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获悉,今冬明春供暖季,安排天然气保供资源量同比增长3.7%,约占国内供应总量的六成以上,以硬核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注入能源动力。 保供在冬季,备战在全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深刻把握“上个保供期结束就是下个保供期开始”的规律,今年4月启动新一轮保供准备工作,构建起“全链条统筹、全要素保障、全方位发力”的保供工作体系。 11月初,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全面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召开全系统冬季保供动员部署会议,系统总结历年保供经验,针对资源调配、客户服务、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制定刚性方案,推动保供责任层层压实至岗、落实到人,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稳定供应。 多节点联动让保供“底气”更足 冬供筹备阶段,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所属京唐LNG公司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已陆续接卸6船共计48.6万吨LNG,截至11月9日,唐山LNG接收站总库存已达86%以上,能源“粮仓”液位逐步上升,确保冬供期间“接得进船、储得下液、输得出气”,为保障首都今冬调峰供气奠定坚实基础。 纵观冬供版图,资源供应能力全面提升。辽宁公司落实34.7亿方计划资源,搭起“常规、储备、应急”保障体系;天津公司建成265万立方米/日应急调峰能力;湖北黄冈LNG工厂自9月底满负荷运转,截至10月底累计生产LNG超51万吨,成为华中地区重要“气仓”。 四川公司广安、广元两座LNG工厂提前做好设备负荷调整,强化应急情况下资源调配;青海公司全力保障西藏供气,提前完成75台LNG槽车检修;江苏LNG公司冬供前解决“电力心病”,11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用,为冬季保供扫除障碍。 全链条排查让保供“防线”更牢 安全生产是安全保供的基础。各单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开展全链条排查,做到“摸清家底、夯实基础、识别风险、消除隐患”。 北京公司开展全市天然气管网、调压站、储配站等设施安全检查,实行隐患“销号管理”。哈中庆公司启动燃气管线及设备专项检查,排查管线3355公里、阀门井4593座、调压箱1277座,建立日调度例会制度应对极寒天气。山西公司构建“远程监控+智能预警+应急响应”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新疆昌吉公司建立“30分钟内响应、1小时内处置”快速联动机制。山东邹城公司完成200公里中高压管道拉网式排查,更换老旧小区83座楼栋调压箱,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在陕西三原,巡检员朱国宏细致记录每一组数据:“区域内70户居民已全部入户安检完毕”,为冬季用户安全用气做好扎实准备。 点对点服务让保供“温度”更暖 冬季保供既是资源储备战,也是服务民生战。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持续完善沟通对接机制,9月以来通过客户交流活动,与各类客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能源需求和诉求。截至目前,已完成保供年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工作,实现已签订合同对民生用气量的全覆盖。 各单位因地制宜优化服务。新疆哈密公司高效完成巴里坤县524户居民天然气验收通气,客服人员一对一指导用户线上操作,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内蒙古乌兰察布公司针对新建小区居民的通气需求,合理安排上门通气时间,开启“高效通气模式”,让新住户在寒冬中感受“入住即温暖”。江苏公司开展客服人员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在线处置和沟通能力。陕西分公司健全客户经理制,提升客户服务整体响应能力。 严寒是大考,保供是担当。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将不折不扣抓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承载起“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庄严承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群众温暖度冬贡献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通讯员 周琰 吴瑕 杨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