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8:07 | 查看全部
回头率
时间:2015-01-22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回头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指人们回头的频率。具体地讲是人们在行进中,迎面而来的人虽已经从身边走过,或观察者已经走过被观察者的对象,却仍要回过头来再看看。
  
  “回头率”并不是指同一观察者回头的频率,而是指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观察对象回头的频率。
  
  如果就回头看的行为来看,被观察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人们一般意义上的“回头率”仅指被观察对象为人的情形。导致“回头率”高的原因可能是服装的式样、行为的怪异、与众不同的形象等等,但最多的是因为被观察人的特殊气质、魔鬼身材、漂亮的脸蛋或综合形象,是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回头再看一眼。回头,往往表示人们对被观察者的一种欣赏,当然“回头”的心理,各人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是基于一种对美的欣赏,有的可能是一种邪念。不过观察的客体也对人们的观察动机、心理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穿得过于暴露,自然会使一些人的想法油然而生。
  
  是否回头,与性别、年龄有关。作为一类社会群体,女性回头一般低于男性。女性回头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服装、服饰、发型,特别好的服装和新奇别致的服饰容易引起女性的回头。而男性回头多数是因为被观察异性的整体魅力。由于男性对服装和服饰的感觉不如女性,因此,男性不会因为同性的服装和服饰而回头,而且因为男性的自尊心,对于同性要尽量避免回头。即使觉得有意思,也要克制,不要回头。女性与男性不同,对于值得欣赏的女性,同样也是要回头的,女性对同性的排斥低于男性。女性之间可以很亲热地握手,一块行走时,还可以互相拥着,见面还可以说“亲爱的”,男性则绝对不可以。女性回头的主要原因还是被观察者的服装和服饰,属于“外在观察”,对同性长相的欣赏或好奇是次要的。女性对女性的观察是一种“局部扫描”或“分部扫描”,或是发
  
  型,或是围巾,或是服装,或是挎包,侧重于物质;男性对女性的观察是“整体扫描”,关注于精神,也有局部“扫描”的,关注的是差异性。
  
  中青年男性是回头次数最高的群体,与此时的生理特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个别好色的老头也常常回头,这不足为怪。在中国,回头次数与绅士风度成反比,突出绅士风度的男子回头次数极低。女性对待男性回头,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由于有“回头率”或“回头率”高,反映了异性对自己魅力的认可,因此希望有“回头率”,往往以高“回头率”自喜。但另一方面,男性的回头有时有可能表现为一种轻度的性侵犯或对自己的不尊重,对于这种“回头率”是要提防的。
  
  “回头率”大概是个中国特有的概念。我注意到在国外,至少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没有“回头率”这一说法。据我的观察,日本人很少有回头再望的。众所周知,日本男人是出了名的“好色”,但在街上,日本男子基本上没有回头的。这主要是出于对人的尊重和礼貌。日本男子在与漂亮的女性擦肩而过时,只是用人们难以察觉的余光很快却很“毒”地扫一下,就像电焊时划出的弧光一样。中国人不同,有不少人敢直勾勾地盯着对方,常常会盯得别人脸上一红,别人一走过便立即回头更长久地注视背影,一不小心往往撞上路人或电线杆,尽管这样,可能还要回头看看。如果开车的人也回头,后果就可能不堪设想了。
  
  在欧洲我注意到,欧洲人也有男子见到漂亮的女性回头的。但仍然是少数。其原因我想大致与日本人相同。但欧洲人见到特别漂亮的女孩时,会高兴得吹口哨,或者将手上的东西抛上天,西方人可不像东方人那样矜持。
  
  认真想想,“回头率”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是因为它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同的人们在文化、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8:23 | 查看全部
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
时间:2015-01-22 作者:未详 点击:112次

  笔耕不辍,久栖文坛,很是收到过一些陌生人写来的信。当弃则弃,应留则留,竟渐渐地由欣然而淡然而漠然。有时,那一种无动于衷,连自己都深觉太愧对认认真真给自己写信的人们了。
  
  但是近日收到的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却使我不由地细读数遍,心生几许说不清楚道不明的感动:
  
