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4:14 | 查看全部
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的演员,准备给观众带来一场没有保险带保护的表演。
  他站在16米的高空中,钢丝微微抖着,但他的身体像磁石一样粘在钢丝上,一米、二米……抬脚、转身、倒走……一切动作都行云流水。突然,他停止了所有的动作。助手马上意识到他可能遇上了麻烦,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但经验丰富的助手知道此刻不能向他问话,否则会让他分心,导致难以想像的后果。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突然他开始向钢丝一头走了一步,然后动作又恢复了正常。
  助手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到地面以后,他一把抱住了助手说:“兄弟,谢谢你。”助手说:“天哪,我不知道你在空中发生了什么?”他说:“亲爱的兄弟,这是魔鬼的恶作剧,一阵微风吹下了屋顶的灰尘,掉入了我的眼睛,我在16米高空中一下子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命该如此,但我心又不甘,我对自己说,应该坚持。我在心中一秒一秒地数着,就在刹那间,我感到泪水来了,这是我救命的圣水,它很快把灰尘冲了出来。但是,如果你那时唤我一声,我肯定会分心或者依赖你的救助,但这样做会有致命的危险。”
  生活中不管发生了何种变故,我们都不应该急躁,应该给自己留10秒钟的时间思考,先让剧烈跳动的心脏平静下来,然后让阅历和经验来做主,等待由经验把握的另一种命运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4:46 | 查看全部
那一次难忘的笔会。主办单位准许每个与会者带一名家属,于是,原本只有十几个人参加的会议一下子拥有了三十多个与会人员。
  刚好凑满了一车。大家一路欢歌,去风景绝佳处犒劳眼与心。
  身边坐着的,有好几位都是用优质的精神食粮喂养过自己灵魂的名家,为了这次幸运的相逢,也为了留下一份恒久的纪念,我脱下旅行帽,请各位老师签名。我的儿子也仿效了我的样子,脱下帽子,请大家一一签名留念。
  到了饭店,我和儿子交换帽子,欣赏对方邀来的珍贵签名。我惊奇地发现,我儿子帽子上的签名远比我的丰富。仔细看看,原来,他让那些“名家”的爱人、孩子也一个不落地全都签了名!
  突然心中黯然,感觉自己输给了孩子。
  真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让名家的家人也来签个名呢?我的眼睛,只管瞄着那些“重量级”的人物,忽略了那些我叫不上名字来的人,我不知道他们原也是愿意在一顶帽子上欢快地留下一点墨痕的。
  笔会结束回到家,我举着两顶帽子给我家先生看,我说:“很显然,现在,儿子这顶帽子比我这顶帽子有价值。我感觉自己好笨,竟不懂得生活在名人身边的人其实是更有看点的。”我家先生让儿子逐个读他帽子上的人名,并讲清这些人谁和谁是怎样的关系。我没想到,儿子在介绍了几位作家之后,居然念出了两个我听起来十分陌生的名字。我纳闷地问他:“这两个人是谁呀?”儿子一笑,得意地说:“不知道了吧?告诉你,这是导游和司机的名字!”
  ———是那两个一路上被我们唤作“小王”和“小陈”的人的名字!
  在灯下,我虔敬地端详那两个名字———导游小王竟像那些大腕明星一样弄了个花式签名;司机小陈的名字写完后显然认真描过,笔画很粗,一丝不苟。
  噢,名字,尊贵的名字!
  想想看,所有的名字起出来不都是为着供人呼唤与铭记的么?为什么我竟然把签名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想得那么复杂、那么功利?当我在饭店看到孩子有着丰富签名的帽子,我也曾“黯然”,但我的“黯然”却来得那么低俗。我痛感自己错过了获取“更有看点”的人签名的机缘。我为什么总是怀揣着一个沉重的“目的”去行事、去思想?在这过程中,我的眼睛漏掉了什么?我的心灵遗忘了什么?
  多么欣赏我的孩子,他完全忽略掉了同行者的身份与背景,只把他们看成是纯粹的旅伴,惟其如此,他的那顶帽子才获得了不其然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4:55 | 查看全部
有一杆公平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渐渐骄傲起来,吹嘘世间一切东西它都可以知道重量。起初没人愿意与它争辩,突然有一天,一只被它称过的土豆实在忍不住了,问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吗?”秤答不上来,哑口无言。
   有时,我们总是衡量别人的重量与优劣,却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重量与好坏。我们只有更清楚地认识了自身,才能做到以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其它事物,从而赢得人们的认同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5:08 | 查看全部
星期天,又赶上一个晴朗的天。
   街上的人挺多,公交车上也是人挤人的。我好不容易挤到车后面,不错,还有一个扶手空着。车摇摇晃晃,到了一站,又上来几位。挤过来一位老者,他左看看,右瞧瞧,大概想找个合适的位置。
   我旁边临窗坐着的是一个小伙子,我开始想小伙子会给老者让个座,可这小伙子却并没有这个意思,眯着眼打起盹来。没办法。
   “你站这儿!”我往后挪了挪,让老者站在靠窗的地方,可以扶着车座扶手。
   车又过了两站,有上有下,车上好像稍稍松散了一些。这时,挤过来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站在老者旁边。刚才还打盹的小伙子忽然来了精神,腾地站了起来,满脸是笑地冲中年人打招呼:“主任啊,您上街啊!”
