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9月26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中铁建工集团“送文化、送健康、送技能、送关爱”暨“小候鸟”关爱保护宣讲慰问活动走进湾区枢纽工程深圳机场东站,为一线工人开展健康义诊。活动覆盖百余人次,以专业诊疗与健康指导为一线建设者送上暖心关怀。

本报记者 刘友婷 本报通讯员 张茹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本报讯 (记者赖志凯 通讯员张玲玲)“又到每月一次的安全观影时间啦!每次看完都有新收获,可得好好看。”近日,中铁六局路桥公司双龙项目部驻地活动室内,架子工刘衍东早早赶来,笑着和身边工友说道。随着工友们陆续落座,本月的劳务人员安全警示教育观影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为切实提升劳务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双龙项目部创新形式,以“案例警示+现场感悟”的观影方式,组织全体驻地劳务人员集中观看安全警示教育视频。此次选取的视频,通过事故现场画面、当事人现身说法、事故原因深度复盘等内容,聚焦建筑行业高频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典型事故,增强劳务人员安全操作意识。

“视频里那个没系安全带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看完视频后,架子工陈东军说,“看到视频里的人抱着侥幸心理,最后出了事,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这根带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观影结束后,劳务人员围绕“如果我是视频中的当事人,该如何避免事故”展开交流讨论。大家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分享安全操作经验、指出潜在风险隐患。

“大家每天在工地上忙活,图的就是平平安安挣钱、安安稳稳回家。要是因为一时疏忽而忘了安全操作,一切都可能归零。”项目安全总监郭新峰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劳务人员心里泛起了波澜。

项目部负责人李涛表示,项目部将持续把“月度安全观影”办实办细,让安全警示教育常态化、实效化,切实守护每一位劳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你看!广东的订单!”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土墩子农场的番茄种植户老王最近逢人就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这小罐装番茄丁,刚上线就卖出去了!”这位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农户,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的番茄制品能通过数字平台,一路卖到千里之外的珠三角地区。

五家渠坐拥300万亩优质耕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准噶尔”牌皮棉、103团哈密瓜、唐廷霞露葡萄酒等一批享誉区域的优质农产品;奇台农场玉米、小麦品质优良,享有“兵团粮仓”美誉。但受限于地理位置,这些“金字招牌”长期困在销售渠道的窄门里——例如老王的番茄酱,过去只能靠本地商贩收购,价格被压得极低,还有滞销风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难题,成了新疆五家渠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户增收的最大阻碍。

今年6月,在五家渠市商务局的指导下,京东科技与新疆鸿焱智投集团签署“土墩子农场全渠道供销系统技术服务协议”。这一合作不仅是五家渠特色产业数字化的破冰之举,更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为兵团农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京东科技支持打造的全渠道数字供销平台,是个“全能选手”——集智能选品、一键铺货、订单履约于一体,精准破解了当地农产品“卖难”的核心痛点。从9月2日试运行至今,平台已服务10家本地供应商,“兵团红”系列农产品、番茄制品、NFC果浆饮料、驼奶等特色产品纷纷入驻京东特产馆,从新疆天山脚下直抵全国消费者的购物车。

除了打通销路,这一数字供销平台更是为五家渠的特色产业植入了“数字大脑”。依托京东的全国行业大数据,平台可分析消费趋势,为当地企业提供从产品标准到品牌建设的全链条建议,专业团队还配套提供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等培训,从平台操作到商品详情页设计,再到用数据分析提升销量,针对不同地区的口味偏好,指导企业调整产品规格和宣传重点,让新疆的农产品再也不用“酒香怕巷子深”。

“以前我们只会埋头生产。”当地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感慨,“现在学会了用数字工具卖货,还知道根据市场调整生产,这才是真的长远发展!”

如今,随着第六师五家渠市全渠道供销平台的运转,五家渠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更关键的是,“以销带产”的模式正倒逼当地农业变革:为了满足全国市场的品质要求,种植环节开始标准化,加工环节走向精细化,品牌环节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一条“电商销售(三产)带动农产品加工(二产)、拉动农业种植(一产)”的良性链条,正在五家渠市的土地上成型。

从解决“卖难”到产业升级,从培育数字人才到构建发展生态,除了五家渠番茄外,盐边芒果、南阳艾草、罗平小黄姜等全国各地特色产业,也在京东数智供销平台、产业大数据的赋能下加速升级,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数字致富路”。(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人民日报记者 田先进

在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安徽应流集团智能化车间里,机械手平稳运转,精密加工着航空发动机叶片。这家从山区小厂起步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革命老区崛起的高端制造优秀代表。

应流集团的成功蜕变,是六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科技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生动缩影。从生产简单铸件起步,逐步迈向高端部件、核能材料和航空科技三大主业,应流集团走出一条绿色与创新协同并进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业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其中80%源于绿色能源装备业务。

以“退城进园”为抓手,应流集团投资15.7亿元新建智能化生产线,其中环保投入超亿元,充分彰显绿色发展的决心。

围绕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聚焦核电、航天航空、燃气轮机等重点领域,应流集团投入研发资金10.4亿元,开展28项产学研合作,与16家高校院所协同攻关,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其120—600千瓦级混合动力系统已完成测试与试飞,部分产品投入应用,标志着其具备完整大功率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生产能力。

从关键零部件到核辐射屏蔽材料,从涡轴发动机到重载无人机,应流集团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细分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集团产品出口42个国家,服务逾百家全球行业龙头客户,成功打破国外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核电站主泵泵壳等技术的垄断。

应流集团下属的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今年9月上线了能源管理系统,使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30%以上。

“环境保护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流集团有关负责人蒲伟表示,公司作为集团实施价值链延伸战略、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平台,着力推进智能化赋能绿色化、高端化引领绿色化。这家从大别山走出的“绿色明珠”企业,正以扎实的创新实践,推动传统制造实现转型升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成都日报讯 (岳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周鸿) “这笔资金对我们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我们一定好好使用。”8月6日,入驻CCIC智慧交通城市产业中心项目的三家创新企业获得了共计5000万元的基金“科创类”债权资金,这也是成都市首个产业楼宇定制基金实现的首次企业签约。

在本次集中签约的企业中,长鹰恒容电磁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是具备院士背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负责人表示,依靠基金支持,企业可以拓宽资金来源,加大科研投入,进而促进成果转化。

“在获得科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希望平台能推动在智慧交通、低空经济等领域实现更多场景开放合作。”蓉北智能科技是国内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金牛区新成立的子公司,企业以城市仿真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地理信息、智慧交通等技术,产品在虚拟仿真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CCIC智慧交通城市产业中心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产业楼宇、公园商业街区、生态住宅及配套等。其中,项目产业楼宇定位于以智慧交通为主导的大交通产业矩阵,将依托成都交投集团和交通产业大数据资源,构建覆盖智慧交通全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形成“研发+孵化+加速”的产业生态体系。

2024年8月,成都交投蓉北产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多家银团联合成立成都市首个产业楼宇定制基金,并发布了产业招商扶持资金计划,授信整体额度13亿元。同年11月,CCIC项目与成都智算中心达成合作,签约落地成都算力共享中心,将在形成基于算力+基金的底座服务能力后,为入驻企业提供智慧交通AI训、推、存全方案覆盖服务。

目前,CCIC项目已对接智慧交通主体企业以及相关服务平台70余家,力争在明年正式投用时实现50%的签约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