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5:43 | 查看全部
面对乞讨者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326次   这是一个伦理难题。
  
  如果你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看到有人伸手向你乞讨,而你又有可能随手给予一定资助,我们把这种选择叫A方案。问题是,有的真有困难,有的确实在利用他人的善意行骗,或者通过背后操纵小孩乞讨来敛财,如果给错了,就可能成为对欺骗的纵容和鼓励,我们把拒绝叫B方案。
  
  经验告诉我们,面对乞讨者,除了特定的情形外,人们选B方案的概率永远要大于A方案,拒绝的总是大多数。
  
  经验还告诉我们,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穷国富国,永远都有人会选A方案,要不然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乞讨的现象几乎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选A的人少,选B的人多,但对每个人,这都是一种随机的选择,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变数依赖具体的乞讨情景和每个人面对乞讨者当时的状态。这次不给可能下次会给,年轻的时候不给可能年老了会给……一辈子从不乞讨的,大有人在;但是面对乞讨者一辈子从来没有给过的,可能也不会太多。
  
  从“理性的人”角度看,选B方案有充分的理由:为什么给你,我自己还嫌钱不够呢!你为什么不去劳动,不去工作,自己努力找饭吃?为什么不去找慈善机构,找救助部门?我捐款了,我纳税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困难,为什么要直接给你钱?
  
  有意思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些人不从纯理性的角度看待乞讨者。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有人要选择A方案。A方案的基础是什么?是人的不忍之心,是一种不必经过理性思考就油然而生的对人的苦难的悲悯和同情,没有理由,只是想这样。
  
  人不可能在调查了乞讨者的身世背景以后才做出A或B的选择,就像在救助站里,不可能先查验身份,确定他是不是骗子,再考虑是不是给他饭吃一样。
  
  有骗子怎么办?有时候还真是没有什么办法,这是一种文明的代价,善意的成本。就算是个骗子,那个时候真饿了,也要管他一口饭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6:13 | 查看全部
该不该改变最初的选择?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267次   美国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电视节目:参与者在三扇门之间选择其中一扇。这三扇门中,仅有一扇门的后面装着奖品。当节目参与者选定一扇门之后,主持人会打开没有奖品的一扇门。然后,问参与者,要不要改变最初的选择?
  
  那么参与者应当坚持最初的选择呢?还是改变主意选择另外一扇门?
  
  这个概率计算困扰着成千上万的人。大多数人凭直觉认为,剩下的两扇门中,门后有奖品和没有奖品的概率各占50%。因此,改变主意和坚持最初的选择,其预期的赢利是一样的。
  
  的确,这种思路看来是没有什么错误的。因为在做最初的选择时,参与者正确的概率是1/3;而一旦选择之后,剩下两扇门,参与者选择正确的概率为1/2,选择失误的概率也是1/2。此外没有其他的可能。因此,坚持原来的选择似乎可以说得过去。
  
  于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改变自己最初的选择。
  
  但是概率学家却认为,这么做其实并不明智。真实的情况是,如果参与者改变自己最初的选择,那么获得奖品的概率是2/3,而不改变最初的选择,则获得奖品的概率仅为1/3。也就是说,参与者应该改变最初的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地说:在最初的选择中,参与者选择正确的概率是1/3,另外两扇门选择正确的概率是2/3。这里的奥秘在于,当其中一扇门被主持人打开并确定没有奖品后,这2/3的概率都集中到另一扇门,也就是没有被参与者选中的门上,而不会与参与者选择的门再进行二次概率分配——参与者的盲区就在这里!
  
  对于有些读者,可能仍难以明白上述道理。我们请专家来说服你吧:概率学家建议,把可选择的门增加到几十扇,比如50扇,当你选择其中一扇门后,你得奖的概率是1/50,而这时主持人打开其他没有奖品的48扇门,只留下你选中的门和另一扇,这时,你还会坚持自己原先的选择而不改变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你成功的概率仍然仅有1/50;而如果这时你改变选择,那么恭喜你了,你成功的概率就高达49/50!你几乎必定得奖了。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会进行这样复杂的概率思考。即使被告知,改变主意可以成倍提高获奖概率,但他们仍然坚持最初的选择。很多人认为:如果我最初选对了,那么改变主意导致失败的话就会后悔;而一开始选择错了,后来又没有改主意,就只会认为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没什么可后悔的。对于从来没得到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失去它的痛苦;而已得到的失去了,就会深感创伤。所以他们认为,心理素质好的就不应该改变。
  
