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1:41 | 查看全部
生命的简单与华丽
时间:2015-02-17 作者:未详 点击:373次

  年轻时希望华丽,不求简单;年纪略长时,却只求简单,不求华丽。
  
  “简单而丰富”已经成为很内在的生活哲学。我常被这样的感动而触及内心深处。
  
  对我来说,它不是文字游戏、也绝非藉由矛盾而组合的创意,而是生命的深刻体会。以最简单的方式,体验最丰富的感受,原来天地之大,感动往往就在方寸之间。
  
  以人与人之间最频繁的“沟通”为例,沟通是相互了解及彼此信赖的基础,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只有在了解不够、信赖不足的情况下,才需要大量的文字或语言来解释、说明。
  
  也许,我并非轻忽文字或语言的重要性,而是相较之下,更珍惜心领神会的可贵。
  
  我发现最有力道的创意表现,往往是由很简洁的构图和绝不口罗嗦的文案来担当重任。
  
  “简单,就是力量!”然而,简单所酝酿出来的力量,绝对是源自很丰富的内涵和扎实的人生经验。
  
  简单,有时比华丽更令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1:56 | 查看全部
活着及被活着
时间:2015-02-18 作者:未详 点击:331次

  我们这些人,一出生,就活在一些身份里。
  
  你张开眼睛,从羊水里翻身,以匍匐的姿势来到这浑浊而清凉的人间,你是婴孩的身份。
  
  你翻开书本,在纸卷上标记一些前人的言语,把这些话栽种到脑海里,你是学生的身份。
  
  你躺在手术床上,从脐带上剪下一团融融的血红肉块,当这个肉块有了眼睛,可以打量世界,有了嘴唇,可以称呼你,有了双手,可以拥抱你,你是痉挛却微笑着的,母亲的身份。
  
  你在嘈杂的车站,拎着行李,尾随着前头那对欢笑的母女,你的白发已生起,就像明月已在你的头顶升起。当那对母女回眸招呼你时,你乐呵呵跑向前,拧开一瓶水递到眼眸弯弯的小姑娘手里,你是父亲的身份。
  
  你坐在候车室里,臀下垫着过期的报纸,你的指甲污浊,那是被石灰腐蚀过的痕迹。你被几个帆布袋围裹着,这让你有了回到故乡,被庄稼围裹着的安全感,你半睁半闭,机警地留意着戴袖章的秩序维护者,你是打工者的身份。
  
  你穿套裙,打领带,夹着一摞文件夹,追赶着开走的公交车,你挤在东摇西晃的逼仄空间里,接电话语气高亢,签下一个客户和做了一场得心应手的爱一样让你亢奋。你回到家,打开冰箱,一一掏出变质的饭菜,扔进垃圾桶,你洗澡,水流经过你每寸冰冷的肌肤,你忽然有种想在热水里哭泣的冲动,水声掩盖了你喉头的哽咽,你辗转反侧,临睡前终于看见窗外的曙光,你是异乡追梦人的身份。
  
  你跳进灌木丛,指着眼如星空的麋鹿。牛羊哞叫着,低头啃去遗落的麦芒,背包高过你半个头,你穿罗布裙、绣花鞋,单脚跳过鹅卵石,你和庙会里的乡亲同食同住,打一个响亮的食指,一只合翅的白鹭,悠闲地在草丛里走来荡去。云朵啊——飘进了你的镜头,你是流浪人的身份。
  
  你坐在乱坟岗里,碑上有你熟悉的他,指节抚摸着褪色的相片,细细地将杂草拔净,悲风扑面,秋水渐凉,所有的话归于沉默,你是祭奠人的身份。
  
  你打开电脑,往事像乘着一列单程火车,撞进你的梦呓,你觉得命运对你太过残忍又太过薄幸,你想起你在许多个夜晚踏雪而来,又在很多次薄雾里不告而别,你忽然想有个山水相傍的地方大隐于市,你是个倦游的作者,一个衣衫凋敝的女人,你在文字里冷嘲,沉静,真诚,和冷落冰霜,你说心安处即是吾乡。
  
