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1:00 | 查看全部
  以严谨的态度绘制恐龙
  
  大一下学期,赵闯第一次接触数码美术,每天他回到寝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恐龙的资料。这时,他意识到真正的绘画不像小时候那么简单,比如要画一只霸王龙的油画,需要清楚地知道霸王龙的手指有几根骨节。他开始浏览专业机构网站,下载专业的论文,从图片到模型一点一点地研究。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弄清一个知识点,赵闯必须要去浏览英文网站,这就需要查大量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甚至到最后查到的学名可能是拉丁文。那段时间他画了大量的恐龙素描和手绘作品,绘画越来越严谨,也懂得去看真正的化石。
  
  经过持续研究,赵闯对每一种恐龙渐渐了解熟悉,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古生物的规则在头脑中一点点成型。他绘制的恐龙图在学校论坛里广受欢迎,在学校渐渐有了名气。
  
  赵闯更加有信心了,他把自己绘制的特暴龙、灵龙的彩铅以及素描作品,发布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客户网站上面,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1:12 | 查看全部
 
  200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邀请赵闯合作绘制远古翔兽的复原图。对赵闯来说,这是第一次绘制具有严谨科学性的恐龙复原图。经过直接跟专家反复沟通,两个星期后赵闯完成了草稿。2006年12月,赵闯绘制的远古翔兽复原图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这幅图配合一篇关于带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论文,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提前了至少7000万年。
  
  谈起绘制的过程,赵闯说:“我画了无数的手稿,图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片叶子,我都仔细研究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1:22 | 查看全部
 把“恐龙”当作职业
  
  大学毕业后,赵闯进入一家出版社工作,同时认识了他现在的合作伙伴——科学童话作家杨杨。赵闯负责画图,杨杨负责写文章,他们合作出版了《恐龙专家》系列10册、《古生物画报》系列5册、科学艺术品《星空》等作品。
  
  2009年,赵闯和杨杨成立了“啄木鸟科学小组”,发起了“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联合全球多位著名科学家,参与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的复原。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针对地球上已经消失的生命系统的一次大规模科学艺术实践。项目启动几年来,完成了500多种古生物的精确复原,大量作品发表在包括英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杂志等著名期刊,出版了数十种科普图书,举办了多次科普展览,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国外,极少有专门从事绘制恐龙复原图的人,用赵闯的话说:“这不是养人的行业,正常来说,很难靠这个工作谋生。”
  
  现在,赵闯每天一睡醒就来到工作室,一般会工作到凌晨,有时候回到家里还会继续工作,他自嘲地说:“做恐龙复原工作让人着迷,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1:40 | 查看全部
  他生在台中,有4个姐姐、1个哥哥,他们的学习都特别好,可他在班上却总是倒数第2名,而倒数第1的孩子有点儿智障。妈妈每次看到他的成绩,总是念叨他:“你怎么不像哥哥姐姐学习那么好?你看邻居李太太的儿子多么优秀……”小时候,他一直盼望全台湾的小孩都是智障,那么他就可以考第1了。
  
  他喜欢画画,喜欢在课本空白处涂鸦。上课的时候,他低着头偷偷画画,老师经常用粉笔头丢他,教训他:“画画是没有饭吃的,你好好读书!”他觉得老师们一定都受过丢粉笔头的专业训练,否则不会丢得那么准。下课后,他在黑板上画老师的漫画像,被老师打手心、打屁股。别人交作业是写的,他的作业都是画出来的,老师和同学都当他是智障。妈妈给他请来补习老师,结果,补习老师哭着跟妈妈说:“您的儿子,我可教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1:55 | 查看全部
  初中时,父母眼见他在台湾升学无望,把他送到了美国。他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学习的折磨,谁知因为上课听不懂,他的课业成绩还是不及格。
  
  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贵人”——他的绘画课老师凯斯。凯斯鼓励他:“Youcandoit!你很有才华!”他在台湾得到的从来都是负面评价:你为什么不如谁谁谁呢?你怎么这么笨!乍听到有老师这样表扬自己,他简直难以置信,开心得要死。回到宿舍,他画了一幅“东方之龙”,对着画,一遍一遍地重复着:“Youcandoit!”
  
  凯斯老师将他的这幅画送去参加全美中学生绘画比赛,进了前20名,里根总统亲自写信祝贺他获奖。他自此领悟到自己最卓越的是创意,他厉害的时候不是别人拿来一张考卷,而是给他一张白纸。因为他的获奖,学校变成了美术教育杰出的学校。从那以后,校长每次见他,眼中都充满感激。同学们也对他崇拜起来,甚至帮他做英文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2:07 | 查看全部
  高中毕业后,他入读瑞格林艺术与设计学院,迪士尼每年都会来学校挑选实习生。每年全美国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大概有1万名,而能够进入迪士尼实习的只有8个人,竞争非常激烈。他经历4次征选,大三时进入迪士尼实习,3个月后成为迪士尼正式的动画师,参与了《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阿拉丁》《花木兰》等作品的制作与设计,当上了整个动画制作团队的艺术总监。
  
