要采用灰白色质感涂料与铝板装饰线条作为建筑外墙饰面,通过连续的横向线条与建筑退台的变化形成立面上的韵律,各楼栋形态与装饰取自轮船的造型元素,体现了“中国船王”卢作孚先生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伟大事业的设计主题,寓意学生乘风破浪、长帆远航的理想,打造具有时代感的校园形象,形成较好的城市展示面。
北部区教委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发挥西南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该地区的示范效应,学校投入使用后,将有利于优化重庆市北碚区教育设施布局,提高区域教育服务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对北碚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30:16 | 查看全部
原标题: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柳祥国:匠心筑梦,锌电解领域的创新先锋
中国青年网常宁9月28日电(记者 高蕾 实习生 兰钦)“我做梦也没想到,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自己能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艺精湛的工匠,成为车间里的劳动模范。”每当谈及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国五矿首席技师、湖南有色株冶集团公司锌电解厂职工柳祥国就有说不完的感慨。

柳祥国在检查阴极板导电头。中国青年网记者 高蕾 摄
柳祥国说话时,鼻边的两道伤疤若隐若现。那是从前作业条件艰苦时,汗水和酸雾经年累月地渗入口罩、腐蚀面部留下的疤痕。工作多年来,柳祥国有60余项创新成果。从1993年起,多项创新成果得到应用,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他本人则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第十届技术能手、湖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作为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全国劳模,这些年来,柳祥国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当好模范表率,带领车间同事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创新攻关,还在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渌口工业园区设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园区”和“劳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希望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各行各业劳动者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20岁时,柳祥国被株冶招用为正式工人。入职后,柳祥国每天在40多摄氏度高温的电解槽上摸索工艺,练习装槽、出槽、巡检、剥锌……上百个锌电解槽,分成多列排开,槽内贮满酸液,沸腾翻滚着。这里的铁扶手布满黄色腐蚀物,有些工人鼻子两边都被酸雾腐蚀出两条溃烂伤疤。回想起刚进厂那段经历,柳祥国说:“工作环境不是很好,现场温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烫出水泡。刚开始工作时,那一批进去的37个人,一年后,只剩下我一人。”即使如此,柳祥国也没有退缩半分。
握手只用三分力,这是柳祥国谨守的分寸。“我不是天生力大,是做工练出来的。”他说。柳祥国是醴陵人,小时候,当工人的父亲每月挣回几十元,养活一家五口人。他最崇拜父亲,内心藏着当工人的梦想。父亲常说:“不劳动者,不得食。”从小就在这句话的影响下,高中毕业的柳祥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

工作中的柳祥国。受访者供图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有色冶金产业逐渐走上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之路。柳祥国一方面加紧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方面立足岗位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锌电解降电耗的新路子和新方法。“现在厂里作业环境比过去好太多了。”柳祥国告诉记者,2019年厂房搬迁后,全部使用了新工艺和新设备,不但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还提升了产能。企业实现产品量质齐升,也与柳祥国用心进行岗位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柳祥国说:“技术创新的诀窍就是对岗位工作细节用心。”
如果说吃苦耐劳是成为大国工匠的“刚需”,那么细致创新则是大国工匠的“标配”。别人按部就班上工,柳祥国却细心观察,悄悄做起比对试验,他总结的一套锌电解先进操作法,被株冶以柳祥国的名字命名,一举突破了几十年的旧工艺,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6000万元。为了解决阴阳两极导电不均问题,柳祥国探索出了“八系列阴阳两极吻合式搭接法”,可节约阴阳两极板28%以上;为解决阴阳极板使用寿命短问题,柳祥国提出“导电片螺丝移位增加阴阳极导电搭接面法”,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技术再新,用好在人。柳祥国主动带过二十多个“落后班组”,他倾注真心真情,让这些“问题班”蜕变为“明星班”。2000年,柳祥国任班长的班组产量落后、人心涣散。他安排工作任务时,有人唱反调、有人不配合,更有甚者出言讽刺:“厂子又不是你的,那么较真干什么?”柳祥国默默带头示范,自行加班抢着干活,他坚持因人而异,拟定化解班员不良情绪的对策办法……班组面貌悄然发生变化:脏活、累活有人干了,工作气氛变和谐了……一个月后,班组产量上来了,班员收入提高了,全组人心更齐了。柳祥国说,“你想让队伍成为什么样,你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用真心带班的信念得到了全厂的认可。
柳祥国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份责任,是责任成就了我的梦想,让我拥有成长的机会。无论是工匠还是劳模,都不是一个抽象的称号,更重要的是要传承责任和担当的精神。”他说,国家要培养他为“大国工匠”,他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30:3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淘宝加码“全球包邮” 希音或迎新对手?

