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68|回复: 26

部分会员评报:新闻不仅讲真事,还要讲真理

发表于 2014-1-5 21:53: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部分会员评报:新闻不仅讲真事,还要讲真理

  【编者按】今天,中企互动管理员接到读者电话“投诉”,说是本周六即2014年1月4日的工人日报3版  “班组天地”版面头条刊登了“假新闻”,应该打假。管理员在向他解释了报纸的“班组天地”与我们无关、不是我们所为之后,怀着好奇之心,找来本周六的报纸版面看个究竟。
  被读者投诉的稿件是中企互动培养出的通讯员初卫平所写,见报稿件如下:


       【标题】班组长当上机关人员的“指挥官”
               
               【正文】
  让班组给机关下达生产指令,这前所未有的事,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实现了。
  1月1日早晨,气温只有零下8摄氏度。管理一区维修班需要连接地下管线200米,可班上只有10余名员工,任务繁重可想而知,怎么办?
  副班长郭金明不慌不忙走进班组会议室,给机关生产调度打了电话。不到10分钟,机关6名同志跑来支援。
  “现在咱班组长权力可真大,一个电话就把机关的人叫来帮忙了。”维修班职工胡明笑呵呵地说。
  “咱有言在先,谁要是不能帮助我们施工赶紧说,我好换人。”郭金明一脸严肃。
  “我就是从班组走出来的,什么活没有干过啊,这点活儿可难不倒我。”前来支援的机关调度长王念红拿着铁锹自豪地说。
  “你可别吹牛啊,到了我们班组你可要老老实实听我们班长的话!”胡明开玩笑。
  “到井场上咱们比比,看看谁电焊技术高,连的管线长!”王念红说。
  机关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怎么会冒着寒冷来帮忙连接管线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机关人员一下变得这么“积极”了?
  原来,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该区新的一套前线考核机关的管理方法应声出台: 将机关的生产组、政工组等组室统一纳入班组管理,同时严格  规定机关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积极服务于班组一线生产,帮助一线解决实际困难,每个机关人员每个月必须到班组帮扶三次。
  为了让机关真正服务于班组,不走形式,区里给了所有班组长很大的权力——凡是基层班组遇到急、难、险的施工任务时,班组长均可直接向机关调度要人,接到调度的电话后,机关人员要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他们在施工中要听从班组长的统一安排。
  这样一来,就能从源头上树立起机关围着班组转、后勤围着一线转的良好风气。
  “让班组长在企业中担当大梁,给他们更大的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间,让机关人员和他们携手共进,这样才能真正使机关帮扶班组得到实现,才能带动企业效益更快、更好地增长。”区党委书记魏廷昌说起话来掷地有声。

  此文因刊发于显要位置而备受读者关注,一天来,陆续有人把对此文的质疑反映给我们,对此文所说事实真假好坏,本论坛不做任何评述,只将此文原文刊登于此,权且当一篇“新闻写作的范文”供爱好新闻写作的朋友们分析、借鉴、评说——

  读者声音一:
  读完《班组长当上机关人员的“指挥官”》,我有几点疑问:一是该矿的机关干部岗位设置是不是有问题,应该精简;二是企业管理一般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各层有各层的职责与分工,混乱的企业管理没有希望;三是千万不要头疼医疼,脚疼医脚,“任务繁重”的原因很多,劳动生产组织、劳动力配置、考勤管理、应急预案等等,不能将机关干部来帮忙当作唯一解决办法,否则问题永远不能得到解决;四是班组副班长直接给单位调度打电话,是否越级?工区管理人员是否失职?他们难道不能或不该管这个问题吗?五是企业管理要讲究科学,得符合企业的管理规则 ,这是底线,创新管理也不例外。
  我们单位明确规定:无论机关还是车间管理人员是不可以打着“联劳协作”的名义直接参与基层班组生产活动的,因为那是违反岗位作业标准的行为,是容易出安全生产事故的,也不利于规范管理。我一直以为各单位都像铁路一样,分层管理,逐级汇报,逐级负责的呢!