  尊敬的作家先生:
  
  我是一个女孩子。我向您老老实实地承认,我没读过您的任何一本书。星期六,我和我的3个表姐一个表哥在我们的小六姨家相聚,一边嗑瓜子一边闲聊。瓜子下边铺着一张旧报纸,那上边有一篇介绍您的报道。表哥看了一会儿,指着您的照片说:“哎,咱们就给他写信怎么样?”我们早就想给一位作家写信了。
  
  梁作家,这是一封代表5个人写给您的信。我们的母亲们那当然就是亲姐妹了,她们有一个妹妹,就是我们的小六姨。她已经36岁了,还没结婚。不过您千万别误会,我们可不是在替我们的小六姨向您征婚。我们的小六姨是个美人儿,除了肤色不怎么白外,哪儿都够美人儿的标准。请您注意,是不怎么白,不是黑。
  
  我们的姥爷和姥姥,一个78岁了,一个75岁了。我们的家乡在四川山区,一大家子都是农民。
  
  我们的小六姨生下来不久就送给别人家了。家里孩子太多了,姥爷姥姥负担不了。也幸亏小六姨被送给别人家了,她才能上学,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省卫校。毕业后,她分配在省城一所大医院当护士,没几年又当上了最年轻的护士长。那一年她回老家探亲,她的养父母就告诉了她身世的真相。她就去我们那个村子,探望了她的亲生父母。接着,又一一去探望她的5个姐姐。我们的小六姨,她进一家门哭一次。我们的姥爷姥姥和我们的母亲们,心里都特别内疚,尽说些“女儿对不起”、“妹妹对不起”的话。小六姨却哭着说:“爸爸妈妈姐姐们啊,我不是怨你们呀!我是怎么也没想到你们的日子会过得这么苦这么难!这可叫我怎么办呢?”
  
  不久,听说小六姨不当护士长了——她在卫校是学按摩的,她自己开了一家按摩诊所。那一年的春节前,姥爷姥姥和我们各家,全都收到了小六姨汇来的钱。每家不多,500元。但是对于农村人家,那可是不少的钱啊!
  
  第二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她的养父母相继病了,被她接去了省城。姥爷姥姥和我们的母亲,全都替她着急上火,可又全都帮不上忙。小六姨再回到老家时,衣袖上戴着黑纱,瘦极了。姥爷姥姥和我们的母亲们心疼得全都哭了。她却安慰他们:“别哭,养父母对我的恩情,我已经报答了。”她说,按摩诊所虽然挺赚钱的,但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一两个心术不正的男人,她不干了。
  
  她说她要到深圳去闯闯。姥爷姥姥和我们的母亲们都舍不得,也都不放心她去。可劝不动她,一个个流着泪,一直把她送到乡路的尽头。那一年,我还在妈妈肚子里呢。小六姨双手轮流摸着表姐表哥们的脸蛋,嘱咐我的姨妈们:“姐们儿呀,要让孩子们读书。以后,有我呢!”
  
  尊敬的梁作家,为了节省您的宝贵时间,我接下来只能写得特别简单了。总而言之,没有我们的小六姨,我们都是念不起高中和中专的,现在,也绝不会都集中在深圳这一座城市里打工。周末,我们全都无拘无束地聚集在我们的小六姨家里,看录像,甩扑克,或者轮番上网。那时,我们都觉得幸福极了,而她,总是坐在一旁,默默地瞧着我们,脸上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像一位美丽的小母亲。
  
  十三四年里,我们的小六姨,先后做过许多工作,深圳市一个区的区委办公室的办事员、接待科副科长、公司的秘书、经理助理。小六姨还开过花店、书店、时装店。知道我们的小六姨目前在做什么吗?她已经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公司,经营各类首饰,在深圳一家大商场里有专柜,在另外两座大城市的大商场里也有专柜,效益都挺不错的。在我们心目中,我们的小六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
  
