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35:09 | 查看全部
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时间:2013-07-09 作者:未详 点击:568次   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
  
  人到了某个年龄,会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好奇。我听了各种专家做的各种解析,发现人的命运虽然各不相同,但若想要成功,就要“顺着天赋做事,逆着个性做人”。
  
  既谨慎又浪漫
  
  所谓“天赋”,就是自己最擅长、表现最好的事情。像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电视制作,我也发现自己很适合这个行业,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很幸运就能做到“顺着天赋做事”。
  
  至于“逆着个性做人”,难度就有点高了。
  
  据说我命中注定做事比较大破大立,年轻时任性而为、风花雪月,不容易累积成就。但随着年纪增大,不论在事业或感情方面都会愈来愈稳定。
  
  说来也真准,我从小就懂得自律:可以玩,但功课一定要做,绝对不能留级;可以疯狂,但一定要考上大学。如果在学习上拿不到奖状,那一定要在别的地方出风头,不管是美术、演讲、体育,都很投入,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名字响亮,总喜欢在边缘冒险,在与众不同处找寻荣誉。
  
  这样的我既懂得谨慎与谋略,又带着些任性,看起来很浪漫,但没有大开大阖的爱情故事。不管嘴上多么风花雪月,行为却很保守,对交朋友、事业或爱情皆如此。
  
  这种个性的缺点在于冒进,如果成功,就是大成功,功劳全在己身。但如果失败,就会是一败涂地,旁人想救也救不得。当然我也知道自己的状况,也想着该怎么改,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尝试新领域
  
  1995年,我打算借由进入新的工作领域,来探测未来更多的发展。
  
  那个阶段的我,正逐渐淡出电视制作、转进广播经营的领域。当时台北之音广告业务收入及收听率都直线上升,但我心中还是想要有所突破,交出点成绩来。刚巧接到猎头公司来电,对方说有间跨国音乐公司想找我当总经理,经过洽谈,我决定参加面试,争取在MCA台湾地区分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机会。
  
  这个工作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实验”——像我这样一个没喝过洋墨水的眷村子弟,到底能不能在跨国公司生存?
  
  经过生平第一次面试,而且还全程以英文问答,我顺利拿下这个职务,并且跟总公司报备我将会两头兼顾,在跨国公司担任总经理的同时,也接下台北之音总经理的职务。
  
  先说结果好了,实验结果是很失败,我不适合跨国公司,但整体收获丰富。
  
  实验失败的收获
  
  收获一,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证明我头上不能有盖子,只适合做自己的主人。
  
  在跨国公司当分公司总经理,代表着我除了有数百万年薪,还有许多顶头上司。
  
  分公司的预算要请示亚洲总部,而亚洲总部的预算,则控制在全球预算的某个百分比当中。当我早上开会构思了一个计划,提交报告之后,上层会从各种角度考虑是否答应,也许明知是对业绩有帮助的方案,但总公司暂时不想让亚洲部门发展太迅速,经过几天越洋联系之后,决定暂时搁置。
  
  跨国集团当中,许多思考是“政治思考”,与公司内部的派系利益有关。但每天早上我的脑子都塞满“想做就做”的冲劲,不能做主就不能执行。对习惯执行的人来说,等待是最大的折磨。不能做主,怎么开疆辟土?
  
  收获二,是知道何时该喊停。
  
  教育总鼓励学生,面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时,应该主动学习。但很少提醒大家,如果真有某种天分,那就不一定要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像蔡志忠有漫画天分,是天才漫画家,何必跟着大家一起考联考、读博士?
  
  对我来说,知道自己懂得做节目,所以对于“媒体经营与管理”这个媒体界中的管理学领域感到好奇,想要试试自己是否能从
  
  “制作人”的角色转变成“经理人”。不试,怎么知道合不合适?
  
