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0:27 | 查看全部
基恩的自信时间:2012-06-30 作者:小小Z 点击:418次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小时候他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笑,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自卑。

  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小孩,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0:40 | 查看全部
阿伯拉罕·林肯:不再害怕失败时间:2012-06-30 作者:小小Z 点击:486次   很久以前,我是一个做任何事都害怕失败的人。那时一直抱着这样一个信条:不做是最保险的方法。所以也就总是一无所成。直到有一天在一本书中读到了关于一个人简历的文章,我这才如梦初醒,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思考起自己的未来。这个人的简历是这样的:

  22岁生意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

  24岁生意再次失败

  25岁当选州议员

  26岁情人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

  31岁竞选选举人团失败

  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7岁当选国会议员

  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许多人认为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www.rensheng5.com的确,“失败”是个消极的字眼,连它的声音都是消极的。除了“死亡”之外,没有别的字眼能比它更令人听而生畏。但是不可避免,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它,那究竟应该怎样去面对它呢?通过书,我认识到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思维和心态,然后要有达到目标的坚强信念和毅力,这样,失败就不会再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拉尔夫·沃尔都·爱默生曾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我们之所以害怕失败,就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成功,也可以站在万人注目的成功舞台上。

  从认识到的这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我要成功!我真的很不错!一年过去了,再见到我的朋友都说:“你变了,怎么现在做任何事情,都这么有信心?”于是这时我就会跟他们讲林肯的故事和我的故事。

  确实,我现在已不再害怕失败,我知道问题出现时,光去叫嚷,埋怨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努力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而这个方法,却最终只有一个人去完成,那就是你。因为终有一天,你是要独立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0:51 | 查看全部
目标与挫折时间:2012-06-29 作者:小小Z 点击:486次   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其实,挫折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

  相反,我们能力的大小,只有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方能证实。

  挫折就是这样一种必须经受的考验,它可以提醒我们去寻找和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它们进行弥补和改善。

  挫折使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机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事情是如何朝着失败的方向转变的,www.rensheng5.com以使我们在将来能够避免因重蹈覆辙而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最重要的是,挫折还使我们看清了自己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一个必须去加以征服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别人,他通常就是我们自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经常是在战胜自我的同时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最崇高的目标也经常是在彻底战胜自我的同时到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2:26 | 查看全部
眼前的机会时间:2012-06-18 作者:小小Z 点击:687次   1989年冬天的一个下午,17岁的小乔斯·阿格亚尔骄傲地举着一封信,走进他父亲在纽约南布朗克斯开的洗衣店里,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老乔斯高兴极了,“拿个学位,在大公司里干出点成绩!”他鼓励小乔斯。老乔斯是十多岁时从波多黎各来纽约的,他没读过书,但一直努力工作,他希望儿子比他有出息。

  1983年,小乔斯还在学校按部就班读书,他父亲突然去世。小乔斯向学校请了假。为挽救家里的事业小乔斯工作了很长时间,等他明白过来,3年过去了,他已失去了奖学金。当同学邀请他参加毕业典礼时,小乔斯对他们说:“我走不开,我太忙了。”

  实际上,他是太沮丧了。“爸爸,”他想,“我接了您的事业,今后怎么发展呢?”与其他干洗店一样,阿格亚尔也必须应付日益昂贵的环境调节税。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隶属于一个清洗中心的连锁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当阿格亚尔到亚特兰大同发起人接洽进入联营店时,却遭到拒绝。理由很简单,他们对贫民区不感兴趣。

  在回家的飞机上,阿格亚尔仔细盘算着:“布朗克斯成千的人在去曼哈顿上班的路上带着清洁袋,一个绝好的机会就在眼前。”阿格亚尔走下飞机时,沮丧已变成了兴奋:他可以开办自己的联营店。

  1992年,阿格亚尔创办了“洗衣王”,这是一家用淡蓝和黄色装饰门脸、有令人舒适的内部环境的联营店。今天,阿格亚尔已有了22家分店。

  最近,阿格亚尔与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联系,他想重回学校,半工半读完成学业。然而,商学教授哈维·舒尔曼却另有主意。去年冬天,小乔斯·阿格亚尔回到了他13年前被迫离开的母校,给学生讲授商务。他知道,他的父亲一定会为此而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2:41 | 查看全部
要命的期限时间:2012-06-18 作者:小小Z 点击:465次   1989年的一个秋夜,加利福尼亚州。45岁的斯科特·麦格雷戈正在家庭电脑上工作。抬起疲倦的双眼,厨房那边他10岁的孪生子克里斯和特拉维斯以及妻子黛安娜映入他的眼帘,他们正在为买牛奶数摞着的分币。

  麦格雷戈自觉惭愧。他走进厨房,对他们说:“我不再干了,明天就出去找个工作。”

  “爸爸,你现在不能停下。”特拉维斯马上反对。克里斯也接上一句:“你都快成功了。”