  十三四年里,小六姨挣的钱,一大半花在我们身上了。因为我们有个小六姨,姥爷姥姥生病才住得起医院了,才坐过飞机了,才到过深圳这么美丽的城市了。因为我们有个小六姨,我们各家的日子才渐渐好过了,我们的父母才不终日愁眉不展的了。
  
  但是我们的小六姨却36岁了,还没爱过,还没被爱过。为了我们所有这些人,也许,还为了她心里当年默默许下的一个承诺,她无怨无悔地将自己最好的恋爱季节耽误了。她依然美丽着,却始终孤单着……
  
  她经常教育我们:打工妹,第一要自尊,第二要自立,第三要自爱。她还时常一个一个地询问我们谈恋爱了没有。说:“如果万一两个人之间发生了那种冲动的事儿,尽量别使自己怀孕。一旦怀孕了,也别互相埋怨。对于恋爱着的年轻人,那根本就不是可耻的。但是得及时让小六姨知道,因为小六姨有责任亲自陪你们去医院。”
  
  然而,小六姨自己前几天却怀孕了!当她声音小小地打电话向医院咨询做“人流”时,我无意间听到了,第二天我请了假,跟踪她。我隐蔽在马路对面,望着小六姨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入医院,又一个人孤零零地缓缓走出医院,心里酸极了。
  
  我至今没将小六姨的秘密透露给亲人们。我经常在内心里为小六姨的爱情祈祷,祈祷它有一个好结局。我做得对吗?
  
  那一天又是星期六。吃晚饭时,小六姨开了一瓶葡萄酒,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杯里都倒了一点点。她说:“小六姨将咱们家的贷款终于还清了,它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了!”
  
  我们都高兴极了,纷纷和小六姨碰杯。各自咽下了一小口酒之后,又都想哭。
  
  ……
  
  这封信还有两千多字。她,不,4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希望我能将他们的小六姨当成原型,创作一部小说或电视剧。
  
  我给陌生的女孩回复了一封信:
  
  陌生的女孩
  
  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在我看来,你的信有一种诗性。但是我现在的颈椎病实在太严重了,写作等于自我虐待。故我也不能如你所愿,在某时去深圳认识你们的小六姨并采访她,那样,只怕我会爱上她。对于美丽而又具有牺牲精神的女人,通常我意志很薄弱。依我想来,你们的小六姨,如同上帝差遣给你们的一位天使。上帝并不经常这么好心眼儿,所以被天使爱着的人,也要反过来关爱天使。至于她的那个秘密,只要她自己不说,你须永远守口如瓶。天使也有自己的秘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8:36 | 查看全部
你真的绿色消费了吗
时间:2015-01-21 作者:未详 点击:126次

  在所有商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推出“绿色”商品时,究竟什么样的商品才能算是真正的“绿色”商品呢?很多大把花钱买的“绿色”商品,很可能是被业内人士俗称为“漂绿”的“伪绿色”商品(greenwashing)。
  
  绿色消费中有“猫腻”
  
  “我们看到的很多概念不过是美化产品的包装。如果你再深入追究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公司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环保。”美国旧金山一家倡导绿色生活的杂志《成品》的副总编朱莉亚·克斯古夫指出。
  
  从节能灯泡到无公害蔬菜,从低油耗的家用轿车到冷水洗涤的洗衣粉,绿色消费已经成了当下最时髦的概念。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在绞尽脑汁给自己的商品穿上绿色外衣,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产品被指责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上世纪90年代,一家德国的环保杂志指出,国际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其运动鞋的气垫中填充了六氟化硫(SF6)——
  
  一种超强的温室气体。为了消除不良影响,耐克公司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投资数千万美元研制生产不含SF6气垫的新工艺,终于在2006年推出了用氮气代替SF6的AirMax360。尽管一双鞋的售价高达160美元,依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那些零售商也不愿放过“绿色消费”这一时髦概念,瑞典最著名服装卖场H&M在去年春天专门推出了绿色消费区,出售以有机棉为原材料的服装。所谓有机棉,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以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许使用化学制品,从种子到农产品全天然、无污染生产的棉花。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零售商卖的是纯天然的棉质服装,这些服装很可能是通过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飞机空运来的。另一个“伪绿色”的例子是很多商家曾经大肆推广的“纯素鞋”——没有采用动物皮革的帆布鞋,事实是,这种鞋的原材料虽然不是动物皮革,却含有大量的乙烯基,一种能够产生致癌物的化学成分。
  