  这其实已经不是纯粹的概率计算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人们的行为的确不仅受制于各种精心的算计,也往往受制于某些心理因素,比如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6:28 | 查看全部
一个30岁中毒一生的人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298次   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死了。他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留给后人的教训是深刻的,就从他出生的第一天开始说吧。
  
  刚一出生,父母就给他喝牛奶。同时给他吃化学药品维生素、钙片、化学果汁等。这样他从小就中毒了。
  
  上幼儿园了,他最爱吃面包蛋糕,冰棍雪糕。这样他就缺乏蛋白质了。
  
  上小学了,他就出现多动症,就是大脑轻微失调。这是因为脑子中毒了。于是,请老师补课,可是记不住事,老师也为难。上中学也吃力,考大学也是托人情,走了后门。
  
  勉强大学毕业了,他找了一份好工作,因为他爸爸有权势。可是,他总是有病,于是,到医院找大夫开好药,每天吃许多化学药物。他又中毒了。
  
  虽然他不爱锻炼身体,脑子也不好,但是,他很英俊,又能胡说八道,于是,找了一个姑娘结了婚。买了一套房子,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装修。屋里布置得很豪华,但是气味很怪。一年四季门窗紧闭使用空调,这叫现代化生活。两个人住在里面,几乎每天都亲热,于是,都中了毒。
  
  两个人都不爱做饭,到街上买着吃,什么掺着化学药品的食品和饮料都吃,过着白领的幸福生活,可是身体慢慢中毒了。由于总是有病,脑子又不好使,他得不到提升,心里不高兴,就养成喝酒的毛病,于是,肝脏就损坏了。
  
  因为小两口的身体都有毒,于是,生了一个白胖的儿子体内有癌基因,刚刚五岁就得了急性白血病,自费花了三十几万元还是死了。他们家的存款就不多了。
  
  独生子刚死几天,他的肝区疼痛,到医院一检查是巨块型肝癌,肿块直径4×5厘米。他吓坏了,赶紧给大夫送礼,请大夫想办法。经过最有名的医生会诊,决定由一个留学博士主刀切除。他又给博士送礼,请博士刀下留人。术后半年,他的癌细胞向肺发生了转移。博士不管了,交给内科,化疗控制不了,又交给放射科,放疗后出现了放射性肺炎。于是,又自费吃各种各样的昂贵的高科技抗癌中药。
  
  他妈妈那时已去世了,他爸爸是糖尿病,长期吃降糖西药,没剩下多少钱。他虽然有医疗保险,但是自费部分要自己掏腰包。于是,他出院回家等死了。
  
  他最终离开了人世。花了多少钱?23万元,自费8万元。家破人亡,人财两空,他最疼爱的妻子改嫁了。她也得了癌症,是乳腺癌,但是,她不找西医了,用的是三分治七分养,活得很好。男方带来一个孩子,她这个后妈很合格。不过,在闲暇的时候,她暗地里掉眼泪,因为她想念第一个丈夫,也想念他们的儿子,想念一家三口的快乐日子。她心里的苦处,只能跟心里的丈夫说。一切都怨第一个丈夫家里人糊涂,如果生活方式朴素一些,如果饮食结构简单一些,可能就不会这么多人得病,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大家还有钱花……
  
  我这是在编故事逗你开心吗?不,这是一个30岁中国人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6:47 | 查看全部
有一种东西是被牵引出来的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247次   在我的摩托车频繁抛锚无法修复后,我终于买了一辆奥拓小汽车。它一点儿也不豪华,但它是我的宠物。很奇怪,我一点儿也不羡慕那些宝马或者卡迪拉克,我觉得宝马让我恐惧,而一个人驾着加长的卡迪拉克,则完全像一个货车司机了。而且,如果我从奥拓想到桑塔纳,再从桑塔纳想到奥迪,那就十足地可恶了,因为有一种东西被牵引出来了,它使我不快乐。
  
  我买车因为我不再适宜骑摩托车,我病歪歪的过敏体质被风一吹就要在床上躺十天半月。奥拓开回来后,我想:能遮风挡雨,多好。奇怪的是,我的喜悦就到此为止了,我不再羡慕宝马,这种感觉让我感到安全,因为那个东西没有被牵引出来。
  
