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5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4:17 | 查看全部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8月4日上午,经过1400天的连续奋战,渝昆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由中铁十八局、中铁二院承建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长水机场隧道安全贯通,这座一级高风险隧道成功打通,为渝昆高铁全线建成通车按下“加速键”,标志着我国高铁建设在复杂地质和敏感环境施工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渝昆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700公里,其中云南省境内长388.6公里,是云南省内首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桥隧占比高达87.4%,施工难度极大。而长水机场隧道,是渝昆高铁建设过程中的“硬骨头”。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施工方法。

“为减小施工对机场运营的影响,不能采用传统的爆破法施工,我们采用国内先进的悬臂掘进机开挖工法,施工段落长达4145米,这是国内采用该工法连续施工段落最长的工点。”中铁十八局渝昆高铁站前2标项目负责人丁少宁说,作业时,截齿实现高速旋转,将坚硬的岩石一块块“啃噬”下来,同时通过精密控制,把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安全穿越各类环境敏感区、地质破碎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李何 胡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4:33 | 查看全部

近日,由中铁二局施工的云南昆明磨憨中学项目已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磨憨中学项目自2024年9月正式启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天气的影响,项目部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检验。同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放弃了多个节假日,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绿色施工,运用北斗定位、AI、5G等新兴技术,以及绿色施工工艺,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还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未来,随着磨憨中学的正式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完善磨憨国际口岸的民生服务网络,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田星 李正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4:50 | 查看全部

8月2日,历时近4小时的铁路封锁要点施工作业后,由中铁十局承建的京包铁路土贵乌拉站、红砂坝站、新安庄站信号改造工程同步开通,标志着该工程全面收官。

此次改造的3座车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始建于1915年至1919年间,是京包铁路上办理客货运业务的百年老站。站改工程涵盖通信、信号、电力和房建多专业工程施工,包括拆除老旧房屋、新建信号楼、新建/改建信号工区用房、更换核心设备等。

据中铁十局项目负责人许红军介绍,自2024年10月份开工以来,施工团队克服零下20摄氏度严寒冰雪天气、既有地下线缆纵横交错、有效施工作业时间不足等诸多困难,集结200多名作业人员,分42个作业组、分布在3个站区同步进行作业,先后历经900余次Ⅲ级要点施工,圆满完成轨道电路调试、方向盒倒接配线、通信设备搬迁和通道调试等施工任务。

此次改造将有效提升列车通过能力与运输效率,强化运输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京包铁路能源通道畅通、运能释放提供坚实支撑,更为助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于莉 赵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5:05 | 查看全部

日前,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深圳工业软件园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广东省、深圳市两级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节点——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北部,总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是龙岗区建设全省重点工业软件基地及国内核心软件产业高地的示范性项目,打造集研发办公、产业服务、商务休闲、宜居生活于一体的新一代产城融合示范园区与智慧园区标杆。

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的建设原则,严守质量关,严控安全线,采取多班组交叉作业等方式确保进度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智能建造为主要突破口,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工程建设领域深度融合,先后获评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建筑产业互联网实验室重点项目成果应用示范单位、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龙岗区“建筑工程施工+AI试点项目”。

据悉,深圳工业软件园项目建成后,将致力于建设创新型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鸿蒙特色生态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和“中国软件名园”,助力深圳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谌国 良颜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5:19 | 查看全部

近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的贵港市苏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迎来关键节点——主桥合龙。这一节点的完工,标志着全线最重要的跨江桥梁主体施工圆满完成,为项目建成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贵港市“两片、三轴”城市总体规划中东部临港工业片区的交通脉络贯通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贵港市苏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长4457米,其中桥梁长2485米。作为东部临港工业片区“临港工业发展轴”的核心工程,它北接规划港区大道,南至江南大道,串联起多个工业区与物流组团,是连接郁江两岸的关键交通纽带。

苏湾大桥跨江主桥全长680m,采用主跨334m斜拉桥,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节点。据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杨光武介绍:“苏湾大桥主梁采用混凝土边主梁与钢横梁相结合的组合结构,用钢横梁代替常规设计的混凝土横梁,可大大改善结构受力,提高施工效率,减轻结构自重,技术经济优势显著。”

主桥合龙是整个项目的“咽喉”环节,其中牵索挂篮下放与合龙精度控制堪称技术攻坚的“双核心”。

主跨施工采用双挂篮对称悬臂施工,合龙前需拆除一侧挂篮,利用另一侧挂篮进行合龙施工。牵索挂篮重约180吨,下放过程需要实现高精度同步。如果主梁左右两侧纵梁受力相差较大,易引发主梁结构破坏。为此,项目团队经过严谨的计算,制定详细的施工配重方案,辅助千斤顶受力微调措施,将左右不平衡荷载严格控制在5吨以内,确保了挂篮下放过程中的平稳与安全。

