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48:12 | 查看全部
人生智慧之源时间:2013-08-20 作者:未详 点击:2320次   人生在世,谁不渴望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呢?
  因为拥有了智慧,我们便能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进退自如,俯仰从容;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一个禅师对他的弟子说:“智慧,是禅修者必须打造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她,才能打开那扇让我们得以悟道明心的大门;拥有了智慧,我们心灵的天空,才能清澄明澈,一片祥和宁静。”
  
  弟子问:“怎样打造智慧的金钥匙呢?”
  
  禅师说:“拥有一颗谦虚卑恭之心,这既是一支开在你生命中的智慧花朵,又是你能够获得智慧的源泉,你的姿态放低了,虚怀若谷,宇宙的大智慧,自然会慢慢地充盈其间!”
  
  禅师的话,不能不让人想起最富有中华民族智慧的《易经》,其中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六爻皆吉;我们的祖先深深地懂得,因为谦虚者,卑以自牧,和以慈恕,海纳百川,胸藏天地,故能得万物之长,万事之益,万人之智,秀润其内而又不张扬于外;所以,唯其这样能涵玉空谷、虚怀处世之人,其生命中才有着能成为人间卓越者的蕙质,其心灵里才有着如泉而涌的助其成就伟业丰功的不尽的智慧!
  
  众所周知,犹太人也是世界上最珍视智慧的民族之一,在他们中间,便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但其为人处世却非常的低调,尤其喜欢和拉比(犹太人的教师或智者)交朋友,乐于接受他们的教诲。一个拉比向他祝福道:“你的谦逊,就像一条水量丰沛的河流,愿你和你的子子孙孙所拥有的智慧,就像生长在这河边的果树一样,永远盛开着美丽的花朵,枝上缀满馨香的果实!”
  
  多么美好的祝福啊!

  因为拥有了智慧的人们,便可以永远的过着富足而又快乐的生活。

  所以,愿谦卑成为每个人心灵世界里的一条丰沛的河流吧,在她的润泽之下,我们的智慧之树将不断地成长,并永远地郁郁长青,花美果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0:13 | 查看全部
鱼有佛性时间:2013-07-13 作者:未详 点击:7205次   鱼有佛性
  
  有人问寺院大师,为何念佛时敲木鱼而不敲鸡、羊或其他什么。大师答曰:世间最勤快的生物莫过于鱼,从不合目,终日游动。如此勤奋还需敲打,何况人乎?原来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又听说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所以快乐稍纵即逝,烦恼也是蜻蜓点水;所以无所谓露喜,也无所谓含忧。这是否也暗合了佛家的空呢?
  
  鱼在水中游摆,既不是追逐什么快乐,也不是摆脱什么烦恼。只要生命还在就摇尾而游,不追念前世甘苦,也不奢求来世幸福。正是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纤尘不曾落过,杂念更是不曾滋生。
  
  鱼从不考虑人如何看待它们,也从不考虑明日的是非祸福,它们只是终日四处游动,有吃的便吃,没有便继续游。就如云游的和尚,缘起随缘,缘未到亦不强求。
  
  鱼甘做木鱼请佛终日敲打,警醒自身。佛理也化作无数的鱼警示世间,只是我们不曾理会罢了。
  
  鱼的思考
  
  鱼是否曾经或正在思考过?然而我们不是鱼,又怎知它思考与否。于是就出现了庄子与惠子的对白:汝不是鱼,焉知鱼的快乐;而汝不是我,焉知吾不知鱼的快乐。
  
  我把我心化在水里,与鱼共舞。
  
  亘古至今,似乎没有哪种生物能久远过鱼,也没有哪种生物的种类多过鱼。许多的生命禁不起历史长河的冲刷,渐渐销声匿迹,唯有这鱼从河里游到江里,从江里游到海里,又从海里游到陆地上,也终成了两栖动物。
  
  为何鱼的生命力如此恒久?它的祖先有没有告诉过它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我们没有思考过,不代表鱼也没有思考过。
  
  也许从古游到今的鱼的确没有任何思考,可正因为退却了矫情的思考,没有了思考就成了高层次的思考。所以所有江河湖海、浅水深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大鱼小鱼比比皆是。
  
