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4:22 | 查看全部
一点点儿时间:2013-01-12 作者:小小Z 点击:135次 一

  乌鲁木齐市粮食局下属的一家挂面厂曾花巨资从日本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了10吨的塑料包装袋。塑料包装袋的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当样品设计好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几个月后,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抵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一看全傻了眼,原来每个塑料袋袋面图案上的“乌”字全部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原来是挂面厂的设计人员一时马虎,把设计样本打印错了,而进出口公司的人员检查时一时大意也没有发现。

  也就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



  我有一个文友,是省里一家晚报的杂文编辑。他不仅会编,还能写,他写评论,写杂文,篇篇都写得很有品位,很给力,让人读了觉得是一种享受。从他的文章里可看出,他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以前,与他接触不多,只知道他从名牌大学毕业,读大学时就是班里和系里的尖子生,其他更多的情况我不甚了了。一次,与这位文友一块参加全国杂文联谊会,和他有了较多的接触。闲聊时,他无意中透露,再忙,他每天读书也不少于5万字,长年累月,已成习惯。

  5万字,在知识的长河里,大概连比喻成一朵浪花的资格都没有。但透过这一知识的小水珠,我明白了他为什么文章写得那么好了。



  2004年8月23日,中国男篮和斯洛文尼亚男篮世锦赛小组生死之战进行到只剩31秒时,双方战成75平。对方的斯洛卡在比赛还有6秒时投篮命中。中国队马上发动攻击,王仕鹏在比赛结束前投中三分。就凭王仕鹏的这个压哨球,中国队1分险胜斯洛文尼亚队,绝处逢生挺进16强。

  6年后——2010年11月25日,广州亚运会男子篮球半决赛中国队战伊朗队。距离比赛结束还有43秒,比分65∶65,伊朗队球权,中国男篮命悬一线。伊朗队这次进攻选择了突破上篮,朱芳雨挺身而出,送给了对手一记漂亮的封盖。中国队开始反击。又是王仕鹏!王仕鹏在比赛结束前13秒三分命中,68∶65,中国队反超了!王仕鹏的绝杀把中国男篮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再次为中国队创造奇迹。

  关键时刻为什么要把球交给王仕鹏?答案是他平时练就了比较扎实的投篮技术。俗话说,若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王仕鹏也是经过了无数次“受罪”才得到了现在的荣耀。“我属于那种你越说我不行,我就越要证明你说得不对的那种人。所以别人说我投篮技术烂,我就一定要练出个样子来。”正是这好强的个性,伴随着王仕鹏从广东青年队一路走到广东队,之后进入国家队。用他自己的话说:“投篮这种东西就是要靠苦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每次训练别人练100次,我就练200次。”谁能相信,这位曾经受到欧洲顶级俱乐部青睐的投手,他的诀窍竟然如此简单?



  在当今社会,成功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寻找一条成功的捷径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不过,无数事实证明,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会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付出有效的努力和劳动,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和教训。如是,成功便一步一步地靠近了。用古人的话说,这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而多少人,多少事,其败不也正败在对跬步、细流等不起眼的“一点点儿”的不注意、不在乎或不屑一顾吗?就像前面那些把“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4:35 | 查看全部
一点点儿时间:2013-01-12 作者:小小Z 点击:135次 一

  乌鲁木齐市粮食局下属的一家挂面厂曾花巨资从日本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了10吨的塑料包装袋。塑料包装袋的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当样品设计好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几个月后,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抵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一看全傻了眼,原来每个塑料袋袋面图案上的“乌”字全部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原来是挂面厂的设计人员一时马虎,把设计样本打印错了,而进出口公司的人员检查时一时大意也没有发现。

  也就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



  我有一个文友,是省里一家晚报的杂文编辑。他不仅会编,还能写,他写评论,写杂文,篇篇都写得很有品位,很给力,让人读了觉得是一种享受。从他的文章里可看出,他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以前,与他接触不多,只知道他从名牌大学毕业,读大学时就是班里和系里的尖子生,其他更多的情况我不甚了了。一次,与这位文友一块参加全国杂文联谊会,和他有了较多的接触。闲聊时,他无意中透露,再忙,他每天读书也不少于5万字,长年累月,已成习惯。

