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4:07 | 查看全部
伟大的开场白时间:2013-09-01 作者:未详 点击:255次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只有一个例外。
  
  ——詹姆斯·马修·巴利《彼得·潘》
  
  在我年轻、幼稚的时候,父亲曾给了我一番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在这世界上不是人人都享有过你所拥有的优越条件的。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见钟情。初次相见,约塞连便狂热地恋上了随军牧师。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是不可避免的:苦杏仁的味道总是让他想起注定没有回报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4:21 | 查看全部
母亲这样老去时间:2013-09-01 作者:未详 点击:392次   母亲打来电话,说给我做了两双单布鞋,正适合这时候的天气穿,问我在外的具体地址是什么,准备寄过来。
  
  我告诉她,城里有卖,而且不贵,让她不要寄来了,下次回家再拿。何况邮局在邻镇,很远,母亲又不识字,填个单子都要请人帮忙。
  
  母亲听了,仍不依不饶,唠唠叨叨地讲上次回家我说运动鞋穿着脚气好重,想换一换小时候的布鞋穿。听到这里,我犯然想起曾与母亲聊天时不经意说过这句话。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母亲竟记在了心上,并且还特地做了两双。
  
  电话那头,母亲有些怯怯:“已经好多年没做布鞋了,不知做得合不合脚?昨晚才赶好的,就是想你尽快能穿上。”我沉默了一会儿,心里堵得慌,陡然难过起来:“您不识字,我怎么把地址给您啊?”
  
  这时,电话那头传来苍老的人男人声音:“小汪啊,我是你张爷爷,你妈把我请来记你的地址。赶快报吧。”张爷爷曾是村里的书记,识得字,可他家离我家有3里路。我能想象到,母亲是怎样一针一线地用布一层一层纳着鞋底,在好几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就着灯光穿针引线,跑3里路送上几个土鸡蛋,请人来记我的地址。然后赶到邻镇,好言好语地让邮局工作人员帮忙写个地址,邮寄给在外的儿子。
  
  我的喉咙开始哽咽,眼睛有些湿润,对着电话筒,我大声地说:“妈,明天就寄来吧,我正等着穿呢!”
  
  记得上次回家,住在城里的外甥女要吃家乡的阴米(把糯米蒸软晒干炒熟)。家里已经好些年没有弄了。那天傍晚,我陪母亲出门,挨家挨户地借糯米,走了大半个村子都没有。我劝母亲不要再借了,不就是小孩要吃嘛,随便打发一下就行,但是母亲十分固执,非要借到不可。到了晚上9点多,我们才在村尾的一家借到半升。一回到家,母亲便急忙跑到厨房生火。我劝母亲明天再弄,可矮小的母亲却仍旧独自生火,围转灶台拿着铁铲不停地炒。站在灶台旁,高出母亲一大截的我,清晰地看到母亲的额上沟壑纵横,一丛白发凸显头顶。不到50岁的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放佛顷刻就老去了。
  
  其实,我们的岁月里,都有这样一人个——不辞辛苦,不嫌麻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根根白发,条条皱纹换取我们的茁壮成长。当我们学会感恩,蓦然回望之时,她却早已躲在时光背后悄然老去。这个人就是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4:37 | 查看全部
父亲的敲墙声时间:2013-09-01 作者:未详 点击:438次   晚上10点,隔壁又传来了父亲的敲墙声,错落有致的敲声声在静谧地夜里显得格外动听,墙的另一边,儿子听着这熟悉的声音,脸上出现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一旁的儿媳妇不乐意地说:“又傻笑了,在我跟儿子面前,从来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儿子连忙把手指放在唇边:“嘘,小声点。”
  
  父亲的敲击声一直持续了大约5分钟,正是一首歌的时间,儿子敲在床上静静听着,一直敲击声停止,儿子才轻轻伸出手指,在墙壁上轻轻敲了几下,作为回应,隔壁又传来两下敲击声,然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20年来,相似的情景已经无数次上演,这已成为父子俩的必修课。母亲去世,儿子娶妻,孙子出生,都没有阻止过父子俩的约定。
  
  儿子的童年并不美好,3岁时,儿子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他常常跟着收音机中的音乐起舞,小小的手指随着音乐节拍敲打不停。有一天,一位音乐老师偶尔见到了正在家门口敲打节拍的儿子,一时惊为天人,他对母亲说,儿子的潜质惊人,如果可以,他愿意教儿子弹钢琴。但是,当音乐老师走入儿子的家门,看到徒有四壁的家和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父亲时,却不发一言静悄悄地离开了。
  