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跨境赛道最近又有新鲜事儿!9月26日,被众多企业视为出海第一站的香港,在未来3个月内将加入“包邮区”;而在几天前,淘宝方面还宣布出海战略全面升级为“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即原先仅向服饰商家开放,如今扩容至全行业商家均有机会。这意味着,淘宝把全球包邮从服饰品类扩容至全行业。上述两个项目均由淘宝天猫来招商,阿里国际负责海外的物流和用户运营。

有分析认为,最近几年全托管、半托管的出海模式大火,或许是阿里为抢回被Temu、Tiktok等平台分走的海外商家和消费者所作出的反击。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面对如今竞争火热的海外市场,淘宝需要有效匹配人才、资金、物流、支付手段等核心资源,才能够在现有格局中实现突围。

时隔三年,淘天再战跨境

这不是淘宝第一次发力做跨境。早在2021年5月13日,天猫淘宝就宣布了海外战略升级。彼时,淘宝天猫推出了轻量级出海模式,将一举解决卖家出海难的痛点,助力商家轻松出海。当时,淘宝天猫推出的一店通全球,已经集成了商品曝光、专属打标、站外引流、物流、售后等方面,这与当下火热的Temu、Shein(希音)提供的全托管、半托管模式类似。

不过,2021年内地物流充满不确定性、海外港口堵港事件频发,跨境商家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中小卖家不敢轻易涉足其中。而传统的跨境大卖,往往发力独立站,或者是在亚马逊上开店。彼时,国内大多数的跨境电商平台,还未能吸引足够多的目光。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跨境赛道越来越卷,Temu、Shein等跨境平台在海外的影响力愈发壮大,全托管、半托管这种跨境电商模式深入人心。连阿里国际站、速卖通,甚至亚马逊全球开店,也都做起了全/半托管的生意。

3年过去了,淘天再次拉起跨境的大旗,又与之前有何不同?

7月中旬,淘宝推出了“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在服饰行业先行先试,带领商家拓展海外市场。在该计划下,平台以服饰行业为核心,为商家提供高额海外邮费补贴,直接对海外消费者包邮,帮助商家在海外快速增长。

计划推出以来,吸引了数十万服饰商家报名参与,包括天猫商家蕉下、淘宝商家CHIC JOC、美洋等。有服饰商家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一天就多赚20万元。

和国内竞争激烈的电商环境相比,出海项目主打“0退货、0退款、0运费险”,经过2个月的试水,淘宝出海模式顺利跑通,商家收效明显。参与商家的店铺访问和订单量都有明显提升,有商家单日海外订单销售额,同比此前增长了近500倍。有的商家海外交易占比甚至达到50%以上,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不少商家交易增长的“第二曲线”。

而在服饰行业跑通模式后,9月23日,淘宝方面还宣布出海战略全面升级为“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即原先仅向服饰商家开放,如今扩容至全行业商家均有机会。这意味着,淘宝把全球包邮从服饰品类扩容至全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被视为中国企业出海第一站的香港,就在9月26日加入了淘宝“包邮区”。淘宝宣布在接下来的3个月内投入10亿元助力“包邮到港”活动,消费者在淘宝购买购物满99元即可包邮。目前,淘宝上92%的商品支持官方直运送货到香港,时效也缩短至3-4日达。而为方便消费者取货,香港的淘宝官方自提点及自提柜数量将增加到800个。

卷到海外 同样的“套路”还能不能用?