  以前的我很喜欢“打天下”,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至于节目收视率好不好,根本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因为我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治天下”。在这段实验期间,我从中体会到了该怎么与人合作,慢慢修正自己的沟通技巧。
  
  过去担任制作人,习惯要大家听我的,很霸气地要求手下服从。但经理人要管财务、管营销,不可能全部以自己的意见为主,必须听听旁人的专业意见。我要不停地开会、协商,不只跟台湾地区分公司开会,还要开亚洲电话会议、全球电话会议。
  
  为了学习成长,我“按捺”住过去火暴的脾气,尝试不同的思维模式。
  
  但无法改变的是,我的基本体质仍是个创作者,不做事手会痒,一早起来若没目标,心会慌。但公司需要的不是创作者,而是乖乖听老板话的管理者。尽管薪水很高,我做得也可以,但就是不开心,打从心底觉得自己与这样的工作内容格格不入。
  
  经过这次亲身实验,我终于清楚什么适合我,什么不适合我。我不适合有了好想法,必须隐忍不发;我不适合凡事请示上级;我不适合光做人不做事;我不适合空着一双手无事可做。
  
  在这段“逆着个性做人”的实验过程中,反而再三确认了“这不适合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子,是重大的人生课题。知道这个位子不适合我之后,也要懂得优雅下台。于是,我在合约期满之后,挂冠求去。不经过这段历练,不会知道找到正确位置的喜悦。
  
  后来福隆公司的葛姐知道我又闲下来,希望我将重心移回电视圈,而且将原本的福隆公司转为两人共同持有股份的新公司。于是我又回到跑道上,投入最喜爱的电视工作。
  
  知道不适合,是一大进步
  
  很多人谈起恋爱就一头栽进去,明明很痛苦、明明窒碍难行,但死也不肯退出,也许是惋惜已投入的青春岁月,也许是难舍付出过的情感,但不退出,就等于未来没有机会认识更好的对象。
  
  无论感情、工作、交友,都会面临这种进退不得的困境。面对未知领域,当然要努力,但努力之后还是徒劳无功,这时候就该畅快地说出:“这不适合我!”知道不适合,是人生的一大进步。
  
  像男女朋友交往,一开始总难免注重外表,但久了之后,外表的刺激会愈降愈低,相处起来是否愉快、价值观是否一致、观念能否沟通,反而更为重要。
  
  求职也是如此,一开始难免会追求名声响亮的公司,最好是有一长串名字的公司,感觉比较有面子。但久了之后会发现这些名字也像公司的茶水间,没有人会因为漂亮的办公室或装潢华丽的茶水间,而决定到某家公司上班。最后关键还是在于公司的文化底蕴,以及公司目标与自己的目标是否一致,能否一同成长。
  
  但也有人不予理会,坚定地选择“别人认为正确的选择”,于是有很多人放弃天赋,选择看起来有面子的位子,很可惜,真的很可惜。
  
  每个人都有上天赠予的礼物,有人天生会画画,有人天生会做菜,有人天生对数字很敏感,有人天生擅长学武……这些都是每个人的特性,应该善加发挥,所以要“顺着天赋做事”。
  
  逆着个性,人生更多可能性
  
  至于个性,则不可任其妄为。若任由个性掌控局面,会让人习惯走在老路上,没办法突破,开创新局。
  
  习惯慢半拍的人,最好强迫自己动作快一点;脾气火暴的人,最好在生气前提醒自己深呼吸三五次。人的个性需要一段时间来养成,也需要一段时间来修正,慢慢的,这些改变会让人生的路有更多可能性。
  
  我觉得自己一直都能顺着天赋做事,所以不仅事情做得很顺手,自己也乐在其中。但在“逆着个性做人”这方面,则始终还在努力,像这次外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其实也是我“逆着个性”的尝试,虽然试过之后确认自己不合适,但经过这次努力,心里也就没有了遗憾。
  
  离开了跨国企业的高官厚禄之后,我回到电视领域,感觉就像回到了家。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天赋、有能力,所以顺着我的天赋做事,感觉特别顺畅,也让自己回复自在的状态,生活得很有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35:27 | 查看全部
瓮做渡船时间:2013-07-09 作者:未详 点击:313次   一天,刘邦在荥阳宫大发脾气。

  原来,已经归顺他的魏王豹,看到他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打败,于是决定投奔项羽。

  刘邦即令韩信为左丞相,统帅10万大军渡河击魏。魏王豹闻讯,用重兵封锁了黄河渡口临晋关。
  
  韩信来到临晋关,派人一侦察,发现对岸全是魏兵,于是决定在夏阳渡河。渡河需要木船,但现有木船根本不够用。于是韩信想了一个办法,他派人去大量收购小口大肚的瓮。
  
  副将不明白韩信的用意,韩信解释道:“把几十只口小肚大的瓮封住口,底朝上用绳子绑在一起,再用木头夹住,就可以成为渡船了。”
  