  相似的情景还曾不止一次重现过,儿子的音乐天赋没有被发掘出来,但父亲却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让母亲买来大量音乐书,开始自学起音乐知识,他还常常跟儿子探讨音乐,但是,渐渐懂事的儿子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音乐的热爱,他甚至一见到父亲谈论音乐就立刻转身而出,回到自己的小屋一呆就是一天。
  
  家境的贫穷让儿子小小年纪便对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7岁时,他曾经悄悄跑到一家乐器店,在一架洁白的钢琴前呆立了许多,那钢琴真漂亮啊,如果把它搬到家里,自己一定会弹奏出无比动听的音乐,但是,他却知道钢琴标签上那个天文数字是自己家无法承受的,母亲没日没夜的辛劳也只能勉强维持家中的温饱而已,他根本没有资格拥有这个高贵的梦想。这时,他不由自主地有些恨父亲,父亲明明知道自己学不起音乐,还总在他面前谈论音乐,这真的不可原谅,希望父亲早一些停止这无聊的举动吧。
  
  令儿子失望的是,父亲似乎真的迷上了音乐,儿子一回家,父亲就会自顾自地说个不停,说到高兴处,他还会用他那修长干瘦的手指在墙壁上敲击不停,那声音零散空洞,听到儿子耳中更是变得刺耳而充满嘲讽。
  
  儿子渐渐长大了,他习惯了父亲的无所事事和痴迷音乐,虽然父亲敲墙的技术越来越好了,有时甚至会抑扬顿挫地敲上半个钟头,但儿子仍然提不起半点兴趣,但是母亲喜欢上了这种声音,听到父亲有节奏的敲击声,母亲的脸上便会露出笑容,那笑容在母亲皱纹密布的脸上绽开,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父亲注意到了儿子的反感,他眼中常常会闪过一抹伤感,更让他担忧的是,随着年纪长大,儿子变得沉默而敏感,这是很危险的事情,那怎么办呢?父亲若有所思。
  
  儿子16岁生日那天,父亲用手指给他敲了一曲《生日快乐》,看到儿子的脸色略有缓和,父亲小心翼翼地说:“孩子,我想跟你约定一件事。”
  
  “什么事?”儿子有些不耐烦地问。
  
  “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会在墙上给你敲一支曲子,你如果听了,就敲敲墙回应一下。好吗?”
  
  儿子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到父亲一脸的紧张和母亲一脸的祈求,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但他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父亲除了晚上敲一支曲子,其它时间就不要再谈论音乐或是敲打墙壁了。
  
  从此后,父亲一直忠实履行着这个约定。在夜深人静时,父亲的敲打声总是会准时传来,起初时,儿子仍然会焦燥不安,但渐渐地,一切都发了生了改变。
  
  夜深时,听着父亲有节奏的敲墙声,儿子的心境竟然渐渐平和下来,那敲打声让寂静的午夜具有某种震慑人心的力量,它似乎把暗夜中隐藏的真实逐一显现了出来,让儿子有了面对内心的勇气和力量,他渐渐陶醉其中,想起了许多尘封的往事。他想起童年时自己坐在父亲肩间开心地笑着,他想起父亲健壮的手臂是那么温暖而安全,想起躺在床上的父亲在午夜里悄悄落泪,众多往事纷然沓至,让他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父亲,突然,他的心犯然颤动了一下,他想起了如今正在隔壁用心敲打墙壁的父亲,紧接着,这种颤动剧烈起来,终于,儿子心灵最深处那处最柔软的所在被触动了。在简单的敲击声中,他听到了许多东西,有倾诉,有痛苦,有坚强,还有一颗父亲博大而脆弱的心。
  
  儿子18岁的时候,积劳成痴的母亲去世了。弥留之际,她拉着儿子的手说:“别怪你爹,他心里比谁都苦,但是,他答应过娘,不能走在我前面,现在,我要你答应我,让你爹好好活下去。”
  
  母亲走后,儿子哭着把父亲从床上背起,把她背到母亲坟前,父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那一刻,他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父亲了。虽然,父亲在他3岁时就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双腿,但父亲对他的爱却从未有过一丝残缺,想起心如死灰的父亲强装笑颜与他谈论音乐和敲击墙壁,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他知道,那是父亲在用自己的痛苦为他带来生活的希望。
  
