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5:46 | 查看全部
爱在一日三餐里时间:2013-10-24 作者:未详 点击:377次   七十多岁的根奶奶最近迷上了看韩剧,每天午饭后,她就守在电视机前面,等待着韩剧的播放。那些谈情说爱的韩剧看得多了,根奶奶的心态也就不平衡了,她常常对根爷爷抱怨:“瞧电视上那些小伙子大姑娘,多热乎儿,多有趣儿!咱不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咱算是白活了一辈子啦!”
  
  这天下午,根爷爷听烦了根奶奶的抱怨,忍不住说:“老脸老皮的,你要我也学电视上的,啃你咬你呀?”
  
  根奶奶一下子火了:“我老脸老皮?咋不瞅瞅你那张脸?老核桃一样!再说了,我一过门就老脸老皮的?细皮细肉时,也不记得你细看过我一眼啊!我这辈子,算是白搭给你了!你是块木头!”
  
  根奶奶越说越生气,收拾了几件衣服,到闺女家去住了。
  
  根奶奶和根爷爷一块儿生活了五十多年,谁也没离开过谁,可这一回,根奶奶是下决心抛下根爷爷了,无情无趣,这日子过得有啥意思?
  
  根奶奶的闺女也五十多岁了,也熬成奶奶了,不过她还得下地干庄稼活儿。
  
  闺女家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根奶奶一来,就对她闺女说:“妮儿,做饭你别管了,下地回来,吃现成的就中了。”闺女答应着,就下地干活儿去了。
  
  天黑时,闺女回到家,根奶奶已经盛好了饭。
  
  北方农村,主食是馒头,说“饭”,其实是汤,大米汤,小米汤,面汤之类的,“做饭”,也就是做汤。
  
  根奶奶她们吃完饭后,锅里还剩下一些汤,闺女忍不住,说:“娘,你做多了。”
  
  根奶奶听了一愣,闺女的话让她莫名地觉得刺耳、不舒服。
  
  第二天,闺女还没起床,根奶奶早把饭做好了。
  
  吃饭时,闺女喝完一碗汤,拿勺子再去盛时,锅里已经干了。
  
  闺女又有点儿不高兴了:“娘,你又做少了。”
  
  根奶奶听了又一愣,心里很不舒服,再细细一想,根奶奶明白过来了:老头子吃她做的饭,吃了五十多年,竟从没挑剔过她做得多了还是少了,难怪听了闺女嫌多嫌少的话,心里会不舒服,想到这里,根奶奶委屈地说:“上顿你不是嫌多吗?”
  
  闺女说:“那也得够喝呀!”
  
  接下来的两天,根奶奶的汤,不是做多了,就是做少了,没一次是正好的。
  
  其实在农村,这也很正常,因为汤不是主食,做起来就不讲究了,添水多了,剩下的就喂鸡喂狗,反正是汤,没几粒米,就是扔了也不可惜;若是添水少了,不够喝,就喝水补充,当然也有心细的女人,做出的汤刚刚好;也有细心的男人,埋怨女人做多了做少了。
  
  这天吃完午饭,看着锅里剩的一碗多米汤,闺女终于不客气地说:“娘,你咋连个饭也做不成了?”
  
  根奶奶苦着脸,说:“你娘我虽是个粗人,做啥都没个准头,可我做饭偏偏准得很哪,顿顿都是不多不少,刚刚好啊,咋一到你家,就做不成饭了?”
  
  闺女忍不住笑了:“就你那马虎劲儿,做出的饭能不多不少、刚刚好?哄小孩子吧!”
  
  根奶奶一下子急了,硬起脖子,说:“谁哄你啦?不信的话,问问你爹去!”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这时候,就听见根爷爷在门外说道:“妮儿,我接你娘来了。”
  
  根奶奶说了句“就说我不在”,赶紧躲进里屋了。
  
  根爷爷进得屋来,看着闺女问道:“妮儿,你娘吃完饭,出去溜达了?”
  
  闺女说:“爹,我问你,我娘做饭有准儿吗?”
  
