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57:48 | 查看全部
不要在意人生成本
时间:2015-03-04 作者:未详 点击:885次

  世上本没有免费的午餐,若想获得什么,首先要学会付出。不劳而获是很困难的,几近于天方夜谭。但是,在付出的同时,不应该有太强的目的性。否则,不仅仅是在侮辱对方,也是在侮辱自己。我想,总有些东西是无价的,总有些事情是无偿的,总有些人能够做到无怨无悔的。当然,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只有把付出看得比获得更重要、更快乐,才能够不计代价,并且摆脱成本与利益的换算公式。付出本身,已很使你满足了。所有额外获得的,都不过是副产品,只负责带来意外的惊喜。
  
  只有这样,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甚至,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多。难道不是吗?假如你时刻计算人生的成本,那么,所谓的利润,也不可能超越你的想象。因为,你付出的一切都已变质了,已非最珍贵的东西。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如果世间万事皆如此的话,就没有奇迹了。奇迹只会为奇人而出现。
  
  有一次跟诗人曲有源聊天,谈到一些文学青年在商业社会里不幸的命运(譬如节衣缩食自费出诗集,呕心沥血却一文不名),我感叹道:“唉,看来诗歌害了不少人。”曲兄立即纠正我的观念:“这是心甘情愿的事情,怎么能责怪诗歌呢?就像谈恋爱,最终分手了,也不该说白谈了一回,在这过程中,享受到多少心跳的感觉?”对于他来说,写诗,能过把瘾,就很知足,心因而常乐。我肃然起敬,此乃情圣的境界,大诗人的境界。这样活一辈子,也很不错。
  
  可惜,在目前这个时代,一些人在谈恋爱时,都开始考虑成本的问题,送多少束鲜花、请吃多少次饭,才追求到一个姑娘?生怕“超支”。假如没追到手,会有一种投资失败的感觉。爱情,乃至友情、亲情,若是明码标价,那就绝对是赝品了。感动不了别人,更感动不了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
  
  凡·高要是计算绘画的成本,譬如颜料与模特的价格、房租等等,就没有勇气选择那条艰难的创新之路,还不如改行搞搞工艺美术设计,替人画点儿商标、广告之类。可如此精打细算的后果是什么?世界上将多一个平庸的匠人,而少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凡·高若有商人的头脑,肯定画不出那纯粹为了燃烧而燃烧、毫无杂质的《向日葵》。正因为他生前远离名利,以殉道者的态度献身于艺术,其遗作才可能成为属于全人类的无价之宝。
  
  靠一副小算盘,是无法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的。你可以认定凡·高是贫困潦倒的失败者,但你创造不出比之更为巨大的财富。凡·高并非赌徒,不是靠孤注一掷而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屈指可数的精神富翁。我觉得他在生前的创作中,就预支了凡人体会不到的幸福。真正的收获,潜伏在成本之中,更值得享受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太多功利性,则体会不到过程之中属于审美范畴的乐趣,那是带着镣铐跳舞,难免会把自己绊倒。至少我,不愿做自己一生的账房先生。人生若只是一本计算收支的流水账,即使赚得再多,也不过是一些数字而已。人究竟是为了过程活着,还是为了结果活着?我选择前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3:58:18 | 查看全部
尊重欲望
时间:2015-03-05 作者:未详 点击:622次

  在凤凰网上看到一篇写香港的文章,里面一个香港人对作者说:“香港这个地方,尊重人的欲望,给你谋生的空间,让你玩。”看到这里我有点感动,就为这一句“尊重人的欲望”感动。
  
  我们常会对人家说,请尊重我的人格,请尊重我的自由,我们肯定不好意思请人家尊重我们的欲望。我们不是圣贤,更不是神,我们是凡夫俗子,是尘世男女。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欲望,且一些欲望不高尚、不纯洁,甚至不那么干净,如果连我们这种种欲望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社会,是不是更宽容、更和谐,也让我们感到更温暖呢?反过来说,只要我们的欲望没有以伤害别人为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句:请尊重我们的欲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2:46 | 查看全部
尊重欲望
时间:2015-03-05 作者:未详 点击:622次

  在凤凰网上看到一篇写香港的文章,里面一个香港人对作者说:“香港这个地方,尊重人的欲望,给你谋生的空间,让你玩。”看到这里我有点感动,就为这一句“尊重人的欲望”感动。
  