  以后的日子里,他习惯了每个夜晚听隔壁父亲的敲墙声,后来,听众里多了他的妻子和儿子。
  
  儿子曾经问过他,爷爷为什么要敲墙呢?他回答,那是爷爷和爸爸的约宝,爸爸是在用墙弹奏音乐呢,你听,爷爷弹得多好听啊,比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都好听,因为,爷爷是在用心弹,弹的是一首叫作爱的曲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4:56 | 查看全部
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时间:2013-09-01 作者:未详 点击:235次   充满暖意的夏日午后,一本闲书,一杯咖啡,一个喜欢的有声电台,有意慢下步调的生活,有意营造的慷懒状态,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心情也简单而妩媚。
  
  在姜育恒深情而磁性的歌声里回味,和他的声音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唱《多年以后》,其实,多年前的我,并不知道多年后的我会发生一些怎样的际遇?在王杰沙哑而苍凉的声音里再次感受《你的背影》,当时也不明白当真正所爱的背影渐渐远去,为何还保留了那纯粹而悠扬的声音?就像这个午后的电台一样,总能在某一种特别的心境下,带来一种别样的感悟。瞬间就能让我回到那张扬而狂躁的青春年代。
  
  永远无法忘记曾经的点滴,那时的我,和几个喜欢唱歌的男女生一起坐车回家,可以连续不休息地唱,会把所有熟悉的歌曲都翻出来唱,也不管你周围的人是否会听得心烦,我们只是唱着,一首接一首的唱着,一边还弹着吉他,尽量发出很大很响的声音,唱到下车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受自己的存在。那时的青春就是那样阳光,只有在伤感的歌词里才能感知人间还有一些我无法知晓的悲伤和苍凉,唱的时候就那么忘情,仿佛自己用音乐放电影,把那些歌星所表现的场景和自己的想象又融合了。那时单纯的我,才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原来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关联着人们多种复杂情感的因素,具有非凡的内涵。
  
  后来,明了人们喜爱音乐的原因,那是因为音乐用人世间最美好的流动的声音将优美旋律注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知道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美好的。原来音乐是伤心的良药,它可以让心得到放松,带走所有的不快乐;它可以让人坚强,带走软弱和无助;它可以给人自强的动力和信心,带走迷茫和自卑……如果用心去聆听类别不同的音乐,去感觉不同的意境,会被美妙的乐声所迷失,也会从中得到相应的慰藉和满足感。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音乐梦和对音乐的不同感受,有的音乐在特定的时间和人特有的心情共鸣,仿佛唱的就是自己的心情,演绎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这些音乐会成为人们怀绪的彼岸,心灵的家园,情感的驿站……
  
  听歌,写文,都喜欢随性而为之,不需要任何装饰,只希望它的实质更接近本真,适合我那简单而真实的心。我认为本真的东西带来的质感远远超越虚华浮夸的词藻堆砌的表达。这些真,是它的光,没有晦暗,一直明亮。亦是我认定的执着,同时这也能更好地适合自己简单的抒情。
  
  试问,生命中,谁曾是谁眼中美丽不变的风景?谁曾是谁心底那抹永远无法忘记的馨香甜美记忆?试问,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会向谁倾诉?当你心累受伤的时候,最喜欢干什么?
  
  如果,在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里,放一首自己最喜欢听的轻音乐,或者一首歌词精美、旋律优美拨动心弦荡漾柔情悦耳的经典老歌,也许就这样一首淡淡的老歌,足以平静那颗曾经激情澎湃而多愁善感的心。
  
  记不清也说不清究竟从哪一天开始,突然之间就特别喜欢上了独守安静的日子。记不清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多久?只知道,我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独自品味一些别人无法明了的孤独。不管是在绿意盎然的春日午后,还是在热闹喧嚣的夏日夜晚;不管是落叶缤纷翩翩飞舞的绚烂秋天,还是在银装素裹安静的冬日。只要是空暇的时光,总喜欢远离那些纷扰喧嚣而蘸满红尘绚烂的暖昧,让自己独自守望着窗外的那片蓝天。无论是路边碧绿盎然的小草,还是天边浮动的云朵,都会让那颗浮躁的心儿安静下来,还生命一份本真的平静与安宁。
  