  根爷爷笑了,说:“就你娘那忽忽拉拉的性子,做饭能有准儿吗?她做多,我就多吃,剩下可惜了,她生的做成熟的也不容易;做少哩,我就少吃,尽着你娘吃,五十多年了,就这么过的,这也没啥大不了的呀!”
  
  根爷爷话音刚落,突然,里屋的门“砰”的一声响了,只见根奶奶面色绯红,突然出现在门口,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竟像个小女孩一般扑进了根爷爷的怀里,然后“咿咿呀呀”哭起来,那声音甜得呀,啧,能渗出蜜糖来!
  
  根奶奶闺女一看这情景,眼也直了,脸也红了,要知道,别说她老爹老妈了,在人前,她都没跟自己男人碰过手指头!
  
  根奶奶抱着根爷爷的腰,猫在根爷爷怀里,还在“咿咿呀呀”哭个不停,根奶奶终于明白,虽说根爷爷没对她说过一个“爱”字,但根爷爷把对她的爱,都藏进了一日三餐里。五十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三顿饭,这么多的爱加起来,怕就是天底下最大最深的爱啦,韩剧里的那些小男生?嘿,他们还得学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6:00 | 查看全部
最重要的人生决断时间:2013-10-24 作者:未详 点击:560次   如果你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正等待着你。它不仅仅决定和改变你的一生,而且对你未来一生中的幸福、健康、成就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个决定能够成就你的一生,使你的人生登上成功之巅;也可以毁掉你的一生,使你的一生笼罩在失败颓丧的阴影之下。
  
  这个决断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谋生?你是要做一个农民还是一个小业主、林场的管理员、公务员、兽医,或者决定从摆一个水果摊开始做生意?
  
  这样的时刻,大多数人都难以让自己冷静下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家往往是饥不择食一般地找到一个工作,就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结果造成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痛苦当中。这个工作自己不乐意,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应付,结果难以取得成就。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只有你喜欢的工作,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用全部的热情去做好它,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你也无怨无悔。
  
  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位没有上过几天学的报童,后来却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促进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几乎每一天,他都在实验室一丝不苟地工作18个小时,甚至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在实验室。但是,爱迪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而辛苦,他说:“我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实验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新奇的实验,我为自己没有虚度一分时光而欣慰。”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菲尔也是如此。最初的时候,菲尔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父亲经过多年的打理,洗衣店在当地有了一些声望,父亲就想着让菲尔继承自己的生意,把洗衣店做的更好。但是,菲尔非常讨厌洗衣店里的工作,他终日懒散,提不起精神,勉强应付着父亲交代的事情。这让他的父亲非常苦恼,父亲常常抱怨自己养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后来,在菲尔26岁的时候,菲尔对于眼下的工作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决绝地对父亲说:自己决定到一家机械厂做一名机械工人,而且已经面试过了,机械厂已经同意录取他了。
  
  这让父亲非常惊讶:儿子竟然放弃在自己家当老板的生意,去工厂做一名普通的工人,一切从头开始。他怎么也不同意。可是,儿子去意已决。他告诉父亲自己的决定之后,就简单交代了一下手头的工作,穿上一身工作服,去机械厂上班了。
  
  重要的是,菲尔对于机械非常感兴趣,他一点不感觉车间的工作辛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琢磨着各种机械的原理,工作之余又饶有兴趣地选修了工程学和机械学课程,研究引擎和装置机械。巨大的热情和爱好,让菲尔在机械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突飞猛进。几年之后,菲尔已经是机械厂的工程师了。
  
  1944年,菲尔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国波音公司的总裁了。他曾经研制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为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赢得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罗斯福总统的嘉奖。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菲尔当年听从父亲的安排,继续留在洗衣店打理生意,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是洗衣店关门,要么还是那个不死不活的小小洗衣店的店主。没有别的,他不喜欢那个工作,他没有兴趣和热情,是不会做好做大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勉强自己去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不要贸然踏进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一切都要以我们的兴趣和热爱为前提,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人生的快乐和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6:13 | 查看全部
女性更易结交终身朋友时间:2013-10-25 作者:未详 点击:199次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找到一辈子的朋友,因为女性大多在中小学认识最要好的朋友,而男性则倾向于在大学及职场结交好友。
  
