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19:24 | 查看全部
上帝在造大象的时候,一时疏忽把大象的鼻子拉得又大又长,使大象变得奇丑无比。他想为大象重新造一个鼻子,但转念一想,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美丽的动物了,比如老虎、长颈鹿、天鹅、孔雀等,也应该有一些丑陋的动物才是,这样才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于是,他决定让大象接受丑陋的事实。
  大象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长得丑陋,它喜欢到动物中间去活动,可是,别的动物见了它后都纷纷躲开了,像是碰到了怪物。大象十分纳闷,心想,自己是一个善良温和的动物,从没有伤害过其他动物,可为什么大家如此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呢,它感到莫名其妙。一天,大象去湖边喝水,湖水清如明镜,大象仔细地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影像,天哪,自己怎么这样丑陋呀,甭说别的动物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对自身的形象都感到恶心。对此,大象伤心极了。大象心想,上帝,你这不是有意捉弄大象吗,为什么给别的动物制造出比例合适而且好看的鼻子,偏偏给我造了一个奇大奇丑的鼻子。我该如何对待这只丑鼻子呀?
  不过,大象是心胸开阔的动物,它承认了现实,它决定善待这个丑鼻子。它想,既然有了这个丑鼻子,那么就用它做些事情吧。它先学会用鼻子吸水,只要自己站在河边上,把长长的鼻子往河中一伸,就很容易吸到河中的水。这样别的动物喝不到水的地方,而大象往往能够喝到。大象还用长鼻子去卷树枝,作为自己的食物,由于鼻子又长又大,它能够弄到很高地方的树枝树叶,丑鼻子给大象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由于大鼻子发挥了作用,大象吃到和喝到的东西又多又好,而且由于经常使用鼻子干活,使大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它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亿万年之后,大象成为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动物,很少有动物敢挑战大象。
  这天,上帝忽然想起了大象和它的丑鼻子。上帝感到很内疚,觉得一时突发奇想,却给大象造成了终生的缺憾。于是,他决定找到大象,给它重新造一只好看的鼻子。可是,当他找到大象时,却吃惊地发现大象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它变成了庞然大物。大象的鼻子比原来大多了长多了,强大有力的大象看上去并不丑,而是显得很有力量。丑鼻子已成为大象生存的法宝。
  上帝说:“看来,我没有必要再改造大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19:33 | 查看全部
十年前,假如你有20万元,你是用它来买房子还是用它来出国留学?
  朋友A,十年前卖掉了家里惟一一套房子,出国留学去了。朋友B,当年买了朋友A的房子,咬紧牙关过了很多年苦日子。在这十年间,朋友A读了三个学位换了四份工作去了五个国家谈了六次恋爱,他到哪儿都是租房子住,每年至少度一次假,去的都是最最时髦的地方。朋友B则吃窝头就咸菜,十年里只要有钱就买房子,能贷款就贷款,能借钱就借钱,没有请过一次客,没有买过一件衣服,更别提旅游谈恋爱啊什么的,就连朋友聚会他都很少露面,怕花钱。
  十年过去了,朋友B有了七套房产。有一次,朋友B见了朋友A,对朋友A说:“留学有什么用?受了不少罪吧?现在就算你年薪30万,我七套房产年租也有这个数!”朋友B说得志得意满春风满面。
  朋友A听了,笑笑,反问朋友B:“如果每年给你30万。但让你连坐十年监狱,你肯吗?"