  那个东西被牵引出来是很可怕的。街上大售福利彩票,赫然排着桑塔纳车的大奖。有一个朋友的同事说,他用了一天时间来想象一旦中了头奖后的一连串烦恼:他必须先交偶然所得税,但他没钱,于是他得先去借,但向谁借呢?还必须不让对方知道他中了奖。车子即便拿了回来还欠了几万块钱债,还得养车。养不起,索性把它卖了,可买主不好找。就算卖了吧,又想玩车,再买回一辆奥拓吧。至此,他做完了南柯一梦。他也果真出血本买了200元钱的彩票,但一张也没中。这南柯一梦是悲惨的,因为它使一个有尊严的人像虫豸一样想了一昼夜,这买彩票的200元钱也无人会想起,因为这里面没有爱心,却蕴含着一种可恶的让人感到羞耻的成分,因为有一种东西被牵引出来了:欲望。
  
  人按照自己收入的程度安排生活并以需用为度是合理的。有一位前辈说,好衣服坏衣服穿在身上没感觉。这与现代的时尚相去甚远。但衣着必须整洁。衣服好坏并不代表什么,不整洁却让人失去了尊严。还有一位圣徒说,神啊,不要让我太贫穷,以免我羞辱你的名,也不要让我太富裕,以免我忘了你。我想,这小心翼翼的求告比“富贵不能淫”的口号来得真实得多,因为人是何等的靠不住啊。
  
  我有两个朋友,他们是夫妇,感情甚笃,为人正直。他们并不富裕,但互相扶持,今年添置一台彩电,明年添置一部空调,似乎一切挺不容易的,但他们有盼望。我想他们一定比那些因为钱多被烧得离了婚的富翁们快乐,因为他们添置的不仅仅是一台彩电,而是幸福本身;而富翁被牵引出来的是欲望,它一出来就让人不再满足,让人不再快乐,让人妻离子散,倾家荡产。
  
  让我们快乐吧,这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7:22 | 查看全部
谁做了亏心事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158次   很久很久以前,陈州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群庄稼汉正在地里锄草,突然电闪雷鸣,乌云黑压压地从西北天际飞来,瞬间大雨便倾盆而下。由于雨来得突然,庄稼汉们被浇得东窜西逃,好在不远处有座小庙,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躲进庙里。那时候,天地间已似锅底般黑暗,只能听到巨大的雨声。
  
  一道闪电划过,世界白森森的十分吓人。随后,雷声隆隆,如巨龙怒吼。令人奇怪的是,那闪电那滚雷只在小庙的周围转来转去,让庙内人十分恐慌。
  
  一老者说:“是不是咱这里有人做了亏心事,上天派雷公来抓了?”众人一听,更加心悸,禁不住开始你望我我望你——赶巧又有雷电闪来,个个儿的脸都惨白得吓人。有人耐不住,喊:“是谁坏了良心做了亏心事,赶快出去自首,让雷公好下手,省得连累了大家!”
  
  没人吭气,只有一片沉默。这时候,先前说话的那个老者出主意说:“干脆,咱们都将帽子放在锄把上,一同伸到门外让龙抓,若龙抓了谁的帽子,咱们就将他推出去!”
  
  众人再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便齐声应和,一个个将帽子顶在锄把上伸到庙门外。
  
  一个年轻后生的帽子刚一伸出去,便脱落在地——众人不顾那后生的求救,硬是把他推了出去。不想那后生刚被推出门外,只听一声巨雷在头顶炸响——小庙被滚雷瞬间劈开,塌落下来——只活了被推出来的那个后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7:35 | 查看全部
淘金者说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305次   本来,如果我什么工作也不做,也会过得很快活,有我老婆养着我。可我的邻居却在我老婆跟前嘀咕:“你丈夫应该干点儿什么,不能让他整天在家待着,游手好闲。”
  
  结果,我老婆就开始跟我唠叨了:“你出去上班吧,先找个地方干点儿什么,以后慢慢就会升职,然后换个好工作……”
  
  一听老婆的唠叨,我拿起一把铁锹就来到了院子里。说实话,那儿确实没什么好干的,因为烦闷我就随便找个地方挖起坑来。
  
  一个小时后,邻居从窗户里探出头:“你在那儿挖什么呢?”
  
  “挖金子呢。”我不过是想跟他开个玩笑,让这个家伙别再烦我。
  
  “金子?”这个家伙的眼睛差点儿从眼眶里掉出来,“我们这个院子里有金子?”
  
