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mfrjtly

《班组天地》杂志阅读感言征稿启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20:30:5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09楼初卫平于2013-12-14 22:46发表的 :
                  《班组天地》是我理想的归宿。
      我在从事班组宣传和班组文化建设30余年的夏晓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从写“班组天地"版面到写《班组天地》杂志,使我慢慢从“默默无闻”成为了“名人”,这种成就和满足感,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激情和活力。每当我拿到那油墨香味的杂志时,犹如一股暖流袭满全身,使我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快乐。
   该杂志分为众多板块,其中有安全管理、企业视窗、事故教训、温馨团队、蓝领精英等板块,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不管是自己接触过的,还是没有接触过的,都会解读出一个新视角、新思维。其中还蕴藏着很大的智慧,其班组管理经验,管理举措,都在深深地感染着我,感动着我,也改变了我以前对班组管理的错误认识,给我一种新颖,鲜明的管理举措,读后使我感到受益匪浅,醍醐灌顶。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是我在读《班组天地》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她在我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验证,其实,每一次读这本独具匠心的《班组天地》后,我都会有不同的思想感受。
     《班组天地》让我深感一线新闻有写头,企业员工们那篇篇含有油墨香味的稿件,如盏盏明灯在照耀着我,心里顿时感到明亮、畅快、舒适,快乐。用心感悟杂志刊发的“豆腐块”,我感到篇幅有的虽短,但却得到了读者的一致欢迎,杂志中那篇篇富有思想性,可读性,指导性的文章,及时引导我及时澄清模糊认识、消除工作中的思想困惑,重新认识了自我。
   《班组天地》,她让我原本脆弱的心灵得到了抚慰,让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美好的未来。我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扎根班组、努力学习,在平台汲取更多的营养,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源泉,在中企互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写出更多的“活鱼”来,让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从而让更多的班组员工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我内心的期待和愿望,更是平台所有老师们最大的心愿。
.......