  一切齐备后,韩信命令军队在临晋关对岸佯装渡河,然后率主力在夏阳利用瓮做的渡船偷渡成功。魏王豹等了几天,不见临晋关发兵,以为汉军不敢渡河。谁料,安邑守军突然来报,韩信已攻下安邑,向平阳杀将过来。
  
  魏王豹大惊:上游的夏阳没有船只,难道汉军是飞过河的?他自知敌不过强大的汉军,只得投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35:39 | 查看全部
“悦众”与“有众”时间:2013-07-10 作者:未详 点击:90次   生活中,常听有人感叹:“现在,怎么做的事越多,落的意见越多呢?”
  
  这里面的原因,非一句话能说清。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人们的要求,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保护好这个动力,运用好这个动力,就要在对“众”这个问题上处理好。
  
  众,就是群众。对众,要“悦”,更要“有”。由此,想起了管仲的一句话:“悦众在爱施,有众在废私。”管仲,是春秋初期的一位政治家。当时,他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为“仲父”。此后,他通过大力推行改革,确立选拔人才制度,并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等,使国力大振,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想必,他说的这些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感而发吧。
  
  “悦众”与“有众”,虽一字之差,其情其景,却大不一样。悦众,得其表,有掌声;有众,得其内,有人心。有掌声,热闹;有人心,建功。实践就是这样,尽管你满脑子“点子”,如无众人相助,事难成,功难建。
  
  “有众”离不开“悦众”。倘若老百姓不开心,哪怕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也不会有人跟你走,更不会有人为你赴汤蹈火,建功立业。
  
  “悦众”离不开“爱施”。爱施,是给予。只要给予,就有可能使“山也笑,水也笑,村村寨寨齐欢笑。”给予有种种。有的给予,讲回报:我给你歌声,你要给我掌声;我给你毛羽,你要给我赞叹;我给你阳光,你要给我笑脸。这种给予,能一时悦众,却不能长久悦众,更难以赢得人心。
  
  有的给予,无索取:好似太阳,天天上班,无论你衣厚衣薄,都给你温暖。这种给予,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是一种“废私”之举。这种废私之举,很有点古人所赞的意味:“夙夜在公,在公明明”,充满了正能量,不仅“悦众”而且“有众”,远得百姓欢心,近得贤者智心,从而使事业兴,功业显,天下安。
  
  这就告诉我们,要“有众”,仅“悦众”还不够。毕竟,再富有,钱袋有限,“爱施”有头。况且,物质的东西只能满足物质的需求,而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还有得到尊重的需求。尊重虽不是钱,却比钱值钱。老百姓说得好:“一饭有真意,胜赠千金裘。”
  
  这还告诉我们,要“有众”,须“废私”。废私如“废置”。废置之“废,犹退也”,即让私退后一步,让公领先一脚。毕竟,忧公忘私,难为也;先公后私,可为也。
  
  这更告诉我们,要“有众”,多悦心。悦心,不仅能使在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冤者得理,劳者得息,而且在严于律己,严以治家,“禁之于亲贵”,“制之于宠幸”,使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从而率俗以敦本,顺民而不劳,攀高永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35:53 | 查看全部
重要的尾数时间:2013-07-10 作者:未详 点击:171次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临时职员,工作任务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随后,主持人提了几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各具特色,主持人很满意。
  
  面试的最后一关是笔答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几分钟后,应试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持人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费用就20美元吧。”主持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其他杂费可能需用10美元左右。”主持人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主持人见他的答卷上写的是113。86美元,不禁有些惊奇,立即让他解释一下答案。
  
  这位年轻人说:“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从公司到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
  
  主持人听完,露出会心的一笑。这位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以严谨的作风去认真对待,这样你将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并且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36:07 | 查看全部
职场过招拼心态时间:2013-07-10 作者:未详 点击:298次   在职场上打拼,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调理好自己的心态。人,什么时候都应该对自己好一些,工作中老是郁闷、生气、压抑,不光影响职业发展,还影响身体健康和美容养颜。
  
  心态调整益身心
  
  一个人,如果不是发了大财,嫁了大款,娶了富婆,恐怕都要上个三十来年的班。这三十来年,你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要维护好内外部关系,要做出点成绩,要争取到一些升迁的机会,要赚到一年比一年多一点的钞票,你们说容易吗?
  