  两年前,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麦格雷戈放弃了咨询顾问的安逸职位。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那家公司专门向机场和旅店的出差人员出租折叠式手持电话。但是,这些电话却无法对每次通话分别记帐,没有帐单,有些公司就不让雇员报销。所以,他们需要在电话中置人一片电脑集成电路板,以便对每次通话分别记帐。

  麦格雷戈知道自己的想法一定能成功。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开始与投资者接洽。然而,这项冒险事业似乎无路可走了。

  1990年3月的一个星期五,麦格雷戈的冒险生涯跌入了谷底。那天,物业管理公司的代理人敲响了他家的大门,如果麦格雷戈一家不能在星期一之前缴纳房租,他们就得住到街上去。

  走投无路的麦格雷戈整个周末都在给投资者打电话,直到星期日晚上11点,一个投资者终于答应开张支票给他。麦格雷戈用这笔钱付了房租,还雇了一名顾问工程师。几星期后,工程师认为麦格雷戈设想的系统根本无法实现。“再试试。”麦格雷戈说。1991年5月,这家人再次面对财政危机。麦格雷戈给电信业执牛耳者——南方贝尔公司打了个电话,总经理问他:“6月24日前能拿出一个样品吗?”麦格雷戈想起了唱反调的工程师和铺满工作台的元部件:“当然。”他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信心。

  他立刻打电话找他的大儿子格雷格。当时,格雷格正在大学里主修计算机。麦格雷戈跟他说了这次面临的严峻挑战。格雷格开始了一天18小时的工作。他要发明一种能击败所有专家的自动电路板,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必须发明一个记帐系统,这个系统要把会计信用卡和计时软件与一个能确定通话双方各自位置的网络结合起来并置于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6月23日,麦格雷戈和格雷格带着未经测试的样品飞往亚特兰大。

  麦格雷戈将他22岁的儿子介绍给南方贝尔公司总经理后,格雷格将样品话机递给了他母亲。“妈妈,试一下。”他母亲往话机里塞了一张信用卡,然后拨了个电话,一切都那么顺利。随后,格雷格递给贝尔公司工作人员一张完整无缺的打印单据。

  今年,麦格雷戈家族公司所属移动电话公司已是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行业领头人。回想起那段似乎失败已成定局的日子,斯科特·麦格雷戈怀着发自内心的骄傲谈到他的妻子和孩子:“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全家都很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2:56 | 查看全部
“曲线”实现抱负的人时间:2012-06-20 作者:小小Z 点击:393次   1980年一个半融雪的冬天下午,在纽约市南尔布兰克斯区,17岁的小乔斯·阿奎尔拿着一封信来到父亲的干洗店,兴奋地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

  1983年,正当小乔斯学得一帆风顺时,父亲突然病故了。男孩向学校请了假,并向老师保证:“等我父亲的店上了路,秋季开学时我就回来!”

  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干,终于把父亲的店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然而,不知不觉中,三年已经过去,他丧失了享受奖学金的资格。当老同学邀他参加毕业典礼时,阿奎尔谢绝了,说:“我生意太忙,走不开!”但实际上,他是心里难受。

  一次在去纽约的飞机上阿奎尔反复思考一件事:在布兰克斯区有成千人在上班途中把脏衣服带到曼哈顿请人洗,这实在是一个被忽略了的巨大市场!到他抵达纽约下飞机时,沮丧情绪已完全被兴奋感代替了:他决定用开家庭干洗店挣的钱自己来创办这项业务。

  1992年,阿奎尔创建了“洗中王”洗衣连锁店,店面以鲜亮的绿、黄两色为标志。今天,他的连锁店已有了22家子店,全部由他提供去污服务的本社区居民自己经营。

  阿奎尔从来没忘记自己上大学的抱负,不久前,他联系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希望能抽出工余时间完成一个学位。出乎意料,他的老师、商科教授哈维·谢尔曼却提出了另一个建议。1995年冬天,小乔斯·阿奎尔作为特聘教师来到他13年前被迫离开的大学,为商科专业的学生们讲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3:09 | 查看全部
成功缘于一杯酒时间:2012-06-22 作者:小小Z 点击:363次   在普佐15岁的时候,任西西里岛地方长官助手的父亲患病去世了。埋葬了父亲,母亲就带着他和两个妹妹投奔住在罗马的舅舅。他家没什么积蓄,舅舅家也不富裕,安顿了他们一家四口,就没余力供他读书了,只得让他到酒店做侍者挣钱养家。

  三年之后,他已长成个子很高的帅小伙子。

  一天晚上回家后,他对母亲说他再也不做侍者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对母亲讲了在酒店的遭遇:在为一顾客上汤时不小心将汤溅到了顾客的身上,不仅被骂了一顿,那人还打了他一耳光。领班也训斥了他,警告他要再犯这样的错就让他滚蛋。他说他再也不去酒店了,不再受他们的侮辱了。

  母亲听完,严厉地对他说:“你说这话就该挨一个嘴巴子!”他愣了,没想到母亲不同情他,反而还责骂他,他都要哭出来了。

  母亲接着说:“你只想着你自己,你想过顾客没有?他也许就那一件好衣服,被你给毁了,能不气愤吗?你如果是一个合格的侍者,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发生了这样的事就是因为你从心里没有想过要做好侍者,没想过要做一个优秀的侍者!”

