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回复: 58

2025年11月14日企业热点新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秋时节,将府公园内层林尽染,暖意融融。中铁六局北京公司工会组织的“趣味互动强协作 健步逐梦建新功”主题健步走活动,在此启幕。30余位职工暂时告别忙碌的工作岗位,于自然风光与趣味互动中凝聚向心力,以活力与欢笑展现新时代央企职工的蓬勃风貌。

活动伊始,“猜拳过河”团队挑战赛迅速点燃现场气氛。职工们被随机分成红蓝两队,在划定的赛道上展开激烈竞争。“石头、剪刀、布!”清脆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获胜的队员健步向前,输的队员无缝衔接,整个队伍宛如灵动的长龙在草坪上穿梭。每位职工都全力以赴为团队拼搏,在汗水与欢笑中强化了团队意识。

随后的“名字接龙”环节,让现场气氛既紧张又温馨。职工们围成一圈,从简单的姓名接龙开始,逐步升级为“一句话复述接龙”。“我是爱运动的韩蕾!”“我是爱运动的韩蕾旁边的王燕梅!”“我是爱运动的韩蕾旁边的王燕梅后面的李娟!”随着句子越来越长,大家全神贯注地倾听每一个细节,有人记错时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陌生感逐渐消散。几轮下来,原本彼此陌生的职工们已然熟络起来,在趣味互动中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音乐疗法”环节,为热烈的气氛增添了舒缓与温情。在健康委员岳洋的带领下,职工们两人一组,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用抬手、转身、搭肩等简单的肢体动作相互配合。平日里在工程一线、办公室里忙碌的身影,此刻卸下了工作的疲惫,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大家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任,在音乐的熏陶中释放压力,深刻领悟到“团结协作才能达成理想结果”的深刻含义。

当日下午,健步走活动正式拉开序幕。3.5公里的步道串联起“秋林叠翠”“曲径通幽”“青纱漫道”“清风雅韵”等特色打卡点,每个打卡点都设置了趣味任务。职工们精神饱满,步伐矫健,一边欣赏秋日层林尽染的美景,一边驻足打卡收集任务卡,沿途不时交流工作心得、分享生活趣事。步道上的欢声笑语与秋日风光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次活动采用趣味互动与户外健身相结合的方式,让职工们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在协作比拼中凝聚人心、增进情谊。职工们纷纷表示,将把活动中收获的团结力量和昂扬斗志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岳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文化广场站和同志街站的附属结构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直螺纹连接的合格率始终稳定保持在98%以上,这充分彰显了QC成果转化所带来的强大实力!”近日,在中铁六局交通分公司长春地铁5号线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工程部长王学文手持质量报表,如是说道。

这一优异的质量成绩,得益于项目部“质跃突破”QC小组的技术攻坚。其《提高直螺纹连接施工合格率》课题,于2025年4月荣获吉林省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二类成果”。如今,半年时间已过,该成果在两座车站附属结构施工中持续发挥效能,成为质量管控的关键保障。

直螺纹连接是地铁钢筋施工的关键环节,此前工序的合格率仅为81%,丝头偏差、安装疏漏等问题频繁出现,不断增加返工成本。随着项目进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明暗挖结合的复杂工况对连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依据数据查找问题根源,通过试验攻克难题。”质量工程师王宁宁指着课题报告介绍道。团队经过300余次的实际测量,锁定了“刀具磨损”和“扭矩误差”这两大核心问题,并通过20组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优切削参数。研发的“丝头加工质量快速检测卡”,让检验的精准度大幅提升。项目部同时编制了标准化手册,开展了5场专项培训,覆盖60余人次,实现了操作全流程的规范化。

在文化广场站1号出入口施工点,钢筋班组组长拿起检测卡进行演示:“以前反复返工耽误工期,现在按照标准操作,钢筋连接一次就能达标,质量非常稳定!”该出入口直螺纹连接工序零返工的记录,生动地证明了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姜兴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博)南北贯穿北京天通苑和北七家的安立路,即将升级为全程没有红绿灯的快速路。记者昨天从首发集团公联公司了解到,当前,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已开始主线桥施工,施工节奏全面提速,全力冲刺年度建设目标。

昨天上午,记者在安立路与定泗路路口南侧看到,原有道路的位置已经拉上围挡,工人们站成一排,接力向基坑内运送钢筋。另一旁,一座桥墩已经搭起“骨架”,即将开始混凝土浇筑。

目前,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已开始主线桥施工。 北京日报记者 程功摄

“春节前,这一标段的12跨要完成吊梁,到时候市民就能看到主路立交桥的大体容貌了。”北京城建集团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7标段项目负责人李超告诉记者,进入四季度,工程已经进入大干快上阶段,现场工人数量正在逐步增加。施工过程中,现有安立路的交通不断行,道路将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三至四次导行,确保通行畅通。