  我们常会对人家说,请尊重我的人格,请尊重我的自由,我们肯定不好意思请人家尊重我们的欲望。我们不是圣贤,更不是神,我们是凡夫俗子,是尘世男女。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欲望,且一些欲望不高尚、不纯洁,甚至不那么干净,如果连我们这种种欲望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社会,是不是更宽容、更和谐,也让我们感到更温暖呢?反过来说,只要我们的欲望没有以伤害别人为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句:请尊重我们的欲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2:56 | 查看全部
他人就是你的世界
时间:2015-03-05 作者:未详 点击:896次

  我们总是先认识了身边的人,才认识了这个世界。
  
  一个人身边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这些人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你的高雅与低俗、辽远与浅狭、明媚与卑琐。
  
  在自然的山水里,无论走多远,你最后还是要回到人群中。也就是说,你最终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来。
  
  每个人跟外部世界斗,说到底,是跟自己斗。跟谁过不去,最后。都是跟自己过不去。身边的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入,总有你厌弃的事。它们来到,只为了揭示生活的真相,告诉你生活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人是否强大,要看你能不能与不堪的人和事周旋,最终,战胜懦弱卑怯的自己。你救不起道德沦丧,但在一大片道德沦丧里。你可以选择自己巍然挺立。
  
  诸事放下,一切皆胜。放不下,自挣不脱。
  
  不会每个人都合你的胃口。如果你总是讨厌别人,那么先讨厌这个爱讨厌别人的自己。因为先打倒狭隘的自己,才能接纳宽广的世界。人往高处走,不是物质上追慕富贵,而是在精神层面上与那些品高境阔的人交往。相看两不厌,是因了趣味近。相嬉雨不忘,是因了志向合。人生,有时候会有一些小悲剧。譬如,你流落到了不喜欢的世界,已经够悲哀了,却还要悲怆地强颜欢笑,跟不喜欢的人,把貌合神离表演成情投意合,把厌恶表演成亲昵,把痛苦表演为快乐。
  
  你明白就是了。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泥沙俱下,本质上,却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没有暖昧。你没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会为你半黑半白。有些底线是要坚守的。在原则那里,你失守越多,人生就沦陷得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3:04 | 查看全部
进退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540次

  少年时,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率意而为,毫无心机,哪里懂得察言观色,看人眉头眼额,管谁讨厌我们、嫌我们、瞧我们不顺眼,照样嘻嘻哈哈过日子。
  
  成年之后,完全两回事,再这么着,就是悲剧。
  
  进同退,对成年人来说,是江湖秘诀,所谓“敌退我进、敌进我退”,都要练熟练妥。否则,不知进退,不晓得知难而退,都会沦为丑角,万劫不复。
  
  人家的脸色变了、笑容涩了、声音冷了,要立刻站起来告辞,青山白水,后会有期。
  
  真正聪明的人,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在这种情形没有发生之前,已经抱拳拱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只有笨人,懵然不觉,犹自纠缠不清、恋恋风尘、振振有词、没完没了,直至收到更直接的侮辱,才滚下台来。
  
  照说人若犯了众怒,应该是晓得的,感觉得到的。
  
  俗语云:“一叶知秋”“闻弦歌而知雅意”。就是这个意思。

  但太多太多当事人偏偏自闭心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勇往直前,一意孤行。真是怪现象中的怪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3:17 | 查看全部
人生就是一条船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952次

  在英国索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停泊着一条很特别的船。
  
  它之所以能进入博物馆,是因为有着不可思议的经历。它原属于荷兰一家船舶公司,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里曾139次遭遇冰山,126次触礁,21次起火,26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历尽劫难,它却从来没有沉没过!
  
  有一名叫培根的律师最早来这里参观。当时,他打输了一场官司,当事人丢下妻儿老母,不幸自杀身亡。这件事给当事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对培根的刺激也很大,尽管他不是第一次辩护失败,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当事人自杀的事件。然而,他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
  
  他不知该怎样安慰那些在人生路上遭受不幸的人们,这些人有被骗的,有被罚的,他们或家破人亡,或倾家荡产,也有的因打输了官司,落得负债累累……
  
  看到这条船,他深深地感动了,为什么不让那些当事人来参观这条船呢?于是,他把这艘船的资料抄下来,和它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办公室里。每当有人委托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要给他们讲这艘船的故事,并建议他们亲自去看看这艘船。从此,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条船名扬天下。
  
  启示:

  我们许多人也许一辈子都无法亲眼目睹那艘船的沧桑,但我们都能想到,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纵然伤痕累累,也永远不要沉没——愿我们都是这样一条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3:27 | 查看全部
适合你的那盘菜
时间:2015-03-08 作者:未详 点击:607次

