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0 11:37:51
|
查看全部
“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时间:2014-12-24 作者:未详 点击:161次
标题很大,它来自孟德斯鸠的名言;事件很小,这是一位农民工“扒火车”的故事:贵州打工者黄思贵,乘坐上海虹口开往武汉汉口的动车,途经安徽合肥站时,临时下车抽根烟,动车只停靠两分钟,他误点了,情急之下,抓住车门,扒上动车,跟着飞驰了5分钟,车内乘客发现后,才紧急停车,被平安救下。
这是不要命的行为,而在一些文明人眼里,这更是“不文明行为”。不过,黄思贵没有在不能抽烟的车厢里抽烟而到车外“过下瘾”,也已是比较文明了。在那“想也没想”的时刻,他一定想到了车上还有他的行李,惦记着那么昂贵的动车火车票,想着自己落在半路上那如何是好,他恐怕是下意识地飞奔过去扒上火车。可这已不是铁道游击队时代的蒸汽机车了,没有掉下来丢掉小命还真算是他老兄命大。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确实不易。记得那段话吗:“我还是想借这个机会,先要感谢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你们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许多工厂、矿山,一些繁重的岗位,你们常年坚守在那里,城市的高楼大厦是你们盖的,最重、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是你们干的。”最重、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是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干的,但他们拿到的报酬是最低的,甚至还不一定拿得到工钱。有人给划分身份等级——最高等:公务员(机关干部);第二等:事业编制;第三等: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第四等:企业职工;第五等:农民工;第六等;农民……你可不能将打工的民工与那什么“打工皇帝”唐骏相提并论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不难理解民工黄思贵为什么飞身扒动车了。
于是,我们看待黄恩贵的基调,是同情而非谴责。但看到报道说,“他正在被责令写检查”,我想问:凭什么啊?此刻,孟德斯鸠的那句名言涌现于脑海:“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孟德斯鸠认为:“政治法使人获得自由,民法使人获得财产。”我更愿意把这里的“民法”看成是广义的概念,一个国家的民法,是尊重它的公民的法律。惟有把每一个个人看成是“整个的国家”,国家及其政府及其官员才会在理念上、在行动上真正呵护公民的人权。如果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观照黄思贵扒动车事件,那么,黄思贵这个属于“无心之失”、也仅仅只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的行动,就不必“被责令写检查”。他扒动车的危险动作,是无奈而为,已无任何“尊严”可言,又责令他写检查,更是没有把他当成有尊严的人看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