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南起双营路,北至六环路,全长14.9公里。主路按照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辅路按照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全线设置主线桥梁7座、辅路桥梁2座、匝道桥5座,通过提高立体化程度大大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少交通冲突点,实现连续快速通行。

首发集团公联公司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负责人费佳跃告诉记者,安立路快速化改造主路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双营路到立军路为高架桥,随后下穿东北环线和地铁5号线,到了地铁立水桥站到天通苑北站这一路段是一座4.6公里长的高架桥,主路直接从空中跨越天通苑地区。再往北到六环,主路将回到地面,但每个路口都将设置立交桥。建成后,安立路主路双营路至中东路段设计时速为60公里每小时,其余路段为80公里每小时;辅路设计速度为40至50公里每小时。

“作为回天地区交通升级的关键工程,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加速推进将有效推动回天地区快速接入城区干线路网,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格局。”费佳跃告诉记者,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回天地区“一横一纵、五通五畅”骨干路网中的核心“一纵”,与京新高速、京藏高速和京承高速共同构成南北快速交通走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本报讯(记者李丰 通讯员袁蓉生)日前,中铁五局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在贵州铁路技师学院举行,标志着学院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与规范化运营阶段。未来,该学院将成为工匠精神传承阵地、高技能人才培育摇篮和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中铁五局工匠学院由中铁五局与贵州铁路技师学院共建。贵州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将在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开展、赛事承办、人才就业等方面给予学院重点支持。该学院将聚焦盾构机操作、接触网施工等特色工种,开发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导师带徒、技艺展演等方式传承工匠精神;构建集技能培训、技艺传承与技术攻关于一体的示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13日,由青岛城投集团旗下交发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局承建的沈海高速改扩建上跨胶济、胶新铁路立交桥钢箱梁圆满完成转体施工。这标志着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的“卡脖子”节点被成功攻克,为项目早日实现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沈海高速在山东省境内全长359.079公里,正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时速120公里。此次由中铁十局青岛公司承建的上跨胶济、胶新铁路立交桥位于青岛市胶州市北外环西附近,全长275米。其转体部分采用(130+80)米耐候钢钢箱梁结构,重量达5286吨,是山东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不等跨涉铁高速公路钢箱梁转体桥。

转体过程中,项目综合运用“高精度全站仪+电子水准仪”进行实时监测,并集成“智能纠偏+实时姿态监测”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毫米级精度控制。通过构建全过程数字BIM模型对转体轨迹进行多工况模拟,有效预判并化解了因结构不对称可能引发的偏转风险。

最终,应用北斗定位与液压同步控制技术,在65分钟的天窗期内完成多系统协同作业,成功攻克了不等跨转体结构平衡控制与营业线施工安全等关键技术难题。(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秦亦姝 通讯员 郑世平 商赢元 张同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吉林地区气温骤降,为确保公司转型升级项目重载膜装置的室外冰机系统在冬季稳定运行,吉林石化联力公司打响一场防冻液更换攻坚战——根据作业计划,团队必须在8小时的窗口期内完成总量达27吨的乙二醇防冻液更换工作,否则将直接影响生产。

时间紧,任务重。重载膜团队闻令而动,迅速制定了“装置停车—排水—更换—试漏—逐步开车”的周密方案。全体参战人员顶风冒雨,展开争分夺秒的突击战。

清洗环节最为艰苦,车间唯一女班组长郭立华主动挑大梁,党员班长刘志强毫不犹豫放弃休息赶来支援。在他们的感召下,员工们纷纷主动请缨,参加清洗作业。大家不怕脏与累,不畏一身冰水,只为确保管路清洁无污染,为更换防冻液的纯度打下坚实基础。

为保障新添加乙二醇溶液的浓度合格,现场指挥对线路低点残留水分进行了压缩空气吹扫,彻底排空水分。从排水到加注,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推进,车间全体党员干部坚守现场,递送工具、在罐顶协助拎水、在加注时稳稳扶住管道……

检查冰机

“迎难而上、保障生产”,在全体参战人员的协同努力下,更换作业提前圆满完成,冰机系统随即恢复运行,装置按计划顺利开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彭冰 通讯员 陈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12日,记者从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获悉,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标志着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在工程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高空风力发电是利用自主系留空中组件捕获300米以上高空风能实现风能-电能转换的新能源技术。此次试验的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系统由空中组件、牵引缆绳和地面组件三部分构成。核心原理是利用在空中展开的做功伞捕获风能带动伞梯升空,从而牵引地面发电系统做功发电。捕风伞也叫做功伞,是高空风力发电系统捕获高空风能的核心设备。

“本次试验我们分别实现了5000平方米全球最大做功伞单伞和两个1200平方米做功伞开收伞试验。通过测量做功伞在自然风况开伞状态下的拉力,进而计算其开伞特性,验证5000平方米做功伞在预定工况下具备开伞做功能力,为高空风能伞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验工程现场总指挥曹仑表示。大型做功伞是大规模高空风能捕获、保障伞梯功率输出的关键,对可利用风资源边界条件的探索与大面积伞开伞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系统因其可实现多个做功伞串联,在大型化、商业化上具有明显优势,逐渐成为高空风力发电研究的主流技术路线,产业化前景广阔。5000平方米超大型做功伞的成功展开,证实了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路线具备实现大容量、大功率的可行性。

