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6 11:15:52
|
查看全部
我们合作得十分愉快:我把编好的书稿交给她后一切都不用操心,三四个星期之后新书就到手了。欣然翻玩之际,发现封面雅致大方,内文排印悦目,错字几乎绝迹,捧在手里真是俊美可爱。那个年代书市兴旺,这本书销路不恶,版税也付得非常爽快,正是出版人一贯的作风。
“纯文学出版社”经营了27年,不幸在1995年结束。在出版社同人与众多作者的一片哀愁之中,海音指挥若定,表现出“时穷节乃见”的大仁大勇。她不屑计较琐碎的得失,毅然决然,把几百本好书的版权都还给了原作者,又不辞辛劳,一箱一箱,把存书统统分赠给他们。这样的豪爽果断、有情有义、有始有终,堪称出版业的典范。当前的出版界,还找得到这样珍贵的“品种”吗?
海音在“纯文学出版社”的编务及业务上投注了多年的心血,对台湾文坛甚至早期的新文学贡献很大。祖丽参与社务,不但为母亲分劳,而且笔耕勤快,有好几本访问记列入“纯文学丛书”。出版社曲终人散,虽然功在文坛,但对垂垂老去的出版人而言仍然是伤感的事。可是海音的晚年并不寂寞,不但文坛推崇,友情丰收,而且家庭幸福,亲情洋溢。客厅里挂的书法题着何凡的名句:“在苍茫的暮色里加紧脚步赶路。”毕竟有何凡这么忠贞的老伴相互“牵手”,走完全程。她的《城南旧事》在大陆被拍成电影,赢得多次影展大奖,又被译成三种外文,制成绘图版本。
在海音七十大寿的盛会上,我献给她一首三行短诗,分别以寿星的名字收句。子敏领着几位作家,用各自的乡音朗诵,颇为叫座。我致词说:“林海音岂止是常青树,她简直是常青林。她植树成林,我们就在那林荫深处……常说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位伟大的女性。现在是女强人的时代,照理,成功的女人背后也必有一位伟大的男性。可是何凡和林海音,到底谁在谁的背后呢?还是闽南语说得好:夫妻是‘牵手’。这一对伉俪并肩携手,都站在前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