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9:33:05 | 查看全部
输了起点,还有拐点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271次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
  
  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着边的两个人,据说两家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是好的,何况性格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的确是优秀得让她不得不打心眼儿里膜拜。
  
  其实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一直过得特别顺畅。她除了性格有些夸张,骨子里有些叛逆以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是中上等。那个时候她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直到中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杨丽丽不出任何意外地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苏小薇勉强达到一所普通中学的分数线。两个人的人生在大人看来,似乎从这一步就开始泾渭分明。
  
  高中三年,杨丽丽一如既往地优秀得让人望尘莫及。那个时候苏小薇最怕的是春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会拿两个人做比较。以前她也不在意,可似乎是一夜之间她渐渐地开始思考起人生这样重大的话题,杨丽丽永远是她人生路上的一盏指明灯。若真要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与杨丽丽比拼,她觉得她的人生真是有些失败。
  
  杨丽丽接到北大通知书的时候,苏小薇的分数刚好达到二本分数线。如果说人生摈弃掉出生这样的客观因素,从这一步开始作为起点的话,那苏小薇不得不承认,她在起点上输了一大截。
  
  大学四年,苏小薇像一头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她活跃在学校的各大社团,是各项大型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带领一帮文学爱好者把一本校园刊物办得有模有样。空闲的时候,她就躲进图书馆给各大杂志写稿子,四年坚持下来已是小有名气。毕业的那年,她去了北京,带着各种获奖作品加上面试时的出色表现,挤进了当地有名的报社。
  
  苏小薇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同一栋大楼里遇见杨丽丽。更戏剧化的是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她与学商务英语的杨丽丽供职的是同一家单位的不同部门。人生似乎在那一刻殊途同归,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杨丽丽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有力,而苏小薇的人生开窍得有点晚。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在人生的拐点上,赢得很漂亮。
  
  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数学老师说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方法千千万万种,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吧,即便我们输了起点,至少我们还有拐点。所以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埋下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说不定哪天拐个弯,看到的就是那个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9:33:52 | 查看全部
拐点之前,没有真相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256次   澳大利亚有一种园丁鸟,它们的求爱方式奇特而又美好,萌得令人目瞪口呆。
  
  公鸟们依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有的在自己的巢穴内摆满蓝色花朵,有的喜欢黑色元素,于是孜孜不倦将小圆粪球摆满卧室,如果上面长了纤细的白色蘑菇,破坏了暗黑气氛,园丁鸟还会毫不气馁地啄掉它们。它们聪明又羞涩,紧张又期盼,都希望雌鸟最终会选择降临自己的领地,成全它们的爱情。从最细微的一粒蓝色开始,没人知道园丁鸟会以怎样的毅力汇聚成一片天蓝色的海洋,邻居最终会用火红色打败自己吗?女朋友会喜欢黑色粪球吗?
  
  在雌鸟做出选择之前,这是园丁鸟之间看似暗无天日的一场竞赛,然而若没有这样浩瀚而甘愿的经营,它们也无权迎接拐点的到来。
  
  水有沸点,油有燃点,数有拐点,而人生有转折点。许多人只看见了沸腾的水汽,燃烧的火光,拐点后的曲线,人生的大起大落,殊不知从来没有奇迹般的陡然上升,或深渊般的急转直下,一切向上的拐点之前都有默默无闻的坚持,一切向下的拐点之前都有江河日下的原因。中国有句古话,尽人事,听天命。遭遇拐点之前,是否把自己能做的部分做到最好,是决定拐点方向的一个不能忽视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9:34:03 | 查看全部
失望的爱情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327次   如果希望爱情给你带来幸福,那你一定会失望。你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满足、欣喜、某种保障,但这都不是爱情。要分辨这个需要更多的自省。

  我常听到有人表达他的感情,而所说的不过是他的需求,他的企图和别人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的难过和愤怒。

  如果你是不幸福的,爱情只能给你带来更多的矛盾和缺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9:34:18 | 查看全部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287次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目光已经游离而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我盛满一切的灵魂
  
  而你从一切中出现,充盈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像一只梦想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歌般细语的蝴蝶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静谧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借着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亮若明灯,简单如指环
  
  你如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你的沉默即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远隔千里,满怀哀恸,仿佛你已不在人世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就已足够
  
  而我会感到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感到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9:34:39 | 查看全部
仰天吐唾,逆风扬尘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209次   《四十二章经》说:“仰天吐唾,唾不至天,还堕己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施舍亦如送礼给人,如果我们所送的礼物不恰当,对方不肯接受,那就只有自己收回,所以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背负这条鱼,让我恐惧烦恼;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不就得到自在了吗?如果骄慢是烦恼,你能舍去骄慢,不就能得到清凉了吗?如果妄想是虚妄,你能舍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实了吗?如果挂碍是痛苦,你能舍去挂碍,不就能得到轻松了吗?所以能舍什么,就能得什么,这是必然道理。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能够舍的人,一定是拥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感恩、结缘的性格,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给你。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嗔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总之,以舍为得,妙用无穷。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能将其舍给别人,你必然会得到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妄想都舍了,自然就会得到人生的一番新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9:34:54 | 查看全部
开花的心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333次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甚至每一棵草都有着开花的心。
  
