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3:06 | 查看全部
输了起点,还有拐点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272次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
  
  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着边的两个人,据说两家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是好的,何况性格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的确是优秀得让她不得不打心眼儿里膜拜。
  
  其实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一直过得特别顺畅。她除了性格有些夸张,骨子里有些叛逆以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是中上等。那个时候她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直到中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杨丽丽不出任何意外地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苏小薇勉强达到一所普通中学的分数线。两个人的人生在大人看来,似乎从这一步就开始泾渭分明。
  
  高中三年,杨丽丽一如既往地优秀得让人望尘莫及。那个时候苏小薇最怕的是春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会拿两个人做比较。以前她也不在意,可似乎是一夜之间她渐渐地开始思考起人生这样重大的话题,杨丽丽永远是她人生路上的一盏指明灯。若真要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与杨丽丽比拼,她觉得她的人生真是有些失败。
  
  杨丽丽接到北大通知书的时候,苏小薇的分数刚好达到二本分数线。如果说人生摈弃掉出生这样的客观因素,从这一步开始作为起点的话,那苏小薇不得不承认,她在起点上输了一大截。
  
  大学四年,苏小薇像一头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她活跃在学校的各大社团,是各项大型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带领一帮文学爱好者把一本校园刊物办得有模有样。空闲的时候,她就躲进图书馆给各大杂志写稿子,四年坚持下来已是小有名气。毕业的那年,她去了北京,带着各种获奖作品加上面试时的出色表现,挤进了当地有名的报社。
  
  苏小薇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同一栋大楼里遇见杨丽丽。更戏剧化的是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她与学商务英语的杨丽丽供职的是同一家单位的不同部门。人生似乎在那一刻殊途同归,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杨丽丽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有力,而苏小薇的人生开窍得有点晚。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在人生的拐点上,赢得很漂亮。
  
  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数学老师说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方法千千万万种,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吧,即便我们输了起点,至少我们还有拐点。所以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埋下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说不定哪天拐个弯,看到的就是那个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3:18 | 查看全部
拐点之前,没有真相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258次   澳大利亚有一种园丁鸟,它们的求爱方式奇特而又美好,萌得令人目瞪口呆。
  
  公鸟们依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有的在自己的巢穴内摆满蓝色花朵,有的喜欢黑色元素,于是孜孜不倦将小圆粪球摆满卧室,如果上面长了纤细的白色蘑菇,破坏了暗黑气氛,园丁鸟还会毫不气馁地啄掉它们。它们聪明又羞涩,紧张又期盼,都希望雌鸟最终会选择降临自己的领地,成全它们的爱情。从最细微的一粒蓝色开始,没人知道园丁鸟会以怎样的毅力汇聚成一片天蓝色的海洋,邻居最终会用火红色打败自己吗?女朋友会喜欢黑色粪球吗?
  
  在雌鸟做出选择之前,这是园丁鸟之间看似暗无天日的一场竞赛,然而若没有这样浩瀚而甘愿的经营,它们也无权迎接拐点的到来。
  
  水有沸点,油有燃点,数有拐点,而人生有转折点。许多人只看见了沸腾的水汽,燃烧的火光,拐点后的曲线,人生的大起大落,殊不知从来没有奇迹般的陡然上升,或深渊般的急转直下,一切向上的拐点之前都有默默无闻的坚持,一切向下的拐点之前都有江河日下的原因。中国有句古话,尽人事,听天命。遭遇拐点之前,是否把自己能做的部分做到最好,是决定拐点方向的一个不能忽视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3:30 | 查看全部
失望的爱情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328次   如果希望爱情给你带来幸福,那你一定会失望。你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满足、欣喜、某种保障,但这都不是爱情。要分辨这个需要更多的自省。

  我常听到有人表达他的感情,而所说的不过是他的需求,他的企图和别人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的难过和愤怒。

  如果你是不幸福的,爱情只能给你带来更多的矛盾和缺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3:44 | 查看全部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288次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目光已经游离而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我盛满一切的灵魂
  