  5万字,在知识的长河里,大概连比喻成一朵浪花的资格都没有。但透过这一知识的小水珠,我明白了他为什么文章写得那么好了。



  2004年8月23日,中国男篮和斯洛文尼亚男篮世锦赛小组生死之战进行到只剩31秒时,双方战成75平。对方的斯洛卡在比赛还有6秒时投篮命中。中国队马上发动攻击,王仕鹏在比赛结束前投中三分。就凭王仕鹏的这个压哨球,中国队1分险胜斯洛文尼亚队,绝处逢生挺进16强。

  6年后——2010年11月25日,广州亚运会男子篮球半决赛中国队战伊朗队。距离比赛结束还有43秒,比分65∶65,伊朗队球权,中国男篮命悬一线。伊朗队这次进攻选择了突破上篮,朱芳雨挺身而出,送给了对手一记漂亮的封盖。中国队开始反击。又是王仕鹏!王仕鹏在比赛结束前13秒三分命中,68∶65,中国队反超了!王仕鹏的绝杀把中国男篮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再次为中国队创造奇迹。

  关键时刻为什么要把球交给王仕鹏?答案是他平时练就了比较扎实的投篮技术。俗话说,若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王仕鹏也是经过了无数次“受罪”才得到了现在的荣耀。“我属于那种你越说我不行,我就越要证明你说得不对的那种人。所以别人说我投篮技术烂,我就一定要练出个样子来。”正是这好强的个性,伴随着王仕鹏从广东青年队一路走到广东队,之后进入国家队。用他自己的话说:“投篮这种东西就是要靠苦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每次训练别人练100次,我就练200次。”谁能相信,这位曾经受到欧洲顶级俱乐部青睐的投手,他的诀窍竟然如此简单?



  在当今社会,成功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寻找一条成功的捷径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不过,无数事实证明,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会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付出有效的努力和劳动,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和教训。如是,成功便一步一步地靠近了。用古人的话说,这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而多少人,多少事,其败不也正败在对跬步、细流等不起眼的“一点点儿”的不注意、不在乎或不屑一顾吗?就像前面那些把“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4:45 | 查看全部
笨人,无处不在……时间:2013-01-10 作者:小小Z 点击:847次   在比萨店打工的时候,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兄要了一个小比萨,并且带走。因为他是一个人来的,所以厨师就问他,要把比萨切成四块还是六块。他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切成四块好了,我想我还没饿到要吃六块的程度。”笨人,无处不在……

  有一天,我在超市结账,收银机提示我付46.64元。我给了收银员一张50元的钞票,她找了我46.64元。我对她说她搞错了,让我占了大便宜,并把钱还给了她。她看上去很尴尬,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她受过训练,熟悉业务,不会搞错,然后把钱退给了我。我试着又把钱还给她,但是依然是同样的结果。最后我拿着46.64元离开了超市。这是真实的事情,笨人,无处不在……

  在看房子的时候,我的哥哥被一名房地产经纪人问到哪个方向是北。因为之前,我的哥哥曾经跟她提起过,他不喜欢每天早晨被阳光刺醒。她问:“太阳从北面升起吗?”于是,哥哥告诉她日出是在东边的。过了许久,她才摇着头说:“哦,我不太关心这些事情。”笨人,无处不在……

  我以前在一个客服中心做接线员,这个客服电话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一天,我接了一个电话,有位老兄问我们客服中心的上班时间。我告诉他:“您拨打的这个号码是24小时工作的。”他接着问:“是东部时间还是西部时间?”我想快点挂电话,就说:“嗯……西部时间。”笨人,无处不在……