  你相信吗?你的声音,还是如多年前一样的深情,无法忘记,那些黑暗孤寂的日子,如何把那声音当作此生最大的慰藉,那时的我,工资很低,却每月都有高昂的电话费,可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单纯,如当初的那份情感,透明而没有杂质,只是爱了,也因为爱了,就不会考虑其它现实的因素。
  
  偶尔,一些独特的场景依然会激发出眼角的泪滴,也许那清澈美丽的怒江水也难以承载太多的深情和爱意,它一直缓缓地向前流着,就如心底珍藏的那些记忆,总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更加绚丽,它会让思念瞬间长满天花板,瞬间让心飞翔,远方,依然是我的梦想,因为,远方,一直有你。
  
  轻轻佛去岁月的尘埃,悄悄地撩起心底那层柔美的涟漪,岁月泛黄,记忆却依然清晰。
  
  还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音乐,喝咖啡,细细品味心底最温馨甜蜜的记忆,轻轻地触摸活着的意义。生活的历练已打磨出自己成熟的姿态与韵味,在恬静氤氲的时光里,轻轻地默念那个保存了多年的名字,好想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你还好吗?好想再听一次那熟悉的嗓音,好想再听那一声宝贝的呼唤。
  
  风雨流年,沉淀美丽,甜甜蜜蜜的回忆,柔情似水的涟漪盈满了岁月的空隙。
  
  也许,生命正是因了流年太多美好温馨的记忆,才会让生命更加丰满璀璨绚丽。
  
  此时,有凉风轻轻吹拂,秀发随着轻轻飞扬,如当年那颗飞舞的心一样轻盈。轻轻地试擦温热的泪滴,感怀一首老歌的真挚深情,感动那些流年似水之生命中铭记的那份温润柔美,更感动那段特殊的时光里,有你,有你深情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5:33 | 查看全部
橱窗人时间:2013-08-30 作者:未详 点击:170次   有一种人,他穿时尚的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开的车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居住的家装修是为了让别人看,他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的孩子读名校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展现给别人看自己的品位或格调,所思所想都是以他人的眼光为唯一标准——这就是“橱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5:43 | 查看全部
齐桓公现象时间:2013-08-30 作者:未详 点击:181次   齐桓公在治国上依靠管仲,率先成就霸业,这是他明智的一面。然而,他还有另一方面鲜为人知——他喜欢溜须拍马抬轿提鞋的小人。第一个小人名叫竖貂,此人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宠”。第二位叫易牙,桓公一次戏言,不知人肉何味,次日,易牙就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亲手蒸给桓公吃。第三个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齐伐卫,卫国派来做人质的。
  
  当管仲病重卧床时,曾特别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这3个人出宫,不然他们必然为乱。
  
  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桓公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缺少刺激,觉得活着没劲,于是复召3人回宫。
  
  其时,齐桓公年事已高,已面临立储之事。竖貂、易牙、开方极力主张立长子。后来齐桓公生病,竖貂、易牙他们为了矫托王命,把王宫用高墙围起,只留一个小洞,桓公饮食全靠小太监从洞里送入,并很快连饭也不送了,桓公在饥渴中悲惨地死去。桓公死后,众公子忙于争夺王位,直到67日后才在老臣的建议下发丧,其时,桓公之尸已腐烂不堪。
  
  自古及今,无数英雄豪杰都不约而同地犯了同样低级的错误,这就是所谓的“齐桓公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5:58 | 查看全部
手时间:2013-08-30 作者:未详 点击:160次   她伸出一只手,让我们轮流握过,然后幽幽地说:“我的手,原来很好看的。我的手好看的时候,连我自己都看不够。那时候没有手套,村子里的人谁也没有手套。我用羊毛线给自己织了一副。我的男人很生气,说,你的手,有那么娇贵吗?他把我的手套扔到火塘里烧了。但很快我就又织了一副。我对他说,如果你把这副烧了,我就会离开你。”
  