  既然不容易,就需要调理好自己,就不能任由自己压抑郁闷地活着,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职场人第一重要的就是调理好心态。因为,你如果不懂得调理,你会在三十来年的职业生涯中,处于烦恼压抑郁闷不安中,你不觉得这样活得憋屈吗?而且,一个人处于长期焦灼的心态下,你所梦想的职业发展也就难以实现了,甚至诱发身体或心理疾病。
  
  可是,你又不能一不高兴就炒老板,一不开心就换地方。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努力学会调理好心态。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把自己先调整好,你不仅会工作比较顺利,身体也会更好,容颜也不易老。
  
  心态调整要换位
  
  当你对于工作中的有些事感觉不公平,不愿意接受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位考虑。比方说,小L曾经遇到市场持续低迷,公司要给大家降薪。这个现实是很难改变的,但接受起来谁也不容易,她也不是圣人,也痛苦。
  
  但她清楚,一个直接影响工作的心理状态更不好,经过自我梳理她采用的就是换位考虑。她想:老板如果能过关,轻易不会采取这种方式,他也希望公司好,公司做大做好他才有收益!同时,当时的金融危机影响自己也是身在其中,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更是有目共睹,所以不能只是抱怨,要想清楚这个关陪不陪公司过。
  
  后来,她不仅接受了这个现实,还替老板考虑了一个应对方案,就是管理层到员工逐级降薪,职位越高降得越多,初级员工不降。这样,一方面可以测试管理人员的忠诚度,也更有实际效果。因为降一个员工的薪水作用能有多大?一个老总降10%就是个大数目。而员工不降,他们会感到公司的体贴,冲在前面会更加努力。
  
  半年后,公司不仅恢复了元气,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小L他们几位管理层,不仅恢复了工资,还收到了老板的特别奖金。虽然数字不大,却让她更加坚信,好心态才能让人理智面对困境。
  
  心态调整要翻山
  
  很多时候,我们工作中的坏心情,与一起工作的同事、领导有关。当你心里不喜欢一个人,或是讨厌他的为人、他的习惯时,我们就难以与他们配合。这样,你每天要见的人你都接受不了,自然不会有好心情做事,也就不会有好效果,最终就不会有好发展。
  
  这个时候,翻山策略就是最好的。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你们之间就会有座山,成天跟一些人隔着山沟通,能不难受吗?如何翻过这座山,不在于山对面的人,在于你自己。
  
  小S在公司里,最瞧不上那个管行政人事的副总了,长得呆头呆脑,还特粗俗,却装得一副优雅相。小S做文案,隔两级就是这个讨厌的家伙,你说她成天工作时心情能好吗?
  
  开会人家一发言,她就在下面开小会,不是说这家伙早晨让老婆踢了脑袋,就笑话人家的口音。这样的心态,对方再傻也能感觉出来,于是小S办事就不那么顺利,提升就基本没有机会。越是这样,她越讨厌这个人,如此形成了上班看见对方就烦的状态。
  
  后来,小S的主管换了,人家上任就发现她和分管老总这种互相敌视,就找小S谈。可两年多都看着别扭,哪儿那么容易就不别扭了?可主管真有耐心,告诉她两人相处不好,一定是你心中有障碍,这山是你堆起来的。
  
  小S开始不承认,通过人家分析,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照着主管说的去找对方的优点,可真难呀,她觉得这个男人就没优点。上司不急,隔三差五问她找到没有。别说,最后她还真发现了对方的一个优点,就是办事细致,对自己手下的人特别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S越来越发现这个人优点还是不少的,到后来,虽然谈不上喜欢这个人,却也不那么讨厌了。这事也怪了,她不觉得对方讨厌了,对方好像也对她热情了。每天上班再不烦,也不看人别扭了,心情自然愉悦起来,工作效果也就越做越好,最终做到了媒体关系部经理。
  
  大多数时候,坏心情的根源不在别人,而在自己。放下一些直观上的结论,努力去翻过自己堆的高山,你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心态,还能赢得别人的理解。
  
  《情商》的作者,情商之父戈尔曼告诉我们,五大情商能力是:自我情绪意识、自我情绪调节、自我激励、情绪转移、人际关系管理。一切的根源在自己,要改善人际关系不能指望改变别人,而是要从自己的心态上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4:59:32 | 查看全部
石匠的戒指时间:2013-07-05 作者:未详 点击:734次   石匠长得虎背熊腰,有铁錾似的肤色,青石般的骨骼。
  
  很偶然地,别人送了他一小块玉。天然未经雕琢的玉,像块石头,又小又丑。石匠拿给工友看,问:“这玉能做成什么?”工友们看了,一齐摇头说:“能扔吧。”然后爆笑。石匠把玉一遍又一遍地看,说:“戒指呢?”便有人笑岔了气:“你只是个匠人,你以为你是艺人?”
  