  “怎么没有?你看。”我把我唯一一颗金牙指给他看。
  
  “噢,天!你等等,我现在就把我的亲戚都喊来。”
  
  很快,楼里就传开了,说我们院子里发现了金矿。傍晚时,整个院子里都是淘金的人,我担当起了指挥工作:“五个人到水龙头那儿去挖矿,六个人去划分作业区。”
  
  第二天早晨,我们这个区的警察跑来了。
  
  “先生,”他一边打手势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不能这么开采金矿,要先到区政府去申请许可证,登记注册矿区,签订私人开采金矿的合同,还要到财政局备案。”
  
  等来等去,私人采矿合同没批给我,但是区政府紧急成立了专门的市属采矿企业,我呢,就被任命为领导。
  
  现在我的工资不少,手下有会计和仓库保管员,十个采矿工和四个洗矿工。
  
  但是金矿的开采不能一直由市级政府管辖。首都方面对这种贵重金属的开采也产生了兴趣,而且还要检测黄金的纯度。我忐忑不安地找了一个牙医摘下了我那颗金牙……
  
  金子的纯度检测通过了,我的工作得到了表扬,独立的国有黄金开采企业也成立起来了,总经理当然就是我了。
  
  我的工资更高了,还配了汽车、女秘书和厨师,有1000名采矿工和400名洗矿工。
  
  我们的工作进展得很快,我们挖遍了我们的院子,又挖遍了邻近的院子,最后挖到了街上……这样一来,我就和市政排水管理部门发生了矛盾,因为市政排水管理部门负责市内所有的挖掘工作。这时首都方面又出面干预了,结果我成了排水、自来水和金矿开采联合企业的经理。
  
  随着战线的扩大,我的职权也越来越大:我们挖到机场下面的时候,我成了机场的经理;在我们毁了两个歌剧院、三个芭蕾舞剧院之后,我成了文化和艺术管理局的局长。
  
  这些工作负担实在太重了,我去了部里,请求解除我其他的职务,只让我负责委托贸易局——这个局也被我们挖过,部里同意了我的请求。
  
  我现在是委托贸易局局长,我过得很惬意,有了自己的汽车和别墅,工资也相当高。我老婆的话没错:先找个地方干点儿什么,以后就会升职,然后换个好工作……真是金玉良言。
  
  金子嘛,当然是没找到了,但是已经用不着我操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7:51 | 查看全部
鹰,狩猎机器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218次   有本书,叫《鹰屯——乌拉田野札记》。第一次从本书中得知一个接近消失的职业:“鹰把式”。鹰把式就是“喂鹰者”之意。
  
  看一整套调教鹰的“招数”,人的残忍与狡猾十分恐怖。
  
  最开始的环节叫“熬鹰”,就是连续很多天不让鹰睡觉,同时也不给鹰东西吃,目的就是让鹰最终听话。鹰被饿了七八天后,开始给它东西吃,这个环节叫“开食”。接下去的环节叫“带轴”,就是让鹰减肥。办法是:用线麻团包裹上一块鲜肉,让鹰吞下去。鹰消化不了线麻团,就只好把它呕出来,这样也就顺便将肠子里的油也刮了出来,这会使鹰更饥饿,也更听从人的调遣。
  
  饥肠辘辘的鹰在这样的、反复的、不择手段的调教下,很快就成为一架跃跃欲试的狩猎机器。
  
  在整个驯鹰过程中有两个细节让人少许心安:一个是鹰把式在“拉鹰”前,要拜祭鹰神,整个过程与拜祭先人差不多;再一个是,所有驯鹰者过去都遵循一个老规矩,即在春天把已然驯化的鹰放回山林,让它去生儿育女。有时,即使已被驯化的鹰不愿意离开主人,鹰把式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它送走。
  
  这些细节让我仿佛看见一个残忍狡黠与仁厚敬畏相互衔接、相互纠缠的行为链,其中包含一种清醒的生存思辨,它并不比当下在在皆是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更残酷,更决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8:04 | 查看全部
蝎子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148次   它,性情温和,态度友好。
  
  但人们却对它的长相评头论足,满腹成见。两只眼睛紧挨着长在一起,被视为阴险狡诈;眉毛在鼻子上方连成一条线,被视为脾气暴躁;鼻子又长又尖,被视为唯利是图;耳垂很长,被视为偷窃成性。
  
