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29:32 | 查看全部
给青年人的一些话
时间:2015-05-20 作者:未详 点击:504次

  1。真正决定求职结果的绝不是面试时那十几分钟,而是整个大学四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求职其实从大一就已经开始了。
  
  2。“细节决定成败”不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让韦小宝去走郭靖的路,或者让郭靖去走韦小宝的路,无论他们如何注重细节,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好职业规划、找对发展方向比发奋刻苦更重要。
  
  3。当公务员最大的代价莫过于用一个稳定的饭碗换取了一生中的无限可能。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4。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并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必要。一个对编程抱有兴趣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其去学生会当个貌似风光的干部,还不如在电脑上多写几行程序。
  
  5。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可如果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却又太少了。换句话来说:人太多,人才太少。如果只是人,而不是人才,那就没有资格抱怨人才过剩;如果是在“玩大学”而不是“读大学”,那就没有资格抱怨读大学没有用。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在某些时间里忽悠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忽悠某些人,但决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忽悠所有的人。
  
  6。一切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都是纸老虎。如果金钥匙打不开锁,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把能打开锁的铁钥匙。当然,草根大学的毕业生在求职时不可避免地处于某种劣势,化解这种劣势的途径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7。“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这句话在逻辑上就是不成立的。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和一个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一个人不能同时出现在22岁和25岁这两个时间点上。三年工作经验和硕士学位互为机会成本,究竟如何取舍?那就因人而异了。
  
  8。大学生做兼职既要适合,又要适量。从事兼职的大学生当中有76。9%的人在做家教,这是不正常的。同时,不要舍本逐末去做事倍功半的事情。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去做同样的事情,投入产出比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在不同的时候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
  
  9。求职的过程难免会受尽曲折和委屈。在这种时候,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若干年以后,当你开着宝马带着老婆孩子去海边散步时,突然回想起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所受过的委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为什么不预支这份将来的心情用来对待眼前的困难呢?
  
  10。就业的最低纲领是谋生。对于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不能自食其力更没有面子呢?
  
  11。千万不要忽视趋势的力量!如果是在牛市炒股,只要买个不算太差的股票持股不动,多多少少都能赚钱;如果变成熊市了,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基本上随便买什么股票都会亏钱。所以,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12。不要迷信大城市。在一线城市,白领基本上只包括这么两种人:暂时做成了房奴的人,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当然,盲目地去基层更加不可取。如果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按照地域选择的“爬杆理论”进行选择。
  
  13。也不要迷信大公司,在小池塘里或许更能钓到大鱼。为了博采大公司与小公司之众长,按照“螺旋式职业发展模式”选择合适的时机跳槽于二者之间是非常必要的。
  
  14。不要盲目创业。通过创业来逃避就业,说白了就是“知山有虎而入狼群”。也不要迷信媒体包装出来的大学生创业明星,因为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人类是从猿进化来的,可如今动物园里的猴子永远不可能进化成人了。
  
  15。不要害怕跳槽,也不要过于随意地跳槽。跳槽的基本逻辑前提是:既不能换成一份更差的工作,也不能是从无差异曲线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
  
  16。大学生在毕业前短短半年的求职时间里并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那怎么办呢?向时间要工作,向空间要饭碗。当然,不能过早地进入求职状态。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再往前一步就成为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17。千万不要把钱花在制作豪华简历上!一张A4纸就足以做出一份出色的简历了。多一个封皮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在审阅简历时至少要多花1秒钟来翻开它,而审阅一份简历的时间可能总共才10秒。
  
  18。面试官审核简历其实就跟阅卷老师给论述题评分一样,是踩点给分的。不妨用写论文的思路来撰写简历。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来胜任某份工作就是论点,整份简历的内容则是论据。
  
  19。要好好揣摩面试官的心思,弄明白每一个看似无关痛痒的提问背后暗藏着的“杀机”,然后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作出回答。书里有19个面试“必考题”的命题思路及参考答案,实在令人咂舌。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可是女人心跟面试官比起来,实在小巫见大巫了。
  
  20。网申的成功是以数量为基础的。把网尽量撒得宽一些,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技巧。当然,其他的技巧也不容忽视,比如注意关键词的匹配、选择最佳的网申时间段等等。
  
  21。要求扣押员工身份证、毕业证或者要求交纳押金、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的公司,不管它有多大的名气,都不值得对它有一点点的向往,立马掉头走人就是了。
  
  22。没有工作经验是应届毕业生求职时最致命的硬伤。要想突破这种“经验歧视”,有几个方面的途径,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针对性地消除用人单位的疑虑。
  