  于是大家都跟着哈哈大笑。朋友B觉得朋友A心里已经后悔了,但嘴上强硬;朋友A则觉得朋友B完全不可理喻,整个青春年华,既没有爱过,也没有被爱过,就倒腾那几套房子,现在虽说手头宽余了,但又有什么意思?你十年的时间没有了。而且整个人的视野和圈子都日益狭窄,整天除了租房子就几乎谈不上任何其他的人生乐趣和谋生技能,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对手,这样的生命又有什么价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0:02 | 查看全部
最近有两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一个是一条非洲巨蟒的悲剧。它卡在利比亚和突尼西亚边界的铁丝网上,巡逻队员将它击毙后,看它肚子还鼓鼓的,剖开来发现里头有两只羊。原来是吃了太多,进退不得,送了一条命。
  每年美国国庆节,都有大胃王比赛。一群身材多属硕大的选手,拼命把热狗往嘴里塞,像一群来自地狱的饿鬼。
  凡人如我,刚看时会觉得想发笑,多看一会儿,就觉得恶心、反胃。选手们刚开始表情都很认真,多吃了几个之后,脸上线条也开始硬化,好像要拼命把水泥灌进再也没有空间的储藏室里。
  虽然美国人很能吃,但是这六年内,得到大胃王冠军的都是一个瘦小的日本人小林尊,今年他又在短短十二分钟内,吃掉了五十三又四分之三根的热狗,蝉联冠军。同时,也刷新了“世界纪录”。
  小林尊的胃确实不可思议,他在香港主办的大胃王比赛中,也曾在八分钟内吃下八十多个蒸饺,得到第一名。但除了得奖的喜悦之外,我不相信吃这么多东西有什么乐趣。他强迫自己吃东西的表情,一点也不享受,旁观者把嘴张成O形,其实也只有“哇,这个人真的把自己的胃当垃圾筒”的惊叹而已。
  世界纪录,意味着挑战人类的极限,只不过“超凡”者未必“入圣”: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有意义,有的很无聊,而有的不但没有任何正面意义,还有不良影响———在我看来,大胃王属于这一种。
  大胃王有什么意义呢?难民们若有机会看到这个节目,一定泪水纵横,无语问苍天。
  然而,大胃王节目在日本却很受欢迎。日本电视冠军举办大胃王比赛,每一集的收视率都很好,大胃王冠军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学生们争相模仿。直到有位学生和同学在吃午餐时比赛谁吃得又多又快,食物噎在咽喉,不幸去世,电视台才停止制作类似节目。
  但网友们还是争相传送着各种自制的大胃王影片。显然“看别人自虐”对人类而言仍有相当大的乐趣。在我看来,日本人特别喜欢大胃王,应该是为了满足这个外在压抑的民族获得超额解放的渴望。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贪多嚼不烂”,贪多,是人性的渴望,而“嚼不烂”,是贪多的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0:12 | 查看全部
乔治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庄园主,圣诞节前夕,他觉得应该给予兢兢业业的管家以嘉奖。于是他拍着管家杰克的肩膀说:“这里有四大碗粥,我在其中一碗的碗底放了两枚金币,亲爱的杰克,看看你的运气怎么样了。”
  杰克非常渴望得到金币,但是他不确定究竟哪个碗里放有金币。他犹豫着把第一碗里的粥喝了一部分,忽然觉得金币应该在第二个碗里,于是他又去喝了一半第二碗的粥,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便把第三碗的粥又喝掉了一部分,最后又改变了主意,第四碗粥又被他艰难地喝了一半———这时候,杰克感到自己的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
  结果,他一枚金币也没有得到。
  其实,乔治在每碗粥的碗底都放了两枚金币,他只要随便喝掉一碗美味的粥,都会得到梦寐以求的金币。
  浅尝辄止常常会致使我们失去唾手可得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0:22 | 查看全部
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小男孩走上公交车,车厢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隙了。那男孩后面还跟着一个人高马大的女人,大概是小男孩的母亲。
  她耸耸肩,又招招手,说着什么,似乎在叫小男孩下车,但小男孩抓着车厢里的扶杆,不肯下车。
  僵持了几秒钟,车子马上要开了。此时,小男孩周围空出了一个位置,刚好容那位母亲站立。这个位置是车上很多人努力才空出来的———孩子有时是一种世界通行的语言,有孩子在,我们知道了忍让、帮助。
  在美国夏威夷工作的堂哥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去美国的第三个月,他驾车带着孩子到海边玩,回来时已是晚上八点左右。在路上,堂哥没看清巡警对他打的停车的手势,一晃而过,结果四辆警车呼啸而至,很快把他的车团团围住。
  一个黑人警察紧张地向他走来,堂哥吓得大气不敢出,并犯了一个差点让他遗憾终生的错误———他摇下了车窗,在座椅边不停地用手摸自己的身份证明。
  那个黑人警察突然大叫,急速蹲下,然后摸出枪,对准了他。堂哥呆住了,此时堂哥的孩子看到这一幕,“哇”地哭了。
  这危急的气氛随孩子的哭声烟消云散,黑人警察慢慢站起来,接近堂哥的车子。接应的几个警察赶到,很仔细地检查了堂哥的车子和身份证明。他们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扬扬手让堂哥走,那个黑人警察还用手摸了一下堂哥孩子的头。