  我和朋友去买啤酒,注意到每箱啤酒打10%的折扣。因为这是一个大聚会,我们买了两箱。那个收银员嘴里嘀咕道:“一箱打折10%,那么两箱的话,10%乘以2……”于是,他给我们打了20%的折。笨人,无处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4:58 | 查看全部
做医生有什么好拽的时间:2013-01-09 作者:小小Z 点击:292次 医生PK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开刀:如果你是第一次做手术,我们要先收取你总费用的30%;如果你是第二次做手术,你需要预交50%的首付;如果你是第三次做手术,很抱歉,按照国家最新规定,你需要一次性全额付款。我们要防止过度手术,防止出现手术泡沫,没办法的事。

  医生卖房: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必须履行告知义务。我们所出售的房屋存在着一些风险,比如,您入住后房屋可能会出现漏水、漏电、墙壁开裂等情况,这些情况都属于房屋正常的并发症,我们通常不承担法律责任。您的房屋在地震中可能被损毁,财产可能被盗,房屋的地板可能会滑倒人,楼梯可能会绊倒人,墙壁可能会撞到人……以上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您已经知晓以上风险并愿意承担,您可以签字,然后我们才可以把房子卖给您。

  PK结果:开发商开刀可以收到大量的预收款,增加医院的流动资金;医生卖房,估计买房的人都被吓坏了,一套房子都卖不出去。

医生PK警察

  警察看病:来,别紧张,先抽支烟。好了,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我告诉你,即使你什么都不说,我们通过化验和检查,一样可以找到你生病的证据,你最好老老实实地配合我们,跟我们坦白,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告诉我,你们单位老张感冒的那一天,你有不在场的证据吗?如果你不能提供证据,对不起,我们只能把你当做感冒嫌疑人,你必须随时准备接受我们的化验和检查。

  医生审案:你好,请你先将你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详细告诉我,我会帮你保密的。你什么都没做?你是无辜的?那你找我干什么?这样吧,你先去提供一下指纹,我再看看法医的报告,等现场勘查的结果出来了,你再来找我……说实话,我们看了所有的报告和各种检查结果,都不能确定你是不是这起谋杀案的主谋,只能说明你有重大嫌疑,但目前你所有的资料都不符合逮捕指征,我们没有办法逮捕你。嗯,这样吧,我们这里的水平和条件都比较有限,我建议你去省厅看看,那里的警官审案水平更高,设备也比较齐全,一定能帮你找到你的杀人证据的,你还是自己去省厅一趟吧。

  PK结果:警察做医生可以强制检查,增加医院的收入;医生当警察,犯人估计都被释放完了。

医生PK教师

  教师看病:我说你这个病人是怎么了,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的病是好不了了。说实话,为了你的病我可是费了很多精力的,我到处翻书查资料给你想办法,给你开了很多药,可是你吃了药咋就不见效呢?你就不能认真一点?吃药的时候就不能专注一点?其实吧,我对你还是很有信心的,你的身体基础其实还是不错的,主要问题是不认真。这样吧,我再给你开点药,你自己要好好想想未来,如果这药还是没有效果,你以后可怎么办啊?哎!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医生教书:我今天讲的课大家都听懂了吗?不懂?大家别急,其实大家来听课就是因为不懂才来的,我今天和大家讲解的公式是非常好的,但再好的公式也不会立即产生效果,大家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吧,大家把黑板上的公式记一下,回家后每天抄写三次,记住,一定要早、中、晚各抄一次,不要一下子抄三次,那样会出问题的,三天后大家再来听课,如果到时候大家都理解了,那就说明这个公式非常好,大家回去继续每天抄写三次巩固一下效果;如果大家还是不理解,那我就给大家换一个公式。

  PK结果:如果让老师看病,看不好病也是病人自己不努力的结果,医院当然没有责任;医生教书,估计学生都放羊去了。

医生PK会计

  会计看病:您的病大约有87%的痊愈可能,有3%的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意外死亡的可能性是万分之一,您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5384元之间。

