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先生 “直播绑架、贩卖器官”? 对,你没看错。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11月7日消息,近日,贵州毕节网警发现,某自媒体博主视频直播的画面显示,两名男子驾车捆绑、挟持一名女子,并扬言将其贩卖至境外实施器官贩卖。该视频引发部分网民恐慌,导致多次网络报警。 经查,涉事4人所谓“绑架”“贩卖器官”等,实为博取流量的摆拍。 (图源 新华社) 相关法律人士表示,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目前,4人已被行政拘留。 有网友气愤至极:“影响恶劣,必须严惩不贷!” 有网友提出质疑:“这种直播,怎么通过审核的?” 短视频平台发展到今天,各种“赛道”五花八门,某些“题材”越来越狗血,但胆敢摆拍和直播如此惊悚内容的,这几人算是“登峰造极”了。 从此前因虚假摆拍助农“塌房”的“东北雨姐”,到前不久“前首席女技术黑客直播无人问津”虚假广告案,再到现在的“直播绑架、贩卖器官”,部分无良自媒体博主在虚假摆拍、违规引流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黑红”赛道不时闪现于网络空间,成了一股逆流。 扒一下这些人的“剧本”“题材”和套路,其主要特征就是内容具有猎奇性和煽动性,大致可分几类: 立悲惨人设与编苦情戏。这类“黑红”往往假冒外卖小哥、保洁阿姨等,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和善意卖惨营销,收割流量。 打着“助农”“扶贫”名义,编造悲情剧本,引流敛财。 打造低俗恶俗人设,摆拍编造打架斗殴、谩骂吐脏、无底线骚扰等低俗恶俗内容。 虚构社会矛盾与群体对立,如编造婆媳、邻里矛盾纠纷,虚构年龄、地域对立等,制造社会焦虑,助长网络戾气。 (图源 新华社) 无利不起早。这些人的底层逻辑,无非是通过博眼球,实现引流变现、非法牟利。 如此无底线的虚假摆拍,无视法律法规,挑战公序良俗,特别是涉及“绑架”“贩卖器官”等惊悚“剧情”,容易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必须受到严惩。 近年来,针对网治空间治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监管力度和手段不断创新升级。从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到《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办法》等,均有相关规定。今年4月份,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专门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 那么,重拳之下,为何“黑红”乱象依然还有生存空间? 不得不说,流量经济之下,现有的变现规则、营利规则之下,流量变现的强大利益诱惑与低成本是重要原因。毕竟优质内容生产有一定门槛,而走“下三路”则成了某些人眼中的“捷径”,万一被封号,换个“马甲”就能“再创业”。 与低廉的违法违规成本相反,相关部门的治理成本却很高。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相关平台,监管方加强监管必须投入大量人力与技术资源等。 不能不提,一些地方还存在为“黑红”提供生存土壤的畸形价值观。一些人秉持“黑红也是红”的“信条”,为了“成名”,不惜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 打击虚假摆拍、铲除各类“黑红”,守护清朗网络空间,我们任重道远。它需要法律兜底、平台尽责,也需技术向善、公众的理性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