  很多欧洲国家近年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漂绿”工程。一些民间企业拿环保包装自己的品牌形象,政府也以全面绿化自身为政策。但是,欧洲之所以得以优雅地高唱环保,很大的原因来自他们把工厂移转到了他国,这等于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算在他国头上。即便是由世界著名摇滚乐队U2的主唱波诺以环保名义创立的服装品牌Edun,也只能算是又一个被“漂绿”的案例。Edun的服装材料虽然以天然有机棉为主,但其服装的生产基地都设在了秘鲁、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这个品牌的主打理念是贸易公平和社会责任,虽然也很有意义,但并非纯绿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8:50 | 查看全部
你的消费方式够绿色吗
  
  专业机构的认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参考。位于荷兰的“产地”(Made-By)是一家专门追踪服装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机构。他们能够找出每一根线头的产地,评判其制作工艺是否环保。他们的网站上有很多经过他们检验的服装品牌。位于美国的国际林业委员会会给符合环保标准的木制产品发放证书,证明该产品的原料并非乱砍乱伐获得的。消费者可以在www。fscus。org的网站上看到符合要求的商品名单。美国环境保护局也专门推出了名为“为环境而设计”的环保项目。凡是被此项目认可的产品,都是化学成分达标,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商品会在包装上标明由专业机构颁发的绿色环保标志。最著名的标志要数同样由美国环保局推出的“能源之星”(EnergyStar)标志。拥有此项标志的产品说明其能源消耗符合美国环保局和能源部共同制定的节能标准。如果你在购物时能认清这些熟悉的标志,不仅可以买到节能的产品,还能替自己省钱。
  
  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消费者,首当其冲的是要有环保的意识。正如致力于绿色建筑的美国绿色创造人(Greenbuilder)公司创始人罗·琼斯所说:“每件事情都要考虑到环保,考虑对日常生活条件的影响,只有这样,生活的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还有你的生活是否真的绿色,最重要的标准还是你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比如你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出行、你的饮食习惯如何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9:04 | 查看全部
矿泉水里的隐形杀手
时间:2015-01-21 作者:未详 点击:190次

  矿泉水带来的健康隐患不仅在于水本身,也可能是来自装水的桶。
  
  贵阳学院111名学生的甲肝风波到现在也没有个统一的被认可的结论,虽然官方的结论是因为学生饮用了被污染的竹园牌桶装矿泉水致病,但学生却觉得这一说法并不值得信服,原因是在这个学院中60%的学生饮用了这个牌子的矿泉水,而且早在一个月之前,所有学生已经不喝这种水了。
  
  虽然学生一再质疑甲肝可能是由食堂的不洁饮食引起的,但不洁矿泉水之说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不洁矿泉水可能会引发疾病,这绝不算是惊世骇俗的新闻。达能旗下的矿泉水依云,是比牛奶还贵的水,2006年5月到2007年9月,共有254吨依云矿泉水被证实细菌超标,最严重的时候,依云的细菌含量高达国家标准(每克水里含有50个细菌计数)的340倍。因为矿泉水的性质和制作流程的问题,矿泉水的质量比纯净水更难控制。以北京为例,基本上有20%的矿泉水不能达到卫生饮用标准。
  
  被污染的水被蚕食的健康
  
  水的重要性没人可以否认:人体的重量有70%是水带来的,血液中水的成分更高达80%。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水含量在降低。如果失去占体重比例10%以上的水,人就会出现幻觉;如果3到7天不饮水,就可能会面临死亡。
  
  正因为人离不开水,也让水成了健康最大的潜在杀手:全球80%的疾病和50%儿童的死亡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造成的。中国有3亿人饮用水不安全,每年因为饮用不洁水而腹泻死亡的人高达9。56万。如果水质得到改善,国家可以减少1/3的疾病负担。
  