  你在一堆翻折的书里醒来,酒到微醺,酸涩上头,你用孤傲独处来纪念一个走丢的男人,你问她,若爱了缘何会分别,你接到她的邮件,爱会一脚踏空,也会生老病死,她送你一首歌,一首没有歌词的歌,她说爱情就是填空,而不论得满得空,都要善待自己。你是一个痴情的爱人。
  
  你问我,怎样才算活得生香。你想念南方的姑娘,想念滴水的屋檐,你想回到孩提时代,捉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你的梦想,你说你害怕冷眼相向,也对权力向无好感,你感觉只剩唯独的你与周遭对抗,你说你不易被人理解也不忍责怪,你宁愿有几亩薄田,种上红艳的辣椒和青紫的茄子,穿洗白的衣裳,寄薄薄的信笺,你说那个时代多美好,提着暖瓶装包喜糖,二八自行车就能载回结发伴侣。
  
  你问我,我该埋首等待还是奋力拼搏?该决绝离开还是祈求爱恋?你甚至急得流出了泪。
  
  亲爱的朋友。
  
  那些笑得最大声的人,一定在人群后偷偷哭泣过。
  
  那些劫后重逢的爱情,也有无法抚平的陈年创伤。
  
  轻身远行的浪人,也踟蹰在彻底坍塌的路上。
  
  那些精明地算计着爱情与亲情的人们,也有紧咬嘴唇的不忍。
  
  穷而不贱的打工者,他们用骨头撑起了高耸的建筑群。
  
  黑暗中星火明灭,有谁知作者的隐痛。
  
  而启蒙的贤人啊,谁把身份常留。
  
  被乱火烧死的王孙贵胄,留给人间的只有一时清名。
  
  破烂物什扛上肩的自在,是因无人分担他的贫穷,无人相伴。
  
  而所有你赞誉的结局,化入坟土什么都不是。
  
  你看到的,都是他们渴望你或者你渴望看到的。
  
  有的人活着,他只是被活着,活在被凭吊的伟大里。
  
  有的人死了,他也仅是化作了无牵无挂的春泥。
  
  我们每个人,都如处世外,各为遗孤,各自奔跑。
  
  没人能真正了解谁的孤独。
  
  而一个人,要走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人?
  
  一个人,要蹚过多少条河,才能被称为一个人?
  
  一个人,要风干多少次泪水,才能被称为坚强?
  
  一个人,要把光芒洒向多开阔的远方,才能被称为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2:06 | 查看全部
欢心
时间:2015-02-18 作者:未详 点击:307次

  我在院子里喝茶。看见一只黑色的凤蝶飞入朱槿花丛采花蜜,黑色的蝶在红色的花间穿梭飞舞,煞是好看。
  
  我想,是朱槿花的欢心,讨得了凤蝶的欢心。
  
  朱槿花将蜜送给凤蝶,让凤蝶快乐地传播花粉。
  
  凤蝶以快捷服务,传递新鲜花粉,来酬报朱槿花的蜜。
  
  花与蝶共同的欢心,才创造了春天。
  
  如果没有凤蝶来访,朱槿花也会欢心地开,不减损自己的美丽。
  
  如果朱槿花不开,凤蝶也会欢心地飞,不会失去自己的风采。
  
  这才是欢心的真意!
  
  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着方寸也风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2:21 | 查看全部
雨下的思考
时间:2015-02-19 作者:未详 点击:401次

  我们现实的不幸已经够多的了,可偏偏还有人用想象去增添不幸,你每天至少能碰到一个抱怨他职业的人,而他的诉苦总能打动人,因为对于任何事我们总能挑出毛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你是教师,你说你教的一帮青年学生粗鲁野蛮,什么都不懂,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你是工程师,你陷没在文件、图表的汪洋大海里。你是律师,你出庭时法官不听你的辩护词,一味打瞌睡消化胃里的食物。我相信你们说的都是事实,这类事情必定是真的才经常被人说到。如果说,除此之外你有胃病,或者你的皮鞋进水,我就更能理解你了,这些事情足以使人诅咒人生,咒骂别人、甚至上帝——假如你相信上帝存在。
  