  医生做账:你怎么不早问?我做的账本,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PK结果:会计看病,病人心里有数,是个好医生;医生做会计,一定是一本糊涂账,谁都看不明白。

  PK总结论:医生谁都能干,而且能干得更好,而作为一个医生,还是老老实实地看病吧,干其他的都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5:09 | 查看全部
捡来的手机时间:2013-01-07 作者:小小Z 点击:331次   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很惊讶,也很欣慰。

  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

  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儿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赴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

  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5:22 | 查看全部
微笑,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时间:2013-01-07 作者:小小Z 点击:375次   “拈花一笑海天远,双眉轻展无忧愁。”古往今来,人们对微笑的解释很多,微笑是沟通的通行证,微笑是人际交往顺畅最永恒的法宝……其实,微笑还有可以相互感染的功效。

  早上,爱人带我如约去医院体检,体检医生把验血单交给我先去验血。到了抽血室,看到三位抽血的医生都在面无表情地忙碌着,我便排在一个年龄大的女医生的队伍里。她急躁地对前面的男子说“快,把磁卡给我,卷上一个膀子的袖子。”可我的体检医生没有让我带磁卡,我赶紧上前去问女医生是否可以不用磁卡,她白了我一眼没讲话。我不高兴地走出来皱起了眉头:“唉,为什么不行?为什么没带磁卡?”爱人笑着拍拍我的肩:“这医院可不是咱家开的,我说行也没用呀。体检医生可能忘了给你磁卡。别生气,笑一笑,我去拿磁卡。”我饥肠辘辘地挤出一丝笑容,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去取磁卡的背影。

  当再一次走进抽血室时,我微笑地看着三位正在忙碌的医生,刚好那个女医生抬头看到我,便向我招招手,我赶紧笑着跑过去,她笑眯眯地说:“把磁卡给我,卷上一个膀子的袖子,别紧张。”

  我低声跟她商量,因为时间关系我想尽快能拿到化验结果单,以便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检查,她爽快地说:“没问题,我马上拿到化验处,结果会很快出来的。”我赶紧笑着向她道谢。她随手摘下了口罩,向我微笑着点头,我看到了她真诚的笑脸,感觉她很美很亲切。

  看着她的笑脸,不禁想到了曾经看到过这么一篇关于微笑的国外的小小说,可以更好地诠释微笑的妙处。

  小说中的道森先生是一个有着一身臭脾气的小老头。他家的院子里栽着苹果树,树上结着全镇最好的苹果。但是,全镇的人都知道,他家的苹果摘不得,哪怕是掉在地上的也不能去捡。

  一天下午,小姑娘珍妮特打算到她的好朋友艾米家玩,去艾米家,必须要从道森先生家的门前经过。当珍妮特和艾米走到道森先生家门前时,道森先生下意识地抬起了头,像往常一样紧锁着眉头,注视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当他看到是艾米时,原本紧绷着的脸,顿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哦,你好啊,艾米小姐,”他说,“今天有位小朋友和你一起走啊。”艾米也对他报以微笑,并告诉他她们将一起听音乐、玩游戏。道森先生说这听起来真是不错,并给她们每人一个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两个小姑娘接过又大又红的苹果,心里高兴极了。

  和道森先生告别之后,艾米对珍妮特解释说,当她第一次从道森先生家的门前经过的时候,他就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一点儿也不友好。但是,她却假设他是面带微笑的。所以,只要看到道森先生,艾米都会对他报以微笑。终于有一天,道森先生也对艾米报以一丝愉悦的微笑。又过了一些时候,道森先生真的开始对艾米微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不仅如此,道森先生还开始和艾米说话了……

  是呀,微笑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只要你善于付出,敢于发掘,你就会得到同等的收益。微笑是与人交际的桥梁,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宝贵的无形的资源。