在2024年,电商商家们提到的一个高频词是“卷”。在中国几大电商平台产生数亿包裹量的今天,卷价格、卷服务、卷质量已经成为电商商家的常态。“国内卷不过,便到国外卷”成为了不少商家的想法。但是,Temu、Shein也在过去的数年中疯狂招商,带着中国商家以低价全托管的方式卷向海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淘宝天猫的入局,会给已是红海的跨境电商平台带来怎样的变化?

实际上,“万能的淘宝”与Temu、Shein相比拥有更为庞大的商家以及SKU的数量优势,且此前淘宝便拥有众多的海外华人在中国的购物需求以及成熟的集运模式。但与此同时,“万能的淘宝”还尚未在非华人群体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心智,与Temu、Shein等过去几年中席卷海外社交媒体的平台相比,淘宝更像是一个“外来者”。且淘宝仍然是一个立足于国内的App,而跨境电商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消费特点进行本土化适配,并基于此与消费者产生连接与信任,这对于淘宝而言仍是不小的挑战。

此外,过去几年中,Temu、Shein已经凭借低价撕开了海外用户的心智,同样的“套路”固然还能用,但后来者所需要耗费的成本,只可能比前者更高。

挑战诸多,淘宝跨境如何破局?

值得一提的是,据淘宝方面发布的信息,“和其他跨境平台相比,参与淘宝出海的商家有自主定价权和货权,在收到海外消费者订单后,商家只需要将货物发至国内的集运仓即可,到仓即确收。”这样的规则,相比起其他平台对于商家而言确实算得上是宽松。此次“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可以说是给商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可以低门槛、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

“淘宝出海,从策略上来讲,我觉得既有阿里内部互相‘掰手腕’的意思,同时也是阿里对出海这个巨大的市场一个有把握的切入。”张毅表示,中国的商品目前是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供给,淘宝坐拥极大的供应链优势,再借力于阿里原本在海外B端贸易积累的物流优势协同发力,拓展出海业务是不容小觑的。

张毅分析认为,淘宝出海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当前全球电商市场(尤其是2C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海外市场对于淘宝而言相对陌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淘宝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匹配人才、资金、物流以及支付手段等核心资源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应对各个地区已有电商平台所构建的市场壁垒,才能够成功实现国际化拓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30:4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埃塞俄比亚留学生走进世界最大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了解“广东智造”——(引题)

广东这家自动化工厂 每6秒造一台空调“心脏”(主题)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胡泉 蒋铮

执行统筹:赵鹏 李国辉

羊城晚报记者 付怡 温泽广

空调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要想制造一台空调,压缩机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每两台空调就有一台使用广东美芝(GMCC)企业生产的压缩机。

数量如此庞大的压缩机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为什么国产压缩机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近日,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埃塞俄比亚留学生Yonatan(中文名:王子)探访了世界上最大的空调压缩机制造基地——位于佛山顺德的美芝科技产业园(美芝杏坛工厂),实地参观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亲身感受什么是“广东智造”。

大多数生产线都是机械臂工作

烈日当头,一走进美芝杏坛工厂,王子就发出感叹:“终于凉快了。没了空调真是活不了。”工厂一楼的美芝展厅,展示着美芝生产的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不同类型空调的压缩机模型。王子留意到展厅墙上“全球每两台空调,就有一台使用美芝压缩机”的标语,不禁发问:“这是真的吗?”