  鱼的智慧
  
  据说即使是庄稼地里,一旦水多成涝,日子稍久,那田间就会有鱼苗跃动,而这鱼苗就是不知蛰伏了多久的鱼籽,遇水就得以重生。
  
  这便是智慧,不求安居乐业,唯有随遇而安。众多生物,霸道如恐龙不可一世,珍稀若袋狼种种。稀有的濒危了,珍贵的灭绝了。唯有鱼,个个看来呆头呆脑,只要有水便成。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挑剔,而恰巧水占了我们星球的70%。浅水就是浅水鱼,深海就是深海鱼,淡水就是淡水鱼,即使见不到阳光的地下水里也有石鱼自在地徜徉。于是,鱼成了世界上种类最多、数目最多的生物
  
  你把鱼养在鱼缸里,它自由自在地游,不会抗议空间有限;你把鱼放在水族馆里,它也不嫌吵,翻来游去,自得其乐;你把鱼养在水库里,它乐在其中,偶尔会跃起欣赏夕阳无限美。
  
  成为案板肉时,它也许会挣扎。但正因为不断被伤害,它们的繁殖能力也最强。
  
  鱼不择水而生,而是遇水则游。

  鱼的生存智慧就是这样——遂了外界的心愿,自己遨游的世界才更宽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0:26 | 查看全部
掷骰子与拉磨时间:2013-06-24 作者:未详 点击:1998次   太平禅师用木头做了六颗骰子,每颗骰子的每一面都刻了“么点”(一点)。
  
  凡是有和尚进他的门来问道请益,他就将那六个骰子一掷,然后问:“你懂不懂?”
  
  只要对方稍微犹豫,他就挥起手杖,将对方打出去。
  
  六个骰子不管被人怎么抛、怎么转、怎么掷,它们总是出现“么点”。太平禅师要向人开示的是:不管外在的情境如何变化,被人奉承也好,被人欺压也罢,你还是你,心中都有一个固若磐石,不会随人起舞,不受外力动摇的成分,那就是你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你的“真我”。
  
  有一天,南泉禅师问职事僧:“今天的劳动要做什么?”
  
  职事僧回答:“拉磨。”
  
  南泉禅师说:“很好。磨子就任你拉,但不能让磨子中心的轴子转动。”
  
  用磨子磨大麦也好,磨黄豆也好,磨芝麻也好,磨子不停地转,但磨子的轴却始终没动。人生好比拉磨,在家做丈夫也好,出门做伙计也好,搭车当乘客也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表现,但心要像磨子的轴,要站稳立场。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是所谓的定,心定而后生慧。但这个定并不是压抑,不是把心强行钉在一个点上,而是清除一些不必要的杂物、干扰和束缚,让像磨子轴一样的真心(自性、真我)自然显现出来。它原本就是定的,也是自然能生慧的慧心。
  
  真我,好比“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里的妾身。在所有的世态中,最让人在意和迷失自我的是别人的批评,不管我们做什么、怎么做,都会有人批评。如果遇到别人批评,我们就改变主意、迎合他人,那很可能就会像“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父子一样,因缺乏主见、迷失自我而成为众人的笑柄。
  
  要想在“翻覆雨”中做“分明月”,你要听的不是外面的声音、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内在的声音、真我的想法。
  
  哲理:心定则万物静,心清则万物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0:39 | 查看全部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时间:2013-07-12 作者:未详 点击:11289次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天来了,小沙弥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的水缸扣过来,又跑去问师父:“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师父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冻膨胀,会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师父吩咐徒弟合力把盆搬倒,让树躺下来。

  小和尚又不解了,急着问:“龙柏好好的,为什么弄倒?”
  
  师父脸一整:“谁说好好的?你没见雪把柏叶都压塌了吗?再压就断了。那不是‘放倒’,是‘放平’,为了保护它,教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霁再扶起来。”
  
  天寒,加上全球金融危机,香油收入少多了,连小沙弥都紧张,跑去问师父怎么办?
  
  “少你吃、少你穿了吗?”师父瞪一眼:“数数!柜里还挂了多少衣服?柴房里还堆了多少柴?仓房里还积了多少土豆?别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是把心安顿。”
  
  春天果然跟着来了,大概因为冬天的雪水特别多,春花烂漫,更胜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渐渐恢复往日的盛况。

  师父要出远门了,小沙弥追到山门:“师父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师父笑着挥挥手:“你们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0:51 | 查看全部
缟獴的生存智慧时间:2013-07-05 作者:未详 点击:2159次   缟獴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
  
  凶悍的狮豹、贪婪的野狗、凌厉的禽鸟,全都将它列入菜单。
  
  缟獴筑巢群居。首先,年轻的雄獴钻出来侦察,如果没有敌人埋伏,它就发出一种奇特的叫声,通知首领和全体成员登场。伊拉是这个族群的“女王”。它的丈夫欧度,是最杰出的斗士。另一只成年缟獴塔库,是捕猎专家。它们共有19名成员。
  