  英国调查机构Orangina对2000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后发现,3位女性中就有1位说,她们最要好的朋友是在学校里认识的;6位男性中只有1位表示,最要好的朋友是在学校里认识的。
  
  研究还发现,男性较倾向于在大学或职场里认识朋友。另外,13%的男性及16%的女性承认,在朋友圈内至少有1人让他们无法忍受。
  
  调查结果还显示,尽管成人平均每人有50位到100位社交网上的朋友,且在手机上存有50位朋友的电话号码,但受访者指出,他们平均只有5位要好的朋友。另外,朋友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到60岁时,平均只剩下3位亲密好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6:28 | 查看全部
九种现象表明你交到损友了时间:2013-10-25 作者:未详 点击:269次   朋友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若是朋友间充斥着猜疑、心痛和眼泪时,会伤害我们如此之深。让我们来正视这一点:一个卑鄙的朋友会像一个糟糕的母亲或丈夫那样可怕。这与巴拉什的看法相似,她努力挖掘损害朋友关系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建议去判断这种有害的关系。这里让我们邀请巴拉什给我们讲解有害友情的表现以及如何从这种关系中解脱。
  
  1。你的朋友妒忌你。妒忌与羡慕不同,前者对你们的关系会有很大的坏处。妒忌是“我想要你有的还巴不得你死掉消失”。羡慕是“我想要你有的”,一个妒忌你的朋友,因其想要你的东西,就会把你从他的生活中踢出去,并且不能容忍留在你身边。而羡慕你的朋友想要你所拥有的,但会把你作为对他的激励或是一个榜样,然后与你竞争来超越你。
  
  2。你的朋友是块“擦鞋垫”。与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在一起会让人筋疲力尽。
  
  3。曾在你需要的时候你的朋友没在你身边。当你在生命中的重要时刻,需要朋友支持时,便是看出朋友的真心的时候。这种能认清人心的事我们称作“煽情事件”,就是指平静无澜的生活中出现变动——生病,丢掉工作,结婚,或是失去了一个挚爱的人。这些事情发生时,本以为会在你身边的朋友却没了踪影。他既没有为你的好消息表示祝贺,也没有在危急时给予你帮助。一些人就是在遇到“煽情事件”时最终认清了哪个朋友是损友。
  
  4。你的朋友在不断榨干你。你感觉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感情上你都在不断为他付出,却没有任何回报。
  
  5。你与朋友没有相同的价值观或世界观。如果你不赞同你朋友的价值观那就明显说明这个朋友不适合你。
  
  6。你在利用对方。这种类型的有害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你与邻居交朋友是因为你们的孩子在同一所小学上学,这样你可以与她合伙用车。这种友谊会长久吗?也许。在妈妈之间真的是一种友谊或者仅仅是利用?将友谊转换成一种合约值得吗?
  
  7。在相处中的投资没有回报。这和朋友在榨干你有些相似,但这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得到与付出。如果你让你的朋友做出计划,然后调整自己的计划来迁就他,而他却不想改变来迁就你,那么,他在中途也不会与你相遇。
  
  8。你的朋友在伤害其他人或做违法的事。你想和一个思想上不公正的人有所联系吗?这就靠你自己的判断了。
  
  9。朋友与你分享秘密,使你承受压力。你的朋友信任你,与你分享他的私事。但是保守秘密却让你感情上备受压力。你也许想保持你们之间的距离。如果你与这个人关系过于密切,秘密会把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只有时间才能让你解脱出来。
  
  怎样摆脱这种关系:假如以上任何一个现象出现在你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那么极有可能你是处在一种有害的关系中,这种关系不仅会让你的身心健康受损,也会伤害你的朋友。你可以有意地与你的朋友拉开距离,让这种关系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如果你想克服这种关系来增进你们的友情,那就与你的朋友进行一次真诚的谈话告诉他你的感受。这样做也许会让你失去这个朋友,但也有可能让你们的友情进一步加深。坦白是最好的策略。那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你不这样做我很不开心,我需要你做这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6:40 | 查看全部
伦敦的节制之美时间:2013-10-25 作者:未详 点击:103次   来伦敦已经一个星期了,若要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是两个字:节制!
  