  几十年我细数着春夏秋冬,执著地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朵盛开的鲜花。我闭门谢客,我不修边幅,营造着那艘诺亚方舟。就这样,在众人的异样声中这艘船真的造好了,而这艘船的主人——我却迷失了,迷失在了自我的花红柳绿之中。曾经的过往清晰而又迷离。
  
  深夜里的昙花悄悄开放,又默默散去。
  
  璀璨的烟花在星辰的艳羡中却又飘然而去。
  
  一切的一切,来的如此的自然,去的又如此的平静。未曾给过一个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可这一切孤独迷惘的我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来来往往的车辆奔向它应该去的地方。生命的浪花激起之后必然归于静谧,就如花开必然花落一样平常,只是由于世人的私心总想把“某一个”定格在一瞬。
  
  漫步在街道上,商场里争相播放着商品打折的信息。生活可以这样。
  
  奔跑在田野里,天空中成群的鸟儿追逐喧闹。生活也可以这样。
  
  穿梭在人群中,高昂的头颅,自信的笑容,坚定有力的脚步。生活更可以这样。
  
  每朵花,每棵草,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一方小小的舞台,成就着每一个人的梦想。
  
  而我只记得:从今天起,用心走路,用心看天;从今天起,用心生活,用心做人;从今天起,用心练字,用心写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1:27 | 查看全部
自由与约束时间:2013-11-22 作者:未详 点击:437次   个人的自由来自于对自己的约束。自由,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相反,自由意味着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事。
  
  罗丹把自己约束在雕塑的世界里,柴可夫斯基则专注于音乐,但他们都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米开朗琪罗把自己约束在西斯廷教堂的圆顶下面,他画成了壁画,创造了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充分享受了创作的自由。
  
  想起约瑟夫·雷杜德,一位法国著名画家,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玫瑰花。任凭法国革命大潮汹涌政权更迭,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是画他的玫瑰花。整整20年,雷杜德以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完成成《玫瑰图谱》。书里169种楚楚人的玫瑰,成为世界玫瑰的经典。浪漫的玫瑰,来自于最不浪漫的劳作,来自于他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对自己严格的约束。在此后180多年里,《玫瑰图谱》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一种新版本面世。雷杜德懂得约束自己,二十年如一日,只是画他的玫瑰花,却在这看似单调枯燥的事情里,享受着自由的乐趣。
  
  在自己的世界里,过自己的生活,你就成了上帝,从而获得最大的自由。自由即约束,而约束意味你将成为某一个角色,并需要为此而默默坚守。一天,一月,一年,坚持将一件事做到最好,并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喜乐,这不正是生命的自由吗?释迦牟尼专注于“佛陀”的事,孔子专注于“仁爱”的事,康德专注于“道德”的事……能够约束自己者心心做事,成为自己的主人,进入自由王国;不能约束自己者,泛滥百事,则只能成为事物的奴隶,落个身不由己的可悲结局。
  
  人人都曾有过伟大的梦想,但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审因为没有学会自知、自制,没有做到心无旁骛、自我约束。人的一生,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唯有专注如一,将力量集中于一点,方可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这也许就是自由与约束的辩证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2:22 | 查看全部
一把钥匙时间:2013-11-23 作者:未详 点击:174次   我向严羚求婚。
  
  严羚父母说:结婚可以,但你妈必须搬出去。
  
  我是个农村大学生,他们肯把女儿嫁给我已经够委屈了,再说这小小的两室一厅,也确实够挤的。可是,让我跛脚的母亲离开家去哪呢,我是她唯一的儿子。
  
  我彷徨至极。母亲发现我情绪的变化,担心地问这问那。
  
  这几天母亲不知为何性情大变,吵嚷着要去养老院过自在日子。那天我一下班,她把门钥匙往我手里一塞,对我嚷:“上半生伺候老的,下半生又伺候小的,现在我老了伺候不动了,我也要去养老院过几天舒心日子了!”
  
  当我接过钥匙时,有过短暂的愧疚,但很快,这种感觉就被一种激动和欣喜所代替,这下严羚可以做我的新娘啦。
  
  每次去养老院看母亲,她都高高兴兴的。
  
  与严羚结婚半年后,我去养老院。
  
  临出门时院长叫住我:“你母亲不适应养老院的生活,除了你来探望之外,她成天就呆呆地对着你的照片自言自语,这样长期下去担心她精神上出问题。”
  
  “不是……院长,”我诧异非常,“我每次看到她都开开心心的啊!”
  