  一天,天空一片漆黑,滂沱的暴雨从天而降。缟獴的巢穴岌岌可危。欧度和塔库,冒着风雨加固洞穴的墙壁,以确保安全。因为,一周后,这里就是“育婴房”,包括伊拉在内的雌缟獴们,将在同一天当上妈妈。
  
  3周后,新出生的小缟獴爬出洞穴玩耍。健康的小缟獴活泼伶俐,很快就能够跟上族群的行动。然而,一只叫凯瑟的“小男孩”,不仅异常瘦小羸弱,而且是个瞎子。幼崽出洞,首先举行一个确认气味的仪式。成年缟獴舔舔闻闻、蹭蹭摩摩,辨认并记住小缟獴的气味。这对缟獴族群十分重要,所有的成员都必须参加。
  
  可有一个小家伙却迟到了。它就是又瘦又小,紧闭双眼的凯瑟。虽然,它很有可能成为族群的累赘,但伊拉带头舔了它,于是大家纷纷效仿,接纳了它。小缟獴并不一定由自己的亲生父母照料。除了群体的照顾外,幼崽可以亲近、依赖任何一个成年缟獴。塔库,成了小凯瑟的“监护人”。
  
  为了安全,缟獴每隔几天就要搬一次家。因为如果不常搬家,它们的味道就会积累,引来捕食者。在搬家前,成年缟獴会再次确认幼崽的气味,以防途中走失。伊拉叼着一只幼崽走在最前面。它知道走哪条路,才能最快、最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族群前进的速度很快,凯瑟很难跟上。
  
  在一片开阔地带,缟獴们都忙着抓屎壳郎、蝎子补充营养,而凯瑟却只能闭着眼睛拼命大叫。叫声引来一只饥饿的地犀鸟,说时迟,那时快,正在放哨的塔库像离弦的箭一般,冲过去把鸟吓跑了。虽然眼睛看不见,凯瑟开始努力学习觅食和辨别气味,并在塔库的“指导”下,学会了辨别同伴的叫声,及时采取行动。同时,自己也不断发出叫声,和大家保持联系。旅程中,它竭力跟随同伴的气味前进,争取不拖大家的后腿。
  
  初夏,草原上到处都是丰茂的青草,食物充足,动物们可以尽情地享用。尽管凯瑟已经3个半月大了,但它的个子还是很小,眼睛还是没有睁开,觅食还是十分困难。它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它的顽强,还有族群的接纳以及塔库的照顾。塔库总能带回双份的食物,和饥肠辘辘凯瑟分享。
  
  狮子,通常喜欢猎杀大个的、肉多的动物。但时运不济,饥不择食时,也会把目光转向缟獴。“曲、曲”——有情况!得到报警,雌性缟獴赶紧带着幼崽,到安全的地方躲藏。而地位较低的雄性缟獴,则负责引开狮子的注意力。碰到狮子,缟獴们不能钻到洞穴里藏身,因为地面潮湿松软,狮子很容易把它们挖出来、吃掉。
  
  缟獴们施展浑身解数,四散溃逃。在一片慌乱中,凯瑟不幸落在了后面。它意识到了危险,拼命地叫喊求救。塔库用叫声回应着,并折返到凯瑟旁边来回跑动,用叫声告诉凯瑟逃生的方向。“曲、曲”又一阵惊恐的叫声,大家才发现,还有一只幼崽也身陷险境。它的旁边,有一只流着口水的猎豹。狮子也循声而去。危急关头,欧度铤而走险,试图营救。但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它们各自成了狮、豹协同合作的战利品。
  
  幸存的缟獴返回洞穴。对伊拉而言,欧度的死是个沉重打击。缟獴们挤挤挨挨,舔它、抱它、安慰它……但也有一个好消息:凯瑟的眼睛终于睁开了。它忠诚地守护着伊拉和塔库。它以自己的勇敢和顽强,将成为族群中地位最高的雄性,帮助伊拉领导族群,保护族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1:04 | 查看全部
随变与自我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5262次   从前,有位年轻人,在父母去世之前,他一直与父母生活在山上,因此对山下的生活不甚了解,而且也不大与人交流。父母去世后,年轻人决定去山下闯荡一番。
  
