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yh951751

《班组天地》杂志第7期热点微评论:践行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我们该如何作为?

发表于 前天 11:12 | 查看全部
工匠,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精神,其根本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工匠始于热爱,成于坚持,稳于信念,精于专注,工匠精神体现着劳动者独具匠心、精雕细琢、尽善尽美的追求和坚守,蕴含着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等可贵品质。
工匠有初心:起点与纯粹
初心是出发时的赤诚与热爱,提醒我们"为何而做",如同种子的基因,决定了生长的方向。
工匠有恒心:时间的力量
恒心是跨越平庸的关键,将目标转化为日复一日的行动。无论是个人学习(如语言、技能)还是团队创新,恒心能穿透"瓶颈期",将简单事做到极致即成非凡。
工匠有信心:精神的支点
是基于认知的自我肯定。包含两层:价值上信其当为,能力上信其可为。面对挫折,信心是抗压的缓冲器。面对失败,信心深信问题必有解法。
工匠有匠心:敬畏与超越
匠心是专业主义的极致,既追求细节的完美,又不忘突破传统。它平衡"守正"与"创新",在重复中寻找升华的可能。"匠心"让产品有了温度,技术有了人文厚度。
培育工匠人才需构建“教育奠基—实践锤炼—制度激励”的全链条体系,而践行工匠精神则需个人保持热爱、专注与创新。无论是参与培育还是自我践行,核心都在于将“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价值观融入日常,通过持续精进实现个人与产业的共同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1:16 | 查看全部
喷气蜗牛 发表于 2025-7-4 11:12
工匠,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精神,其根本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工匠始于热 ...

瀚蓝(贵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张学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13 | 查看全部
                                                                    匠心筑梦,共绘技能新章
      全国总工会印发的《工匠人才培育实施办法》,为新时代工匠人才的成长指明方向。作为企业员工,我们既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也是工匠人才培育的主力军,而企业则是培育体系的坚实后盾。​
      于个人而言,践行工匠精神就是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操作设备时,严守精度标准,不放过任何细微误差;面对新技术、新工艺,主动学习钻研,像掌握数控编程、智能制造技术,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参与工匠人才培育,既要做好 “自我革新”,也要发挥 “传帮带” 作用,将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帮助新人少走弯路。​
      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技能培训应分层分类,为新手定制基础实操课程,由老师傅一对一指导;多为技术骨干开设前沿技术研修班,对接行业最新动态。实践活动可设立 “创新工作室”“技术攻关小组”,让员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激励手段要双管齐下,物质上设立技能津贴、创新奖励基金,精神上打造荣誉体系,给予优秀员工表彰与晋升机会。当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工匠精神必将蔚然成风,培育出更多高素质工匠人才。(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张宇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28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wcfyyq666 于 2025-7-5 15:31 编辑

                             打造一个适合成为工匠的平台
                                       杨玉清  靳彦斌
       钢铁企业需要那些真学实干的职工,更需要一大批有着真学实干的工匠。钢铁业如何在现有的条件培育他们哪?笔者认为必须打造一个适合真学实干职工成为工匠的平台。
      一名普通职工成为工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育出来的,它需要那些有着真学实干职工的日结月累,需要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获得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才能为生产更好地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给他们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为工匠的平台。就像河钢宣钢张宣科技职工杨高瞻,一名来自生产一线的维修钳工组长,获得了多项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成为了全国技术能手和河北工匠。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真学实干外,就是单位和工友支持,为营造了一个成才的好环境。
       企业要想长久地培育工匠人才,就必须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方法。近几年,张宣科技工会他们在培育企业工匠的过程中,一是充分利用企业职工教育基地,强化职工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利用“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职工技术创性能力,通过双平台为企业培育了像全国劳模刘大庆等一大批工匠。所也说,打造良好的平台,才是职工成为工匠的关键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