  你为什么不到人群中去?有人问它。
  
  它照着镜子,发现嘴边长着一颗痣,那是残忍的标志。我不是个好人,它自言自语地承认。
  
  为了避免惹是生非,它一头扎进故纸堆,与世隔绝。手头上的书很快都读完了,它只得硬着头皮,走到人群中,去买本新书。它心想,但愿不会惹出什么麻烦。
  
  在人群中,一个女人与它攀谈,恳请它帮忙将一张纸币换成零钱,她的眼睛近视得厉害,不得不换来换去好几次。蝎子本有机会欺诈那个女人,但一想到自己那双被世人歧视的眼睛,立即警觉,放弃了这个卑鄙的想法。
  
  在有轨电车上,一个陌生人踩到它的脚,反而用外语谩骂它。蝎子正想发怒,顿时想起自己的眉毛,只好自我安慰,姑且把那些听不懂的脏话当成道歉。
  
  它下了车,眼前的路上有一个钱包。蝎子想起自己的鼻子,于是,没有弯腰,头也不回地走了过去。
  
  在书店里,它找到了一本渴望已久的书,可是,价钱太贵了,不过把它藏在大衣口袋里正合适。但这时,蝎子想到了自己的耳垂,只好作罢,把书放回书架,拿了另一本便宜的书。
  
  正准备付钱时,一位顾客抱怨说:这是我多年来苦苦寻找的书,现在却被别人买走了。蝎子想起自己嘴角的那颗痣,只得友善地说:“这本书,您拿去吧。”
  
  它的谦让令这位书友感动得差点儿哭了,他双手把书捂在胸前,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书店老板夸赞它说,真是个好顾客,我送您一本书。
  
  他从书架上抽出那本蝎子非常想要、却又买不起的书。
  
  蝎子连连摆摆手,说:这本书,我买不起。
  
  不,书店老板说,爱心是无价的,送给你。
  
  蝎子感动得差点儿哭了,它也用双手把书捂在胸前。
  
  在与书店老板告别的时候,因为腾不出手来,蝎子只好伸出了自己的螯刺。
  
  书店老板握了握,昏死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8:22 | 查看全部
停不下来的恐惧时间:2013-03-22 作者:小小Z 点击:217次   医生在灰白的晨曦中跑过了广场。那个老头始终跑在他的前面。当老头照例在那排健身器前停住时,跑上来的医生用很兴奋的声音说:“知道吗?我离婚了!”
  
  老头转过脸,说:“是吗?那今天的牛肉面我请。”
  
  他们认识是三年前的事了。认识后就成了朋友,每次跑完步都要一起去吃面。医生记得那个老头问过他一个问题,“你出来锻炼是为了什么?”
  
  “你为什么呢?”医生反问。
  
  “我?”老头嘿嘿笑着,“我怕死,所以要锻炼。你呢?你不怕死吗?”
  
  医生说:“我不怕死。”
  
  “不怕死你锻炼什么!”
  
  “……”
  
  这次,两个人又并肩走进了街对面的那家牛肉面馆。医生在老头对面的凳子上坐下。他埋头吃了几口面条,然后对老头说:“我要给你讲个故事。”然后,自顾自讲了起来。
  
  医生的婚姻和一场医疗事故密不可分。那时候,他刚刚成为一名年轻的眼科医生。和他同时分配来的,还有另一个大学毕业生,她就是医生日后的妻子。
  
  起初,他们并没有格外地关注对方。但是,当他们第一次共同完成一台手术,发生了那个不可原谅的事故后,他们就不得不关注对方了。
  
  受害者是一个年仅八岁的男孩,是一个肺癌患者。孩子的父母却很乐观,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孩子这么小,总不至于就真的没救了。这种乐观的情绪使他们居然还有精力关注到孩子的眼疾。
  
  这个孩子的右眼有着轻微的斜视,这本来不是迫切需要医治的毛病,比起肺癌,简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这对父母却要求在治疗肺癌的同时,顺便也把孩子这个微不足道的瑕疵纠正过来。医院把这个简单的手术交给了医生和他的那位女同事。
  