  但是请你注意,这样抱怨下去将没个完,而忧愁更会引起忧愁。因为,如果你这样抱怨命运,你就增加了自己的不幸,你事先剥夺任何使你轻松发笑的希望,你的胃病只会因此加剧。假如你有个朋友总是怨天尤人,你必定会努力劝导他,让他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你为什么不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呢。我认为人们应该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友好,这一切取决于人们最初采取的态度。任何事情都有两端,选择会割破手的那一端不是聪明人的做法,要紧的是为自己辩护,而不是跟自己作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出色的辩护才能,只要我们愿意朝这个方向走,我们总能找到使自己高兴的理由。我经常观察到,人们因为一时说漏了嘴或出于礼貌抱怨自己的职业。如果引导他们讲他们正在做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去讲他们正在承受的事情,他们就会变成兴高采烈的诗人。
  
  天上下着小雨时你正在街上,你把雨伞打开就够了,犯不着去说:“真见鬼,又下雨了!”你这样说,对于雨滴、对于云和风都不起作用。你倒不如说:“多好的一场雨啊!”我同意你说的,这句话对雨滴同样不起作用,但是它对你自己有好处,你于是抖一下身子,从而使全身发热。因为最微小的愉快动作也会产生这种效果。这样,你就不必担心自己会因为淋雨而感冒。
  
  对待别人也可以像对待下雨一样。你说这可不容易,我说不然,这比对待下雨容易。因为你的微笑对待雨水不起作用,对于别人却能起到很大作用。仅仅由于他们效法你的微笑,这就使他们变得不那么忧郁,不那么讨厌。此外,如果你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你就不难原谅他们。马可·奥勒利乌斯每天早晨说:“今天我要见到一个追慕虚荣者,一个说谎者,一个处事不公者,一个讨厌的饶舌者。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2:29 | 查看全部
自己选择,让人批评
时间:2015-02-20 作者:未详 点击:438次

  我有个基本观点: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负责。
  
  为什么选择即负责?因为任何选择都会产生结果。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不好。但不论好与不好,都得有人兜着或扛着。谁来兜着,谁来扛着?只能是做出选择的人。所以选择即负责。
  
  既然选择即负责,那么,你在进行选择时,就只能服从自己的内心冲动。想想看,如果标准是别人的,埋单的却是自己,岂不亏大发了?更何况,别人帮你做的选择,能保证你的幸福吗?按照别人的标准去活,有意思吗?
  
  同样,既然选择即负责,那就不能只往好处想。好处是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的,需要担心的是不好的后果。这种后果,我们可能承担得了,也可能承担不了。承担不了,就只能放弃。承担得了,则何妨坚持?
  
  要知道:迁就世俗,一时无忧;违背内心,永远痛苦。
  
  所以,选择的时候,只用想两条:一,这是不是我非常想要或想做的?
       二,如果后果严重,兜不兜得了,扛不扛得住?如果两条都没问题,那就要!
  
  人生能得几回“二”,何不潇洒“二”一回?
  
  选择已定,则任人批评。他人的批评能时时提醒我们:你是有人反对的,你也是会犯错误的,因此你没有任何理由自以为是,得意忘形!
  
  结果,我们就会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也因此,我们要感谢批评者和反对派。
  
  总之,决策时不妨“二”,执行和操作却一定要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旦功成名就,更必须“无一日敢懈怠,无一事敢马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2:56 | 查看全部
乔布斯的顿悟
时间:2015-02-20 作者:未详 点击:393次

  下面这个故事,《乔布斯传》上没有,是CalebMelby的《TheZenofSteveJobs》一书记载的。

  该书中文版本被译为《苹果禅》。
  
  1985年,乔布斯被CEO约翰·斯卡利赶出苹果公司后,心情极度郁闷。

  “我的感觉就像被人五花大绑,然后钉在墙上。我才30岁,我知道我至少还能再创造一台更好的电脑,但‘苹果’再也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了。”乔布斯曾这样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
  
  禅师乙川弘文陪他外出散心。早在1971年,在加州的一间禅堂里,高中生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乙川弘文,在此后的岁月里,不时受他指点。
  
  路上两人这样对话:
  
  乙川弘文:“我们来玩个游戏——猜谜。那边的那棵树,它有佛性吗?”
  
