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63|回复: 23

赏识――员工成长的助推器

发表于 2007-9-17 09:40: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让员工在赏识中成长


       赵华
      “你怎么搞的,这点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真是个猪脑子”对于一线班组员工来说,受到领导这样的训斥,恐怕不少人是耳熟能详或有切身体会。当你受到这样的训斥时,是不是感到自己很无能、很失败、很郁闷,难道自己真的那样一无是处吗?
        教育孩子,我们通常提倡“赏识教育”。因为教育专家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赏识他的才艺与智慧。对员工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领导。激励有正、负激励之分。赏识是激励的一种,是“正激励”,而批评、惩罚常常是一种“负激励”。企业管理亦是如此,“赏识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要认为每一名员工都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对员工要多用表扬、鼓励这样的正激励,少用批评、惩罚这样的负激励,让员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这样工作效率就更高。对此笔者深有同感。
  日前,笔者所在企业的一名员工朋友抱怨说,他的顶头上司总是喋喋不休地埋怨自己这不行,那不中,工作稍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暴风骤雨地对你一顿臭训,搞得十分狼狈。虽然工作也十分辛苦,挨了训灰头土脸回来后,再没有了心情干工作。实际上他不光是对自己那样,对其他下属也一样,就是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三年间,他手下的几名下属纷纷炒了领导的“鱿鱼”离职而去。
     与此相反的是,据报载,某企业有一名看门员工,主要负责收发、打扫卫生、兼保卫这样的简单工作。这本是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被人看不起的岗位,但有一天晚上,当办公楼被小偷光顾时,他与小偷展开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卖力,他说:“每次领导从我身旁经过,总不忘夸‘你扫的地真干净’、‘你的门卫工作做得很负责’。虽然这两句话简简单单,却使我深受感动。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就是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语,让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员工在关键时刻有了不寻常的举动。这就是赏识的魅力!
     现代企业大力倡导人性化管理,注重人的潜能开发,在挖掘员工潜能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那么如何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呢?笔者以为,“赏识员工”不失为一种屡试不爽而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
     赏识员工,就是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充分利用员工的优点。当发现了员工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工作激情就会被点燃,感到周身有使不完的劲。如果员工工作总得不到认可,就会失去信心,处于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工作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有的还会因此选择“跳槽”。在企业,一些多多少少有些缺点的员工得不到领导的信任,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盼望自己受到肯定和公正的评价。在这个时候他是多么需要鼓励,多么需要肯定和信任。
     现在,企业里大多是业绩平平的普通员工,不优秀并不代表他们不努力,也不证明他们不想成功,不代表他们甘愿沉沦、甘于落后。他们长年累月生存在企业最底层,甚至是阳光难以照到的角落,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沟通、理解和鼓励,他们是那种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激励就会拼命想证实自己的那种员工。如果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结果是他们对企业彻底灰心失望,冷了心,成为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和不利因素。因此,管理者善用赏识管理就非常明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份真诚的谢意,一句关切的询问,都体现了对员工的信任与肯定,它可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心,甚至可能会改变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人生也许会因此出现拐点。此时,赏识就成为了员工成长的助推器,成为员工成长的不绝动力。
     实际上,在管理者的赏识下,员工总是千方百计将优点发挥到极致。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将最好的一面体现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从维护“内心尊重”需求出发,会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做得更好,使自己对得住管理者的赏识。这样,就在管理者的赏识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当然,赏识并不是无原则的褒奖,无原则的迁就,不能“一俊遮百丑”,在需要批评、惩罚的时候还是要合理地使用,仅靠赏识是不够的。否则就会犯上“赏识依赖症”,把人宠坏了,一遇到“急、难、险、重”工作时他就会与你“讲条件”。此时,管理者就要毫不含糊地采取批评、惩罚等措施,以确保企业执行率不打折扣。作为管理者就是要采取“胡萝卜+大棒”的形式,只是要合理地应用,把握好尺度,使员工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也是管理的真正境界,更是人性化管理和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
        笔者以为,对于企业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创造一种组织气氛,使员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贡献自己的才能,挖掘员工的潜能,管理者不再控制员工、批评员工、惩罚员工,而是帮助员工在赏识的气氛中成长。员工因为赏识的氛围而相互信任,合作因为相互信任而充满效率与活力。企业随着员工的成长而发展,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共享成果,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文明一区顾永强
电话:05468583430 13780770816 邮编:257237
审稿: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政工办  电话:05468584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0:26:07 | 查看全部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好稿!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0:32:12 | 查看全部
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0:46:48 | 查看全部
雅文共赏,有这么好的文章让我们大家来学习,好! [s:126]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2:54:23 | 查看全部
向顾老师学习 [s: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3:18: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澧水旺仔于2007-09-17 12:04发表的  :
顾兄的言论稿的确比我的要出色,学习了!


             其实谷老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还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09:10:17 | 查看全部
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1:12:35 | 查看全部
确实不错。下载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1:28:36 | 查看全部
顾永强,长期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却有近500篇报道、言论在工人日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和中国石油企业期刊等报刊杂志发表,确实了不得。向顾大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2:15:0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0楼szy_001于2007-09-18 11:28发表的  :
顾永强,长期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却有近500篇报道、言论在工人日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和中国石油企业期刊等报刊杂志发表,确实了不得。向顾大哥学习。


  实在没有什么!!今年已有200多篇见报、刊,但我只是爱好而已(倒很希望你能将报纸的邮箱告诉我一些,说不定有用呢)。不象你,年轻有为,属于成功人士!祝你取得更大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