  李宗盛成为单身汉后,一天夜里无法入眠,便起来找东西果腹,却又不肯将就,一道一道的工序,耗时甚久,做出了一道卤肉饭,他又倒了一杯红酒,人到此时,忧愁尽解。
  
  据说李宗盛喜欢半夜做饭,从晚上11点开始一直到凌晨,搞得楼道里都是烟火味,他甚至将家里的泳池改成了厨房。他在北京的家里有一个储藏室,堆满了他从世界各地淘到的食材。他的电脑里存着大量的烹饪视频。从做饭的过程中,他琢磨出很多关于感情的道理:如果在一起感到痛苦,不如放手寻找新的幸福;只有吃到一起的人才能爱到一起;如果一个人喜欢吃辣,另一个人偏爱甜品,是和谐不了的。
  
  寻找人生伴侣就如同寻觅美食,缘分到了,适合你的那盘菜就出现了,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3:36 | 查看全部
脱口秀女王的感概
时间:2015-03-08 作者:未详 点击:535次

  奥普拉是一个黑人的私生女,从小尝遍生活艰辛。长大后,她独自闯荡,由于囊中羞涩,她租了一间简陋的屋子作为落脚地。
  
  一个感恩节的下午,奥普拉正在狭小的厨房里准备火鸡,突然有人敲门,她开门一看,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问奥普拉有没有旧报纸可以卖给她。当时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小女孩却只穿着单薄的衣服,脚下的鞋也湿透了。奥普拉心生怜悯,赶紧让小女孩到屋里坐下,给她冲了一杯热饮料,并生起炉火。
  
  一会儿,小女孩已经喝完饮料,衣服鞋袜也都烤干了。她好奇地打量着屋子,问奥普拉:“姐姐,你很富有吗?”
  
  奥普拉被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住了,她尴尬地看看客厅里陈旧的摆设,说:“哦,不,其实我很穷,连个像样的房子都租不起,火炉也是第一次用。”
  
  小女孩说:“可是,姐姐,我觉得你是我遇到过的最富有的人。你家的热饮料好甜,火炉也特别暖和,只有富人家才会如此。”
  
  多年后,成为“脱口秀女王”的奥普拉,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这样说道:“富有并非代表着亿万家产,其实,只要你愿意为他人献出一份爱心,哪怕是很小的一份,你在别人心中就已经很富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3:45 | 查看全部
镜子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517次

  照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相貌。

  如果这人的脸是歪的,天天照镜子,看惯了,就不觉得歪了。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自命潇洒的“帅哥”,照不见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为我们镜子里的“镜中人”,总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况人的品性呢!

  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
  
  孔子常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还要进一步说,患不自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4:03:54 | 查看全部
将军给士兵擦鞋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948次

  1944年的一个夜晚,一列列士兵集结在英国军用机场上,接受马莱将军的检阅。马莱将军沉着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个士兵的脚下:“出列!报上你的名字!”被点到的士兵跨前一步:“报告将军,我是英军第六空降师突击队二等兵利克!”

  将军的神色更严厉了:“作为英国皇家空军的一员,怎么可以军容不整?本人一向有严令,连皮鞋都擦不干净的人,一律不得参加战斗!”
  
  利克看看自己的皮鞋,豆大的汗珠掉了下来,解释说:“晚饭后我还擦过一次,不知怎么又沾上了白灰。但是将军,这次行动事关重大,请一定让我参加!”

  将军还没开口,一旁的突击队队长说话了:“将军最讨厌军容不整的人,利克,你还是退出吧。”
  
  将军看了一眼队长,掏出一块手绢,蹲下给利克擦起皮鞋来,一边擦一边慢慢地说:“下不为例。”
  
  刚擦完左脚的鞋,正要擦右脚时,机场的电铃响起来,这是空降兵登机的信号。

  利克“啪”地朝将军敬了个礼,随队友登上了运输机。
  
  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前的一幕。

  英国皇家空军把一个师的兵力空投到德军阵地,以配合随后的登陆作战。行动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深入敌后,伤亡也异常惨重,利克被一发炮弹击中,炸得尸骨无存。
  
  突击队队长是少数幸存者之一。

  战役过后,他拿着利克唯一能找到的遗物—右脚那只还沾有白灰的鞋,来见马莱将军。

  马莱将军的脸色犹如铁铸,挥挥手,示意他把这只鞋葬到二战阵亡将士的集体墓地里。
  
  墓地里,突击队队长默默地把皮鞋擦干净,放入骨灰盒。

  其实,白灰本就是他悄悄撒的,目的是让利克退出行动,但是没有起到作用。

  他在盒上写了一行字:英军第六空降师突击队二等兵利克,英国皇家空军马莱将军最小的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