   “噢,是小孙呀,这是去哪儿?"
   “我去图书馆还书。主任,您坐这儿吧!”
   “不用了,不用了。”
   “来吧,来吧!”这会儿,小孙倒是执意让起座来。
   “那好,谢谢!”主任却没有坐,转过来冲老者道:“爸,您坐吧!”
   这时,我看到小孙的嘴张成了“O”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5:23 | 查看全部
“要是当初坚持念音乐系,我现在就是台上的演奏家,而不是台下的观众了!”演奏会场,坐我前面的小姐低声对身旁的同伴说。
  我心想:当台下的观众不好吗?因为你是观众,你此刻才能悠哉地坐着聆听,还能和同伴说悄悄话,你的花费只是两个小时;如果你是演奏家,你现在就得紧张地待在台上,将辛苦练习的成果表现出来,你的花费必是经年累月。
  凡事有舍必有得!在失去甲时,你必然获得乙,但你常常不自觉。一名老翁捕鱼为生。一天清晨他照常到溪边,惊见溪上游的碎石因为昨天的雷雨而冲到下游来了,溪里全是碎石,不能捕鱼了,而嚎啕大哭。溪旁山坡有间小庙,庙里的师父听见他的哭声,便下山坡来指点:“老人家!你哭什么呢?”“溪里全是碎石,我怎么下网捕鱼啊?”“不能下网捕,可以用手抓呀!你没看鱼儿全在碎石上、石缝间跳跃吗? ”老翁揉揉眼睛看去,果然鱼儿全在碎石上、石缝间跳跃,随手可得,怎么刚才没发现呢?
  以“有舍必有得”的正面意念、积极心态看待事情,不是要你陷落虚拟情境,而是让你看清现实。
  比如,夫妻离婚了,在失去婚姻的同时,也得到追求良缘的机会;亲密爱人移情别恋,在失去恋情的同时,也庆幸婚前就发现对象不可靠;失意于钱赚得少,却可得意于不用为了储蓄投资烦心。
  得与失,必有平衡点。你不能总看见失落而痛苦,你该学着看见获得而欢欣。它们平均散布在你所在的时空,任你感受体会。如果你常感觉失落,那是你心眼偏差;如果你常体验获得,那是你的心态正确。
  我无意掩盖你失落的事实,而是提醒你获得的事实。它们是事情的两方面,它们都真实地存在着,你不能总看见单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6:55 | 查看全部
假如你看到体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跃出水面6.6米,并为你表演各种动作,我想你一定会发生惊叹,将这视为奇迹,而确实有这么一只创造奇迹的鲸鱼。
  这只鲸鱼的训练师向外界披露了训练的奥秘: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鲸鱼每次经过绳子上方就会得到奖励,它就会得到鱼吃,会有人拍拍它并和它玩,训练师以此对这只鲸鱼表示鼓励,当鲸鱼从绳子上方通过的次数逐渐多于从下方经过的次数时,训练师就会把绳子提高,不过提高的速度必须很慢,不至于让鲸鱼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沮丧。
  无疑是鼓励的力量使得这只鲸鱼飞跃过了这一可载入吉尼斯纪录的高度。对一只鲸鱼如此,对于聪明的人类来说更是这样,鼓励、赞赏和肯定,会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事实上更多的人却是与训练师相反,起初就怀着期盼定出相当的高度,一旦达不到目标,就弄得彼此大感失望。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上司对下属的不满和惩罚,教师对学生的严厉批评和叱责,望子成龙的父母对孩子的埋怨和训斥……
  因此,即使我们的期望值很高,可最好还是给手中的“绳子”定个适当的高度,看到对方的每一个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奠定心中的信心,而不要被失望、沮丧的情绪笼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7:06 | 查看全部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阵我对学拉二胡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放学从教音乐的沈老师窗前经过时,从里面飘出来的那悠扬或凄婉的琴声总是让我挪不动脚步。多次登门恳求后,沈老师终于答应收我为徒。
  在沈老师的悉心辅导下,我的演奏技艺突飞猛进。进了中学宣传队后,我成了各种舞曲的“首席演奏员”,所拉的《赛马》、《二泉映月》等独奏曲成了校宣传队对外演出的“压轴戏”。
  有一次,省歌舞团来校招收小演奏员。当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兴奋不已。大家羡慕地说,“沈老师那么喜欢你,队里就你能上台演奏,这次进省歌肯定没问题。”
  我满以为沈老师会把我推荐上去。过了一周,直到其他几个演技平平的同学欢天喜地地登上去省城长途客车的那一天,我躲在一个角落里悄悄地落下了泪水。事后,沈老师对我要么闪烁其辞,要么欲言又止。我百思不得其解。从此,我心里对这位“恩师”产生了一股悠悠的积怨。
  直到我上了高中。那天,沈老师专门去我家表示“道歉”,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尽管我心里对他已全无好感,但还是忍着性子听他讲了起来:“孩子,我知道你很好学,也有音乐的天赋。要怪就怪你跟错了我这个‘师傅’。你看,从一开始我的指法和运弓的方法都是错的。搞音乐的人要看先天的条件,从小要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当时去省歌的几位同学虽然技不如你,但经过目测,他们左手五指长而圆润,右手运弓松弛自如。从长远看,他们更有培养前途,就好像一张白纸。而我拉琴的套路就等于在你的这张原本洁白的纸上染了一大块墨汁,积重难返。凑巧把你给招上去,那也是耽误了你一生啊!”
