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30|回复: 11

【参论129期,已截稿。事评话题(《班组天地》杂志组稿)】你对“下不为例”的做法

发表于 2013-6-22 12:11: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观点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欢迎对“下不为例”是与非进行辩论。

【事评话题】你下不为例的做法怎么看?
    在山西省太原市坞城中路,很多违章停车的司机会收到一张特殊的罚单,单据上不是写的处罚金额,而是很有爱的四个字下不为例。这名叫任建刚的交警,三年来已开具万余张这种温情罚单
    对于这种下不为例的温情做法,有欢迎和称赞的,也有质疑与反对的。其实,无论是交通管理,还是企业、班组管理,都要面对处理违规违章。那么,遇到违规违章的事情该如何处理是好呢?请从企业、班组管理的视角说说下不为例的做法是否可取!认同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反对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述。

        我们期待在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中,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欢迎您选择观点进行评说!   
       
        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         
        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3年6月28日  周五晚12时。


附:
关于企业事评的写作原则和基本要求

关于事评稿件抄袭行为的处罚规定提醒事项
1、禁止抄袭,要原创。获奖还必须是平台首发。
2、注意用评论的语言、语气、格式,不要平铺直叙地写成经验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2:18: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2 20:58:34 | 查看全部
这个话题好,积极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17:44:41 | 查看全部
我觉得这个做法可取,带有很浓的人情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2:30: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8:16: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4:08:44 | 查看全部
“下不为例”的思想要不得
“这次就算了吧,又没有酿成事故,下不为例”当企业安检人员检查出安全隐患时,当事人以“没有酿成事故,下不为例”为借口敷衍了事,“下不为例”顾名思义,就是“这次就算了”或者“这次就不追究了”,对管理人员来说“下不为例”是典型的老好人主义,往往管理人员的“下不为例”一出口,当事人违章违纪的现象就会默许和姑息,就不了了之,势必会淡化了现场职工的安全作业意识,而只有不搞“下不为例”, 彻底废除“下不为例”潜规则,对任何违纪违法的事件和人,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才能斩断腐败的链条。我们要坚决杜绝“下不为例”的先例 ,“下不为例”的思想存在,势必会导致违章违纪成为安全生产的一大“安全隐患”。如果我们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还搞“下不为例”,还停留在一般化的检查,不揪住违章违纪不放,安全生产就难以实现有序可控。
    安全管理就是要杜绝每一次违章违纪,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忌“下不为例”,而是要敢做黑脸包公,敢于拉下面子,敢于从严管理,这不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负责。抓安全工作,决不能顾面子、绝不手下留情,也许当事人或安检人员一句“下不为例”是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因此,对待安全“下不为例”的思想要不得。

        作者:       刘永军
        工作单位: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通顺公司掘进区
        邮编:       056202
                手机:       15075014933
                身份证:     13040619701005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22:11:08 | 查看全部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下不为例!
    在山西省太原市坞城中路,很多违章停车的司机会收到一张特殊的罚单,单据上不是写的处罚金额,而是很有爱的四个字“下不为例”。这名叫任建刚的交警,三年来已开具万余张这种“温情罚单”。笔者认为这些罚单虽温馨无比但是其法却不可用于企业的管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事故总始于隐患。而违章就是为隐患埋下伏笔。川庆公司4.22事故,仅仅是因为在扳动开关键的时候,错摸了旁边的一个一模一样的开关,对于触动开关的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小小的违章而已,但是却直接导致了他们队的生产副队长年轻的生命逝去。对于国人来说,一味的温情和道理在大多数人面前是行不通的,许多老工人,老师傅们都感觉自己这样做已经很多年,就是有小小的不合理但是也重来没有出过任何的事情,所以在你给他们讲安全,说规范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一定能够听进去,反而觉得你是在多此一举。人不痛,记忆则不重!与其等发生安全事故再来追悔莫及还不如等事故未曾发生的时候,用强有力的规定与措施,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09:30:03 | 查看全部

回 7楼(龙宁) 的帖子

请重新发新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6:22:59 | 查看全部
企业管理不能“下不为例”
一台电脑有漏洞袭击,如果不及时修复,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状态,一个企业有隐患存在,如果不及时排查整治,整个企业就有发生事故的危险,一违章行为如果不强行制止,只会让危险行为有可乘之机。
在现在高危行业中,安全工作出了问题,根源常常是员工思想意识忽视安全所致。笔者在工作时见过这样的现象,交接班时接班人迟到了,交班人好言相告下不为例,没想到接班人撂下这样一句话:”你又不是班长,又不是大领导,你管那么多干嘛?”通过这样一个事例,可见在许多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安全工作不是一句话下不为例可解决的事情。
下不为例是安全工作的思想误区,是抓好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对一个合法经营的企业而言,如果让下不为例发展下去,安全管理就会出大的漏洞。
虽然安全工作不好管,领导管得严了,说得多了,员工就会感觉有压力,说的少了,管的松了,安全就会出问题。在基层员工之间,职工害怕多说两句会得罪人、会损伤工友情意,从而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习惯作业,让隐患滋生蔓延。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祸患多蕴藏在隐微的地方,发生在人们疏忽的时候。从近期发生的多起煤矿重大事故来看,主要原因是淡薄安全意识。员工平时做工作,其言行是领导不可能时刻掌握得了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同事之间能时刻洞察工作情况,可以说,同事是最好的安全监管人。严是爱,松是害,无论是职工还是领导,任何人都有维护安全的权利和义务,任何时期都需要管好安全,因为安全是一个企业的“命脉”。在工作中,任何人一旦发现安全存在问题,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违规者能虚心接受及时改正进步,敢于从红灯区走出来,互相监督才是促进安全工作和工友情意的关键。
现代企业,抓好安全工作,只靠员工自保意识、只靠企业的先进设备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员工的安全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安全引起高度重视,让红线管理安全工作,对安全常抓不懈,千里之台,起于垒土,从点滴抓安全,从小处防范不安全因素,才是企业昌盛不衰的法宝。

王艺
新疆哈密三道岭潞新公司电视台新闻中心
邮编:839003
电话:1809902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