“施工期间,当地无法租赁到适配的平板船,且梁体较宽导致挂篮难以放下。项目团队采用‘连体船’设计,将两条船顺桥向平行放置并固定连接,结合千斤顶微调与精细化配重,成功破解这一难题,保障了施工进度。”苏湾大桥项目负责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第一设计院主任工程师王士刚介绍。

合龙精度控制则直接决定成桥线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团队在合龙前与监控单位开展全桥通测,通过与监控理论计算模型反复校核,量身定制配重方案与预应力张拉方案,最终实现施工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完美契合。(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吴希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5:30 | 查看全部
8月3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下陆区段)与武九铁路交叉工程首个墩身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项目冲刺下一个节点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下陆区段)与武九铁路交叉工程施工重点工序为铁路营业线的转体系统施工,以及临近铁路的挂篮施工、合龙段支架施工、现浇箱梁施工,具有施工任务重、施工监测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高等特点。

为保证此次墩身顺利浇筑,项目团队坚持“计划先行、动态管控”原则,科学统筹资源保障,制定墩身施工技术方案并组织交底,推动项目标准化施工。在墩身浇筑期间,项目部实施墩身带班值守制度,配置安全、质量、试验等专业管理人员全程盯控,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及要求,强化现场管理力度,为墩身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下陆区段)与武九铁路交叉工程是南通道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南通道作为“三横三纵”的东西向快速通道,不仅承担了快速通达武汉城市圈的功能,还承担了黄石市下陆区内的交通出行需求,对推动黄石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高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5:41 | 查看全部
7月31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太阳坡隧道顺利贯通,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项目后续架梁通过及无砟轨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阳坡隧道全长251米,全隧为Ⅴ级围岩,具有施工干扰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施工过程中,中铁五局项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应用先进工装设备,创新采用聚能水压爆破技术,降低围岩扰动;应用拱架安装台车、湿喷机械手、钻锚注一体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人力较传统作业节省30%,施工效率同比提升约1.2倍;采用防水板自动铺设台车、钢筋绑扎台车、智能衬砌台车、数字养护台车等机械化装备,避免了衬砌混凝土不密实、二衬拱顶脱空、施工缝处挤压裂缝、掉块等惯性质量缺陷,并加强安全过程管控,严格落实安全穿透式管理、“吹哨”等制度,应用智能化监测装备,保障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项目部负责人表示,针对全隧超浅埋、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等难题,中铁五局项目部严格按照新奥法组织施工,采取加强超前支护、地质预报探测、严控开挖进尺、加强围岩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等多维度措施,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有效管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李维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5:54 | 查看全部
人民日报记者 张丹华

走进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塔罐林立、管廊纵横。在这里,一块块黑色的煤炭“变身”成为烯烃、聚烯烃等工业原料。

在公司展厅里,聚烯烃中心副经理付文明指着一小罐白色晶体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用来生产太阳能光伏胶膜,年产能达28万吨。”

作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化工板块的代表性企业,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探索资源清洁转化新路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陕西延安市安塞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项目区,一根根管道正将水持续不断注入油井。“注水,是为了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该采油厂总地质师张金良说。

过去,油田要靠打新井才能维持产量稳定,经过多年攻关实践,延长石油研发了控速增渗注水技术,依托项目区建设,进行精细注采调控,挖掘、释放油藏潜力,让油田实现“逆生长”。经过三轮会战,油田采收率即从13.7%提高到17.3%,为延长石油持续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探索形成了适合我国低渗、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不仅注水,还会“注气”。在杏子川采油厂,将延长石油上游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注入油层,封存在地下,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能用于驱油增产。该项目二氧化碳注入规模每年可达36万吨。

从前端的采掘,到后端的加工,延长石油已从单一的石油开采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油气煤多种资源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4个科研机构、33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个中试基地、2000余名科研人员……近10年,延长石油累计投入科技资金超600亿元,在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油气煤资源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前瞻性创新技术,建成投产了煤油气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等10余项全球首台(套)装置,走出了一条油气煤综合转化、节能降碳、绿色循环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新路径。

这背后是各项机制的不断完善。聘任数位院士专家加入工作站;用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支持开展中长期研发;对于向外部单位转化的科技成果,首次许可、转让,可以按照合同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一系列改革新举措点燃了延长石油的科技创新引擎。