  此前他们已经协助其他医生进行过许多次类似的手术了,但这一次是他们首次合作,他主刀。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他们经过了准确的计算,成功地将男孩眼部的外直肌退后了五个毫米,整个过程完全合乎规范。当那个孩子被推出手术室后,医生对自己的女搭档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但是,当天中午医生就发现了问题。他们去病房探视那个孩子的术后反应,孩子刚刚从麻醉中苏醒,双眼都被绷带扎着。他很坚强,只对医生说,叔叔,我有些痛。医生还表扬了他,说他真是一个勇敢的男子汉,因为他只是感到了“有些痛”。可是,渐渐地医生就惊恐起来,因为他注意到这个孩子总是下意识地伸出左手去捂自己的左眼。这个细节显然也被那个女同事注意到了。他们从病房出来后,医生看到这个女同事的整张脸都煞白。两个人都从对方的神情中得到了一个可怕的暗示:他们有可能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把本来应当开在男孩右眼的刀开在了男孩的左眼。
  
  这件事太荒诞了,以至于他们谁都不敢主动开口去证实一下。整个世界一下子变成了一块巨石,压在他们那两颗小小的心脏上。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分开后各自去寻求解脱的方法。但是解脱注定是无望的,他们唯一可以蒙蔽自己的,就是把这一切当做是场噩梦。所以其后的几天,他们反而显得很正常,只是脸上都挂着一种闪烁不定的表情。
  
  本来这种手术三天后就可以去掉绷带了,但是,作为手术的实施者,他们找出了许多借口,无望地延宕着那一刻的来临。
  
  然而,男孩眼上的绷带早晚要被揭开,这就如同死亡一般不可避免。随着那个日子的临近,医生陷入了某种病态的亢奋。他的一切行动都变得迅速了,行走如风,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不由自主地小跑起来,他觉得这样似乎才能摆脱掉什么。终于在一天夜里,医生敲响了那个女同事宿舍的房门。当她打开门的一瞬间,就被医生几乎要扑倒般地抱住了。医生紧紧抱着她说:“我们逃跑吧!”这句话让她看清了自己的绝望,原来在她的潜意识中,逃跑这个欲望也已经变得十分的强烈,所以她才会在那几天里漫无目的地整理起行装,把自己的宿舍搞得一片狼藉。然而,那毕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他们此时的拥抱是那样的可靠和真实。
  
  这种可靠和真实的拥抱支撑住了他们。他们开始镇定下来了,并且在第二天就在大家面前公开了他们之间的恋人关系。他们的手挽在一起,紧紧地依靠着,有一种梦幻般的依赖感。他们安静地等待着一个日子的来临。医生说他会把一切责任都承担下来,不过,说完后他又说起了自己的父母。他说他的父母费尽千辛万苦才把他培养成一名医生,如今就这样断送掉太可惜了。这样说的时候他哭了,完全像一个无辜的孩子那样,扑在她的怀里,把眼泪和鼻涕蹭在她的胸口。
  
  那些日子,他们做好了一些准备,但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个男孩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癌细胞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转移到了其他器官上,他眼上的绷带还没有打开就死在了医院的急救室里。
  
  那个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们本来是坚信自己的孩子终究会健康并且美丽的。悲痛令这对父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伤口,直到这个孩子的尸体烧成了灰烬,他们也没有去鉴定那道伤口的位置。这似乎是一个侥幸的结果,一个性质恶劣的事故被一个男孩的夭折掩盖了。但医生显然不能因此心安理得,他的女同事也不能。他们无法想象,那个孩子在另一个世界里双眼都斜斜地散乱着——他们将男孩那只正常的左眼向外调整了10度——但是这个想象在他们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后来他们结婚了,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婚后医生就开始了漫长的晨跑,他的妻子也有自己一套固定的行为,那就是不厌其烦地整理着行装,仿佛随时要远行一样……
  
  ——医生在这个清晨说了太多的话,他感觉到了老头的不耐烦,这时候他们已经从牛肉面馆出来了。
  
  医生追在老头的身后继续说着:“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我的前妻,那可是个秘密,你要听吗?”
  