  母亲看他哭丧的样子,语言温和下来,说:“孩子,做侍者的,要看到客人因享受了你的服务后心情舒畅地离去而高兴,你要享受你职业的荣耀。孩子,好好做吧,只要你心中时刻想着侍者也是荣耀的职业,你就会获得荣耀!”

  母亲的话并没消除普佐心中的委屈,但他仍然去酒店上班,因为母亲不同意他辞去酒店的工作。他做着,但很不开心。他觉得母亲的话像教幼儿的呓语,谁会以做一个侍者而觉得荣耀呢?

  一天午间,普佐正忙着,抬眼一看,母亲来了。他刚要打招呼,母亲食指按在嘴前示意他不要做声,然后装作不认识似的坐下了,悄声告诉他要像对待别人一样地对待她。母亲也像顾客一样叫了酒菜,他为母亲服务着,可做得既慌乱又笨拙,在上最后一道菜时竟把桌上的酒杯碰翻了。

  母亲盯着他,低声说:“你觉得做侍者丢脸是吗?我看你的样子像做贼,你这样做才恰恰是最丢脸的,你知道不知道?”说着,她手一扬,将杯里的酒全泼在了他脸上,转身走了。普佐站在那里,心一颤,泪流了下来。

  晚上回家后,母亲拥抱了他,对他说:“孩子,对不起,白天妈妈做得过分了,向你道歉。”

  母亲接着又对他说:“孩子,你要珍爱你的职业,你不能觉得你自己低贱,你心里要觉得自己像一个国王……”

  他笑了,对母亲说:“可我只是一个侍者啊……”

  母亲说:“不错,你是侍者,可你要做到最好,你就会成为侍者中的国王!”

  母亲拍着他的肩说:“孩子,从明天开始,你试试用另一种态度做事好吗?"

  对着母亲期许的眼神,普佐点头答应了。

  这之后,普佐工作的态度转变了,慢慢地,人们欢迎他了,很多来酒店的人都点名要他服务。就是有时走在街上也会有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觉得整个罗马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一天,普佐正忙碌而又熟练地招待着顾客,他母亲进来了,手捧一大束芬芳的鲜花,递到了儿子的手里,笑容满面地说:“孩子,祝贺你20岁的生日,你今天真的成了国王!”

  后来普佐创立了凯莱旺大酒店,他真的成了罗马餐饮业的国王。

  在酒店开业的庆典上,普佐幽默地对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母亲说:“一个母亲要想使懒惰和不自信的儿子勤奋和自信,她需要做的并不是太多,只是向他的脸上泼一杯酒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3:25 | 查看全部
找到适合你奔跑的那双鞋时间:2012-06-22 作者:小小Z 点击:639次   少年时代,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但老师却对他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很用功,但过分拘泥,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后来,他改学油画,虽然十分认真,可成绩差,进度慢。

  后来,一个化学老师发现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于是,这个化学老师建议他改学化学,并相信他会取得好成绩。

  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果真被点燃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胜人一筹。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诺贝化学奖得主之一。

  穿上了一双不适合自己的鞋子,即使它昂贵精美,跑起路来也会很痛苦。只有拥有一双适合自己奔跑的鞋子,才会跑得更快,更远。


  曾经有一个被老师们公认的“问题”孩子,被好儿所学校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开始,他也屈从于外界的评价,认为自己非常笨。

  长到十几岁,他发觉自己天生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舶感,于是,他开始了独特的自娱自乐――画画,在学校里画,回到家里也画,书上、作业本上,只要有空白的地方都被他画得满满的。

  居来,有一家媒体发现了他,并为他开设漫画专栏,渐渐地,他声名鹊起,成了专职漫画家。

  他就是朱德庸,25岁红透宝岛。他的《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漫画集一直畅销。现在,根据这些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热播,“朱德庸”三个字更是炙手可热。


  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寻找的艺术,在奋斗的路上,你若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3:36 | 查看全部
为梦想打工时间:2012-06-22 作者:小小Z 点击:488次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

  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

  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新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来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属下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下定了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其他工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太低而怠工时齐瓦勃都在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

  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吗?”齐瓦勃认真地回答。

  经理点了点头,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

  不久,齐瓦勃就升为技师。

  打工的同伴中,有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得到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地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

  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钢铁公司的总经理,承担起建设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的重任。凭着非凡的努力,齐瓦勃于两年后成了这家工厂的厂长,并逐渐成为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人物。

  几年之后,他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地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开始时,卡内基没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母钢铁公司联合。这下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母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构成威胁。

  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列斯赫母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过高的估计了摩根。卡内基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瓦勃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签字吧。”

  齐瓦勃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

  摩根沉吟了半晌说:“那我过去好了!”

  摩根从未屈就到过别人的办公室,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齐瓦勃,所以只好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真正完成了他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5:43:49 | 查看全部
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创造出幸运之泉时间:2012-06-27 作者:小小Z 点击:277次   如果一个人只惰于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愚蠢。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

  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

  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