  “那是装出来给你看的。”院长叹口气。
  
  我仓皇折返。看到母亲,捧着我的照片神情哀伤地自言自语:“林儿,你过得好娘就高兴……”。
  
  一年多以前,严羚的父母悄悄地来找过我母亲,希望母亲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离开。
  
  我一路狂奔折返,跪倒在母亲面前。
  
  我对严羚说:“羚,我要把母亲接回来一起过。”
  
  严羚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她摸着我的头说:“当初我以为是母亲自己要住养老院,我才没说什么,既然她不习惯,就回家来吧,我们欢迎她。”
  
  第二天,我来到养老院,我把母亲的东西收拾打了个小包,母亲诧异地望着我。
  
  我掏出钥匙,把它放在母亲手心:“妈,咱们回家。这半年是儿子不孝,让你受苦了。”
  
  母亲哭了。
  
  我说:“妈,乖,别哭,咱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2:39 | 查看全部
生日礼物时间:2013-11-23 作者:未详 点击:144次   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有些拮据,仅靠父亲一个人的薪水维持家用,我们姐弟几个要上学,一路供下来,母亲很是辛苦。我们姐弟几个没事还好,那时候母亲最怕的就是我们生病。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十岁那年,我害了一场病,医生怀疑是肺结核,要求住院观察。那时候父亲被派野外勘察半年,母亲安置好姐姐与哥哥,到医院陪我。生病的孩子都是很任性的,有一天,哥哥姐姐过来看我,为了显示我的重要,我吵着要吃黄桃罐头,妈妈无奈,从衣衫里掏出钱来,央姐姐出去买。姐姐不依,说,你看他那劲头,哪像有病的样子,医生不说让我们出院了吗?我们哪还有钱买这些东西?
  
  妈妈沉下脸来,命令姐姐去买。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为了交我的住院费,母亲卖掉她出嫁时姥姥给她的唯一的嫁妆,一副金耳环。
  
  大学毕业那年我21岁,被分配到一家企业做科员。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正值母亲生日,思前想后,决定给妈妈买一副耳环。
  
  我把装有耳环的盒子递给妈妈,母亲打开盒子的一刹那,泪水涌了出来。父亲说,这是你妈妈收到的第四副耳环了,你们几个呀,真是不孝,老惹她哭。你妈妈每看到这些耳环都会掉眼泪,说孩子们知道疼她。
  
  妈妈始终没有戴上那些耳环,她说,这是孩子们的心,她要好好地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2:52 | 查看全部
最好的礼物时间:2013-11-23 作者:未详 点击:249次   大师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智者,说话做事都令人如沐春风,心生敬佩。他有四个徒弟,除小徒弟年方十二、心性未定之外,其余三个皆出类拔萃,或才能出众,或德行高尚。
  
  一日,大师外出归来,唤过徒弟们,对三个年长的徒弟说:“昨日在街上,我不时见到乞丐卧于路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路人却多是漠不关心,并不施以援手,似习以为常。你等三人素有才能,不如各显其能,帮帮这些人,也算为师对你们的考验,如何?”众弟子齐道:“谨遵师命。”
  
  三人出门后,大师兄开口道:“二位师弟,此番师父让我等做这行善积德之事,我等当尽心竭力,不可怠慢。”“是,师兄。”二人答道。言罢,三人揖别,各自去了。
  
  数月之后,大师召徒弟们询问情况。
  
  大徒弟首先答道:“师父,我这些天在城外广设粥棚,供那些乞丐吃喝,救活无数。”大师听罢,点头赞许。
  
  二徒弟上前施礼,道:“师父,我在街中赁了个门面,专为乞丐出主意、找营生,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致饿死。”大师含笑说:“不错。”
  
  大师又问三徒弟,三徒弟答道:“师父,我不如大师兄多财,也不比二师兄聪慧,但每每见有人行乞,我都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对他们说些暖心的话,让他们感受到平日里得不到的温暖。”大师看着三徒弟,捋须颔首:“甚好。”
  
  师徒几人聊了一会儿,三个年长的徒弟退了出去,小徒弟却留了下来。他问:“师父,徒儿有一事不解,求师父指点。”“哦?说来听听。”“徒儿观三位师兄所为,大师兄重物质,三师兄重精神,但都只能助乞丐一时,不能帮一世。只有二师兄授之以渔,甚为高明,何不让其余二位师兄依此法行事呢?”大师摇了摇头:“谬矣!人的能力不同,行事风格相异,他们三人所为,看似不同,实则都是在尽己之力帮助他人,不分高下,故为师都予以肯定。给予的真谛就在于此——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无论多寡,只要肯做,就是给予别人的最好的礼物。”
  
  小徒弟点点头,默然不语,似有所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