  而你从一切中出现,充盈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像一只梦想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歌般细语的蝴蝶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让我在你的静谧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借着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你的沉默亮若明灯,简单如指环
  
  你如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你的沉默即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远隔千里,满怀哀恸,仿佛你已不在人世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就已足够
  
  而我会感到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感到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3:57 | 查看全部
仰天吐唾,逆风扬尘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210次   《四十二章经》说:“仰天吐唾,唾不至天,还堕己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施舍亦如送礼给人,如果我们所送的礼物不恰当,对方不肯接受,那就只有自己收回,所以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背负这条鱼,让我恐惧烦恼;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不就得到自在了吗?如果骄慢是烦恼,你能舍去骄慢,不就能得到清凉了吗?如果妄想是虚妄,你能舍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实了吗?如果挂碍是痛苦,你能舍去挂碍,不就能得到轻松了吗?所以能舍什么,就能得什么,这是必然道理。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能够舍的人,一定是拥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感恩、结缘的性格,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给你。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嗔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总之,以舍为得,妙用无穷。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能将其舍给别人,你必然会得到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妄想都舍了,自然就会得到人生的一番新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4:11 | 查看全部
开花的心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334次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甚至每一棵草都有着开花的心。
  
  几十年我细数着春夏秋冬,执著地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朵盛开的鲜花。我闭门谢客,我不修边幅,营造着那艘诺亚方舟。就这样,在众人的异样声中这艘船真的造好了,而这艘船的主人——我却迷失了,迷失在了自我的花红柳绿之中。曾经的过往清晰而又迷离。
  
  深夜里的昙花悄悄开放,又默默散去。
  
  璀璨的烟花在星辰的艳羡中却又飘然而去。
  
  一切的一切,来的如此的自然,去的又如此的平静。未曾给过一个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可这一切孤独迷惘的我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来来往往的车辆奔向它应该去的地方。生命的浪花激起之后必然归于静谧,就如花开必然花落一样平常,只是由于世人的私心总想把“某一个”定格在一瞬。
  
  漫步在街道上,商场里争相播放着商品打折的信息。生活可以这样。
  
  奔跑在田野里,天空中成群的鸟儿追逐喧闹。生活也可以这样。
  
  穿梭在人群中,高昂的头颅,自信的笑容,坚定有力的脚步。生活更可以这样。
  
  每朵花,每棵草,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一方小小的舞台,成就着每一个人的梦想。
  
  而我只记得:从今天起,用心走路,用心看天;从今天起,用心生活,用心做人;从今天起,用心练字,用心写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4:44 | 查看全部
趁我们还来得及拥抱时间:2013-11-21 作者:未详 点击:226次   我20岁生日宴上,妈以一身补丁衣服出现在大学,戳穿了我“厂长公子”的谎言,“吓”跑了我的女朋友珊琳。此后,我就再也没回过老家。工作之后也只是汇点钱给她。
  
  我每隔几个月都会给妈汇一笔钱,但汇款单的“附言”一栏中我从未写过一个字。
  
  那次汇款是妈妈生日临近了,我特意多汇了两百元,在把汇款单交给工作人员的一刹那,我鬼使神差地在附言一栏留了几个字:妈妈生日快乐。
  
  两个月后,我再去邮局汇款,那位常给我汇款的工作人员说,你上次的汇款退回来了。
  
  正纳闷,姐打来电话,说妈得了很重的病,医生说日子不多了,要我无论如何回去一趟。
  
  看到妈妈白发苍苍的头颅,我的心已经汪洋一片。可是,这汪洋终究没能冲破我坚硬的心壳。我冷冷地问:上次汇款怎么退回去了?为什么不去取出来?
  