  到山下后,年轻人发现,很多人都与他很不同,他们说话很大声,中气十足。年轻人在山上生活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温顺的性格有什么不妥,但到了山下,竟然有人说他“娘娘腔”。为了摆脱这个称号,他也开始学着大声说话,大口吃饭,大口喝酒,衣服也不经常打理了。后来他越来越大大咧咧,又有人说他“粗鲁”、“野蛮”,这时他又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处处小心。总之,随着人们对他的评价,他不断改变着自己,甚至连工作也换了好几份,但是一直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甚至得到更多的“建议”,有些建议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让年轻人十分苦恼,左右为难。与此同时,不断改变自己也让他疲惫不堪。
  
  为了找到生活的真谛,排解心中的苦闷,年轻人决定听从一位老人的话去找寻禅师解惑。禅师很亲切地接待了这位可怜的年轻人,问:“是什么事情让你这样苦恼不堪呢?”
  
  “禅师,请您帮我解除心中的苦恼吧!我的内心是这样的烦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听从每个人的建议,但还是不能做到让别人都满意。各种矛盾在我心中缠绕,现在连我的生活和我的内心都变得杂乱无章了。请禅师为我解除这心中的苦恼吧。”
  
  禅师听了年轻人这番诉说后,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年轻人来到了后院一间古旧的小屋里。那间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而桌子上放着一杯水,似乎是很久没有人来过了,桌面上积满了灰尘。进屋后,禅师只是看着杯子微笑不语。年轻人随着禅师的眼光也向杯子看去。看着看着,年轻人竟然好像悟到了什么道理。
  
  这时,禅师问道:“这个杯子已经放在这间屋里一整天了,有无数的灰尘落在里面,但是水却还是如此澄清透明,你说是为什么呢?”
  
  年轻人想了想,忽然激动起来了,说:“禅师,我明白了。因为灰尘都沉到杯子底下了,所以水才会如此清澈。”
  
  禅师意味深长地说:“生活中你总会接触这样那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落在水杯里的灰尘,而你的心就像水杯,你越是振荡,就越会把水搅得一片浑浊。如果你能把这些东西都沉淀下去,让你的心静下来,那你心中的水就会像这杯水一样清澈了。”
  
  看着年轻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禅师接着说道:“你本来就是个有慧根的孩子,只不过是被世间的一些假象迷惑了。你本来就很好,做你自己就够了,何必随别人的想法而左右摇摆呢!现在关上你的耳朵,回归心灵最初的宁静,好好听听你的心声吧。”
  
  年轻人沉默了许久,想了很多,突然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模样。那时的自己性格温和、待人有礼,虽然有人说自己“娘娘腔”,但也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自己,反而是不断改变自己以后,喜欢自己的人才变得越来越少,而且那时的自己也是最单纯、最快乐的。
  
  过了许久,年轻人终于开口了:“多谢禅师!我想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静下心来,做最真实的自己,你心中的苦闷自然就化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1:14 | 查看全部
你所说的话就是所修的路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4549次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城里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子说:“师父,今天我们肯定能化到不少东西。”师父不语。弟子刚说完,有人狠狠地从一间店里扔出一个玻璃酒瓶,碎了一地。
  
  师父驻足,弯腰捡拾玻璃碎片。弟子不解问道:“多管闲事干什么?反正我们不经常到城里来,玻璃又扎不到我们,还是赶紧去化缘吧。”
  
  师父指着不远处向他们走来的一个人说:“看见了吧,他拄着拐杖,走在盲道上,眼睛肯定不好,万一被玻璃扎到怎么办?这大街上人来人往,碎片很容易扎破车轮,还有许多人穿着凉鞋,不小心踩在上面会伤着脚的。”
  
  弟子对师父的善举油然起敬。他们将玻璃碎片全部捡起来倒进垃圾桶里,然后开始化缘。在一家店铺门口化缘时,店老板一脸的不屑,不怀好意地骂他们:“像你们这样穿个和尚服,骗人钱财的我遇到太多了,你以为穿个马甲我就不知道你们行骗的行径了?还没开张就来要钱,晦气,真晦气。滚开,滚开,赶紧消失,不要影响我的生意,否则我要报警了。”面对无理的指责谩骂,弟子准备和店老板理论,师父拉住了他,说:“施主,息怒。对不起,打扰了。祝你生意兴隆,广结善缘。”
  