  作为职场女性,我们总是忙忙碌碌的,既要努力地工作,耐心地教育孩子,还要尽力地修饰自己。日复一日地陷入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琐碎之中,从而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微笑隐藏起来了,忘记或者忽略了把快乐带给别人和自己。其实,给别人一个微笑,也就是在给自己一份快乐,微笑是可以相互感染,还可以增值,可以蓬生出万千的微笑的因子,经常比财富还要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5:35 | 查看全部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间时间:2013-01-07 作者:小小Z 点击:296次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即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6:26 | 查看全部
皈依是一种心情时间:2013-01-07 作者:小小Z 点击:151次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流——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的。

  但既然这样,又何必弄一块石头来作证?还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儿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信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值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始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知道端坐的日子其实是多么的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考,就更加怀恋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人间总是喧嚣,因而佛陀领导清静;人间总有污浊,所以上帝主张清洁。那是一条路啊!皈依无处。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分割的消息要重新联通,隔离的心魂要重新聚合,这样的路上才有天堂。天堂是一条路,这就好了,永远是爱的步伐,又不担心会到达无穷的寂寞。上帝想必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把他的游戏摆弄个没完。佛陀谙熟此道,所以思之无极。谢天谢地,皈依是一种心情,一种行走的姿态。

  所有的消息都在流传,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个不少,唯时代的装束不同,尘世的姓名有变。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消息的传达与继续。所有的消息连接起来,便是历史,便是宇宙不灭的热情。一个人就像一个脑细胞,沟通起来就有了思想,储存起来就有了传统。在这人间的图书馆或信息库里,所有的消息都死过,所有的消息都活着,往日在等待另一些“我”来继续,那样便有了未来。死不过是某一个信号的中断,它“轻轻地走”,正如它还会“轻轻地来”。更换一台机器吧——有时候不得不这样。但把消息拷贝下来,重新安装进新的生命,继续,和继续的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6:40 | 查看全部
鸟与猫时间:2013-01-02 作者:小小Z 点击:198次   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农村老家过年。独自坐在吊脚小阁楼里,重温秉烛读书的旧梦。

  残月被彤云笼罩,昏黑中透出许多静谧。北风在窗外的荆竹林里低吟,雪花簌簌地落在小楼外的梅树上,偶尔有雪压翠竹的爆裂声。火盆里的橡木炭火发出浓郁的香味,把严寒挡在屋外;摇曳的烛光洒在外祖父留给我的线装古书上。读过数遍的《聊斋志异》仍然和第一次一样吸引着我。和儿时千遍万遍扭住奶奶要她给我讲“野人婆”的故事一样,总不会厌倦。明知不会有多情的狐仙来伴我,仍迷恋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希望遇见善良的异类。此时,身边只有一只顽皮可爱的花猫。它上蹿下跳,不断抓我的书,轻轻咬我的手,我偶尔也摸一摸它的皮毛,示意它安静。后来,我被书迷住,不再理它,它便咪咪地叫了几声,发泄对我的不满,然后依偎着我脚,傍着炭火梦见周公而去。

  烛光在字里行间静静地流,不知时光过了多久。

  突然,窗外发出一阵奇异的声响,好像有人重重地敲击窗户纸,在这更深人静的山村风雪夜,有谁夤夜造访呢?若有风雪夜归人,只应推开映雪的柴门,不会拍打小轩窗。真有狐狸精找上门了吗?此刻,我畏缩了。可笑,我不是好龙的叶公吗?窗外的动静越来越大,同时发出“扑扑”的怪声。连入睡的花猫都被惊醒。它弓腰,竖耳,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注视着那声源,俨然我的保护神。正在惊异与狐疑时,一只八哥穿破花窗的白纸,闯进屋里。它在屋里飞了几圈,便落在书架上。惊魂甫定,却见花猫发出“虎虎”的低沉的怒吼,并在寻找爬上书架的路径。我剖见花猫的狼子野心,便想把这只惊惶的八哥捉下来,放它逃离这要命的地方。八哥出于本能,绝不相信人能有什么善心。为了逃命,飞下书架,降落在松木楼板上。还没看见其落脚点就听见一声惨叫,八哥已然落入猫口。我发出“咄咄”之声,威胁花猫,令其莫作恶。我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的话对于肉食者来说是白费口水,便追赶它,希图迫使它放下无辜的小鸟。花猫绝不肯放弃上帝送给它的礼物,叼着小鸟钻进书架脚下。又听得一声惨叫,啊!猫已经“换口”了。所谓换口就是说,猫在当初为了捕获猎物,随便咬住一个地方,不让其逃命。拖到安全处,便咬住小鸟的喉管,使喉管破裂或窒息而死。没换口时,救出小鸟,它不过受一点伤,现在即使救出小鸟,那可怜的生灵已绝无生理了。我害怕听见残忍的花猫咀嚼小鸟骨头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立即打开房门,将花猫赶出去。我发誓:一辈子都不再理那在我面前媚态十足,在小鸟面前异常凶残的花猫了。转念一想:其实,我充当了猫的帮凶。蜡烛的光明,炭火的温暖作为陷阱,诱惑了黑暗与寒冷中的小鸟。

