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4月2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4:24:58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为期120余天的冬季保供工作圆满收官,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组建运营以来,储能技术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为主线,以HSE一体化平台为抓手,狠抓作业过程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环保流程数字化落地,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开局之年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总体平稳,荣获集团公司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面对正式接管运营后的首次冬季储气调峰保供任务,公司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管控措施,成立生产运行、工程物资、HSE监督、综合保障、保供宣传等专项工作小组,提前对设备设施进行排查维护,制定“初期稳采、中期高采、末期尽采”采气策略。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濮阳基地,开展运营元年规模最大、最贴近实战的大型井喷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冬季保供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镇的文23储气库,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文23储气库仅用3天便顺利完成采气转注气切换工作。在本轮采气过程中,单日最高开井86口,连续26天单日采气量超过1800万方,采气量累计超12亿方,日最高冲峰能力达3253万方,较上一周期增长141万方,以强大的调峰保供能力为中东部地区能源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的金坛储气库,作为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被誉为“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本轮保供期间,金坛储气库注采气工况转换4次,连续7天满负荷采气,共计27天日采气量超过1000万方,保供采气量创历史新高。面对17条总长28.58千米、连接40座井场的复杂集输管线巡护环境,金坛储气库引入无人机巡查,每日3条航线各飞行一次,实现辖区天然气管线巡查全覆盖,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护的短板,确保了输气安全。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的刘庄储气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首座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在本次冬季保供中,刘庄储气库顺利完成扩容工程JH15、JH16井注采完井作业,实现注气期连续无间断注气,注气量高达9450万立方米,刷新了历年注气量记录,刘庄作业区荣获国家管网集团2024年度生产运维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4:25:12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林梓胜 孙啸 摄影 田智源

4月1日,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T19节段钢箱吊装完成,这座在建的世界最高悬索桥南北两座主塔均突破200米大关,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大桥主塔设计总高度达350米,主跨为2300米,建成后将成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并为未来两千米级悬索桥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方案。

北主塔位于靖江马洲岛,由中铁大桥局施工。此次吊装的T19节段为钢箱梁结构,单体重量达278吨、高度10.8米,采用创新性的“分体式双块体”设计。在200米高空作业环境中,施工团队运用15000吨米级塔吊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成功克服高空强风、昼夜温差等复杂工况影响。通过建立横向、纵向、竖向三维调控体系,将钢塔定位精度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达成“厘米级施工、毫米级合龙”的工程精度标准。

在结构设计方面,南航道桥主塔高350米,创新采用全球首个“钢箱钢管混凝土约束组合体系”。该体系将塔柱划分为30个节段,内置4根直径达3.6米的巨型钢管柱,形成独特的复合受力结构。这种创新设计在提升塔柱承载能力30%的同时,使塔身自重减轻50%,解决了两千米级悬索桥塔柱超高、超重的世界级难题。项目建设团队同步运用BIM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通过数字化模拟与实时监控,实现建造过程的精细化管控,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4:25:25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通讯员 钱青青

3月31日,历经338天的连续奋战,中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施工2标甸头倒虹吸压力钢管安装完成,标志着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续隧洞通水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施工2标甸头倒虹吸为1级建筑物,钢管单根长225.205米,五根并列,设计流量125立方米每秒,进口接海东隧洞出口,出口接狮子山隧洞进口,跨越甸头箐沟。面对倒虹吸段最大坡度达38.884°的陡峭地势,项目部创新成立砥砺奋进QC小组,通过研发支撑环专用工装胎架、优化加劲环安装工艺,成功破解大直径压力钢管在陡坡窄缝中的高效拼装难题。施工过程中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毫米级安装精度控制,使焊缝一次合格率突破95%高位线。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水源工程位于玉龙县石鼓镇,从石鼓镇上游约1.5公里的金沙江取水,由泵站提水至总干渠。工程完工后,受水区共涉及输水总干渠沿线六州市的34个受水小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约1112万人口直接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4:25:38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赵静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由中建五局一公司承建的三澳核电科技园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以“高标准、严要求、创精品”的原则,超前谋划、精心部署。由于项目施工现场紧邻大海,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团队邀请各方专家现场指导,制定科学有效施工方案,成功攻克了在滩涂地下建百米深桩等施工难题,并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项目获国家级BIM奖项2项、受理授权专利3项、省级QC成果1项。后续,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承“过程精品、匠心建造”的质量理念,全力推进砌体工程、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如期交付,打造区域标杆工程。

三澳核电科技园项目作为三澳核电配套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服务国家核电战略、支撑长三角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后方枢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