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59|回复: 27

维权从维护员工的休息权开始(员工的休假权何时能真正“落地”)

发表于 2008-5-8 11:48: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休假权何时能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
        郑岩

        [情景捕捉] 一言难尽带薪休假   
  近日,笔者到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就一线岗位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正巧碰到前不久铡休假回来的职工李长兴师傅到工会办理有关销假事宜。说起带薪休假的感受,李师傅眉飞色舞地说:“我是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天安门,登上了八达岭,还到奥运会鸟巢比赛场馆现场‘考察’了一番,当时在现场开心得象小孩子一样。是带薪休假让俺圆了这个梦。”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是今年企业第四批带薪休假人员了。
        随后笔者到该企业一线班组了解情况。普通职工王忠义师傅快人快语:“我在一线工作20多年了,我马上就要带薪休假出去转转了,因为四川地震要延迟出发,不过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哪你们出去,你岗位的活谁顶你干。”笔者问。
       “这个算你说着了!你不用担心,我们已进行了多岗位培训,现在一般一人都能兼两个岗位,我走了别人替我,我回来我再替他,就怎么简单,这样下次他就有机会带薪休假了。”他滔滔不绝地说着,接着又把领导如何合理安排职工休假又不耽误生产的具体细节等一一道来。
     “可是。”他顿了顿,口气变得有点低沉,没有了刚才的兴奋:“本来我想与我老婆一起带薪休假的,她也完全符合条件,可她在另一家企业,他们单位带薪休假还没有实行,说什么一线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员转不过来,这样的好事哪轮得着她这个平头百姓啊。要我说啊,这年头离了谁地球不照样转啊?他们这是在找理由不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罢了。老婆子不能跟我一起去,感到有点遗憾。”
     笔者了解王师傅所说的这家企业,于是驱车半小时前往实地了解情况。直接找到笔者熟悉的站长、工人技师张兴华师傅。当笔者一提到这事,他就嘟嘟开了:“别烦我,本来我有好几项合理化建议派上大用场,效果很好,获得多项奖励,这么多年没有机会休假了,我完全可以去带薪休假,本想暑假带着孩子一起出去见见世面,可又实在不好意思给领导开口,名额太少,要照顾老师傅,几次我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如果硬要去显得觉悟低,简直是自讨没趣?领导说我是骨干,要冲在前,要多干点。唉,带薪休假好象还够不着。”
       实地采访回来,笔者强烈感到,带薪休假制度执行情况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异,要保障职工休假的基本权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如果才能真正让带薪休假制度落地呢,笔者陷入了深思之中。
       [笔者评说]莫让带薪休假成“纸上画饼”
        时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实施五个多月了,条例明确了一线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条件、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现在,不少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具体的职工带薪休假管理办法,这对保障一线班组职工的休息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资料考察,我国自宋代以来,休假权一直是一项民众的基本权利,对于企业一线职工来说是应享受的法定权利。特别是在当前工作压力增大,不少一线职工身体经常处于高负荷、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带薪休假“无牵无挂”地调整身体、调适心态,以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工作岗位非常有好处。笔者认为,“带薪休假”制度让职工灵活地制定度假、休闲计划,享受自由闲适的生活,是“以人为本”理念和职工“体面劳动”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休息权、对普通职工新期盼的尊重,也彰显了社会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地,应该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然而,让休假权真正从“纸上权利”变为现实权利,仍然离一线职工比较遥远。《条例》中规定休假权是职工的基本权利,被迫加班有权拒绝。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团体以及有雇工的个体企业没有实行年休假制度,即使在实行这一制度的企业,许多职工实际上也常常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条例》对于职工不休假,在不确立强制性休假程序的情况下,有不少企业将休假权“悬空”。
       据笔者调查,很多企业如同上述企业一样,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很不到位,还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项政策没有具体的执行办法,也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执行不力。一些企业连《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劳动标准都想方设法规避,甚至讳莫如深,休假权就更不存在“防火墙”了。因为休假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对于一些主要靠劳动力低成本生存的中小企业而言,必然会从中“想办法、打主意”。
        在操作层面上,一些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这样的休假会影响生产,常常以一线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人员不足,执行起来有难度等为由,有意无意地把职工这个基本权利束之高阁,使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几近形同虚设,成为“纸上画饼”和“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让休假权从纸上权利变为现实权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据了解,在一些企业很多一线职工没有休假,并非不想休假,可就是没有休假或者放弃了休假。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担心给领导留下“不良”的印象——“年纪轻轻的,休什么假”,如果强求休假往往给领导留下工作不上进的不良印象。二是担心自己成为“另类”。当前在基层,带薪休假尚未形成风气和氛围,大部分人包括领导都没去休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要求休假,往往感觉十分另类,心中不踏实,往往会想:别人都没休,你凭什么休假?于是休假的念头自然作罢;三是担心给同事们添麻烦。自己休假,本来自己承担的工作自然要落到同事身上,如果对方也休假那还好,我也可以帮对方处理休假期间的事务,如果人家没有休假,则会十分过意不去,总觉得给单位、给同事添麻烦。正是由于一线生产岗位的特殊性和“怕这怕那”,许多一线职工在带薪年休假上有许多顾虑,导致权利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笔者认为,让员工依法享受休假是企业应给予员工的基本权利,企业要想方设法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岗位的适应性,减少岗位对个别人的依赖,防止一些岗位离了某人便“玩不转”,实现技能共享,通过优化调整生产岗位,从而将员工的“纸上权利”变成现实权利,让绝大多数的一线员工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待遇,这也体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企业工会则要主动上手,为员工享受正当权利呐喊撑腰,旗帜鲜明地为保障员工正当的带薪休假权益护航。当然企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一线员工来说,也要充分理解企业实施带薪休假的复杂性和操作上的难度,不要期望齐步走或一步到位。与此同时,要多学习维权知识,依法挺直腰杆有理有节地去维权,保障自己基本的休假权不受损害。