  整个地下水的污染让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看起来不那么危险的桶装水,希望那些经过有科技含量加工的水为自己的健康加分。因此,当桶装水也没有那么安全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开始怀疑到底自己还可以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9:24 | 查看全部
 之前,对桶装水的质疑最主要集中在水本身,比如被污染的矿泉水甚至能生出绿藻。现在对桶装水的质疑要扩大到对装水的桶上来。即使水经过“27层严格标准净化和过滤”(卖得最好的桶装水乐百氏宣传语),在灌装的时候也是无菌操作,最后喝到嘴里的水也可能是不安全的,问题就出在装水的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毒理学规划处近日发表了他们对塑料容器的调查。很多塑料容器(水桶、奶瓶、酸奶盒)都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BPA),而在对老鼠的实验中,长期接触BPA的老鼠都出现了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发病征兆,这就证明,这些塑料容器对人也会有潜在的威胁。更要命的是,由于塑料产品无处不在,93%的6岁以上美国人可以在尿液中检验出BPA。虽然塑料生产商对BPA危害人体持怀疑态度,但既然开始有实验证明和政府卫生机构的警告,小心总还是有道理的。问题就在我们,并没有像加拿大那样反应迅速:生产商必须在塑料容器上表明含有BPA。
  
  合格的水桶尚且如此,不合格的水桶问题就可想而知了。首先,不合格的水桶一般都乙醛超标,乙醛溶于水并被人体吸收后会进入血液,会成为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阿尔兹海默氏病和癌症的诱因。除了对肝肾的损伤,乙醛也会引发流产。其次,不合格的水桶含有锑,和被处理过的水里的氯化合物,最终会溶于水。长期饮用含有锑的水,轻则呕吐、头痛,甚至还会引发死亡。著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也被怀疑死于锑中毒。
  
  喝正确的水可避免疾病
  
  喝水其实是大有学问的,除了所有人都知道的每天8杯水,怎么喝、喝什么、什么时候喝、喝到什么程度,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笔糊涂账。
  
  在每天的8杯水中,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杯水最重要。这杯水不能是淡盐水(清晨血液中盐的含量很高,喝淡盐水会引起高渗性脱水;盐也是加重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能是含柠檬酸的饮料(柠檬酸会加快钙的流失)或咖啡(咖啡有利尿作用,会加重睡了一夜体内缺水的状况),也不能是牛奶(蛋白质会在大肠内形成有毒物质,肠胃功能差的人会因为乳糖过敏造成腹泻或呕吐),而是一杯最普通的白开水。
  
  一般的瓶装水和桶装水,在静止放置3天以后,就会老化,并最终会对人的新陈代谢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当然,除了喝新鲜的水之外,最好是把水煮开了、晾凉了喝。就水的选择而言,纯净水优于碳酸饮料,矿泉水优于纯净水,白开水优于矿泉水。凉白开经过高温后,灭掉了水里的微生物、细菌和氯,在晾冷至30摄氏度时,水的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和导电率等理化性质,都和人体内活细胞中的生理水很接近。这样的凉白开极易进入细胞膜,达到解渴、补水和祛乏的效果。当然,放置3天以后的凉开水就最好别喝,因为水里已经有了硝酸盐。
  
  在感觉口渴之前喝水,也是喝正确的水的重要法则之一。另外一个法则是在喝水的时候,不要太快咽下,最好的办法是每口水喝下去之前,在嘴里至少含3秒钟。这就和吃一口饭最好咀嚼8下一样,可以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此外,喝水也有过犹不及理论。如果喝水太多,不仅会引起水中毒,也会给肾脏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另一个建议喝白开水的原因是矿泉水里富含的矿物质可能也是健康杀手。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4月18日对美国16个州的1200种矿泉水抽查中发现,这些矿泉水含硒的比例比美国食品安全规定高了200倍,含铬的比例比规定高了17倍。到4月22日为止,已经有180人报告有头发脱落、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和昏厥的病症。在合理的剂量下,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铬可以促进糖和脂肪的代谢,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这两样维生素一旦过量,就变成了毒药。这一点,倒是和水的作用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9:39 | 查看全部
投资的选择
时间:2015-01-21 作者:未详 点击:143次

  一个经常被用来说明分散投资的价值的例子是鸡蛋和篮子。不过,把鸡蛋(资金)放到不同篮子(投资品种)里,真的可以降低风险吗?
  