  在迪士尼公司工作了几年之后,他下定决心去追随自己的梦想,做更有创意的工作。他离开迪士尼,加入全美最大的插画经纪公司,为《时代》《美国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画插画。随后,他的插画得到了插画界的奥斯卡奖——“全美最独特插画奖”。后来,他又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Kendo动画,公司出品了很多鼓励孩童的产品。Kendo这个名字就来自于当年凯斯老师鼓励他的话:Youcandoit。
  
  他出了一本自传《别把钻石当玻璃珠》。在书里,他这样写道:“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请千万用正面方式鼓励他。你用心找出孩子生命里的钻石,他就会想尽办法琢磨自己,发出闪亮耀眼的光芒。幸运与才华,在每一个小孩身上都有,只要我们不把钻石当成玻璃珠。”
  
  他的名字叫刘大伟,在台湾被誉为“华人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2:20 | 查看全部
韦德:为了妈妈而努力时间:2014-08-10 作者:未详 点击:199次   编者按:体育明星是和平时代的“英雄”,他们在赛场内外的生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体育明星是如何成长的?他们在成长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期《体育人物》专栏,我们约请了《篮球先锋报》著名编辑潘谨勤撰写体育明星的成长故事,一起了解那些我们熟知的体育明星是如何走过自己的青春季,一步步成长起来,变成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的。本期登场的是韦德,敬请大家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2:30 | 查看全部
 2008年5月19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南部小镇。
  
  一所教堂正在剪彩,名为“歌颂礼拜堂”。乔琳达·韦德——这所教堂的新主人,站在台前泪流满面,她望着坐在第一排长椅上的儿子,说:“今天是我此生最为荣耀的时刻,我获得了新生。感谢德文·韦德,我的儿子,是他拯救了我。”
  
  德文·韦德是迈阿密热火队的超级球星,2006年总决赛MVP,他买下这所教堂,送给洗心革面的母亲——乔琳达曾经吸毒、贩毒、坐牢,但在儿子的帮助下,她戒掉毒瘾,重获新生。韦德说:“每一个男孩或者男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满足妈妈的所有愿望。”
  
  乔琳达很小时就辍学,还沾染了喝酒、吸大麻的陋习,她完全不知道生命的意义。1977年,乔琳达与韦德的父亲老韦德结婚,很快就有了两个孩子,女儿特拉吉尔·韦德与生于1982年1月17日的儿子德文·韦德。这段婚姻没有延续太久,韦德4个月大时,父母离婚。乔琳达带着儿子住在芝加哥。
  
  那是一段惨淡的日子,韦德爱自己的妈妈,但从他懂事开始,乔琳达就一直吸毒、贩毒,还将那些瘾君子朋友带到家中来。“我在妈妈身边长大,但我们的身边全都是黑帮分子,我的童年真的糟透了,”韦德说,“如果我继续和妈妈待在一起……也许我的下一步就是贩毒、参加帮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3:13 | 查看全部
  他唯一的快乐,来自篮球。
  
  乔琳达很早就发现了韦德的篮球天赋。“只要给他篮球,他就会全神贯注,一整天时间他都能好好打球。”乔琳达说。她带着儿子去公园,看他打球。“我或许是他的第一个啦啦队员,”乔琳达说,“他打得太棒了,每投进一个球,我就会为他鼓掌。”
  
  韦德9岁时,随同父亲去了伊利诺伊的罗宾斯,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到芝加哥看望妈妈。乔琳达经常会让他去一家俱乐部打球,她恳求俱乐部老板米歇尔·威尔森给韦德一个机会。威尔森问她:“你确定你的孩子会打球?”
  
  乔琳达自豪地说:“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德文是最好的。你知道我是他的妈妈,也许我会有些偏见,但我说的全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1:23:23 | 查看全部
 1994年,乔琳达入狱,当时韦德只有12岁。
  
  父亲的爱抹平了韦德的心灵创伤,老韦德的方法非常简单,让孩子投身运动。
  
  “他让我们远离麻烦,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球场上,”韦德说,“这给了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想打球,他想学习偶像——芝加哥公牛队的超级巨星迈克尔·乔丹。“我爱迈克尔,我一直是他的粉丝,”韦德说,“他是芝加哥的英雄,而我希望成为下一个迈克尔。”
  
  直到现在,韦德都还记得父亲的话:“如果你在黑暗中能将球投进,就没有人能阻止你。”
  
  11年级,韦德成为高中校队主力,而在他高中的最后一年,韦德场均拿到27分、11个篮板球,率领球队获得24胜5负的战绩,而且还进入了伊利诺伊赛区的决赛。
  
  老韦德的性格有些固执,他不愿意求别人帮助,但在韦德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拉下面子,不断地给还在大学的那些老朋友打电话,恳求他们给韦德一个试训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