2024年,延长石油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到2014.6万吨;营业收入达到3900.13亿元,利润总额148.02亿元。“随着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未来5—10年,延长石油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将取得新的突破。”延长石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恺颙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6:06 | 查看全部
8月2日,在2025BC生态创新峰会期间,全球BC生态协同创新中心在浙江省嘉兴市揭牌,将助力加速BC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隆基绿能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李振国在现场发出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协同共进”的BC创新生态圈,加速技术融合与成果转化,让创新活力在生态体系中充分涌流。

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正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阶段——从单纯追求规模与成本,转向技术创新、可靠性与环境价值的全面跃升。而BC电池(全背电极接触电池)技术以其更高转换效率、更优弱光响应及独特美学价值,正成为驱动这一跃升的关键引擎。

不过,BC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BC电池并非那么容易。BC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持续进步,绝非一家之力可成,需要材料、设备、电池、组件等上下游伙伴的精诚协作、集智攻关,需要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需要整个生态体系围绕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品质保障进行系统性创新。

2023年,隆基正式启动BC生态圈建设。截至2025年5月底,隆基已累计与全球191家生态伙伴展开技术对接,与44家合作方达成55项合作,完成23处产业链技术布局,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系统方案、氢能、生物质、工程技术7大领域。

在2025BC生态创新峰会上,多家企业分享了创新合作案例。深圳市石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隆基在石墨舟联合开发方面既实现了降本提效,又增加了石金科技的新增业务收入。宝钢股份与隆基研发高强钢边框替代铝边框,提质降本,共塑零碳未来的材料基石。杭州福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隆基协同攻关高反黑背板技术及其他光学材料,开发出适配工商业、户用等场景的BC组件解决方案……

从笃定单晶技术路线开始,到当下的BC技术产业化,隆基始终信奉“众行远”哲学,也坚信协同创新的生态圈会为产业、客户、合作伙伴带来更为丰硕的成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5:36:19 | 查看全部
7月8日,荆门市2025年“爱心托管班”在中建三局一公司钢结构产研基地温暖启航。本次托管班由荆门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等12部门联合推动,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办,以“壹心向家荆彩同行仁爱筑梦”为主题,创新打造“五个一”特色服务体系,探索政企联动关爱产业工人的新路径。

匠心启蒙:产业基因融课堂

“原来爸爸焊接的钢梁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在“壹・兴趣”模块的“小小工程师”科普课上,中建三局一公司志愿者手持模型,生动演示构件拼装原理,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托管班课程别具匠心,除常规手工、绘画、英语外,特别增设“钢结构探秘”系列——从讲解钢材加工流程到用积木搭建“迷你长江大桥”,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理解父母工作的价值。

7月中旬,孩子们走进荆门市城市规划馆。巨大的城市沙盘灯光流转,展现城市变迁;互动体验区里,孩子们亲手“搭建”虚拟建筑,“规划”街角公园。“原来爸爸制作的钢结构构件,可以让城市变得这么漂亮!”产业工人李师傅的儿子在日记中赞叹。父母的“匠心精神”,在幼小心灵悄然萌芽。

素养培育:安全护航铸红魂

“壹・特色”课堂聚焦安全主题,每周一课。从防溺水、交通安全到居家、网络安全,社区民警、消防员等专业人士通过视频、直播和互动问答,筑牢孩子们的安全防线。

7月24日,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八角庙红色教育基地。孩子们跟随讲解员,凝视泛黄的书信、生锈的步枪、复原的战斗场景,仿佛重回烽火岁月。“英雄叔叔用生命换来今天,我要好好学习,像他们一样勇敢!”10岁的小雨在分享时握紧拳头。参观后,“红色故事我来画”活动让孩子们将所见所闻绘成漫画。这些作品在“壹・展示”结业仪式上与暑假作业、手工作品一同展出,让红色记忆成为最深刻的暑期印记。

暖心结业:政企协同谱新篇

7月31日,荆门市2025年“爱心托管班”项目暨中建三局一公司产业工人子女暑假爱心托管班圆满结业。作为东宝区首家企业“爱心托管班”,它正是政府部门与企业紧密协作、“政企联动”优势的生动体现。

在鄂央企中建三局一公司积极践行“壹家仁”品牌责任,将“幸福三局”的温暖传递至产业工人家庭。托管班负责人李肖肖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职工子女的‘暑期乐园’,让孩子们开心、家长安心,让这份暖心福利成为大家踏实工作的后盾。”

本次托管班以“五个一”行动构建全周期成长链:“壹・课堂”夯实学业,“壹・兴趣”拓展视野,“壹・特色”强化素养,“壹・互动”促进亲情,“壹・展示”见证成长,形成“学习-实践-反馈”闭环。从知识巩固、兴趣培养到安全教育和亲子互动,托管班不仅提供了安全看护,更搭建了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优质平台,为产业工人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谱写了夏日里最动人的关爱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