  乔布斯:“呃……”
  
  乙川弘文:“那群鸟呢?”
  
  乔布斯:“有!”
  
  乙川弘文:“广告牌呢?”
  
  乔布斯:“广告牌?没有。广告牌没有自性。”
  
  乙川弘文:“前面的那些建筑呢?”
  
  乔布斯:“没有!里面的人也许有,但是建筑没有。我答对了吗?”
  
  乙川弘文:“明知故问。”
  
  乔布斯:“你在说什么?”
  
  乙川弘文:“让我这么对你说吧,斯卡利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乔布斯:“坏人。不过我一开始被他骗了。”
  
  乙川弘文:“‘苹果’呢?‘苹果’是好还是不好?”
  
  乔布斯:“这算什么问题?”
  
  两人谈话间,走进了一家餐厅。

  乙川弘文对服务生说:“请来两杯热巧克力圣代。”
  
  乔布斯插话:“我不要,我只要水,不加冰。”
  
  乙川弘文:“谁说有你一杯?”
  
  乔布斯:“我认输。”
  
  乙川弘文:“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幻象。无论答有还是没有都荒诞可笑。”
  
  乙川弘文:“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分了类。天才与傻瓜,好与坏。如果你见到任何事物都要做评判,就不会理解设计与空的意义。”
  
  据CalebMelby的描写,乔布斯由此顿悟。
  
  你顿悟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3:37 | 查看全部
激情主义
时间:2015-02-20 作者:未详 点击:345次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怠。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一个人面对巨大的灾难挑战时,他会恐惧、会紧张、会涌起抗争的冲动或挣脱的力量;至少,这是一种生的激情,即使他因此失败,这种失败,依然会有一种悲剧性的力量。
  
  但是,如果困扰人的只是一些非常琐细的事件,比如牙疼、噪声、夫妻吵架、同事矛盾,如此等等,你没办法把它们当对手,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但你也没办法摆脱,也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在这种过程中,你得不到任何补偿,只会不断地无休无止地被耗费,变得疲倦懈怠。
  
  最后,人常常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放弃。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便是饥饿感与仇恨感,也是一种能让人强烈地感到自己存在的东西,但那种疲惫会让人止不住地滑向虚无。
  
  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是由许多琐事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疲惫感往往会愈来愈浓。最后,少年的旺盛生气被中老年的疲惫暮气代替。
  
  相对于这种倦怠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激情,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自救方式。
  
  被称为工作狂的日本人,在处理如何满怀热情地投入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这个问题时,有一种相当不错的手段:每天上班前,对着镜子很自信地挺胸对自己微笑,然后大喊五声“我是最好的”,全身为之一振,然后,这样振作一下,每天开始的感觉的确大不相同。
  
  好游乐的美国人,在把自己的心境推向一种疯狂的激情状态方面,更是花样百出,如从百丈高崖上纵身跳下的蹦极运动的流行,每每让人体验一下死亡已近的恐惧极点和又重返人间的极度快感,让人从中体会到生的美好与灿烂。
  
  用行动的刺激来促发激情的放射是一方面,用想象的色彩来刺激激情持续是另一方面。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这样描绘他最初被物理学吸引的时刻:他的一名教师这样表达了能量守恒定律:“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上了屋顶,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地贮存起来,很多年后,直到有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它贮存了多少年的功出现了,以至于它落在了下面一个人的头上。”枯燥的、易令人乏味的物理学的世界由此变成了一种由神秘的法则笼罩着的令人惊惧、震颤、兴奋和向往的世界。
  
