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17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2 | 查看全部

8月14日至15日,中铁二十局2025年“匠心杯”铁路运输职业技能大赛在陕西神木成功举办。来自陕黔两地的中铁二十局4家铁路运输分公司的49名业务骨干同台竞技、交流提升。

为确保竞赛成为检验真才实学的“试金石”,主办方精心筹备,多次优化方案,细化理论命题、实操场景与检录流程。赛事特邀全国劳动模范刘正林等资深专家组成裁判组,并由四公司纪委全程监督,从机制上保障了公平竞赛环境。

本次大赛聚焦铁路运输核心岗位,设置电力机车司机和内燃机车司机两大竞赛工种。比赛采取“理论+实操”模式,各占总成绩50%,最终依据综合得分排定名次。

理论考试为闭卷形式,内容覆盖基础理论、作业规章及实际工作难点。实操考核高度还原一线生产场景,预设典型故障,重点考察选手在规范操作、故障排查与应急处置方面的技术熟练度和应变能力。

比赛过程中,49名选手们精彩角逐,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比赛项目。

经过两天激烈比拼,奖项花落各家。第一铁路运输分公司周文发、沈龙飞、房昭分别获内燃机车司机组一、二、三等奖。铁路电力运输分公司温士杰,第二铁路运输分公司杨晓伟、张军平,瓮马铁路运营分公司晏凯分别获电力机车司机组一、二、三等奖。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让我看到了差距,更明确了提升的方向。”内燃机车司机组一等奖获奖者周文发表示。(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郭晨 记者 毛浓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3 | 查看全部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驻扎在临策铁路的中铁六局维管治沙人,通过科学防沙治沙,不断巩固扩大铁路绿化成果,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确保铁路干线的运输安全。

临策铁路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铁路全长768公里,沿线80%的地段是极度干旱区和沙漠边缘地带。中铁六局治沙人在通过人工清沙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的同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心工作。

“除了清沙,我们还要依靠工程网格锁住沙害。”中铁六局维管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指着线路附近形如“蛛网”的土工网格说道,“平时,我们就修建这些防沙网格,有了这些网格,现在沙害埋道的现象比以前少了很多。”

中铁六局治沙人不断积累经验,渐渐摸索出一套特有的防沙治沙“宝典”。他们根据不同区段、风沙运动及风沙灾害特征,在相距铁路100至150米左右的地带,安装起高达1.5米的高沙障,起到外层阻沙作用;在铁路两旁的沙地上,用一根根30厘米高的木桩,以1.5米间隔排列,用黑色塑料网布相联,形成大片固沙土工网格,将随风流动的沙硕固定在网格之中,达到固沙效果。

相比安装网格、沙帐等物理设施,生物固沙法更具可持续性和全面性。每年3月、4月是种植树苗的黄金阶段,有效时间不足两个月,于是,起早贪黑便成了中铁六局治沙人的“家常便饭”。每日天不见亮,治沙人就早早地赶到现场,每人手中拿着树苗,或蹲或跪在每个网格之间,挖出直径30厘米至40厘米的沙坑,细心地将树苗栽种在沙坑之中,再将水流轻轻地对准植被根部,直至灌满沙坑将其掩埋。同时派专人进行学习养护,铺设了万米滴灌管,采取24小时分时、分区浇灌的方式,确保滴灌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近年来,中铁六局治沙人通过种植耐旱植物的方式,达到防风固沙与维护生态之间的平衡,梭梭树和柠条耐旱易活且固沙效果较强,现已被广泛运用到了铁路荒漠化治理之中。(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魏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3 | 查看全部

在中铁六局津潍铁路项目部试验室里,试验员魏朝然正娴熟地操作检测设备。一年前还是见习生的他,在“导师带徒”机制助力下快速成长。如今,中铁六局丰桥公司有不少青年职工像他一样,沿着“多车道”培养路径蜕变为技术骨干。

“小魏,最近宿舍暖气够不够?项目上的伙食还习惯吗?”刚入职时,魏朝然每周都会收到“思想导师”张磊的关心。新员工入职后,丰桥公司都会配备“思想导师”与“业务导师”。人力系统通过季度考核、年度鉴定跟踪培养情况,确保教学精准有效。

这种从“重仪式”到“重实效”的模式,让“导师带徒”突破简单技能传递框架。目前,“双导师”机制已帮助300余名青年职工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跨越。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举办“轨道车司机大赛”“试验工、测量工大赛”等技能赛事,搭建切磋交流平台,选拔出一批作风硬、技术精的能手。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大批新员工走上关键岗位,几十名技校生成为施工骨干,其中3人获评“北京市技术能手”。

“张恩龙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北京市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吸纳了20余名青年技术人才,在桥梁“制运架”、数智升级等领域攻克了12项技术难题。目前,公司有2个北京市命名、1个局级命名创新工作室,在桥梁“制运架”、铺轨焊轨、装配式建筑、数智升级等领域成果丰硕。

工作室吸纳优秀青年技术人才,由技能工匠担任导师,强化其现场实操与创新能力。累计产出专利36项,为公司科技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从双导师引路到赛场磨砺,再到创新实践,中铁六局丰桥公司以“多车道”体系磨合人才成长“新引擎”,让更多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田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3 | 查看全部