  23。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存在性别歧视,对未婚未育的女性更加敬而远之。如果你是女生,当面试官问你有没有男朋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是不是喜欢小孩时,一定要注意回答的策略。同时,更加要注重塑造、展示核心竞争力并注意差异化营销。平等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歧视只能绊住弱者。
  
  24。千万别让户口绑架了求职。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因为对户口的过分在乎而感叹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就像是走进了北京的老胡同便责怪世界如此阴暗狭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29:46 | 查看全部
向水学习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550次

  地水火风,水是构成大千世界的要素之一,随处展现在眼前,有时水流动,有时水停蓄,老子看了就说:“最妙的就是水,它简直就是道!”孔子看水也激动地大叫:“水哉!水哉!”表示他内心美妙得难以形容的赞叹!
  
  古人对水为什么如此崇拜?是发现水有哪些德行?望着天天见面的水,该学习哪些方面呢?
  
  水供应万物是普遍而无私的,有了水,万物才生长;有了水,国家才安宁。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最有德行。
  
  水处在大家厌恶的地下,一切污秽丢向它,它都默默承受。尽管是废水污水,它总要努力净化污秽成为洁美,它像善于教化的老师。
  
  水有“去盈就卑”的性格,水愈大,处的地位愈低,海处在最卑下的位置,百川都归向它,它像一个有道而修养深厚的哲人,也像最重义气的“老大”。
  
  水在悬崖绝壁上奔腾而下,踩落再深的坑谷,也不回顾,像果决于赴难的英雄,不畏粉身碎骨,真勇敢。
  
  水流过去,不管有坑洞,有高坡,最后汪洋万里都安于一律平等,像法律。
  
  水最柔弱,但持之以恒,竟滴水穿石。水缘着一定的理走,再小的地方也不放过,何处有缝隙,水就浸润透达,它明察秋毫,像一个智者。
  
  千萦万折的水,不改变东向的决心,历险致远,就像不可劫夺的志向。水遇到堤防障碍,就安于规范,即刻把自己清静下来,仿佛随遇而安,像一个乐天知命的人。
  
  滚滚的水是先流满一个坑洞再前进的,所谓盈科而后进,就像君子要循序渐进,不愿躐等。
  
  水要有源头才不枯竭,盗一时虚声浮名的人,像大雨满集在沟中的水,没多久就枯竭了。
  
  水是最清澈,最能辨别美丑,然而它广照万物,不分美丑,无物不照,心胸是十分宽广的。
  
  水动的时候,有喷薄的景观,有汹涌的形势。凝凝然静下来又可以水天一色,波平如镜。无论动或静,水绝不止于外表的美观,而有君子般可乐的内涵,它那“周流无滞”的作风,像一个通达事理的智者,所以说智者乐水。
  
  综合而言:沐浴众生,泽及万物,水最仁慈;扬清激浊,涤荡污垢,水最义气;柔而难犯,弱而克刚,水最勇猛;疏通江河,自戒盈满,而流于谦卑,水最智慧。水的德行如此,能不向水学习?
  
  孔子在川上,忽然有所领悟,说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想什么,丢下一个谜团给人猜?
  
  有人说:水洸洸然就像“道”的无穷无尽!
  
  有人说:流水一刻不停地逝去,如同时间的流逝,时间虽然无穷,但人生是有涯的,生命只是个泡影,所以要造就自己,孝顺父母,都要及时啊!
  
  有人又说:孔子是在唤醒君子自强不息,昼夜不能稍息,像水不达到海,就绝不改变“万折而必东”的志向,不要像沼泽的水,无法行远;不要像途潦之水,无法持久;不要像横流的水,失其所归,要学习不舍昼夜的川流,梦着大海,自强不息,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0:00 | 查看全部
如果你能佯装快乐就会真快乐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595次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就算生活缺少快乐,如果你能佯装快乐,就会真的快乐起来。”快乐怎么能佯装呢?很多人疑惑不解。
  
  我们都知道,生活本来就是充满跌宕起伏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放下坏情绪,收拾心情,就会找回遗落在生活中的快乐。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真有假,有时,真假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如同无法绝对存在的是非对错,谎言可以是善意的,哭泣可以是欣喜的,那么快乐也可以是佯装的。
  
  是的,生活无论有多少艰难,都是要继续下去的,其实逆境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障碍物,只是遇到的最初可能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但是,只要你将它搬开就可以了,至于那些搬不动的,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干脆绕其道而行之。也许你还是会有一些失意和沮丧,但是,别害怕,佯装快乐地笑着继续前进,你会发现,这些不良的情绪慢慢就烟消云散了。
  