  为何不买带盖儿的篮子
  
  投资者亏损时,经常会发现自己手头持有了一堆股票,各种质地、各种行业属性的股票,都可能存在于资产组合中。通常,投资者的困惑是,为什么分散投资了仍然没有回避风险。
  
  如果购买了被市场抛弃的垃圾股,即使购买多只,最好的投资结果也只是降低资产的缩水幅度,但无法改变缩水的事实。
  
  实际上,即使是分散投资绩优股,在面对宏观经济回落、行业发展趋势恶化等系统性风险时,也无法避免资产缩水。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最重要的不是把鸡蛋放到几个篮子里,而是选择一个带盖儿的篮子。否则,如果几只装满鸡蛋的篮子同时落下,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究竟该接住哪一只篮子最好。
  
  分散化束缚了奔跑能力
  
  分散投资的另一个不足在于,这种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组合的利润提升能力。
  
  《财富》杂志曾经写道:分散投资获得巨大财富,这是投资谎言之一。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分散化投资策略进入亿万富翁俱乐部。
  
  这句话恰好可以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联系起来:很多投资者习惯于跟风操作,市场凡是在上涨的品种都买一些,结果导致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品种买得不够多,利润增值潜力小或者有风险的品种没少买,最后只好羡慕地看着身边人赚钱。
  
  集中投资是大师的选择
  
  1988年,巴菲特计划购买3000万股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的股票,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这些股份总价值3。5亿美元。在他购买了700万股之后,价格开始上涨,沮丧之余,巴菲特停止了买入,因为他很讨厌持有小头寸,但是1993年10月,《福布斯》的一篇报道披露了这个决定的结果:“太早抛售,让巴菲特丧失了20亿美元的利润。”
  
  1985年索罗斯判断美洲虎汽车的销售将出现扭转,成为美国市场的热销品,并指挥量子基金将2000万美元(占基金总资产的5%)买入美洲虎汽车股票。这是一个对于任何一只基金来讲,都是非常巨大的投资规模。
  
  不难看出,两位投资大师都崇尚集中投资理念,当机会出现时,他们会尽可能地多买。有评论说,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对其财富产生重要影响的决策仅仅10多次。他建议投资者给自己做一张小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12个洞,每次买完一只股票时,就必须打一个洞,打完12个之后就不能再买股。投资人需要做的是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就要大笔买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9:39:51 | 查看全部
 集中是结果而不是手段
  
  美国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说:买股票之前,至少要花挑选一台冰箱的时间去思考。他所强调的,同样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实际上,集中是投资决策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投资手段。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你有可能去了解少部分股票所有需要了解的信息,但是绝对不可能了解一大批股票所有需要了解的信息,简单说就是投资者只能去研究相对少的投资品种。
  
  从另一个角度看,分散投资成功的大前提,仍然是判断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准确的判断,单纯依靠在不同的金融市场,或者同一市场的不同投资品种上分散投资,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投资效果的。
  
  始终保持等待只射大象
  
  巴菲特曾经把投资比喻成射杀大象,意思就是说大象不是常常出现,而且也跑不快,但如果等到大象出现再把枪口从小动物身上转过来就迟了。
  
  1999年3月,巴菲特曾经向巴克夏的股东们强调,找不到适合射击的大象,但是要会集中精力耐心等待大象的出现。
  
  或许巴菲特的这句话,可以当做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的讨论小结——如果你认为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5:39:49 | 查看全部
真正的幸福
时间:2015-01-21 作者:未详 点击:245次