高空风能作为尚未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大等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当前我国在高空风能利用领域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全产业链技术与设备自主可控。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浮空器技术、轻量化电机系统技术的发展,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价值逐步凸显,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可再生的能源解决方案。(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白至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由于作业空间狭小,在日常轨座安装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将前后轨座对齐,把轨座与脱水筛角钢梁的接触面清理干净,确保轨座与角钢梁紧密贴合!”在首钢矿业大石河铁矿裴庄产线,职工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贺召辉正在现场开展实际教学培训。

近日,首钢矿业大石河铁矿裴庄作业区以脱水筛筛网轨座更换为切入点,将设备维护与岗位培训深度融合,为夯实岗位实操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实际行动推动产线设备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脱水筛作为湿砂脱水、脱泥的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产线流程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然而在日常生产中,筛网轨座因长期受到物料冲击和振动影响,极易出现磨损,进而导致筛网松动甚至脱落。更换轨座需要两名维修人员协同作业,耗时约30分钟,过程中存在作业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等难题,直接影响了现场生产的安全与效率。”贺召辉介绍道。

面对这一难题,裴庄作业区主动出击,深入践行“操检合一”理念,组织岗位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共同参与设备维护。作业区在现场开展脱水筛轨座更换教学实操,详细讲解M16螺栓紧固要点、轨座安装标准及常见故障判断方法,并指导操作人员亲手完成拆卸、更换与调试的全过程。通过“边干边学、以干促学”的方式,不仅有效缩短了更换时间,还使一线岗位人员掌握了关键设备的维护技能,真正实现了“会操作、懂维护、能处理”的目标。

“‘操检合一’是大石河铁矿裴庄作业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岗位复合型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依托培训机制的构建,这一新举措也为后续设备自主维护、降低外委依赖程度以及提升产线本质安全水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大石河铁矿裴庄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区长孟令鹏表示。

“下一步,大石河铁矿将聚焦产线经营生产中的难点与痛点,以多样化、更务实的现场教学与技能练兵为关键,着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协同高效的高素质产线队伍,为产线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发展动能。”大石河铁矿矿长助理刘宏伟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任宏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10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黄河大桥工程首根钻孔灌注桩顺利开钻,项目施工加快推进,为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配套交通网络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下游黄河大桥位于古贤坝址下游2.7千米处,桥梁全长约522米,全宽15米,是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配套工程唯一永久大桥。

自进场以来,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始终以黄河古贤公司“高标建设、高位推动、高品质示范”为指引,严格对标水利、公路两大行业建设标准,逐项攻克前期筹备关键任务。针对下部结构施工的专业化要求,项目部通过公开招标、资质审核与技术答辩等多轮筛选,优中选优,最终确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从源头上严控工程质量。

中铁五局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下游黄河大桥的建设,是完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配套设施、提升区域交通通达性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枢纽区域的交通通行效率,为水利枢纽建设物资运输、后期运营管理提供便捷保障,更将成为连接山西、陕西两省的关键节点,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历次重要规划确定的七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之一,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核心工程,对保障黄河长久安澜、造福流域及相关地区人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减淤、水资源调蓄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并为下游补水和增加河道外用水创造条件。(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肖勇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日前,随着“征程三号”盾构机刀盘沉稳破土并精准嵌入接收基座,由中铁十局一公司承建的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华山东路站至华山站区间(简称“华华区间”)左线顺利完成贯通。该节点的达成,标志着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完善济南“米”字形轨道交通格局、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及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华区间左线隧道是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的核心枢纽段落,全长1521米,串联起城市东部重要功能区。自盾构始发后,中铁十局项目团队秉持“党建引领、科学组织、精益管理、质量为先”的建设理念,面对地下施工地质复杂、工期紧凑等挑战,在156天内高效完成掘进任务。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不断刷新掘进纪录,实现单班掘进11环的成绩,创下月进度274环的行业佳绩。

华华区间左线隧道主要穿越济南典型的粉质黏土地层,该地层黏性强、易在盾构机刀盘形成泥饼,对掘进参数控制、渣土改良工艺及出土效率有较高技术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项目技术团队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建立参数动态优化与工艺创新改良双重保障体系。通过持续微调推力、扭矩、掘进速度等核心参数,并应用“高泡剂+聚合物”复合改良技术,项目团队解决了刀盘结泥、螺旋机堵塞等施工难题,保障了盾构机在复杂地层中平稳快速推进。

华华区间左线隧道盾构接收的顺利完成,为后续轨道铺设、机电安装等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中铁十局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项目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节点突破为新起点,持续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肩担当,全力以赴推进后续工程建设,确保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早日建成通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刘明山 孙金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