  无论是在伦敦城外的田园村落,抑或是城郊的别墅小镇,还是市内繁华的大街小巷,这里的人,步履匆匆,各怀心事,但始终处于一种井井有条的规范当中。伦敦是一座宁静的城市,它透着一股古老的气息,从容而且淡定。
  
  走在大街上,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它们有着近乎统一的色调,颜色浓重,但又不强烈。它们并不说话,却像沉默的老人,告诉你,它饱经风霜。
  
  不算宽阔的道路上,汽车总是疾驰而过,像是参加一场F1比赛,但是传递到耳朵的只有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没有人鸣笛,没有人抢道,没有人闯红灯。尽管开得飞快,可是在红灯面前,他们总能刹车停住;即便是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见到行人要过马路,他们也会停车,一摆手,非常绅士地示意你先通过……
  
  走进地铁站,搭下行的自动扶梯,伦敦人会自动排起队伍往右站,空出的左边,总有行色匆匆的人快步走下去。
  
  进地铁时,总是先下后上,有时人数太多,他们也不过分拥挤,就自觉退出来,等着下一辆。急什么?伦敦绅士的脸上似乎从来没有焦虑的影子。
  
  坐进地铁,车厢内静悄悄的,除了喇叭里传出的报站声,剩下的便是大家的沉默……有人玩着手机,有人看着报纸,有人玩着数独游戏,似乎每个人都沉浸在独立的王国里。
  
  偶尔看到有大人带着小孩,小孩也会从书包里拿出书,学着大人一样翻着书页,消磨着地铁的时光。
  
  地铁里没有移动视频,也很少见花花绿绿的广告。尽管这样会损失一大笔经济效益,可英国人不在乎。他们爱钱,也需要看广告,但是更享受安静带来的惬意,更享受干净无污染的可视环境。
  
  城里的伦敦人是忙碌的,但你找他问路,他从来不会拒绝;郊区的伦敦人更是热情的,见到你会微笑,会问好,会跟你打哈哈,但从来不探究你太多……
  
  伦敦的乡村是美的,伦敦的城市是美的,但这些都是表面之美,而伦敦人的修养与节制,却是从骨子透出的智慧之美。古人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大约说的就是现在的伦敦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6:54 | 查看全部
如何独处是一门艺术时间:2013-10-26 作者:未详 点击:134次   人们经常耽于交往,而忽略了自己,一旦独处,便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烦闷抑郁,唯有投身闹市,在鼎沸人声里才能长舒一口气。人固然需要交际,独处更是一种能力,能够一杯清茶,浑圆自洽,直面自我,相看两不厌;能够于孤独时自得其乐,感到万物皆备于我,悠然恬淡。独处需要稳稳沉住一颗心,而一颗沉着的心,必定丰富而强大,独处者的世界,自成一格,风烟俱净。
  
  朱迪·福特是《单身:满足、充实和独立的艺术》的作者,她是一个异数:“我们独自出生,独自死亡;灵魂深处,我们都是独自一人,”她在给我的一封电邮里如此写道,开头就引用了这些大多数人难以面对的普世真理。
  
  她补充道:“周末独自一人,内心如翻江倒海般千千结;当众演讲的恐惧和这个比起来简直就是愉快了。”福特还说,“比起独自在餐厅用餐,人们去看牙医更勇敢一些”。这点老少通用——她说,很多老人觉得孤独,是“因为他们不再提升内心生活了”。
  
  她为克服寂寞提出了一些实际方法:发挥创造性;鼓励自己“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对别人承认自己的孤独感,“在空窗期,保持自得”,各个计划之间有空隙,并且提醒自己:“孤独不会杀了我。”她认为:“要完整,得先体会孤寂。”
  