  夜,仍然那么深,那么黑;雪,仍然静静地飘。夜幕掩盖下,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可以发生,什么都会发生,什么都能够发生,什么都在发生,什么都发生了,然后,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第二天,我把这个悲惨的血淋淋的故事讲给人们听,大家都为猫得了上帝恩赐的美餐而高兴,羡慕之情溢于词表,没有一个人同情葬身猫腹的小鸟。弱者的鲜血与生命值什么?!我在自责与愧悔时又受到人们的嘲笑,这时,我的心才真正悲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1:46:52 | 查看全部
有一种拥有叫失去时间:2013-01-02 作者:小小Z 点击:236次   那天,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被采访的主人公是我国著名的电台播音员雅坤。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雅坤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再次撞击我的耳鼓,“观众朋友,八点半到了,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由于我还是一个刚满十岁的少年,那时电视还不普及,所以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曾陪伴我度过寂寞的童年,雅坤老师的声音也成为我最熟悉的“朋友”。在我的想像里,雅坤老师的形象既模糊又清晰,模糊的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她,清晰的是我把自认为最美丽的女性形象都加在了雅坤老师身上。然而,20年后,当我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雅坤老师的时候,我在惊喜之余仍有一丝失望,毕竟真实的她和我想像中的她存在一定的差距。也难怪雅坤老师自己说,她最不愿意面对电视的镜头,她最愿意面对的还是话筒,是听众而不是观众。我完全能够理解雅坤老师的心情,因为她知道,她是用自己的声音“认识”了亿万观众,观众最熟悉也最认可的还是她的声音。

  前不久,参加一次笔会,文友来自五湖四海。当大家一一自我介绍时,我和身边的文友几乎都不由自主地惊叫起来。因为,当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者真的就在眼前时,我们怎么也不会相信,能写出青春美文的作家竟是年近花甲的老人,文笔老辣的杂文高手居然是20出头的小伙子,而写出大量纯情诗歌的却是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妈。我们互相善意地取笑,内心却别有一番滋味。

  是的,也许我们都有一个思维定势,都愿意把自己的想像强加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上,并且深信不疑,一旦真相大白,我们难免失落。这是想像带给我们的一份美好,也是想像带给我们的一份残酷。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看景以前就赋予了太多的想像。

  至今记得一个颇有意味的故事:有一位火车司机,常年在一条铁路线上奔跑,每每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他都会看到一位身材优美的女子伫立在村边,眺望着火车,有时候还向火车挥动着一条红色的纱巾,火车司机也挥动帽子向她示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火车司机就要退休了,他终于决定要看看那位女子。当他终于站在女子身边的时候,他才知道,女子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每天当她听见火车经过的时候,都会向火车挥动纱巾……老司机的梦圆了,却也碎了。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在你拥有的刹那,其实已经失去。如果你真的喜欢一种文字,那么就好好地品读吧;真的喜欢一种声音,那么就好好地倾听吧。

  喜欢,不一定必须靠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