  小时候,有一次我在一瞬间突然在心里悄悄地感到“真开心啊”。
  
  那是在一个黄昏,雨哗哗地下着,但是爸爸已经结束工作回家来了,家里人都在,连牧羊犬也进了屋,灯很明亮,我和弟弟坐在饭桌旁,等着妈妈把饭做好。我心里非常安宁,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大家都在家里”。爸爸对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话,妈妈看着爸爸笑了,我们也笑了。我从心里感到快乐。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近20年来,我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去了许多国家,那里的孩子们都需要帮助。
  
  去年,在西非的利比里亚,我和曾经在内战中充当童子军的孩子们见了面。那些孩子们10岁的时候就被迫拿起枪去参加枪战,朝大人和孩子们开枪。还有很多孩子和家人失散,成为了孤儿。我还见到了许多营养不良的孩子们。
  
  海湾战争结束5个月之后,我去了伊拉克。由于遭到多国部队的高精确轰炸,伊拉克全境的发电站都被破坏了。没有了电就无法净化河水,自来水管里流不出水来。巴格达的居民们甚至要到底格里斯河里去汲水,然后就直接饮用河水。但是由于城市无法进行下水道处理,厕所里的污水甚至会流到河里去,为数众多的孩子们感染了伤寒等传染病,或者不停地腹泻。综合医院什么病都治疗不了,牛奶、药品、手术用的麻醉药、预防的疫苗等都已用完。因为停电,无法进行肾脏透析,总之什么都无法进行下去。每天早晨,医院门前母亲们抱着生病的孩子排成长队,气温高达50℃。我曾经见过一个婴儿,因为营养不良,他的脸简直像是老人的脸。本来婴儿的脸蛋和嘴唇周围都应该是胖乎乎、圆鼓鼓的,可这个孩子的脸上却满是皱纹。才刚刚3个月的婴儿,他的腿就像是木筷子一样,从大腿开始就布满皱纹。那个孩子突然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他才9个月大啊!那一瞬间,我发现那孩子眼睛里也完全没有小孩子的水灵劲儿,干巴巴的,仿佛是老人的眼睛。那个孩子的眼光中流露出绝望的神情,简直不像是孩子的眼神好像在诉说:“为什么我会这样呢?”我还发现,不仅仅是这个孩子,那些早夭的婴儿们也这样睁着眼睛使劲地看着世界,那眼光也都像是老人的,他们仿佛要多看一眼这个世界:“我的人生这么短暂,我要好好看一看!”
  
  在非洲的卢旺达,由于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冲突,上百万的图西族人被杀害,实在是非常恐怖。我在部族冲突结束4个月后去了卢旺达,那时候,被屠杀的人的尸体还随处可见。在屠杀进行的时候,小孩子们在一片惨叫声和临死的呻吟声中四处奔逃,亲眼看到自己的父母和哥哥姐姐被杀害,孩子们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夹杂在大人们中逃生。在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痛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家人被杀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过错。
  
  “因为我对妈妈做了不该做的事,所以妈妈被杀了。”“因为我没有照爸爸说的去做,所以爸爸被杀了。”小孩子们不知道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事情,都只知道责备自己。在逃难的人们居住的难民营中,疟疾流行,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大人和孩子死去。在一个死于疟疾的母亲的尸体旁边,一个小女孩默默地坐着。那个孩子是这么想的:“妈妈都是因为我才死的。妈妈想要帮助我,结果她自己死了。”幼小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责备着自己。这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纯真的人会把不是自己做错的事也当做自己的过错。为了防止传染,死于疟疾的人的尸体就用铲土机推到深坑里掩埋。我看新闻节目的时候,看到了在大铲土机的车斗里,小孩子的尸体混在大人的尸体中,孩子的脸上一片悲哀。“这个孩子到底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呢?”但是我知道,孩子们没有一句怨言,直到临死还怀着对大人的信任。
  
  在面朝着美丽的加勒比海的海地,由于长时期的独裁统治,80%的海地人处于失业之中。父母养活不了孩子,孩子们走出家门成为街头的流浪儿童。连大人们都有80%失业,当然更不会有工作给孩子们去做。走投无路的女孩们只好卖身,有报告说,海地卖身的人中有72%已经感染了艾滋病。这一切都是因为贫穷。一个在墓地卖身的12岁的矮小女孩子对和我同行的电视台的摄影师说道:
  
  “买了我吧!”
  