  提及幸福,Rubin写了一本关于此话题的书——她是《时代》杂志畅销书《幸福规划》的作者,并且采取了略微不同的视角。她的着重点并非学习如何快乐独处,而是要明白哪种层面上的社交让你最快乐——这个问题千人千面:“可能没有恋人,但身边围绕着很多人,会让你更快乐,即使你期盼能有一个恋人,”她告诉我,“我觉得,有时候,人们并不是很清楚自己有多需要别人在身边”。
  
  她说:“不要等着环境发生变化后,才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想去法国,就不要想着‘哦,等我有了男朋友,我就去法国’,或者‘只要结婚,我就修整公寓’,尽享眼下的生活。”这不是让人搁置生活,也不是让人忽略现在拥有的事物。“就像电力,一停电,你就想,‘哦,老天,要是来电,我可太高兴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有电,每天狂喜得手舞足蹈。”
  
  一位社会学家说,人们的不自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期许。“社会观念认可一个人可以做某些事情,如一个人去咖啡厅;但是一个人去高级餐厅就餐或者看演出,就觉得怪怪的。”我们下意识地认为独自做这些事情,等同绝望;由此,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怪异感。
  
  两年前,塔尼亚·大维斯是视频《如何单身》的主笔,她还写了关于独自“自由”的诗歌——就餐、跳舞、阅读、远足,这些内容开始流传。视频的点击量超过450万:显而易见,她那些贴心和简单的建议在人群中产生了共鸣。正如她在4分钟视频中说的:“社会害怕孤独:好像孤独的心要在地下室里浪费一般;好像人们有一段时间没有约会,就是有毛病一样。但孤独意味着一种自由,轻松呼吸,没有负担;而且,如果会把握,孤独具有疗愈作用。”
  
  独处还要寻找建议,将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如同福特笔下优雅和忧伤的文字:我们独自出生,独自死去,而且“灵魂深处,独自生活”——但这也是生活中诸多诗意反讽之一:只有独处时,我们才是最完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7:07 | 查看全部
与自己独处的时候时间:2013-10-26 作者:未详 点击:211次   这样的相处,有了最孤独但也最饱满的意味。
  
  是应该和自己单独待一会了。
  
  关掉手机,关掉电视。
  
  也关掉内心那些浮华的、虚荣的小窗户。有的时候,和自己单独相处一段是必需的。
  
  连音乐也是多余的。
  
  不要那段喜欢听的老戏,也不要那杯热咖啡。只要把自己拉过来——来,来,坐下,只有你和你自己。不能再多了。
  
  眼神交流,对面的人也是你自己——那是一个终于卸下面具的自己,干净、清澈,内心一片苍茫。
  
  可以听得到鸽子在阳台上散步,可以听得到空气中传来的水滴声。此时,寂寞可以被放大,孤独也会。可是,这恰恰是与自己独处时所必需的。
  
  那些空空荡荡呀,突然缠绵而来。我和我自己开始战争了,这是一个人的战争,这也是两个人的战争。此时,最私密,最浩荡,最秘而不宣。
  
  白热化了。我和我!我多么理解我,我又多么不理解我,为了赴这场最美丽的邀约,我已经推辞了多少热闹,那些热闹终会离我渐行渐远,只有这些饱满的、敦厚的气息会留下来。
  
  又化干戈为玉帛了。整个交战的过程中,我是独自一个人。我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了,我把我放逐了。在那无人的小岛上,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和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候,是最真实的时候。把那些不可告人的私密晾晒吧,那些不能启齿的,那些厌恶至极的,那些欢喜得要命的……它们带着霉菌和毒素,它们带着侵略和邪恶。可它们是我的,只能和另一个自己分享。在此刻,可以冷漠,可以忘却,可以厌恶,也可以,极尽欢喜。
  
  这一刻,忽然战栗起来。
  
  自己是自己的同谋。
  
  与自己私奔吧,去到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情节的旷野上,享受少有的艳烈时光,连一杯茶都嫌多余。
  
  站在窗前久了,腿有些麻。坐下了。在阳台的红沙发上。天气是恰好的阴天,但是屋里暖气很热。这个和自己耳鬓厮磨的过程是有些缠绵的。这暖气仿佛是道具,增加了一些催化作用。可真好。
  
  是淡墨?抑或浓墨?哪个更真实?
  