  他们刚准备离开,附近的一个店主人走过来对刚才无理的那个人说:“他们肯定不是骗人的,因为我刚才看见他们扶着盲人过街,而且还把地上的玻璃片捡到垃圾桶里。如此心存善念的人怎么会骗人呢?”说完,他主动给师徒两人送上一份心意,并热情地祝他们一路平安。师徒两人微笑着鞠躬,表示谢意。
  
  弟子说:“师父,世上还是有好人相信我们。”师父说:“记住,我们所说出的话,付出的善举就是自己所修的路。心存无边善念,路不会断头;手付举手之劳,缘不会尽头。总会有人扶你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1:23 | 查看全部
平淡无奇的一张纸条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4454次   从前有个非常残暴的国王,由于他的王后被一位外国来的博士拐走了,从此,他非常憎恨有知识的人,时间一长,他对知识也恨之入骨。
  
  这一天,他颁布了一项命令:收缴全国所有书籍,谁敢私藏半张纸,一律格杀勿论。
  
  那些从全国各地收缴来的书籍被集中在首都最大的广场上当众销毁。
  
  望着熊熊烈焰冲天而起,那如山的珍贵典籍葬身火海,人们无比痛心。然而慑于暴君的淫威,他们敢怒不敢言。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完全熄灭。一名负责清理灰烬的士兵发现里面有半张纸还没完全烧坏。趁大家不注意,他把这半张纸偷偷藏在口袋里。
  
  回到家他都不敢把它拿出来,直到夜里,他才悄悄到院子里,把那半张纸拿出来。借着朦胧的月光,他仔细看了起来。他看到上面有一行模模糊糊的字,可惜他不识字,根本不知道这行字是什么意思。
  
  直到那个残暴的国王死后,他才得以拿出那张纸条请教别人。
  
  那行字平淡无奇却让他终身受益。
  
  那行字是:“一切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1:35 | 查看全部
燕子的哲学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5270次   在动物界,老虎称兽中之王,凤凰为鸟中之首。
  
  燕子呢?微不足道,什么都算不上,论羽毛没孔雀那么漂亮,论嗓音没百灵那样婉转,论作用没啄木鸟那样受人重视。
  
  可在当下,许多鸟兽在人类追杀中,濒临灭绝,燕子却“人丁兴旺”,个中的奥妙就在于燕子的智慧之中。
  
  所有的鸟的共同特点都是怕人,它们将巢筑在大树和深山之中,以免遭到人类袭击。燕子却不然,它将栖息的鸟房建在人类房屋正堂的梁上,却没有人故意去伤害它,这就是燕子的精明之处。燕子似乎清楚地懂得,人类是既不能离他们太近,又不能离他们太远的一族。
  
  你看那些家禽,离人类太近,终遭人类随意杀戮。
  
  再看那些野生动物,离人类远远的,结果也遭到人类猎捕。
  
  小小燕子哲学的实质就是注意与人类保持一定的距离。它可能是从那些距人类太近或太远的动物的遭遇中得到了启示,做到了既与人亲近,又不受人的控制,时刻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使人像敬神般地敬奉它,称它为益鸟,将其燕尾称之为剪刀,并将燕子的到来形容为春天的象征。
  
  燕子处事哲学说到底是明哲,它将巢筑在人类的房梁上,取得人类的第一信任,这一点是任何鸟都不及的。在这之后,它安心地在此生养繁衍,过了一段时间,当人们厌烦其飞来飞去,乳燕声嘶力竭的叫喊时,燕子便知趣地举家迁走。人的火气平息下来,不见燕子身影,又念燕子的好,盼它回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燕子往往就是遵循人类这种情绪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燕子的哲学是值得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生存和发展借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9:51:49 | 查看全部
狼群的活动圈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2513次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相处最近的是亲人和恋人。但有时欲亲近反而疏远,爱反而产生恨。是什么魔力在点化着世间的因缘?没有魔力,却有规律。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不完全相融。狼群在划分地盘时,留有一个公共区域。相交部分为它们提供了杂交的可能性,不相交部分又使它们保有自己的个性。当活动圈重合,狼群则厮杀,活动圈相离,狼种则退化。
  
  交叉圆理论向世人暗示了一种与亲爱的人相处的艺术。亲密的人之间,应该是两个相交不相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可以尽享亲情和温馨,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天地和色彩甚至隐私。再亲密的人,也不应该将这部分慷慨地全部让出,也不能因一时矛盾无限地扩大。当两个圆没有了距离时,加重的只是阴影。在阴影的笼罩下,放弃与获得都被赋予一种疼痛和悲壮。懂得交叉圆理论的人,懂得最合适的距离的人会握有最完美的感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