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2:04:01 | 查看全部
 自谭晶懂事后,周丽萍与谭晶念叨最多的就是:“你是我的影子,我会没有遗憾的!”可以说谭晶是在“延续妈妈的梦”这一重荷中成长起来的。
  
  谭晶第一次在校外正式登台是在她9岁那年。谭晶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晚会。晚会上母女合作了《妈妈教我一支歌》和《洪湖水,浪打浪》。谭晶14岁时,有许多合唱团邀请妈妈做领唱,在妈妈分身乏术时,身高已一米六四的谭晶就会替妈妈上阵。
  
  看着不断进步的女儿,妈妈又说起了自己的心愿:“我只是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了两年,你的大学一定要念中国音乐学院。”谭晶在读高二时,妈妈就带她去参加艺校的考试。
  
  妈妈是想让她一步一步来,也由于当时她的音质有所欠缺,那一天妈妈带她到了临汾艺术学校。谭晶一唱完,老师们震惊了:“唱这么好,考艺校做什么?”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母女俩坐上了去太原的火车,报考山西大学音乐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2:04:11 | 查看全部
  大一暑假回家,妈妈听见她唱歌,一曲唱完,妈妈好不惊喜:“你的声音怎么就突然出来了?”周丽萍的顾虑全然打消,她和丈夫商量,然后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退学,带女儿去北京考中国音乐学院,圆自己曾经的梦。
  
  然而,尽管谭晶收到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却是一名自费生,别人一学年的学费只有900元,她却得5900元。
  
  是妈妈的一番话,让她擦干眼泪,她坚定地说:“我知道世界没有给我公平,但我一定会证明自己!”
  
  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日子里,除了学习好专业民族唱法,她还学习通俗唱法。大三那年,她要证明自己了,她偷偷报名参加了七星杯中外歌手大奖赛,凭借当时一首流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举获得第一名。毕业后,谭晶考入总政歌舞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2:04:21 | 查看全部
 2008年8月,谭晶参加了中国首届青歌赛,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里,她演唱了一首《大地》,由于她将民族、通俗、美声跨界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举获得了金奖。
  
  谭晶还成为继宋祖英之后第二位放歌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中国歌手,她更是第一位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个人演唱会的中国歌手。
  
  回首这些年走过的路,谭晶说:“我要感谢大学时自费生的经历,正是有了这段挫折,我才会不断证实自己,才没有淹没在民歌的声音里。”
  
  人生,有时需要一些“自费”。因为付出越多,得到的收获也就更厚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7:57:03 | 查看全部
大家早上好,今天12月23日星期二,农历十一月初二,一九第二天,今天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7天,离全年结束只余8天了。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请关注今日天气变化,白天3-4级西南风最高气温零下11度,今日夜间多云,3-4级西北风最低气温零下23度。现在气温零下17度。空气质量轻度污染,应避免高强度户外锻炼,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
属于自己的风景,才有美丽流连;拥有自己的倾心,才能以念取暖。缘分万千,顺其自然。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随意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路上走着,说不定哪天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故事发生。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从花开到花落,从花香浓郁到花香淡去。平和地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赐予,不必抱怨你得到多少。美和不美的东西你都得接受,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不求全责备时,你才会感到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05:32 | 查看全部
高潮时享受掌声,低潮时享受人生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93次   最近关于吴宗宪的一则新闻是,他开始投身实业,媒体爆料说他的LED公司处境非常困难,但宪哥站出来辟谣,他的公司一切运行良好,他有信心未来赚大钱。
  
  以主持人的身份名世,却在事业瓶颈时转投实业,这是勇敢挑战还是无奈选择,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其实,早几年的时候,吴宗宪就已经宣布退出,但没过多久又复出,被媒介逼问时他解释说,“我又没说永远退出”,虽也算对,但多少有点勉强。不过,现如今一心想搞实业的他,恐怕是铁定了心要大干一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05:56 | 查看全部
说起来,我和吴宗宪有过一面之缘的。那是2004年,在上海影城,电影《一石二鸟》的发布会,当时我已经辞职,但还是和摄影记者去了现场。群访时,我发问的时候一个美女记者也开口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吴宗宪将机会先给了我,他说:“这个男生先说。”我当时觉得很惊诧,没反应过来,他让我说,我就问了。我问的是,他平时都看什么书,没想到,他说出来的是雷马克,莫泊桑,一个大众眼里成天搞笑的主持人,居然看这么纯文学的书,真想不到。
  