  “我的手,是全世界最好看的手,这不是我自吹,这是马司令说的。马司令有很多女人,见过很多女人的手,他的话有分量,你们应该相信。我五十多岁时,身上的皮肤都起了皱,变粗了,变柴了,但我的手还是那样细嫩,村子里那些大闺女的手,摸起来也不如我的手好。我丈夫后来到山外边当了官,折腾得不行了,回来找我,我摸摸他,他就好了。他嘴巴碎,出去胡乱说,就传开了。他带着一个比他大很多级的官来找我摸,我不摸。丈夫打我。我说,你杀了我我也不摸。他摇摇头,说,你是对的,我们不摸,如果你摸了,我就是畜生了。于是他就辞官回了家,一直到死也没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6:22 | 查看全部
人到无求品自高时间:2013-08-30 作者:未详 点击:613次   以前有很多人问我,我最喜欢哪个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人选,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扩张了很大的版图,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他的人生算是很圆满的。
  
  在希腊神话中有三个女神:天后赫拉、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和爱神维纳斯。她们三个一向自认为最美,争执不休之下请特洛伊城的王子评定谁最美丽。在评定前,三位女神分别去贿赂特洛伊王子,赫拉许诺要给王子全世界最多的金子和财富;雅典娜要给他全世界最大的智慧,让他成为最聪明的人;维纳斯则说可以给他全世界最美的女人。特洛伊王子心想,我已经是国王了,财富不少,而当个聪明人又能干什么呢?所以,他决定把金苹果给维纳斯,希望得到全世界最美的女人。最后,他得到了海伦,而希腊人为了得到美人海伦,就去攻打特洛伊城。
  
  如果这个问题问到每一个人,你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我想,选财富或聪明的人都不在少数。如果你问我究竟想当哪种人,我希望自己有很大的聪明和智慧,可以解决人生中的很多问题。
  
  哲学家归纳人生,最后总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痛苦,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释迦牟尼讲,生、老、病、死都是很痛苦的。佛家还提到“怨憎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是如影随形地跟在旁边,分也分不开,这是一种痛苦;还有“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也是很痛苦的;还有“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最后总是得不到,想研究某种学问老是弄不懂,想考大学却总是考不上,做生意想赚一笔钱却赚不到,想发展得很好却始终无法成功……总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求不得,因为求不得,便产生了痛苦。
  
  对于以上问题,佛家的解决方法是“得智慧”。得到智慧之后,看破了人生之痛苦无可避免,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决了。智慧与聪明不同,聪明可以解决小问题,智慧却能解决大问题,如果实在求不得,就不要求,不求就没有痛苦。中国人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如果不执著地追求一件东西,人品自然会高尚,想争取自然要委屈自己,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人品就清高、逍遥自在了。但要达到这种境界,要有很大的智慧。
  
  有人曾问我,我想当中国历史上哪两个人?我说,我想当范蠡和张良这两个聪明人,因为他们建立了很大的功绩,但后来功成身退,不贪财,也没做什么大官,带着漂亮老婆逍遥自在去了,这种人很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6:42 | 查看全部
一点素心时间:2013-08-31 作者:未详 点击:284次   偶然地,被一张照片震撼。拍片现场,红墙青瓦,演员在拍片之余执一支毛笔,捧一瓶水,就这样,在墙上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是什么让人感动,在这短暂的瞬间?想起两个字:素心。“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15年前,年少的我读到这样的句子,只觉得漂亮,却未必懂得,但是现在突然觉得有一点懂了。
  
  纪晓岚的老师曾撰一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想想,不过一念之间。当野心只为白云留,花开花落,山中红萼。世味有浓淡,素心无嗔喜。
  
  济慈写诗时常写在纸片上,事后夹在书里做书签,或者随手扔在一边。1818年的春天,夜莺在他的屋外放歌。清早,他从餐桌边拖过一把椅子,坐在葡萄架下的草坪上,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在写着。写完却将纸片塞到书架里了事。查尔斯将纸片拣出来,细细誊出,这就是济慈的《夜莺颂》。济慈写给自己的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卡夫卡的遗嘱:最亲爱的马克斯,我最后的请求是,我的遗物里,凡属日记本、手稿、来往信件、各种草稿等等,请勿阅读,并一点不剩地全部予以焚毁……这是一个被米兰·昆德拉称为“被背叛的遗嘱”,他的朋友将这些整理出版,于是文学史上注定要留下卡夫卡的璀璨光芒。
  