  是惊红?是骇绿?哪个更烈艳?
  
  寒夜客来茶当酒。客来了,是自己。连茶也是多余的。不要了,就这样枯坐吧。枯坐到时间都化了,枯坐到时间变了形,可以弄成一种别针的形状,把它别在胸前,对照自己的少年。
  
  春来欲作独醒人。
  
  扭过头去,看到楼下梅花居然开了。一花独傲,这样孤冷,这样不惧那周围任意侵略的灰色。它和自己单独相处时会如何?会落泪吗?想起许久许久以前的事情,以为忘记了,忽然又扑面而来,而且声势浩大,细节脉络如此清晰。倒是离得近的那些,一晃二晃三晃,全忘记了。
  
  打开那些时光里的月光宝盒,看到那些个自己。她们也曾经那么热忱,傻子似的付出着,她们也曾经心灰意冷,她们也曾一意孤行,她们也都那样虚荣而且动荡着,她们也曾那样清凉潋滟,也曾那样清远深美。
  
  她们的影子交叠在一起,一步步逼向我。
  
  素瓷传静夜,天气黑下来。我被我包围了,杀气腾腾的。可是,很快就安静了。她们是曾经的我,早就面目全非。她们纷纷离我而去,挥手自兹别,天涯又古道。风声鹤唳的时光走了,心里有一座桥梁,是自己通向自己的桥梁,我看到对面的自己有了翡翠的光泽,闪着苍绿的颜色。
  
  这样的相处,有了最孤独但也最饱满的意味。我分开时间的洪水,知道有一件事情还没有告诉自己,那是一件什么事情呢?那一定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重要得连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
  
  与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样一件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7:20 | 查看全部
他们犯罪是因为没有独处的能力时间:2013-10-26 作者:未详 点击:165次   每年有大量托福和GRE高分甚至满分的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但是,一到海外,寂寞就像虫子在啃咬这些中国学生的神经。现在,中国留学生普遍的最大弱点是不但社交能力差,独处能力更差。留学生独处能力差,表现在独处不快乐,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特长和兴趣来丰富自己的个人生活。
  
  赵磊这样描述自己:“我没事干时,就是上网或借DVD看电影。整整两年,我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有时,我恨不得立刻买机票飞回国去。太寂寞了!”像赵磊这样的留学生还有很多。反之,美国人到中国留学,大多不会有这种情形,即便他们的中文很差,但他们性格外向,很主动参与到中国人的圈子里。他们独处时也很会玩,自得其乐。美国人独自背着包到处玩很常见。
  
  人没有良好的独处能力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我们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孤独,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此。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出现的系列谋杀犯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缺陷是他们无法平心静气地独处。正如系列谋杀犯丹尼斯·尼尔森被抓住后所说:“我一旦独处,没有任何快乐,就有冲动去杀人。”
  
  儿童和青少年时代独处时的心理经验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独处时的心理经验常常是快乐的、正面的,那么,成年后他会很乐意接受独处;相反,如果他独处时的心理经验常常是伤心的、负面的,那么,他成年后独处时就变得很难过,要靠打电话聊天、看电视、吃东西等逃避独处,而且即使如此也无法排除郁闷的心情。美国系列谋杀案犯中,许多人童年时被父母忽略或被虐待,他们在独处时感到恐惧悲哀而自卑,病态后就以杀人作为获得自信的手段。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那些有卓越领导才干的人往往是很会领导自己的人,即有出色的独处能力,知道如何消遣或工作,不会因为没有社交而苦恼,相反在他需要独处时会拒绝社交,给自己制造机会独处。
  
  这些领导者中,很多人童年时家庭并不富裕。林肯10岁时母亲便病逝了,克林顿刚出世一个月父亲因车祸去世。但他们的童年都有共同之处:家庭富有爱心,教会他们自强,苦难造就了他们很强的独处能力,使他们独处时有积极自信的心理经验。林肯没上过大学,他把很多独处时间花在自学法律上,考上律师,最终成为总统。林肯有忧郁症,如果他不是独处能力很强,别说成为总统,要做一般的律师都很难。克林顿的母亲是非常乐观的人。丈夫去世后,她非常坚强,离家上大学拿到文凭。她顽强的独处能力对克林顿的心理影响很大。克林顿说过:“我从不在乎独处,相反我能独处的时间太少了。”
  