  人最需要的是换一种心态,调整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将坏情绪变为好情绪。因此,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快乐的生活状态,就要赶紧强迫自己做出快乐的表情来,抛弃悲观的心境。当我们佯装的快乐演变为真正的快乐时,你就会形成一种极好的生活态度。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每一件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就看你如何选择,不同的选择,结果不同。幸运和不幸、快乐和悲伤是并存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寻找。
  
  心理专家介绍:“佯装快乐”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好情绪,使人进入快乐的状态,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还是有好处的。心理学上说,人类的肢体语言会直接影响心灵的状态。一些来自情绪的肢体语言,比如生气时,我们会紧锁双眉,心跳加快,快乐时我们会眉飞色舞,神态轻松。但是,只要对肢体语言做出一些改变,就能带来心情的改变。当心情不佳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肢体语言,将情绪带入良好的状态。比如你强迫自己做微笑的动作,你就会发现心里真的漾起丝丝的快乐,所以“佯装快乐”,即可获得真的快乐,这就是身心彼此配合的原理。
  
  这种感受可以经过慢慢练习来掌握,你可以多尝试尝试“笑功”:找个安静的地方站好,身体向前倾斜九十度,再向后仰十五度,并大声地叫出“哈哈哈哈”的声音,记得动作要夸张一些,慢慢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
  
  你可以试一试: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弯起嘴角笑一笑,并鼓励自己,今天一定是最美好、最灿烂的一天。这是调节心情、让自己活得快乐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开心的时候,试着找一些开心的事情去做。你可以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看书、运动、逛街、找朋友聊天、上网等,之后,你会惊觉,你已经忘记了烦恼,开始变得快乐起来。这种做法比较实用,是一种自解压力的方式。
  
  追求美好的未来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憧憬未来,能帮助你“装”出好心情。憧憬美好的未来时,你能保持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始终相信困难即将克服,曙光就在前头,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不管命运把自己抛向何方,你都会泰然处之。在这种心情下,坏心情看起来就会渺小了。
  
  其实,能够让自己生活得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必备的能力。所谓真正的生活智者,是那种能让自己在失意时也能获得快乐心境的人。这也就是人们都喜欢阿庆嫂,不喜欢祥林嫂的缘故,很多时候,人们都需要一种积极阳光的情绪支撑自己走好眼前的路。
  
  “佯装快乐”,是一种习惯,只要你能坚持,你就会把握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主宰。快乐像夏日的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是清爽。所以,不妨让自己尽量快乐地生活,如果真的没有快乐的心境,就先学会佯装很快乐吧!
  
  很多时候,人最需要的是换一种心态,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将坏情绪变为好情绪。因此,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快乐的生活状态,就要赶紧强迫自己做出快乐的表情来,抛弃悲观的心境。当我们佯装的快乐演变为真正的快乐时,你就会形成一种极好的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0:09 | 查看全部
豁然开朗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2605次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1:13 | 查看全部
什么都不晚
时间:2015-05-05 作者:未详 点击:991次

  我买了一堆彩色铅笔,作画。我在纸上随意描摹,画猫,画狗,画小草,画小花,态度谦恭认真,像刚学涂鸦的小孩。人见之,大不解,问我什么的都有。“你为什么现在要学画画?画了做什么用呢?”“你是想改行做画家吗?”“是哪里约你的画稿吗?”“你是想给自己的书画插图吗?”……无一例外的,都奔着一定的功利去,仿佛我种下一棵树,就是为了收获一树的果实,否则,就不符世道常规,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年少时,我是那么热衷地喜欢过画画。梦想里,是想拥有一屋子的彩笔,画一屋子的画,在墙上随便贴,却被大人们认为不误正业,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告,小孩嘛,将来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做人中龙凤,才是最好的奋斗目标。我很听话地,藏起自己的梦想,一日一日,朝着大人们所要求的样子,成长起来。
  
  想想我们一生,几乎都活在世道的常规里。做任何事,走任何路,是早就规定好的,由不得自己做主。我们以世俗的目光来衡量成败,追逐那些所谓的梦想,追得好辛苦。到头来,外表或许很光鲜了,繁花似锦,内里却空空如也,一颗心常常找不到着落处。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早把自己弄丢了。
  
  好在还有时间来弥补。我以为,哪怕生命只剩最后一天,都为时不晚。这一天,你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拾起从前喜欢的笛子,吹上两段,断续不成曲那又有什么关系?你不必在乎他人的眼光,不必在意曲调是否流畅,你只享受着吹响的一刻。
  
