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6月12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4:25:13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李义飞

为切实提升项目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6月以来,中铁六局巴基斯坦N5公路灾后重建项目以安全实践为项目织密防护网,构筑起坚实的安全保障线。

交通安全标志

项目部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管理架构,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4:25:31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6月11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广东珠海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PC证),标志着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正式迈入批生产阶段,这是我国大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的关键里程碑。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自受理AG600生产许可证申请以来,成立了生产许可审查委员会和审查组,来自民航局及各相关地区管理局的审查委员会成员和审查组成员,对审定原则、审查标准、审查计划等进行全面把握,坚持安全第一理念,依法依规、严格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全面、专业地指导,为AG600高质量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不仅是对AG600设计成熟性、生产体系可靠性的权威认证,更是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迈向高端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通过AG600的产业化实践,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国产大型民机自主配套的突破,培育了一支涵盖工艺工程、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队伍,为我国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AG600研制全线各项任务密集开展。4月20日,获颁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完成总装下线,5月18日,批产首架机在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5月22日,在大兴安岭、长白山两地执行消防任务,开展示范运营。AG600研制全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取证即交付,交付即运营”。

仪式现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与吉林省应急厅、浙江省金华市、澳门通用航空暨飞行协会、中航国际签署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合作协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暨应急管理部航空应急救援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署航空应急救援技术合作协议。型号市场化进程正加速推进。

澳门通用航空暨飞行协会会长朱健恒表示:“今天,登上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AG600飞机心情很激动、很自豪!AG600完美契合了澳门及周边海域需求,特别是其强大的森林灭火及海上救援能力。我们期待它能提升区域应急响应效率,在关键时刻守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宝贵的海洋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空中力量支持。”

“为响应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迫切需求,AG600此前已入驻长白山机场,开展靠前驻防作业,执行注水投水等一系列任务,正式承担起当地森林消防重任,并开展示范运营。”吉林省应急厅防火处处长王华峰表示:“实战证明了AG600卓越的应急响应能力,也为后续吉林省秋防服务等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省应急管理航空救援中心主任叶俊伟说:“引进AG600是提升我省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关键一步。通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组织的几次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我们看到这架飞机具备能够有效应对扑救森林大火的各项能力。未来,期待它成为我省森林防灭火的重要装备,尤其在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时的攻坚作用,大幅提升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强大的‘空中守护’。”

后续,AG600研制全线将聚焦国家应急救援、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需求,加强创新驱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保障能力,加速构建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坚持以质量为生命,打造民机装备精品工程,加速拓展市场应用布局,服务全球安全治理,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打造全球航空领域的品质标杆。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4:25:45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赵薇 郑森 阳峥嵘

6月10日,在浙江“大花园”运输通道建设的支撑性工程衢丽铁路衢松段Ⅳ标成屏溪特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者们举办“衢丽杯”安全隐患识别知识竞赛,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要求。钢筋加工厂、盘扣脚手架施工区、生活区3处模拟场景共40个安全隐患依次在现场排列展开,60余名工程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人员齐参与。

“倒计时5分钟!”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鹰眼筑安”先锋队等11支青年参赛队伍有序进场,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局部积水未设置排水沟,无应急灯指示牌,脚手架各类尺寸细节与标准不符,缆风绳绳夹数量不足……参赛人员十分投入。

中铁十局建设者进行现场隐患排查

衢丽铁路是浙江交通集团“千项万亿”工程的重点项目,对完善浙西南路网布局、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衢丽铁路衢松段Ⅳ标项目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标段内8座桥梁的施工。这次演练活动的现场总指挥、中铁十局五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负责人胡竹炉表示,举办这次活动,是要看看现场青安岗、群安员以及技术骨干们的实际安全管理水平有没有漏洞、安全生产责任制能不能彻底落实、“三管三必须”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真正贯彻。

“10次培训,不如1次实战演练。”在衢丽铁路衢松段Ⅳ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玉辉看来,提升项目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是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潜在的各类施工区、生活区风险,必须通过近乎实战的安全实战演练来检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真正落实,这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4:25:5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汪子涵

