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89|回复: 69

(修改稿) (跟帖学习之变)“技术恐慌”引发的“学习革命”

发表于 2008-10-15 13:47: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修改稿)
“技术恐慌”引发的“学习革命”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更新换代,员工的学习对企业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重庆能源集团罗家坝电厂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先后引进了DCS集控系统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等大批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先进设备,这也让过去一些靠吃老本应付工作的员工深切感受到了“技术恐慌”,并引发了一场“学习革命”。

员工:技术落后,我心慌!

       “过去的设备都是原始的控制方式,并不复杂,多看看图纸,一支电笔就能查故障,凭学校学的知识也能轻松应付。这几年感觉不一样了,厂里面可编程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不懂电脑和编程你硬是没办法!” 10月13日,电工班安全员黄平和陈毅一边翻找着设备图纸,一边说。   
        “在第一台DCS集控设备引进的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想到以后要交由我们来维护,当时真是心慌呀!不赶紧学习,计件工资考核一下来,工资比别人少一大截不说,照这趋势发展下去,必然被电工队伍淘汰出局。”电工陈毅说。
        过去不学习也行,今天不学就连自己的工作都不能胜任,谁乐意做一个什么也干不了的人呢?如今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能胜任更新更快的工作,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
        “过去烧锅炉凭经验、凭力气,现在坐在电脑前用鼠标就解决了。”锅炉3班班长说,“想起2005年新设备投运的时候,看着班上的两个年轻人操作电脑十分熟练,而我连鼠标都不知道怎么拿,再不赶紧学习,我这班长可干不了几天了。”想起过去的窘境,他直摇头。
        因为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上马,这些过去班组中的技术骨干明显感到了学习的压力,“技术恐慌”如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心里。
   
企业:学习跟不上,必须要“革命”

         “这几年的技术更新换代太快,学习跟不上的员工,只能进行转岗培训。”该厂劳工科科长说,“除了继续实行给员工发放技术津贴、学习考试前几名给予奖励等激励机制外,我们重点实行末位转岗制和竞争上岗制。”
        “多学知识没有坏处,我就是通过学习走上了梦想的工作岗位。”刚通过考试实现转岗的赵庆容高兴的说。
        该厂在单位组织的岗位培训学习中,敞开大门,欢迎非本岗位人员自愿报名参加学习,在培训后,采用考试的方式决定人员去留。如上半年的电气运行人员培训中,汽机运行工赵庆容就报名参加了学习,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旁听生成功转为一名合格的电气运行工,而最末位的电气运行工被厂劳工科重新分配,做了一名水泵司机。
        “急迫的形势逼着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在新设备安装的时候,一面采取跟着安装单位的人跑,他们加班,我们也加班,学习自动化设备的原理,分析图纸,更改线路。一面购买了一些相关书籍,各自针对自己不足的知识进行恶补,寻找安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午休息的机会,向他们请教,几个月的安装调试下来,从他们身上‘偷’到不少新知识。”陈毅对偷师学艺的办法很自豪。
        如今,通过企业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员工学习观念的转变,基层员工通过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全厂员工总人数的20%。据了解,仅今年报名参加技能鉴定的员工就达67名,比已持证人数翻了一番。

写稿:陈军

笔者评述:
学习革命,制度落实是关键


        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员工对学习的态度和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逼”着学、“灌”着学转变为“抢”着学、“偷”着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才出现了众多的如许振超、王洪军、窦铁成、杨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些成功的转变如何而来?笔者以为,这与企业重视学习、制定并落实优秀的学习制度密不可分。
        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前,学习一度成为员工最不愿提起的话题,费时、费力却不讨好。这让企业陷于两难境地:一面是企业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革新,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一面是企业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技术更新后企业生产的需要。对此,企业也出台了各种激励、奖罚措施,如发放员工技术津贴、奖励培训成绩优秀的员工、尾数淘汰等。一些好的方法通过媒体报道,企业纷纷效仿,形成了全国企业几乎相同的“学习版本”,然而,同样的“学习版本”在各企业取得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实行后,出现了员工抵触,形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有的企业实施以后却收到了显著效果,如《“技术恐慌”引发的“学习革命”》一文中的重庆能源集团罗家坝电厂。
        同样的“学习版本”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通过调研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制度相同,执行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如果我们只是将学习挂在嘴上,培训、考试走过场,不真正关心员工技术需求,各种技能鉴定沦为“缴费就通过”的代名词,这样的“学习”自然不能有丝毫效果,只会引起员工反感。
        而重庆能源集团罗家坝电厂正是认识到这种弊端,及时转变了学习方式。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同时,不但加大了对员工学习的激励,实行竞争上岗,让员工有一种“危机”意识,而且在培训前,总是充分了解员工想学什么,需要员工学什么,“对症下药,看人点菜”,让员工真正学以致用,最关键的是各类考试严格逗硬执行,真正检测员工的技能水平,营造一种能者上的公平竞争机制。近几年,有为数不少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考试中成功转身,以优异的综合成绩从辅助岗位转到了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技术岗位。
        正是因为好的制度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在员工中树立了威信,员工的学习热情才空前高涨,实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革命。
写稿:李天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3:47:47 | 查看全部
草跟一帖,请各位老师一砖头拍死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4:44:47 | 查看全部
我想用砖厂的砖头,莽起扔!巴巴掌给你整起,      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7:31:52 | 查看全部
贵兄别光叫好呀,我不怕死的,砖头只管来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7:39:1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8:04:51 | 查看全部
“技术恐慌”引发的“学习革命”,写出了学习之变,可读性强。坚决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8:26:26 | 查看全部
记得以前有本书就叫《学习的革命》,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8:33:42 | 查看全部
此稿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9:14:55 | 查看全部
在《员工:技术落后,我心慌!〉这段应该重点写心慌之由,后半段加入了如何学习,我觉得把它们移到下一段更好。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9:15:56 | 查看全部
耀杨,你的进步赶上神舟飞船了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