  妈妈用怯怯的眼神看着我,想说什么却没说。
  
  晚上临睡前,姐进来了,姐说,轩轩,那笔八百块的退款你收到了吧。妈收到汇款单后看到单子上还有别的字儿,就叫人念给她听了,听完妈就哭了。这单子她就一直收着,不舍得取掉……
  
  姐姐说,妈几乎天天抚摸那几个字。
  
  那一刻,我埋藏在心里的汪洋恣肆着冲进眼眶。
  
  我俯身,看见妈的眼角有泪。妈没睡着,她醒着。
  
  我抱住妈羸弱的身子,用我柔软的心温热她:妈,儿子错了,趁还来得及,让儿子抱抱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4:58 | 查看全部
在“被拒绝”中成长时间:2013-11-21 作者:未详 点击:235次   “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这是我看《明周》一篇艺人林建明访谈时见到的两句话。
  
  艺人今天已有名有利有江湖地位。但她回忆,少时曾一时拮据,问人借钱。以为不难吧,可是,一个不借,两个不借……心一直往下沉。被拒绝,才霎时长大,明白求人不如求己,要靠自己发愤、争气。
  
  有些人比较幸运,在爱中成长。
  
  有些人比较凄厉,在恨中成长。
  
  但,大部分人,也不过在大大小小的“被拒绝”中成长吧。幸好这样,不致伤心伤肺,入骨入肉。当然,也有极深的痛楚如魔如魇,但你我不说,又有谁知?等于没发生过了……
  
  大家总遇上沮丧的事,沮丧之际,没有援手,更加寂寞。但“人情冷暖”的意义正在于:
  
  一、如何自处;
  
  二、如何前进;
  
  三、如何回头。
  
  这需要一点时间。
  
  能过这三关了,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人费尽一生心力,换取的,不外一声叹息,或一个微笑。
  
  ——当然,我们极力争取笑到最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5:11 | 查看全部
感谢“划痕”时间:2013-11-21 作者:未详 点击:419次   高尔夫运动刚刚兴起时,只是对球的重量、体积做了相关的规定。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很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

  一些赛手甚至在新球上特意弄出并不美观的伤痕。

  原来,有伤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

  于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

  从此,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对高尔夫球来说,最值得感谢的就是那些划痕了,正是划痕,使之从普通升华为优秀。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心灵何尝不是一粒“高尔夫球”呢?我们需要感谢来自生活的“划痕”:

  欺骗使我们走向清醒,伤害使我们走向坚强,挫折使我们走向执著,不幸使我们走向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25:23 | 查看全部
幸福的脆响时间:2013-11-22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九岁时,她缠着母亲买漂亮的红皮鞋。她见小伙伴穿过,走路会有“咯噔咯噔”的响声。日子拮据,母亲为难,她赌气不吃饭,哭闹了一周,母亲只好给她买来,她迫不及待地穿上,“咯噔咯噔”来回走,整个世界都是清脆的响声,那是她九岁时的幸福。
  
  十六岁时,她突然无端地腿疼,卧床数月,疼痛不分昼夜地煎熬着她。竟是骨癌,两次手术最终让她失去了右腿。她躺在病床上,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云飞走,她的内心却一片灰暗,青春的脸上写满了绝望。母亲日夜守着她,丫头不哭,啊,咱装上假肢一样能走路,一样把皮鞋踩得咯噔响……
  
  她从不知道,医生曾告诉过母亲:手术后她最多只能再活五年。母亲把这话压在心底,一日一日祈求着上苍:让女儿好好地活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是母亲所有的幸福。
  
  二十三岁时,她拄着拐杖,脚上是母亲新买的皮鞋,拐杖触地的沉闷声和皮鞋清脆的落地声,此起彼伏,她已习惯了这声音。母亲愧疚地说,等明年攒够了钱,就给你装假肢。她淡淡地笑,妈,不用了,这样挺好。母亲转过身偷偷抹眼睛,母亲知道,她的女儿终于熬过来了。
  
  三十二岁时,她牵着三岁的女儿散步。每走一步,笨拙的假肢便会传出“咯噔”一声。女儿问,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她忽然想起九岁时的情景,脸上漫过安然的笑。她知道,那幸福的声音从未消失,一直都在她的生命里脆响着。
  
  她俯身跟女儿说,这声音的名字叫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