  读者声音二:
  初看《班组长当上机关人员的“指挥官”》挺好,细读,觉得这个单位机关人员那么闲呢?一个电话30分钟内跑去帮扶?他们工作不饱满?并且连接地下管线的活不是谁都可以干的。
  文中写道:“该区新的一套前线考核机关的管理方法应声出台: 将机关的生产组、政工组等组室统一纳入班组管理,同时严格规定机关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积极服务于班组一线生产,帮助一线解决实际困难,每个机关人员每个月必须到班组帮扶三次。”
  “为了让机关真正服务于班组,不走形式,区里给了所有班组长很大的权力——凡是基层班组遇到急、难、险的施工任务时,班组长均可直接向机关调度要人,接到调度的电话后,机关人员要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他们在施工中要听从班组长的统一安排。”
  另外,报道中还提到,1月1日早晨,打个电话不到10分钟,机关6名同志跑来支援。元旦为国家法定假日,机关难道不休息吗?
  从新闻的角度说,班组长当上机关人员的指挥官确实是新闻,但是该企业的方法合不合理、有无借鉴意义还有待探讨。

  读者声音三:
  文中提到了这样一条:“每个机关人员每个月必须到班组帮扶三次。”这样的规定会不会让单位管理人员感到压力,导致争抢着给基层班组帮忙的机会?

  读者声音四:
  班组长当上机关人员的“指挥官”读后感触颇多,一个企业如果真的能管理达到这个层面的话,只能说是失败的。因为各个层面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再这说现在的岗位不要操作证的很少,你机关的人员随意来班组那不就是明显的违章吗?按照现在管理上的有些提法,只要离开这个岗位一个星期,重新上岗的时候都必须进行岗位培训。
  新闻的基本是真实,一篇新闻不管专业还是非专业的,稿件的立足点必须是这个基本。如果对新闻的价值和效果不能辨明是非和借鉴,我想不写也可,不然就成了张艺谋和他的七个葫芦娃了。老谋子在接受采访的一句话更发人深思,那就是:作为一个导演,其实,辛辛苦苦用作品,在社会上,为自己建立的信誉和影响是很艰难的,要很多很多的好作品留给大家。我辛辛苦苦所建立起来的,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待,(由于)超生这件事情,对我造成极大的损害和损伤。我自己是很诚恳的,为超生这件事情,向所有人道歉。我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我不会怪别人,我汲取教训。
  一个稿子写得好与坏,看新闻的人最有发言权,黑的白不了,白的黑不了。提出质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不理解,换来文章作者的必要说明,打消更多人的疑问。

  读者声音五: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经常在平台聊天室听编辑老师讲新闻写作的知识,康老师曾经说过:新闻不仅要讲真话,更要讲真理。新闻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搞噱头,不能为了赚取读者眼球而不实事求是!

  读者声音六:
  1月1日早晨,气温只有零下8摄氏度。管理一区维修班需要连接地下管线200米,可班上只有10余名员工,任务繁重可想而知,怎么办?
  说明企业管理混乱,对任务的难度和困难估计不足。
  不到10分钟,机关6名同志跑来支援。
  这6人是在家赶来的还是在单位值班的?如果是在家,他们是坐火箭来的吗?如果是值班,那他们自己的工作谁去做?
  新闻报道应该报道典型人、典型事,而不是把一个特殊情况拿来瞎编乱造。

  那么,新闻报道应该怎么写?如何选取典型事件进行报道?如何表现企业正确的、科学的生产经营、现代管理思路和方法,新闻报道应如何把握主流和原则?欢迎您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在讨论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写稿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2:21:58 | 查看全部
如果让我解释,我可以给老师一一解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2:25:40 | 查看全部
,新闻报道必须要遵循新闻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必须要真实,可靠,及时,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2:48:23 | 查看全部
    看过此文,感慨颇多。