  听完沈老师所讲的“隐情”,我觉得心里在震颤,豆大的泪珠从我脸上滑落了下来,我紧握着老师的手半天不愿松开。刹那间,我觉得沈老师人格可贵,敢于在学生面前坦承自己的不足,该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就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最好的“琴师”。
  从那件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干任何事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学本事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就像一列火车,背离了方向,速度越快,只会离它要到达的目的地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7:18 | 查看全部
在日本东京霞关街附近,有一家名叫凯比特东急的四星级的饭店。演艺界的各路明星一到东京非“凯比特东急”不住。一向苛刻挑剔的明星们对此情有独钟的原因非常简单,享受一下该店“定点”擦鞋匠源太郎的“五星级服务”。
  源太郎擦鞋方法别具一格:不用鞋刷,而用木棉布绕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代替,鞋油也自行调配。那些早已失去光泽的旧皮鞋,经他匠心独运的一番擦拭,无不焕然一新,光可鉴人。而且光泽持久,可保持一周以上。更绝的是,凭着高深的职业素养,源太郎与人擦肩而过时便能知道对方穿何种鞋。从鞋的磨损部位和程度,他可以说出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炉火纯青的技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非同凡响的效果,为源太郎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他的老主顾不仅来自东京、京都、北海道,乃至香港、新加坡等地都大有人在。在他简朴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发往各地的速寄纸箱。
  也许我们不会想到,名声显赫的源太郎多年以前曾是化工厂的一名失业工人,靠打零工糊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美国军官那里学会了擦鞋。从此,只要听说哪儿有好擦鞋匠,他就千方百计赶去请教,虚心学习。日子一天天过去,源太郎的名声越来越响,最终成为“凯比特东急”饭店的一块金字招牌——“五星级擦鞋匠”。
  我们中的许多人,也曾有过类似的际遇。和源太郎当年一样,我们拥有充沛的体力和激情,有不愿屈从命运做一番事业的打算,也不惧怕吃苦,所不同的是,我们不甘把擦鞋这类难称大雅的事业当作终生事业。因此,我们不断地选择,总向往着更高的目标。日子在选择中悄悄流走,等我们恍然醒悟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早早选定一个目标,不必苛求目标是否宏伟,只要适合你就行。然后,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努力!相信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成为一名“五星级擦鞋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8:01 | 查看全部
有位朋友来找我聊天。我问他:“你有什么梦想?”他说想在45岁就退休。我问他:“退休后要做什么?”他说还没想过,可能去环游世界。我继续问:“那你最想去哪个国家?”他说到时再看看哪个国家最热门。我又问:“这个梦想是现在才有的吗?”他说好几年前就有了。最后我很慎重地问他:“你这个梦想和多年前相比,是越来越接近,还是越来越远?"
  朋友若有领悟地离开我的办公室。
  目标就像旅行的目的地,没有目标的人只能原地踏步。了解自己要去哪里我们才能知道哪条路是最快的,什么交通工具是最有效率的。
  明确的路,让你不会拖延怠慢。明确的路,让你懂得取舍,知道重视真正值得重视的事。
  只要不放弃,目的地就会愈来愈近,世界将为你打开大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2:28:12 | 查看全部
上世纪20年代,德国医学家埃米尔发现,北欧四国的人很容易患上一种抑郁综合征,症状为失眠、头疼、体重增加、易怒、压抑、焦虑、疲劳等。进一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这一综合症与日照有关。日照能够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血清素能够调节人体大脑各神经元之间的交流活动,并让我们觉得精神振奋。如果十天得不到阳光的照耀,人就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曾经,仙人掌都会被我养死,因为我给了它太多的水,而没有让它见到阳光。现在我家阳台上养着各种各样的仙人掌,它们是我承接阳光的绿色使者。在见不到阳光的春日,我的仙人掌就是我的阳光收藏。其实阳光不可能永远照着我们,因为阳光不会跟随我们的脚步。
  我们可以记住专家的几条建议:多在阳光下步行;在办公室尽量坐得离窗户近一些;独处时尽量避免阴暗环境;对着镜子刷牙,看到自己的笑。对,微笑是心里发出的阳光。
  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接近所有与阳光相关的生命或者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