  当问她“多少钱”的时候,她说:
  
  “6个古尔顿就行了。”
  
  折合成日元的话,只有42日元。
  
  当问她“你不怕艾滋病吗”的时候,女孩答道:
  
  “就算得了艾滋病,不是也还能活几年吗?可是我家里人连明天的饭都还没有着落呢。”
  
  这个孩子用42日元来养活着家人,我实在说不出话来。
  
  还有因为家里穷,连小学也上不起的孩子;在地雷的阴影中战战兢兢地生活着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而导致大脑残疾,无法站立和行走,也不会说话,在地上爬着的孩子;遭受干旱之苦的孩子;走5公里的路去汲水喝的孩子……
  
  地球上有很多孩子就这样一边为家人和自己的命运担忧,一边拼命地生存下去。仅仅一小部分孩子能够喝上干净的水,能够吃饱饭,能够打预防接种的疫苗,能够接受教育。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当地球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安心地满怀着希望生活的时候,那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幸福了。如此想来,我小时候在那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待在家里感觉到“好开心”的那一刻,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幸福了吧!
  
  孩子把自己封闭在屋中,拒绝去上学、家庭暴力、儿童的自杀、家庭的崩溃、杀害亲生孩子、虐待动物……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现代家庭。而一个完全没有这些问题的家庭可以说是真正的幸福了吧!
  
  “能够和家人在一起相视而笑的家庭”,这并不是什么新说法了,但在我看来,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5:40:34 | 查看全部
邂逅
时间:2015-01-21 作者:未详 点击:206次

  6月的巴黎,就像巴黎6月的女孩子,穿着笔挺的牛仔裤,薄薄的棉纱T恤,时髦的卷发,靠在路边咖啡店的藤椅上喝咖啡,随时从裤袋里摸出一只卡蒂埃打火机来吸一口烟。虽然热,但是不至于干燥的程度,她们或瘦或胖,都有风姿,瘦的是毕加索粉红时期,肥的是亥诺亚。
  
  我喜欢巴黎,有一种畸形的偏爱,朋友常嘲笑我,“她呀,她的巴黎不止月圆一点,她的巴黎有两个月亮。”
  
  每一年考完试,我迫不及待地到巴黎。我从没想过可以去别的地方,去了也没用,去了我也会后悔我没来巴黎,我喜欢这地方。
  
  来了头三天先把钱花了再说,剩一、两百个法郎,天天吃面包,喝自来水,去罗浮宫。下午无聊,躺在印象派画馆的石阶上晒太阳。
  
  我并不是在印象派的画馆看见他的,我在蒙马特看见他。
  
  他在蒙马特搭个摊子跟人写生,60法郎一张速写。
  
  我以为他是日本人。巴黎的日本人很多,学生、游客、生意人,都是日本人。
  
  他也以为我是日本人。
  
  我站在那里看了他的画很久,他没有生意。
  
  我摸摸口袋,我全身只剩一百个法郎,还想挨一个星期,说什么也不能拿出来救济他,况且我是不救济日本人的。
  
  我想走了。
  
  他叫住我:“中国人?”说的可是国语。
  
  我笑了。“是呀。”我在他的小凳子坐了下来,用手擦擦汗。
  
  “要不要速写?”他问。
  
  “没有钱。”我说。
  
  他笑,雪白的牙齿。
  
  “你是巴黎住客?”我问。
  
  “我还是巴黎稣邦大学的大学生呢。”他答。
  
  我笑,“今天放假?”
  
  “今天不上学,凡是天气好,我们不上学,出来寻外快,即使是巴黎,也还得填饱肚子再说。”他的手已在纸上画了起来。
  
  “我是游客。”我说。
  
  “一眼看就知道。”他笑说。
  
  “你只一个人?”
  
  “是。”
  
  “哪里来?”
  
  “伦敦。”
  
  “在伦敦念书?”
  
  “是。”我简单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