“不用请假去医院排队,在工地就能做检查,太方便了!”6月9日,在中铁七局通苏嘉甬高铁项目海盐制梁场临时搭建的体检点内,钢筋工老刘攥着体检表,脸上满是欣慰。当天,一场“健康体检进工地 温暖关怀入人心”活动如火如荼开展,项目部联合当地医疗机构,分批次为600余名一线建设者送去健康服务。

晨光微露,体检点已布置妥当。血压测量区、心电图室、B超检查台一字排开,7点刚过,工友们便陆续赶来,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登记、分组检查。“师傅,您血压有点高,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熬夜。”护士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耐心叮嘱模板工老李。现场还设置了健康咨询台,医生针对一线工人常见的疾病问题,进行一对一答疑,并发放健康手册。

为确保体检全覆盖,项目部提前一周通过班组会议、工作群等方式宣传动员,并协调调整施工计划,避免与工作冲突。此次体检活动不仅是一次健康关怀行动,更是项目部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缩影。后续,项目部将持续开展健康讲座、职业病防治培训等活动,让一线工人在辛勤劳作的同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4:26:15 | 查看全部

通讯员 周奎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潇

“马工刚打电话,说车间监控显示器坏了,我抱来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6月10日下班后,兖州工务段枣庄线路车间职工殷硕抱着故障显示器,快步走向自己的“维修小站”——宿舍。在他看来,车间里每一件损坏的生活设备,都是能“变废为宝”的资源。

走进殷硕的宿舍,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摆满工具和零件的工作台。扳手、螺丝刀、钳子等工具因长期使用而略显斑驳,各类拆卸下来的电容、开关、螺丝等零件被分门别类收纳。“这些可都是宝贝!”殷硕笑着说,“很多人眼里的废品,换个地方、换个用法,就能省下大笔开支。”

在车间,殷硕是公认的“维修达人”。为提升电路维修技术,他利用业余时间备考,成功考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从此,电笔和万用表成为他的随身标配。无论是上班途中还是下班之后,只要发现电器设备异常,他都会主动上前查看。

“修一修,还能用!”这是殷硕常挂在嘴边的话。车间仓库里堆放的废旧桌椅、洗衣机、热水器,在他眼中都是“宝藏”:40寸的监控显示屏电容烧坏,购买新品需1000多元,殷硕仅花费不到50元更换配件就完成修复;食堂500多元的电饭锅感温器损坏,他用2元钱更换零件便让其重新工作;2000多元的电热水器不加热,5元钱的感温开关解决了问题……

参加工作16年来,殷硕累计维修各类家具、电器及工机具上万件,为车间节约维修费用数十万元。“看着废旧物品重新‘上岗’,既减少了浪费,又省下了成本,这就是修旧利废的意义。”殷硕说。在他的带动下,“能修不换、变废为宝”的理念在车间蔚然成风,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4:26:30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郭锋 梁晨蕊

近日,经过连续奋战,中铁二局钦港铁路项目钦江双线特大桥首跨2-128系杆拱合龙完成,标志着这一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钦州东至钦州港铁路增建二线工程钦江双线特大桥是影响平陆运河开通的关键性工程。面对技术与环境的双重挑战,项目团队攻坚克难保进度。拱肋内倾8°的提篮式设计对施工精度提出极高要求,拱肋合龙也需在特定温度窗口进行。团队通过全站仪实时监测线形,克服了日照温差变形、测量视线遮挡等难题,保证了吊杆孔与对应预埋的下锚箱在同一轴线上,确保了空间线形符合设计。

项目团队以“物资保障+安全管控+组织优化”为核心,多维度协同攻坚。在材料供应上,严格把控钢材验收与钢结构加工工序,确保零缺陷进场;安全方面,通过每日班前交底、设备检查及专职安全员巡查,实现高风险作业零事故;施工组织上,优化拱肋节段划分方案,减少现场焊缝数量,并精准规划吊装路线与临时定位措施,自5月15日龙门吊安装完成后,团队以日均2片拱肋的进度高效推进,顺利完成合龙节点目标。

本次钦江双线特大桥首跨2-128系杆拱合龙完成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钦港铁路项目与钢结构分公司通力协作多维度协同联动,为成功攻克合龙技术难点、解决现场施工困难奠定坚实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