                                     原稿:休假权何时能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

        我国自宋代以来,休假权一直是老百姓的一项基本权利。但一线员工休假权要从“纸上权利”变为现实权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郑岩
         近日,笔者所在的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有5名一线岗位员工按例享受了10-15天的带薪休假。其中有2名员工到海南观光旅游,3名员工到青岛疗养。“‘五一’广场早从电视上看到了,我这次是亲临现场了,我们还赶巧碰上了中央领导人视察奥运会水上运动场......”一位参加休假的工人技师朋友5月8日心情激动地从青岛给笔者打来电话。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是今年企业第四批带薪休假人员了。
         时下,《员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实施四个多月了,条例明确了一线员工享受年休假的条件、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带薪休假的新规定受到了一线员工的热烈欢迎,能不能有机会休假、如何休假成为大家最关切的话题。现在,不少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具体的员工带薪休假管理办法,这对保障一线班组员工的休息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资料考察,我国自宋代以来,休假权一直是一项民众的基本权利,对于企业一线员工来说是应享受的法定权利。特别是在当前工作压力增大,不少一线员工身体经常处于高负荷、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带薪休假“无牵无挂”地调整身体、调适心态,以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工作岗位非常有好处。笔者认为,“带薪休假”制度让员工灵活地制定度假、休闲计划,享受自由闲适的生活,是“以人为本”理念和员工“体面劳动”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休息权、对普通员工新期盼的尊重,也彰显了社会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地,应该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然而,让休假权真正从“纸上权利”变为现实权利,仍然离一线员工比较遥远。《条例》中规定休假权是员工的基本权利,被迫加班有权拒绝。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团体以及有雇工的个体企业没有实行年休假制度,即使在实行这一制度的企业,许多员工实际上也常常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条例》对于员工不休假,在不确立强制性休假程序的情况下,有不少企业将休假权“悬空”。
       据笔者调查,目前带薪休假制度在企业落实很不到位。虽然有了带薪年休假制度,而且早在1995年就在相关的政策中有所规定,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制度,可是这项政策没有具体的执行办法,也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执行不力。一些企业连《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劳动标准都想方设法规避,甚至讳莫如深,休假权就更不存在“防火墙”了。在不少人眼里,年休假只是一种福利。要将其从福利上升到权利,需要外部的强力保障。因为休假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对于一些主要靠劳动力低成本生存的中小企业而言,必然会从中“想办法、打主意”。
        在操作层面上,一些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这样的休假会影响生产,常常以一线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人员不足,执行起来有难度等为由,有意无意地把员工这个基本权利束之高阁,使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几近形同虚设,成为“纸上画饼”和“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让休假权从纸上权利变为现实权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一些企业很多一线员工没有休假,并非不想休假,也并非不知道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可就是没有休假或者放弃了休假。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担心给领导留下“不良”的印象——“年纪轻轻的,休什么假”,“年轻人应该多干点”等,这种观念往往十分流行,如果强求休假往往给领导留下工作不上进的不良印象。其实,享受休假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这与“多干点”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二是担心自己成为“另类”。当前在基层,带薪休假尚未形成风气和氛围,大部分人包括领导都没去休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要求休假,往往感觉十分另类,心中不踏实,往往会想:别人都没休,你凭什么休假?于是休假的念头自然作罢;三是担心给同事们添麻烦。自己休假,本来自己承担的工作自然要落到同事身上,如果对方也休假那还好,我也可以帮对方处理休假期间的事务,如果人家没有休假,则会十分过意不去,总觉得给单位、给同事添麻烦。正是由于一线生产岗位的特殊性和“怕这怕那”,许多一线员工在带薪年休假上有许多顾虑,导致权利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笔者认为,让员工依法享受休假是企业应给予员工的权利,企业要想方设法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岗位的适应性,减少岗位对个别人的依赖,防止一些岗位离了某人便“玩不转”,实现技能共享,通过优化调整生产岗位,从而将员工的“纸上权利”变成现实权利,让绝大多数的一线员工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待遇,这也体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企业工会则要主动上手,为员工享受正当权利呐喊撑腰,旗帜鲜明地为保障员工正当的带薪休假权益护航。当然企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一线员工来说,也要充分理解企业实施带薪休假的复杂性和操作上的难度,不要期望齐步走或一步到位。与此同时,要多学习维权知识,依法挺直腰杆有理有节地去维权,保障自己基本的休假权不受损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3:34:20 | 查看全部
夏老师多指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13:36:22 | 查看全部
学生学习支持顾老师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1:23:57 | 查看全部
休假权真正落地,关键还是在企业,也许要增加人员,也许要增加支出,就看企业领导咋想—— 一个敏感的话题!!
学习顾老师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2:26:14 | 查看全部
向顾老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22:29:28 | 查看全部
谢各位老师,请多指导。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8:51:53 | 查看全部
各位老师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3:31:5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zhangdenze于2008-05-08 21:23发表的  :
休假权真正落地,关键还是在企业,也许要增加人员,也许要增加支出,就看企业领导咋想—— 一个敏感的话题!!
学习顾老师的大作!!
正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1 15:19:49 | 查看全部
向顾大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6:05: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8楼dengcf于2008-05-11 15:19发表的  :
向顾大师学习
差矣,实不敢当,向邓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