  一个古老的疑惑:一个人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爱上一个异性。据说心理学家们的答案是:你们相处时,是不是感到过一种激情,无论经常,还是曾经偶然,激情就像一种烙印,深刻难忘;而没有激情的历程,就如风过后的涟漪,稍纵即逝。
  
  生活,事业,人的一切都需要一种激情,就像一阵风,吹落倦怠的尘,露出它们内部的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3:49 | 查看全部
生命即是此刻
时间:2015-02-21 作者:未详 点击:470次

  生命即是此刻。
  
  生命
  
  顾城
  
  两个雨滴降落到大地上,微微接近,接近时变长,在临近汇合处刹那,它想起它们分离的一瞬。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以前,都作为云、飞鸟、河水,千百次生活过;都作为阳光生活过。当你有了眼睛,看世界,闻到春天的气息,听,声音一闪,你就想起了以前的生命。
  
  从叶到花,或从花到叶,于科研是一个过程,而于生自身则永远只在此刻。花和叶都是一种记忆方式。果子同时也是种子。
  
  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4:01 | 查看全部
“不好意思”导演
时间:2015-02-22 作者:未详 点击:457次

  “不好意思,我们现在还没法儿完全确定您演哪个角色,很抱歉啊。”
  
  第一次见到许鞍华导演时,在亮马河饭店的一家茶餐厅,聊了星座、喜欢的电影和书,结束时她如此说道。
  
  这不很正常吗?第一次见导演,没法确定能否出演角色再正常不过了,用不着说“不好意思”。当时觉得许导演太客气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的口头禅。
  
  试造型服装,她说:“绍峰,不好意思,麻烦你再换上这身我们看下。”现场拍摄前,她也说:“不好意思,再稍微等一会儿,很快就好了。”现场拍摄,她还说:“不好意思,我们再来一条好吗?”幸好,电影杀青的时候导演没说“不好意思”,那我真得担心自己的戏可能被删得所剩无几了。
  
  不过,杀青后她确实有给我打电话说“不好意思”——那是春初,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的晚上很冷,我拍完一场夜戏后,组里人一起鼓掌。当时我说:“我还没杀青,还要补一场戏呢!”——等天气暖和了,有一场在海边的戏要补,在此之前我要暂时离开《黄金时代》剧组了。后来,导演给我打来电话说:“绍峰啊,不好意思,我们那场戏不用拍了。”
  
  为此我难过了好久,毕竟那一晚我还没做好杀青的准备,没做好离开这个梦一般的剧组的准备。
  
  但导演何必跟演员说不好意思。用与不用,是导演的权力;再拍多几条,更是很正常的事儿……我一直觉得,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演员是帮助导演实现艺术的士兵,当然是将军指哪儿,演员打哪儿——演员没有讨价还价的天然权力。
  
  可是,许鞍华导演就是这么一个喜欢说“不好意思”的导演。这让人想起一个画家会频繁跟自己的画笔说抱歉,仿佛画不出好作品,是在浪费笔墨。
  
  我理解这“不好意思”里,有起码的对电影艺术的敬畏之心、庄重之心。每个创作者,大到出品人,小到一个场工,都在齐心协力帮助导演实现艺术创作。若作品糟糕,是对所有人心血的辜负,需要“不好意思”的谦卑,电影才能“好意思”出来面对观众。
  
  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位总跟工作人员说“不好意思”的导演,反而获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发布会的时候,我们一群演员把导演抱了起来。后来退场,几个人跟许导演说:“不好意思。”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说“不好意思”,原来真是一件很过瘾的事。
  
  也希望自己永远别忘了:只有“不好意思”才能换来“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14:09 | 查看全部
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时间:2015-02-22 作者:未详 点击:860次

  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农民朋友的故事不禁使我联想到,人生之路不也同样是如此一位名人曾说:“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人生之路并非一马平川,并非无须费劲就能轻松前行。许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放弃了努力,便白白地错失了成功的良机。结果便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