  而让我对吴宗宪刮目相看的是,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以色交者,华落而爱逾。”他张口而出,他对这么冷僻的古语都能如此熟稔,简直让人意外,也让人感叹,他谑笑的背后,原来藏着这么深沉的人生智慧。
  
  恰巧,前两天看到台湾《商业周刊》创办人何飞鹏的专栏,他说,有次看综艺节目,吴宗宪说:“身为艺人,就是要在高潮时享受掌声,低潮时享受人生。”他当时眼睛一亮,完全没想到吴宗宪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除了搞笑功夫外,吴宗宪还有天王级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06:06 | 查看全部
其实,吴宗宪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有内涵的人,他曾说:“人的一生就好像是一架飞机,升多高都无所谓,但最大的重点就是要降落得漂亮一点,慢慢降落。”他还说:“走下坡才是我人生快乐的开始。”“懂得赚钱的人是傻瓜,懂得花钱的人才是天才,我是白痴。”而许多人说吴宗宪对女人自私,但他却说:“四十岁以后,却是为别人而活。为谁而活?为爱你的人而活。”如果他真爱你,他是甘心愿意为你付出的。
  
  不仅有独到的个人体悟,吴宗宪对人生还有另一番见解,比如,他曾经说:“左宗棠和于右任都非常生气,蒋中正刚好出国去了……”施明德坐了25年监狱,他说:“看看他是不是手上都长老茧了……”尽管,他也经常说“我的一个朋友是混帮会的,为了不怕砍在背上文了一个龟壳,所以我每次见到他都要忍不住摸摸他的头”“你的舞跳得真是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这样咸湿的话,但他深刻起来时又是无比正经。
  
  而吴宗宪为什么这么通透呢?他说,台湾主持界的前辈蒋光超曾经告诉他:“艺人界,只有谁当红,没有谁最红。一个超级巨星,也会变成明日黄花。”就是这句话让他深刻认识到,上台总有下台时,所以,他下台时显得比别人更淡定从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06:22 | 查看全部
炼强壮的体魄,保持健康的心态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炼强壮的体魄,保持健康的心态
  
  在残酷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鹰,造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鹰的嘴弯曲而锐利,四趾是钩爪样,目光炯炯发亮。尤其鹰的骨骼硬朗,肌肉相当发达,因此显得十分有力量。
  
  发达的肌肉,为鹰提供捕食野兽的力量;强健的体魄,让鹰有能力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任凭风霜严寒依旧卓然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06:53 | 查看全部
 健壮的身体是成大事的必要条件
  
  人生能获得的最好奖赏莫过于身体的健康、结实和强壮。布雷厄姆曾经连续工作将近144个小时;拿破仑持续24个小时都骑在马背上行军;富兰克林70岁时还在露天宿营……
  
  身体素质状况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来说,意义是非同小可的。一般说来,能迅速做出重大决策的人总是有着极好的身体素质。头脑就像计算机的软件,产生智谋,发出指挥;而身体素质像硬件,给予人们进行思维的能量和基础。
  
  在人们的心目中,那些性格极为坚定的人,总是显得强壮有力的。通常,体质好的人可以承担重任并容易令人信任。像古时候有关英国统治者威廉的传说中,他被人描绘成的出神入化——“海盗般的性格镶嵌在他伟岸的身躯、令人敬畏的面容和不顾一切的勇气之中。他的对手认为,天底下再没有其他勇士可以和他并驾齐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威廉屈服。他的力量可以摧毁任何一个英国勇士所具有的从躯体到精神的一切东西。在其他人绝望时,他仍然能够坚强地挺身而出。在英国王室管辖之下的疆域之内,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07:09 | 查看全部
  人生能获得的最好奖赏莫过于身体的健康、结实和强壮。强劲的肌肉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发电机,供给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布雷厄姆曾经连续工作将近144个小时;拿破仑持续24个小时都骑在马背上行军;富兰克林70岁时还在露天宿营;格莱斯顿85岁高龄还紧紧掌握着国家这艘航船的方向,他每天能奔走数英里,在85岁还能砍倒大树——这些人都成就了生命中的伟大事业。
  
  思维产生于头脑,为了赢得成功,你必须增强头脑的力量;而没有什么比一个健康的身体更有助于增强头脑的力量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胜利只属于那些努力使身体保持健康,努力使思想承受住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的人。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我们必须拥有健康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在所有的职业中——从学校、到商店、到各行各业,身体的健康以及头脑的反应敏捷都是必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