  石匠找来一块红色的布,小心翼翼地将玉包起,仿佛那是无价之宝。他想把这块玉变成一枚真正的戒指。
  
  以后石匠休息的时候,不再和工友打牌。他把大青石打成很小的碎块,然后一手握紧铁錾,一手操着手锤,试图凿磨出一枚真正的戒指。石匠表情专注,铁錾似的肤色,青石般的骨骼。
  
  工友问他:“你的玉呢?”石匠说:“那可不能急,我得先拿青石下手,练到万无一失。”
  
  石匠微薄的工钱,让他一直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女人买一枚戒指,哪怕是一枚非常差劲的戒指。
  
  石匠把无数大青石变成小青石,把无数小青石变成更小的青石,把无数更小的青石,凿磨成白色的碎末。但是,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把他铁錾下的石头,变成一枚石戒。
  
  工友们劝他:“还是算了吧。青石脆且硬,颗粒大;玉石韧且软,颗粒小。所以就算你真的用青石凿出一枚戒指,又有什么用呢?青石与玉石,完全是两回事。再说你根本不可能凿出一枚戒指。你是石匠,不是艺人,你拿的是大锤和铁錾,不是刻刀和砂纸。”石匠说:“我试试嘛。”他一手握紧铁錾,一手握紧手锤,目光专注。那锤轻轻地在铁錾上敲击,发出极轻微的金属脆响。突然,石匠猛拍脑袋。一枚几近成形的小石戒,“啪嗒”一声,裂成两个半环。
  
  石匠的那小块玉,放在家中的床头柜里。回到家里,他经常翻出来,细细地看。看久了,他想,这也许真是块青石呢。他知道,有时青石和玉,会毫不讲理地夹杂在一起,混淆视线。
  
  女人说:“你不可能凿出一枚戒指的。”女人长着宽大的脸,矮矮的个子,粗糙的黑里透红的皮肤。石匠说:“难道你不想要戒指吗?”女人说:“可是你凿不出来的。再说我都这岁数了,还是别要了。”石匠说:“大馋犟。”这时,女人便不好意思地笑了。
  
  的确,拿石匠的铁錾凿磨戒指,就像挥一把铡刀修剪指甲,怎么可能做得到?
  
  石匠回到工地。几个月后,他换了工作,不再开石凿石,而是成了伙房的师傅。他负责煮全工地石匠的饭。
  
  可是,只要有时间,石匠仍然坐在那里,试图用一块青石,凿磨出一枚戒指。石匠表情专注,铁錾似的肤色,青石般的骨骼。
  
  石匠凿磨了3年。
  
  终于有一天黄昏,石匠凿出一枚石戒,完整的石戒。他把石戒戴在右手的小指上,痴痴地看。夕阳静静地照着,那石戒便有了金色,有了鲜活的生命。石匠久久地坐在那里,不说话。他想起自己的女人。
  
  石匠又练了一年。他凿出很多枚一模一样的青石戒指。他把它们串起,挂上身后的墙上。
  
  那天,石匠郑重地打开红布包。那是一个伟大的时刻,石匠取出那小块玉,盯着它看了一会儿,独自笑了。他慢慢地走出屋子。
  
  石匠真正的工作终于开始了。手锤还没有抡起,先有一滴汗落在了那玉上。
  
  铁錾和玉,轻轻撞击。只那么几下,石匠便发现,他保存了4年的玉,竟真的是一块青石。上面沾着的一点点玉,已经被他的铁錾研成细腻的粉尘。
  
  石匠没有停下,他继续着动作。他的动作专注且郑重。一下,两下;一天,两天……终于,那块青石在他的铁錾和手锤下,变成了一个粗糙的环。
  
  石匠拿着砂纸,包着石戒,细细磨擦。那个环逐渐清晰明朗,有了戒指的模样。
  
  石匠改换了刻刀,在上面刻下笨拙的花纹。
  
  那戒指终于完成。他拿着这枚石戒,和身后墙上的一串石戒比较。他发现,这石戒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从那串石戒里随便拿出一枚,都比这枚耀眼。
  