  风行水上,原来只是路过。那些不朽的传奇,在诞生的一刻,并不是为了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7:36:56 | 查看全部
母亲的村庄时间:2013-08-31 作者:未详 点击:254次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孤守在村子东头老房子里,那座房子是她和父亲亲手建的,时间有些久远。偌大的屋子,现今只有母亲一个人住着,我们都不放心,劝她和我们一起住。但是,任凭他人如何劝说,母亲总是不离开。母亲说,这是她的村庄,她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快50年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说离开就离开呢?至少目前,她还没有做好离开村庄的准备。
  
  母亲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刚满20岁。当时她对这个村庄充满好奇,从村庄东边掠过的凉风让母亲神清气爽,而道路两旁盛开的野菊花,则让年轻的母亲欢喜不已。但很快,贫穷而闭塞的村庄让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她并没有后悔嫁到这个地方。她开始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知了一样,在村庄里忙出忙进。每天,母亲都会起得比这个村庄还早,睁开眼,她就开始为全家人的生计而筹划一天要做的事情。有时,整整一天,我们都很难看到母亲的身影,她像那些精力过盛的男人一样,在土地上操劳一天。傍晚时分,母亲才会满带泥土的气息,踏着缕缕升起的雾霭回到家里,顾不上洗把脸,她就钻进厨房,点起了灯,在昏暗的油灯下,开始为我们打理晚饭。母亲的身影在摇曳的灯光里时而忽长忽短,时而忽明忽暗。我们注意到,她的眼神是疲惫的,她的步子是沉重的,她喊叫我们吃饭的声音甚至是嘶哑的。在这个村庄,这是母亲每天重复的工作,艰辛而沉重,枯燥而无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母亲的村庄在春天的夜晚格外寂静。她一个人坐在油灯旁,纳着鞋底。有时,会忘记手中的活计,静静地想着什么。有时,她还会转过头去抹一把眼睛。那时,我天真地以为是油烟将母亲的眼睛熏得生涩。当时那种强烈的油灯气味现在还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中,在我的回忆里弥漫。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村庄简单、温暖、粗糙,但让人留恋。我很多次从我工作的遥远的城市赶回母亲的村庄,我看到了干涸的河流,还有河床上被人遗弃的鱼骨。风车和水磨已经被尘埃湮没了一大半,再也不能转动,不能呼吸。
  
  时间就这样停止了,进入衰老的过程。然后风车和水磨都会腐烂,包括那些精美的石头都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不过,春雨中的村庄也异常漂亮。灰蒙蒙的雨雾,隐隐地遮住每一栋房舍,村庄就像披着彩纱、含着几分羞涩的村姑。走进村庄,泥土、青草、庄稼和牛马粪味混杂在一起,让人特别坦然和舒服。一下雨,路上的人就自然多起来,大人们跑着去田里堵水灌地,放学的孩子顶着书包往家跑,不小心摔个仰八叉,黄泥汤溅了满屁股,书本也甩了满地。这时,母亲呼喊我的声音,在湿润的空气中回荡,震落树上的水珠。
  
  有一次,我和母亲在村子边的那棵梧桐树下坐了很久,村子上空干净的阳光让我想起母亲所说的那条小路。那条小路从村子旁一直向远方延伸,穿过我小时候做游戏的破旧院落和土墙,一直到我看不清楚的地方才消失。那条小路,也是母亲送我上学的小路,我是从那条小路上穿着母亲纳的鞋子走向远方的。
  
  几十年来,在母亲的村庄,她将我们姐弟三个抚养成人。这个村庄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棵树木,每一株麦苗,甚至每一声鸡鸣每一声狗叫,都让母亲依依不舍。母亲对这个村庄的依恋,就如同我们对她的依恋一样,真心实意又发自肺腑。其实,我们心底明白,母亲离不开这个村庄,是怕长眠在村庄前面的父亲孤单。母亲曾不止一次地自言自语过,如果她走了,我们的父亲想家时,回到家看不到她的身影,会伤心会难过的。
  
  对于母亲的村庄,我满怀感恩和虔诚,母亲的村庄仍旧如几十年前一样温暖。去年的一整个冬天,我陪母亲在她的村庄度过。夜半,谁家墙上的挂钟响了,母亲打了一个哈欠,伸出手给我拉拉被角,然后下地去给灶坑添些柴火。在母亲的村庄,很热很热的被窝,很暖很暖的房间,还有那盏在梦境中一直不停地晃动的油灯,照我度过那个寒冷的冬天。
  
  我安静地在母亲的村庄入睡。母亲的村庄朴素、明亮、安静,一如她温暖的怀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