好文,用心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20:56:48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我日思夜想的老师
11月15日,下班一进门,妻子高兴地说,你的“老师”来了,“老师,谁啊?”她神秘地从背后拿一本杂志在我眼前一晃,“是你日夜盼望的班组天地!”“班组天地,快让我看看!”“别急,先吃饭,再慢慢看。”妻子关切地说。
为什么说日思夜想《班组天地》呢?从得知夏老师要为全国企业员工办一本杂志——《班组天地》起,我就非常想看到这本杂志,这是因为我就是一名铁路班组里的员工,日常除了修火车,其它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通讯写作上,写班组里在的新鲜事,写班组里兢兢业业工作的师傅,执著地坚持了20年,在企业报,行业报一只是发豆腐块通讯。虽然没有写出名有多大出息,但我仍乐此不疲。四年前,我加入到了“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在这里,由于我很勤奋地写稿,夏老师对特别关注,让我非常感动,也给发了我极大鼓励,于是我鼓足了信心,开始给《工人日报》“班组天地”试着投稿。终于有一天看到了署我名字的稿子上了报,不过,很脸给,除了名字是我的没有改,从题目到内容,夏老师帮我改不不少。之后,在平台不断学习进步,稿子也不断发表。我也因此,成为太原铁路局骨干通讯员。所以,对“班组天地”我是非常有感情,非常感激的。更是期盼尽早看到《班组天地》杂志。于是我早早的自费订阅了一本全年的《班组天地》杂志。
似乎有人和我开玩笑,越是想看到越看不到。天天盼,看到平台老师们一一个都发了读《班组天地》感言,而我只有羡慕的份了,杂志就是不到手,急的我天天追问,也没个结果。连我们班组的师傅和车间领导都过问此事。直到最后才弄明白,原来是快递那给弄丢了。
沏壶龙井茶,坐在书桌前,捧起《班组天地》与我这位刚“认识”的老师开始交流。映入眼帘的封面端庄大气,“祝您成长、成才、成功!”一语道出了这本杂志的宗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主管,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委员会谡,这说明了她的权威性和唯一性。选用的图片秉承了“班组天地”特写喜色的一贯特性和原则。翻开目录,真全啊,有安全、展示、热点、探索等十个大版块和企业党政工“三巨头”谈班组、信息传递、安全管理标准等三十个小栏目。版块栏目设置的既多样丰富又大众适用,不论企业老总还是普通员工,经验交流、资料学习、班组风采展示、创新成果发布、企业热点、职工心声,再或是文学,图片,总之,80页的一本杂志给我的感觉是,只要你走进《班组天地》就有你喜欢的,爱看的,想看的,关心的,想问的。她都为你想到了,做到了,拥有了她,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你不必要再费心选读其它杂志了。
《班组天地》杂志的编排是非常讲究的,每一篇稿子根据内容选用不同型号的标题和文字,题花、色彩,配以精制的图片,十分赏心悦目,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看完一页就想看下一页,读完一篇就想读下一篇,但又不忍心一口气看完,因为每段文字,每幅图片,都是那么的精美、精准,蕴藏着道理、知识、品味、魅力,都需要我们精读细品。
试刊号1中有我的一篇文字和两幅图片稿,试刊号2有我的一篇话题讨论。经常有同事问我,你的稿子如何能上《班组天地》,不是我有多神,是因我选择了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是因为平台有位心系班组员工,热心扶植通讯员的大编辑夏晓凌老师,正是她的关注关爱关心下,许多同我一样的业余通讯员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忽听窗外有人走动声和说话,再看表已是凌晨5点了,杯中的茶已淡淡然无味了。可是读完杂志的激动和喜悦却令我浑身发热,全无困意,就趁机写出了这篇文字,虽然没有说全说到,但都是我的心里话。
最后,衷心愉祝《班组天地》杂志成为全国亿万员工的精神食粮,读着她成长、成才、成功。   
                                                                 冯原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6:40:0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11楼金文仙于2013-12-15 20:56发表的 :
《班组天地》——我日思夜想的老师
11月15日,下班一进门,妻子高兴地说,你的“老师”来了,“老师,谁啊?”她神秘地从背后拿一本杂志在我眼前一晃,“是你日夜盼望的班组天地!”“班组天地,快让我看看!”“别急,先吃饭,再慢慢看。”妻子关切地说。
为什么说日思夜想《班组天地》呢?从得知夏老师要为全国企业员工办一本杂志——《班组天地》起,我就非常想看到这本杂志,这是因为我就是一名铁路班组里的员工,日常除了修火车,其它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通讯写作上,写班组里在的新鲜事,写班组里兢兢业业工作的师傅,执著地坚持了20年,在企业报,行业报一只是发豆腐块通讯。虽然没有写出名有多大出息,但我仍乐此不疲。四年前,我加入到了“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在这里,由于我很勤奋地写稿,夏老师对特别关注,让我非常感动,也给发了我极大鼓励,于是我鼓足了信心,开始给《工人日报》“班组天地”试着投稿。终于有一天看到了署我名字的稿子上了报,不过,很脸给,除了名字是我的没有改,从题目到内容,夏老师帮我改不不少。之后,在平台不断学习进步,稿子也不断发表。我也因此,成为太原铁路局骨干通讯员。所以,对“班组天地”我是非常有感情,非常感激的。更是期盼尽早看到《班组天地》杂志。于是我早早的自费订阅了一本全年的《班组天地》杂志。
似乎有人和我开玩笑,越是想看到越看不到。天天盼,看到平台老师们一一个都发了读《班组天地》感言,而我只有羡慕的份了,杂志就是不到手,急的我天天追问,也没个结果。连我们班组的师傅和车间领导都过问此事。直到最后才弄明白,原来是快递那给弄丢了。
沏壶龙井茶,坐在书桌前,捧起《班组天地》与我这位刚“认识”的老师开始交流。映入眼帘的封面端庄大气,“祝您成长、成才、成功!”一语道出了这本杂志的宗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主管,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委员会谡,这说明了她的权威性和唯一性。选用的图片秉承了“班组天地”特写喜色的一贯特性和原则。翻开目录,真全啊,有安全、展示、热点、探索等十个大版块和企业党政工“三巨头”谈班组、信息传递、安全管理标准等三十个小栏目。版块栏目设置的既多样丰富又大众适用,不论企业老总还是普通员工,经验交流、资料学习、班组风采展示、创新成果发布、企业热点、职工心声,再或是文学,图片,总之,80页的一本杂志给我的感觉是,只要你走进《班组天地》就有你喜欢的,爱看的,想看的,关心的,想问的。她都为你想到了,做到了,拥有了她,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你不必要再费心选读其它杂志了。
.......

好文,用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6:41:5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09楼初卫平于2013-12-14 22:46发表的  :
                  《班组天地》是我理想的归宿。
      我在从事班组宣传和班组文化建设30余年的夏晓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从写“班组天地"版面到写《班组天地》杂志,使我慢慢从“默默无闻”成为了“名人”,这种成就和满足感,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激情和活力。每当我拿到那油墨香味的杂志时,犹如一股暖流袭满全身,使我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快乐。
   该杂志分为众多板块,其中有安全管理、企业视窗、事故教训、温馨团队、蓝领精英等板块,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不管是自己接触过的,还是没有接触过的,都会解读出一个新视角、新思维。其中还蕴藏着很大的智慧,其班组管理经验,管理举措,都在深深地感染着我,感动着我,也改变了我以前对班组管理的错误认识,给我一种新颖,鲜明的管理举措,读后使我感到受益匪浅,醍醐灌顶。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是我在读《班组天地》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她在我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验证,其实,每一次读这本独具匠心的《班组天地》后,我都会有不同的思想感受。
     《班组天地》让我深感一线新闻有写头,企业员工们那篇篇含有油墨香味的稿件,如盏盏明灯在照耀着我,心里顿时感到明亮、畅快、舒适,快乐。用心感悟杂志刊发的“豆腐块”,我感到篇幅有的虽短,但却得到了读者的一致欢迎,杂志中那篇篇富有思想性,可读性,指导性的文章,及时引导我及时澄清模糊认识、消除工作中的思想困惑,重新认识了自我。
   《班组天地》,她让我原本脆弱的心灵得到了抚慰,让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美好的未来。我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扎根班组、努力学习,在平台汲取更多的营养,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源泉,在中企互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写出更多的“活鱼”来,让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从而让更多的班组员工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我内心的期待和愿望,更是平台所有老师们最大的心愿。
.......