  石匠回了家。
  
  他把石戒拿给女人,说:“竟真的是块青石。”女人接过来,往手指上套。她问:“你凿了好多?”石匠说:“是的,不过那些都被我毁了。”女人说:“可惜了。”石匠说:“不可惜,那些是习作,这件才是作品;那些只是石头,这个才是戒指。不过竟想不到,最后还是送了你一块青石。”女人说:“挺好了,挺好了。”
  
  女人站在窗前。她的中指戴着那枚青石凿磨而成的戒指。她把五指分开,手掌朝里,仔细地看那石戒;然后,再把手翻过来,手掌朝外,再仔细地看。女人看了好久。夕阳照进来了,将那石戒,染成近似透明的红。
  
  女人终于轻轻地哭了。她抓起男人的左臂。她说:“不让你凿戒,你偏偏……”
  
  石匠笑笑,没说话。
  
  女人抓起的,只是一只左臂。3年前,一次意外,一块巨石砸到了石匠的左手,现在那里,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手掌。
  
  多少个黄昏里,石匠静静地坐着,右手握着手锤,左臂的臂弯里,夹着冰冷的铁錾。他一下一下地敲击,一次一次地研磨,只为给自己的女人凿磨出一枚真正的戒指。
  
  那是爱的表达吗?石匠不知道。他甚至没有想过。他不懂这些。
  
  石匠长得虎背熊腰,有铁錾似的肤色,青石般的骨骼。可那心,却是玉的质地——柔软,坚韧,并且细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00:02 | 查看全部
有爱情,就有孤单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247次   有爱情,就有孤单
  
  没有伴侣的时候,即使是孤单,也可以很快乐。
  
  这个时候,孤单是一种境界。
  
  你可以一个人走遍世界,结识不同的朋友;你也可以选择下班之后,立刻回到家里,享受自己的世界。
  
  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那份孤单。
  
  伴侣糟糕。你却不能离开他,那是最孤单的。
  
  你和他,曾经有过许多快乐的时光,你以为从此不再孤单。
  
  只是,许多年后,你忽然发现,你宁愿孤单一个人。
  
  假如只有你一个人,你用不着再向他交代你的行踪,你毋须再迫自己和他一起成长或一起不成长,你不必再听他唠叨,你不用再迁就他,你不用,再向他说甜言蜜语。
  
  当你为他做了这一切,你竟然感到无比的孤单。
  
  然而,你有太多理由不能离开他。
  
  你不忍心让他孤单,不如你自己孤单好了。
  
  原来,所有的责任、感情、承诺、道德、传统、忍耐,都是孤单的源头。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00:19 | 查看全部
有一种温暖你看不见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172次   那个小火炉一直温暖地燃烧在我的心中。
  
  那年,我不小心摔断了腿,伤筋动骨一百天,四十五天拆掉石膏,我顾不得腿疼,执意带着一岁零八个月的女儿上了到西安的火车,看望在那里蜗居的妹妹。
  
  那时她刚大学毕业,在沙井村租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在三楼。从栏杆下望下去,小小的院落,四四方方的,二楼以上,全是一间一间出租的小客房,直到五楼,抬头,天空露出灰蓝色的一角,总是阴沉沉的。
  
  这是我第二次来西安,每天行走在沙井村的街头小巷里,感觉还以为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小街巷也是这般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妹妹的房子虽小,但带有卫生间和厨房,听说比别的房子房租贵了近一百元,我嫌她浪费,她嘟着个嘴,说:我就怕你们来了,公用厕所上不习惯。
  
  我们每天并不在家开火,都在沙井村街道上的小饭馆吃,很便宜,一盘小葱拌豆腐三块,一盘鱼香肉丝十二块,两碗米饭,一盆汤,我们三个可以吃得很饱。妹妹刚上班,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就带着女儿自己闲逛,去钟楼、去海洋馆、去电子商城附近的人人乐超市。其实也不是我爱逛,大冬天的,再加上我的腿伤并没有全好,我应该少走路才对。只是,那个小小的出租屋,太冷了,像地下冰窖,比外面还冷。我宁愿走在街上感受一些太阳的温暖,也无法蜷缩在家里,冷得浑身发抖。
  