  一个人有苦难的童年并不可怕,相反,现在那些童年条件优越的孩子,由于备受关注,缺少独处经验和能力。而如果一个人从小有很好的独处能力,他会很自信,他会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会明白独处和社交一样很宝贵。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就看他能不能独处得好。若一个人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即使他的社交能力不强,他一样可以成功。我绝不是说社交能力不重要。然而,一个人虽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却没有独处能力,在孤独时很难专注,很难独自承受困境,这个人可能会在大众面前一时显赫,却会在心理上出问题,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甚至自杀或者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7:32 | 查看全部
独处亦清欢时间:2013-10-26 作者:未详 点击:103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我是一个独处者,我不喜欢团体、流派和文学圈子。在日本,我没有任何作家朋友,因为我想……保持距离。吃素食,一个人待着,写作,跑步,思考,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收藏内裤。在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村上春树说自己喜欢买内裤,尽管穿不完。但仍会乐此不疲地不断买回,然后把这些“宝贝”一条条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整整齐齐地码在专用抽屉里,内心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觉,充满了丰盈的满足感,堪比“小确幸”。“小确幸”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北宋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曾经沧海的苏轼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独游泗州南山,在南山里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清淡的山野小菜入口,苏轼不由自主感慨一句:“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844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系毕业生梭罗放弃了城市里的高薪工作,一个人身居远离闹市的瓦尔登湖畔。他自建小木屋,一待就是很多年。他独自从事着最原始的建设与耕种,用充裕的时间来思考,思考自然,思考人类自身,思考那些在繁华都市中无从想象的东西。“我搬到森林,是因为我要认真地生活……我要活得深刻,把生命的精华吸个干净……我要坚毅地生活,摆脱所有没有生命力的人和事……这样,当我死时,才不会发现:我没有活过。”
  
  1927年7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写道:“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有下面两句:“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等人物。”
  
  第一等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等人物是那些刻意和现实的热闹保持距离的人,是那些即使于黑夜素衣孤行,在孤独的情境中,依然内心丰盈明朗、独品清欢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0:57:43 | 查看全部
独处的4种时尚STYLE时间:2013-10-26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独处最常见的做法有看一部电影、写一篇日记、做一顿晚餐……除此之外,跟你分享一些潮人的“时尚独处方式”,希望你也能得到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处特色秘方。
  
  最自在的独处——冥想
  
  Ceci最近创业失败,一直自暴自弃、郁郁寡欢,朋友推荐了一本当下十分流行的励志类畅销书,附赠了一张冥想音乐光盘。从那天起,她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跟着冥想音乐学着与自己相处,触碰自己最真实的心情,两个月下来,她心境平和了不少。
  
  最养生的独处——穴位按摩
  
  从小体弱多病的Mary前一阵迷上了五行经络,每天她最惬意的独处时光就是自我按摩,全神贯注地感受身体的穴位。这让她暂时放下了繁忙工作带来的不安,按摩之后感到神清气爽,身体抵抗力也增强了。
  
  最美丽的独处——整理衣橱
  
  时尚编辑Mini的工作一向走在快节奏的风口浪尖,一旦闲下来,她便会选择整理自己的私人大衣橱。特别的是,她将各件单品慢慢搭配,慢慢试穿,找到心仪的组合之后,再一件一件地折叠摆放,从慢工细活儿里,不仅找到了时尚之乐,也调节了生活节奏。
  
  最乐活的独处——街拍
  
  部门经理小艾是个加班狂人,跟朋友的关系也因为加班渐渐疏远。难得空闲时,她便带着自己的宝贝单反相机,走街串巷地进行“街拍”,利用她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到城市当中的不少精彩瞬间。在聚精会神的那一刻,没有做不完的活儿,没有见不完的客,有的只是拍不完的风景,令她特别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