很棒很实在!!!正在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6 17:17:18 | 查看全部
眼观班组 心融天地
文/杨淑光 汤金生

          很早就想拥有一本集工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杂志书籍,曾经也走过几家书店,翻过几类杂志,感觉不是理论性太强就是趣味性太少,终究与我的要求有点差距。直到《班组天地》杂志的问世,一举圆了我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杂志梦。
    或许是对《班组天地》杂志期盼已久的缘故,记得拿到书的那天,笔者二人迫不及待拆开包装,一人一本的分坐在办公室的两角,细细的品味了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稿、一幅幅绚丽的图片,不知不觉就把我们带进了班组的天地,直到肚中咕咕作响的时候,才不舍的放下杂志。通过对杂志的学习,感触最深的是它具有的三大特点。
   
 老少皆宜,宜学、宜教、宜收藏。杂志共分九大基本版块,从企业到班组,从工作到生活,从休闲到娱乐,包罗万象、应用尽有。内容的全面和语言的朴实决定了用途的广泛,无论是用以新闻学习还是职工教育,均能得心应手。同时杂志还具有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全国首刊等特点,给爱好珍藏、喜欢珍品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收藏机会。
    
雅俗共赏,赏文、赏图、赏趣事。原本以为杂志名为“班组天地”,可读性会不会受到“班组”二字的局限,读起来没有那么放松和安逸?等真正开始读的时候才发现,全书除了一篇篇精美的班组稿件之外,还有全国大小企业通讯员撰写的散文、诗歌、小说等原创作品,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无论是“雅人”还是“俗人”,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乐园。
    
上下同论,论昨、论今、论明天。相比与其他杂志的言论,班组天地杂志的言论更加关注企业发展、贴切职工需求,从“一号提案”到企业文化,每期观点都能让人在联想昨天、审视今天的基础上,真心的期待明天。据说下步还将完善一个论文版块,专门为一些成功企业和成功人士提供介绍思路、推广经验、展示自我的机会,将真正意义上实现上下同论。
    “结一份书缘、续一脉书香”。“班组天地”杂志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个有经验、有做法、有事迹的班组,更是一片文美、图亮、理清的广阔天地,是企业和班组,领导和职工,家庭和个人,共同成长、成才、成功的一本好书、一部真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20:43:2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14楼一碗清水于2013-12-16 17:17发表的 :

眼观班组 心融天地
文/杨淑光 汤金生

          很早就想拥有一本集工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杂志书籍,曾经也走过几家书店,翻过几类杂志,感觉不是理论性太强就是趣味性太少,终究与我的要求有点差距。直到《班组天地》杂志的问世,一举圆了我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杂志梦。
    或许是对《班组天地》杂志期盼已久的缘故,记得拿到书的那天,笔者二人迫不及待拆开包装,一人一本的分坐在办公室的两角,细细的品味了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稿、一幅幅绚丽的图片,不知不觉就把我们带进了班组的天地,直到肚中咕咕作响的时候,才不舍的放下杂志。通过对杂志的学习,感触最深的是它具有的三大特点。
   
老少皆宜,宜学、宜教、宜收藏。杂志共分九大基本版块,从企业到班组,从工作到生活,从休闲到娱乐,包罗万象、应用尽有。内容的全面和语言的朴实决定了用途的广泛,无论是用以新闻学习还是职工教育,均能得心应手。同时杂志还具有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全国首刊等特点,给爱好珍藏、喜欢珍品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收藏机会。
   
雅俗共赏,赏文、赏图、赏趣事。原本以为杂志名为“班组天地”,可读性会不会受到“班组”二字的局限,读起来没有那么放松和安逸?等真正开始读的时候才发现,全书除了一篇篇精美的班组稿件之外,还有全国大小企业通讯员撰写的散文、诗歌、小说等原创作品,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无论是“雅人”还是“俗人”,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乐园。
.......



一篇实属难得的好文,连读两次,如果选用,非你莫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8 14:49:0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8 14:49: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8 14:49:5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3:07:14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阅读杂志的老师继续写出感言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