  就像现在我拿起画笔,不定画成什么模样,赤橙黄绿,落在纸上,都是我缤纷的喜悦。那些我曾经的年少,那些我隐蔽的梦想,在纸上一一抵达。
  
  只要开始,什么日子都不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1:23 | 查看全部
幸福八式
时间:2015-05-06 作者:未详 点击:330次

  关于容貌:悦纳自己,秀出生动之美;
  
  关于男人:成为好女人才能吸引好男人。女人经济独立,就可以更为纯粹的态度谈情说爱,可以慷慨地给予爱,而不再是用锁链捆住男人的爱的乞丐;
  
  关于事业:做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发现自我并适应环境;
  
  关于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绝对是通向幸福的捷径;
  
  关于旅行:亲近自然,吸收正能量,创造灵魂的私生活空间;
  
  关于健康:女性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是幸福的前提;
  
  关于父母:父母赠予我们的幸福,比能想象的更多,要更爱他们;
  
  关于孩子:感恩孩子,保持童心,就是保持感受幸福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1:32 | 查看全部
顺序错不得
时间:2015-05-06 作者:未详 点击:438次

  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为人女,为人夫为人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1:41 | 查看全部
生命深处的宁静
时间:2015-05-06 作者:未详 点击:2825次

  在飓风“桑迪”肆虐过后,一天早晨,著名的印第安作家罗伯特·克莱门茨遇到了一位潜水员朋友。
  
  罗伯特·克莱门茨说:“你们的潜水艇遭遇破坏力那样强的一场飓风的时候,肯定非常恐惧!”
  
  “不,”潜水员说,“我们静如雕像!”他的脸上现出一抹安恬的微笑。
  
  “怎么会呢?”困惑的罗伯特·克莱门茨追问。
  
  “一得知飓风袭来,”潜水员说,“我们就立刻潜入水下。只是水面下20英尺的地方,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安详、平静。于是,我们抛锚,等待飓风过去。”
  
  “你知道吗,”罗伯特·克莱门茨说,“你描述的很像我们的人生。在人生的飓风之下,在忙碌与繁乱之下,在打击与折磨我们的焦虑、烦恼之下,是我们需要让自己抛锚其上的宁静。能够体验到这种生命深处的宁静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1:52 | 查看全部
“准时”就是“迟到”
时间:2015-05-07 作者:未详 点击:1037次

  在我职业生涯的数十年中,我一直坚持“准时就是迟到”的理念,从不找任何借口去准时。
  
  在开拓业务拜访客户时,我通常会提前了解由始发到目的地的行车路程需要的时间,正式出发时会提前十五分钟起程。一是因为途中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再者,在拜访前也需调整心态和稳定情绪,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如能在十分钟前抵达,把心态调整好,那么拜访时一定能事半功倍。
  
  在上班时,我也提前把工作安排好,为自己制定好当天的计划,到工作开始时便能有条理地工作。很多员工虽然准点回到公司,却匆匆忙忙地在上班时才吃早点,之后便东摸摸西碰碰,没重点地工作,任时间悄悄溜走,只会抱怨工作多得永远也做不完。
  
  职场上,谁会愿意与一些经常迟到或到来时匆匆忙忙气急败坏的人交往?这样的表现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准时就是迟到——我理解为:当到点时我们应该已经调整好心理和心态去处理事情,而“调整”是要在到点前的时间内安排的。我们在处理工作和日常的事情时如果能换位思考,为自己着想,为工作拼搏,对自己多一点点要求,那么在准时前提早十多分钟调整一下是非常值得的。
  
  坚持准时就是迟到的理念,一定会人缘好,事业有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2:07 | 查看全部
决不做一个无趣的年轻人
时间:2015-05-07 作者:未详 点击:909次

  很多年轻人都非常认真上进,这意味着他们将成为时代的希望。而一些上了点年纪的人与这样的年轻人相处之后,却常常会得出和他们见面很无趣的结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评价。诚然,认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被认为是无趣的人,那这个人就未免会有视野狭窄、言语乏味之嫌。
  
  我在年轻时绝不是一个无趣的人。二十多岁时,我住在纽约,那里的美国朋友常常说我是个随和而幽默的人。美国人喜欢给能够直接说出自己想法的人较高的评价,因为这样他们就能清晰明了地知道对方的想法。那时,我周围的人几乎都认为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我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成为有趣的人。要做到这一点,你们应该关心各个领域的事情,这样在与朋友沟通的时候,你们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成为能率直表达自己意见的有勇气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