  老头可能真的厌烦了这个故事,头也不回。医生觉得他无法追上老头的脚步,只好沮丧地站在了路边。
  
  医生在路边喃喃自语:“那个男孩的尸体被拉走之前,我曾经去过医院的太平间……”
  
  医生是去看那个男孩的。医生掀起了他脸上的白布,看到他如同睡去了一般恬静。医生找到了那个伤口,它恢复得很好,也许再长一长,就会和预期的一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了。
  
  医生看到了,这个伤口的位置并不像他们已经认定的那样处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他甚至用自己的双手在心中判断了一下左右,结果是,那个伤口的位置的确是正确的。它在右面,不在左面。
  
  这个事实没有带给医生丝毫的喜悦和欣慰,他觉得整个人都丧失了力气。男孩生前左手的动作,也许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也许,只是牵拉后的眼外肌令他感到了左眼不适,但是他的这个小动作,却改变了两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老头眼看就要消失在广场的主席台后面了。他可能没有听到医生在他身后的叫喊。
  
  “知道我为什么跑步吗?”医生对着朝阳大声喊道,“那只是为了我们心中与生俱来的莫须有的恐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4:48:39 | 查看全部
中国历代糊涂虫人时间:2013-03-20 作者:小小Z 点击:357次 中国历代糊涂虫
 
  大笨人李晟
  
  明朝弘治元年,都察院有一个叫李晟的人上书,说自己搞了个发明,造的战车和弓弩很好用,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明孝宗就让工部照他的设计造造看,结果战车推不动,弓弩拉不开,他却埋怨使用的人力气小。
  
  后来,他被朝廷以大言无实、垂老不误的罪名开除公职,赶回老家了。正德八年,他又上书搞发明创造,这回是造了盔甲。说是刀枪不入。工部命人造出来让他穿穿看,结果没走路就被压趴下了。
  
  老实人周用斋
  
  明朝的周用斋,是个极为迂腐的人。
  
  有一次,他乘船外出,正好对面也来了一条船,他感到自己的船走得特别快,就很奇怪。仆人告诉他说,这是因为两条船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的缘故。他笑着说:“造船的人太傻了,如果把船都造成向同一个方向的船,那该有多快呀。”
  
  蓟辽总督王抒死了,他前去吊唁,结果跑错了门,进到了王学士家里。王学士听说有客人来了,穿着礼服来迎接,周用斋也不看来人是谁,就连连说:“令尊可怜,令尊可怜。”王学士说:“家父很好呀。”周用斋很惊奇地说:“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已经被朝廷杀了头吗?”王学士一听知道他跑错门了,说:“你是去王世贞家吧?”周用斋知道走错门了,连忙脱下了吊丧用的素服向主人道歉。王学士让仆人把周的名片退还给他。他说:“不用退了,就烦你代为吊唁致意吧。”
  
  健忘人陈师召
  
  明朝的经学家陈师召,人称愧斋先生。
  
  陈师召有一天收拾书房,发现了一张朋友邀请他吃饭的帖子,他只注意到了日期,而忘了是老请帖了,就按照上面的日期去赴会了。他到了人家家里,连着喝了几杯茶也不走,主人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应你的邀请来喝酒呀。”主人听了很惊讶,也不好意思问他,就摆上了酒宴。这才想起去年的今天请陈师召喝过酒。
  
  执着人周朴
  
  福建人周朴,很喜欢吟诗。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见到什么都要来两句。
  
  有个文人想戏弄周朴,有一天,这个文人骑着驴在大街上遇见了周朴,故意歪戴帽子遮住了脸,吟咏了周朴的一首诗:“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周朴一听,赶紧跟在那人的后面。那人急忙赶驴跑,周朴跟在后面追。追了好几里地,鞋都跑掉了,才追上人家。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不是向东。”那个文人忍住笑,只是点了一点头。
  
  装呆人米芾
  
  宋代的书法家里面,米芾是个鬼才,此人总是重名不重实。挑女婿时,有个人姓段,名拂,字去尘。米芾一听名字就很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干净人,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洁癖人倪瓒
  
  元代的倪瓒,书画很好,可是洁癖很重,书房每天都要打扫,他专门养了两个童子给他扫书房,要求一刻也不能停。书房的门口有一棵梧桐树,倪瓒早晚让人用水洗,结果就把树给洗死了。
  
  有一次,有个朋友来看他,天晚没回去,就住在他家。他怕人家把他的屋子弄脏,夜里起来好几次站在门外听,听见客人的咳嗽声,心里讨厌极了。次日早上,就叫仆人去寻找吐痰的痕迹,仆人找不到,怕他打骂,就找了一片烂树叶子来糊弄他。倪瓒捂着鼻子,闭着眼睛,命仆人把树叶扔到三里地以外去。
  
  后来他得罪小人入狱。狱卒给他送饭时,他让狱卒把饭桌举得高高的。狱卒问为什么要这样,他不回答。旁人说:“他怕你的唾沫溅到饭里。”狱卒很生气,把倪瓒拴在了尿桶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