8月15日,随着防撞墙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建设、中铁四局施工的台安至黑山高速公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绕阳河特大桥桥面系及桥面附属工程施工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为全线实现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台安至黑山高速公路起于台安县以西4.5公里,与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宽邦枢纽互通终点相接,通过宽邦枢纽互通与京哈高速相连,由高速公路主线及主线连接线组成,线路全长33.89公里。中铁四局承建的台黑高速第2标段全长约15公里,此次完成桥面系及桥面附属施工任务的绕阳河特大桥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147米。本次桥面系施工主要包含湿接缝74跨、横隔梁74跨、墩顶连续现浇72跨、桥面铺装20联、防撞墙4588米。

自桥面施工以来,为保障桥面系及桥面附属工程施工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团队直面红线用地交付晚工期紧、途经村庄农田多征拆协调难度大、冬季较长及汛期影响有效工期短、特大桥作业安全风险高等严峻挑战,科学调配资源,动态优化工序,超前谋划、精准施策,全方位保障施工各环节受控。

施工期间,项目部严格落实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实施全周期质量安全双控机制,聚焦桥面铺装钢筋网片高程定位、防撞护栏钢筋定位焊接、防撞护栏线形及混凝土养生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施工人员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强化工序验收,确保每道环节可追溯。针对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临时用电、临边防护等安全管理重点,通过细化交底和常态化巡查旁站,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实现安全、质量、进度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 通讯员 郭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3 | 查看全部
“要把钢铁炼成、炼好,这是钢铁人的责任和使命。”8月15日,在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南京枢纽铁路项目现场,全国劳动模范张红军向百余名产业工人讲述他从一名炼钢工人逐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奋斗故事。

张红军是南京钢铁第一炼钢厂炼钢车间副主任,他参与研发的9镍钢生产技术,被誉为“钢铁界的钻石”,在全球能源输送存储用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珍贵的材料曾长期让中国钢铁业面临“卡脖子”的困境,在我国一度完全依赖进口。

“现如今,我们南京钢铁不仅拥有自主生产9镍钢的专利技术,还成功研发出了3.5镍钢、5镍钢、7镍钢、高锰钢等系列品种,终结了9镍钢的进口依赖,使我国这一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活动现场,张红军向产业工人讲述了9镍钢的重要地位,分享了他与团队聚焦钢水冶炼这一关键环节,在全国独创出超低磷钢单渣法生产工艺并且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

其间,安徽省劳动模范、中铁上海局一公司职工张宏也结合个人经历向一线产业工人分享了其参与武广高铁、兰新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成长故事。

据了解,此次邀请全国劳模到工地一线宣讲,是该公司进一步激发广大产业工人投身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热情的重要举措。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参与施工的沪渝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骨干通道之一,建成后将紧密串联上海、南京、合肥三大都市圈。(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张爱萍 林迅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4 | 查看全部

近日,由中国一冶深圳分公司承建的深圳市深科技城(一期)项目获评2025年度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质量成果、2025年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水平评价“优良”项目。

项目位于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占地面积约2.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A、B、C三座塔楼、附属裙楼及整体4层地下室组成,其中A座塔楼47层,高度225.8米。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将创优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压实到岗到人,依托严密质量控制体系,克服了深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高、钢结构工程体量庞大且工艺复杂、外立面幕墙系统种类多高空拼装及高精度控制等多重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实体质量全程优质,项目3个单位工程中30个分部工程均一次验收合格。

项目地处深圳市中心区域,高楼林立,商铺小区聚集,对绿色施工要求高。自施工之初,中国一冶深圳分公司项目团队将绿色发展、绿色建造理念贯彻始终,编制《绿色施工实施策划书》等一系列专项方案,紧紧围绕“四节一环保”进行管理,针对施工扬尘、噪声控制以及建筑垃圾处理等重点环节,通过设置减尘降噪围挡、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利用“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等措施,有效保障施工现场绿色施工作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孙超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4 | 查看全部

8月15日,吉林省通友汇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举行无人机首飞仪式,集中展示了无人机在多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多个项目的合作签约,为无人机产业落地及本地产业链对接按下“加速键”。

通友汇天是吉林省首家将无人机生产线直接部署到应用场景的高科技技术企业,今年5月28日在通榆县正式成立,是通榆县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当地产业升级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项目应用前景广阔,可在农业、物流、消防、应急、电力巡检、城市综合治理等领域实现突破地形限制、提升作业效率,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综合信息管控系统,形成低空经济的综合应用能力。

首飞仪式上,一架架无人机“嗡嗡”起飞,在空中排兵布阵、敏捷腾挪、精准操作,将科技的力量与实用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多功能消防无人机携装备率先亮相,展示了80米高空精确抛投灭火弹的快速高效灭火能力;无人值守系统同时伴飞,通过搭载光电吊舱等部件,实时回传现场操作影像,形成云端大屏画面,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70公斤级植保无人机随后登场,机身下的喷头均匀洒出雾状水流,其断点续喷、自动换行等功能,清晰勾勒出高效农业作业的新路径,凸显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通友汇天的生产车间内,部署了无人值守系统工作站、农业植保无人机总装线、行业无人机总装线等6条流水线,工程师正对无人机产品进行整机组装和调试,计划每年产能近千套,产值过亿元。

据介绍,无人机与低空经济的崛起,不仅为通榆产业升级提供了新动能,也将为城市管理、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等领域带来新改变。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术不断进步,将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汇聚通榆,形成无人机产业集聚效应,对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加快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条布局起到有力引领作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柳姗姗 彭冰 通讯员 孙京 王英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