美芝科技产业园管理负责人张贺文告诉他:“没错!2006年美芝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第一,2021年销售超过1亿台。2023年,美芝的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5%。”

走进工厂,一眼望去,王子发现“不对劲”——工厂内不像他想象中的“乌泱泱”一片都是工人,大多数生产线上都是机械臂在工作,工人则辅助配合操作。张贺文向王子介绍,美芝科技产业园目前自动化水平已达到65%,万人机器人保有量达到1000,也就是说,每10个工人配备一台机器人。

“目前厂区内有不同的小的生产单元用来生产各类零部件,包括钣金车间、卷线车间、机加工车间、总装车间等。”张贺文说,“最后各零部件将进行总装,就像是在拼乐高一样。”

以机加工车间为例,工厂实现了全流程自动配送、AI外观检测、AI引导装框、工具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能够实现生产的少人化或者无人化,即“黑灯车间”。张贺文表示:“这些成熟的技术和案例还会复制推广到美芝在全球的其他基地。”

“在这样的智能化工厂里,生产一台压缩机需要多久?”王子又提出一个疑问。

张贺文表示:“一台压缩机需要多个配件,这些配件的生产时间不等,平均下来有3秒,也可能时间更长。美芝用不断迭代的工艺和领先的自动化技术,在保证产品品质稳定的前提下,提升生产效率。在总装的生产线上,我们能实现6秒钟就能够下线一台压缩机。”

做到压缩机领域“世界第一”

高效生产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王子借着展示厅墙上的标语问:“全世界这么多空调都在使用你们的压缩机,那你们生产的压缩机好在哪里?”

张贺文介绍,美芝在技术方面持续全球领先,其中比较典型的技术革新案例有三个,分别是环保冷媒技术引领全球冷媒替代进程、高效节能变频技术助推全球能效升级、低温热泵采暖技术助力北方煤改电政策落地。“以环保冷媒技术为例,早在2004年,美芝就已经关注家电产品绿色节能,将深入R290环保冷媒的研究开发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张贺文说。

成为压缩机领域的世界第一,这条路,美芝走了许多年。张贺文表示,1995年,美芝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压缩机,但其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克服的技术难题。“为了实现完全的自立自主研发,美芝大力支持人才培养,一次次克服研发和生产难题。”张贺文说,2006年美芝压缩机全球产销第一,至今仍稳坐这一地位。截至2019年,已有5亿台转子式压缩机下线。

此外,张贺文还向王子透露了一个“秘密”——今年9月,美芝生产的第10亿台压缩机已经下线。

探访美芝的一天,让王子大开眼界,高质高效的“广东智造”更令他赞叹不已。王子说,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埃塞俄比亚,在那里也能看到来自广东的家电品牌,“我知道广东品牌已经走向世界,但我没有想到,中国家电的零部件研发已经如此先进,生产也已经达到了十分智能的程度。”

鸣谢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14:31:05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凡 唐姝 图/文
9月24日,记者跟随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天山南北唱新歌”采访来到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现场了解当地特色无花果的生产情况。据了解,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为巩固提升乡村振兴成果,大力推行“四个百万”工程先行先试、落地生根,引进新疆海德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并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为技术总指导,推行设施农业无花果种植和大田无花果种植。
目前塔库提村共种植无花果15座大棚,种植无花果17个品种,包括波姬红、布兰瑞克、金傲芬、新疆早黄等。其中,波姬红为主要种植品种。

9月24日,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无花果生产基地,刚刚采摘下来的无花果。

9月24日,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无花果生产基地,在基地工作的当地村民在为无花果整枝打叉。

9月24日,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无花果生产基地,在基地工作的当地村民在为无花果整枝打叉。

9月24日,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无花果生产基地,企业现场展示由无花果制成的各类深加工产品,包括无花果香水、无花果面膜、无花果冰酒等。

9月24日,新疆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无花果生产基地,企业现场展示由无花果制成的各类产品,包括无花果香水、无花果面膜、无花果冰酒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