  那天,我刚进门,就看见屋里有什么不对,仔细打量,原来妹妹买了一个小蜂窝煤炉子放在地中间,旁边纸箱里整整齐齐的摞着一些蜂窝煤。炉子已经架好了,炉膛里正燃烧着三块火红的煤。这种炉子散热并不好,但看着那些红红的火焰,似乎就没那么冷了,有什么东西,正暖暖的从心底里升起。
  
  一整个晚上,我都听见妹妹不停地起床,照顾炉子。听得出,她在尽量克制自己发出响动,但那些悉悉索索的脚步声,掀起炉盖时不小心弄响的哐当声,都让我从睡梦中惊醒。那一刻,我以为是母亲,像小时候的冬天那样,半夜到我们屋里收拾炉子,为我们捅红了火,让我们在黎明时分不觉得冷。
  
  妹妹老小,在家时一直被母亲宠着,什么也不做,几年时光,她竟然变得如此利索,在西安沙井村这个小小的城中村里,开始了人生旅程的崭新一段。我住了近一个星期才回去,许多年过去,有一次我们又提起沙井村,她给我说了以下的一段话:你来沙井村的时候,正是我最穷的时候,怕你冷,我向同学借钱买了一个小炉子,又向房东赊了一些蜂窝煤。你走了,我再没舍得用过一块。
  
  听了这话,我的眼泪忍不住涌上眼眶,那时我不知道她的具体情况,每天吃饭,坐车,买东西都是我付账,只是没想到,那个小火炉,会让她那么窘迫。她却并不在意,说你的腿刚好,怕再冻出病来。我一时无语,这件事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如今,我也到了西安,偶尔路过沙井村,就不由得想起那年我来西安的情景,街道似乎还是老样子,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妹妹早已结婚,搬进了她家的新楼房,冬天再也不用挨冻受冷。只是,无论阴晴,只要到了冬天,我的心里就会燃烧着一个小火炉,暖暖的,亮亮的,永不会熄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00:34 | 查看全部
溪流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122次   我常常觉得,我的生命,就是那山中的溪流。虽然在莽莽的山里,它只是那么柔细的一股儿水流。
  
  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在庄严的大山下,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一滴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一个泡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它、黄风刮不跑它。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一丛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5:00:48 | 查看全部
爱情是盲目的,疯狂总是伴随其左右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326次   疯狂决定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喝咖啡。喝过咖啡之后,疯狂建议说:“我们捉迷藏吧。”
  
  好奇问道:“捉迷藏?那是什么?”
  
  “捉迷藏就是一种游戏。我从一开始数,你们就藏起来。我数到一百后,就开始找你们。第一个被我找到的人就是下一个数数的人。”
  
  除了恐惧和懒惰之外,大家都同意。疯狂开始数:“1,2,3……”
  
  殷勤第一个找到地方藏了起来,腼腆像往常一样羞答答地藏在一片树丛后面,快乐跑到花园里,忧伤哭了起来,因为他找不到适合自己藏身的地方。羡慕陪着胜利藏到了一座岩石后面。疯狂继续数数,朋友们东躲西藏,失望看到疯狂已经数到九十九的时候感到了绝望。
  
  “一百!”疯狂喊道,“我开始找了。”
  
  第一个被找到的是好奇,因为他没能阻止自己从藏身之地走出来,看一看谁是第一个被找到的人。疯狂在另一侧看到了犹豫,他正在一堵围墙上徘徊,不知道藏在哪里更好。接着,疯狂又找到了快乐、忧伤、腼腆……当大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好奇问道:“爱情哪里去了?”
  
  谁都没有看见她。疯狂开始寻找爱情。他登上山顶寻觅,来到岩石下的河里寻找。但是,他一直也找不到爱情。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之后,疯狂看到了一株玫瑰,他拿起一根木棒,在花枝间寻找。突然,他听到了一声叫喊,正是爱情,她叫喊是因为一根刺扎瞎了她的一只眼睛。疯狂开始道歉,恳求爱情原谅他,并请求爱情允许他永远跟着她。爱情接受了道歉。
  
  今天,爱情是盲目的,疯狂总是伴随其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