    首先,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相信,初老师作为一名老通讯员,不会编造一篇假新闻去哗众取宠,而编辑也不会因为特别钟爱失去对真假新闻的辨别力。
    其次,即便如此,质疑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尤其焦点放在了企业管理的漏洞上,其一说明大家读报都很认真,并认真进行了思考,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反馈;其二,应该说,这种态度无论对报纸、对企业、对作者个人,都是极其负责的。
   第三,出现质疑之声无非有四,或者是这篇新闻确实是假的;或者是报纸编辑把关不严致使假新闻得以刊发;或者这篇真实的新闻与作者的初衷背道而驰;或者作者本就以文以载道的精神去撰写,质疑的声音正是希望企业引起重视的!
   不管是何种原因,质疑也好,投诉也罢,但很明显,是找错了地方。现在,报纸的班组天地和杂志的《班组天地》已独立运作,分开发行,自然拜佛要拜真佛,所以,提醒这些有责任心的读者,下次在履行自己义务的时候,认清“门牌号”再敲门,防止再犯如此低级错误,若将错误等级与质疑之声联系起来,岂不大费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3:11:10 | 查看全部
认清“门牌号”再敲门,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3:31:35 | 查看全部
我需在独处时静下心来考虑下老师们,感谢老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3:46:31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们,我解释如下:一:班组长不能随便指挥机关人员,必须通过调度统一分配,文中所写的班组长也是通过调度统一派遣的。二:对类似于挖电缆沟,连接管线等企业突发的重活,区党委才会安排机关人员前去帮扶,而不是随便就能调动机关人员的,所以题目中对“指挥官”加了引号。三是每个月机关人员都有帮扶班组的任务,完不成任务要被考核。去年就出现了让机关人员去帮扶基层班组,大部分机关人员还是很志愿去的,但是还是有少部分人员以各种不去帮扶,对此,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完善了帮扶的措施,原则上机关人员每个月下基层班组最少三次。元旦企业为了避免“马鞍形”,原则上不让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23:56:07 | 查看全部

回 4楼(初卫平) 的帖子

初卫平,你怎么回事啊?这里是就新闻论新闻,你扯什么“脚踏两只船呢”?你去写新闻稿,那是你的自由,更是你的权力,平台不会干涉你。挂此稿让大家看的目的,编者按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既然有这么多人对你的新闻稿提出质疑,那么,你就应该从写新闻的初衷、其稿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方面去反思自己有没有问题,别人质疑得对不对!这才是正常的回复;你这里不去对别人的质疑进行解释和说明,反而离题万里地说些与稿件无关的话,这是什么意思?

先说你写这篇稿的初衷,你到底通过这篇稿子想说啥?达到何目的?就是为了宣传让班长管理科室人员这一做法吗?事实是:班组长位置再高、地位再高,在管理上也只能是各司其职、耕好自己责任田。有事去跟科室沟通、临时性请人帮忙,这只能说班长的沟通、应变能力不错,压根不能拔高为“当上科室人员的指挥官”这个高度!!“当上”是指组织任命、或者群众选举、组织认可的有职有权的位置,一次紧急事件,班长请了科室人员帮忙,就成了“当上”指挥官了?问你,谁任命的?什么职务???这样不切实际、显然歪曲事实的说法,是你写稿的初衷吗??请你反思!!!

第二,如果组织没有任命班长当了科长,那么,班长能越级越权管理科室、调动科室人员吗?别说企业规定云云,打个比方:国家规定了班组长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如果这个指挥是厂长做的,班组长管了厂长,难道就成了班组长当上了管理企业的指挥官了??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新闻报道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尤其是做法、经验,要有代表性、可行性、典型性,没有这“三性”那此稿的新闻价值何在?

第三,你写稿时就应该想到,这样的做法、这样的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它也就是个应急措施,并不是企业正常的管理方法,对其它企业具有不可复制性,别的企业没法推广和操作,也就是说,此稿没有什么宣传价值!!一篇没有新闻价值又没有宣传价值的稿件,竟然见报,比较荒唐。呵呵,你也就是钻了编辑刚接手版面不久、对班组还不甚了解的空子吧!!把一个不可复制、不易操作、不值得提倡的做法大肆渲染,这就是不讲真理!!这可是新闻写作之大忌哈, 看来聊天室所讲的新闻写作要领你全忘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00:59:30 | 查看全部
这篇稿子,过去在平台里看见过类似的标题,标题很新颖,也许是没有细看内容而用稿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01:02:39 | 查看全部
卫平老师应该感谢康总用心良苦,细读全文, 认真分析并敲击键盘用了872字给您做引导.
其实任何通讯员在哪里发稿,我们平台不会干涉,但尽管在别处发了稿并引起读者非议,老师仍旧用心良苦地给您和各位通讯员分析稿子的不足之处,实属难得,值得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