  堂哥说,他回到家后,内衣都被冷汗浸湿了。当时他在慌乱之下做了许多让警察怀疑的攻击性动作,如果孩子当时不哭,那个黑人警察的枪可能就响了。
  堂哥的孩子成了那个黑色夜晚的拯救者,如果孩子不在车上,堂哥很可能被误伤。
  世界上孩子的啼哭都是一样的,几乎所有国家孩子呼唤妈妈的声音都是相近的。孩子是一种世界语,在任何国度里都能读得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0:32 | 查看全部
有一位美丽的模特,她有一头如绸缎般的长发,在几次大赛上,她利用这头美发演绎中国古典服装,大获成功,夺得了不少金奖。
  又一个大赛来了,这次是国际性的大赛,如果能在大赛上取胜,那么她将与模特公司签约,跨入名模行列。
  比赛前,她围绕自己的头发和设计师设计了多种时装,进行了上千次的台步训练,她自感完美无缺了。
  比赛那天,模特们之间的角逐十分激烈,她的分数一直处于中游。但是她有把握,当她在演绎古典服装时,会得到满堂喝彩的。
  比赛进入了自由展示阶段,现场响起了中国丝竹之声,她跨着台步,像云一样飘过舞台。她走到台前的时候,来了一个华丽转身,突然台下传来“轰”的声音。
  她没有在意。
  她随着音乐的拍子,继续往后走,台下的声音越来越响。她的嘴角露出了笑容,她感觉到自己的这套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心。
  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了一下台边的助理,却见那位女助理面色绯红,一个劲地摆手,似乎十分慌张。
  她觉得十分奇怪。
  当她再次转身时,她感觉背上遭到了轻轻一击,随之,那如绸缎般的头发飘洒下来……全场哗然。
  她僵立在那里。天哪,她那长发在做造型时,没有用发夹扣紧,在转身时,高高耸立的头发被甩倒,继而发夹弹出,那头发像大楼倒塌一样,轰然倒下。
  她什么名次也没有拿到。
  这次打击对她是致命的。当时台下坐着的是国内外权威的评委,她的失误会让他们永远记住她———她是多么不成熟的一个模特。
  沉寂了大半年,当她复出时,她那一头长发不见了。头发是她亲手剪掉的。她说,我终于明白了,模特不需要道具,需要的是自然的表演,一个人太钟情于自己的优点,那就危险了,很有可能被自己的优点彻底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0:42 | 查看全部
弟子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讨论老子的名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大师走进来后,徒弟问师父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大师说:“你们谁知道玫瑰的芬芳?"
  大家都说知道。
  接着大师说:“描述出来看看。”
  全场顿时寂静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0:54 | 查看全部
乔恩·莫利先生是美国著名的形象设计大师,他曾做过一个着装实验。着装实验的目的是要搞清楚:按照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习惯着装,或按照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习惯着装,人们将如何看待他们的成功率,将如何与他们相处共事。
  着装实验是分下面两部分进行的:
  首先,他调查了1632个人,给他们看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但他故意宣称,这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穿着社会中上层人士常穿的卡其色风衣,另一个穿着社会中下层人士常穿的黑色风衣。他问调查对象,他们之中谁是成功者?结果87%的人认为穿卡其色风衣的人是个成功者,只有13%的人认为穿黑色风衣的人是个成功者。
  其次,他挑选100个25岁左右的年轻大学毕业生,都出身美国中部中层家庭。他让其中的50个按照中上层人士的标准着装,让另外50个按照中下层人士的标准着装。然后把他们分别送到100个公司的办公室,声称是新上任的公司经理助理,进而检验秘书们对他们的合作态度。他让这些新上任的助理给秘书下达同样的指令:“小姐,请把这些文件给我找出来,送到我的办公室。”说完后扭头就走,不给秘书对话的机会。结果发现,按照中下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只有12个人得到了文件,而按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却有42个人得到了文件。显然,秘书们更听从那些比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人的指令,并较好地与他们配合。
  乔恩·莫利先生从着装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人都是本能地以外表来判断、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进而决定自己对一个人的态度。在社会上进行交往时,一个人如何着装,将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可信度和配合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3:05 | 查看全部
他去建筑工地采访一位包工头,一个民工往大厦上一指,示意他包工头就在上面。他向大厦的高处望去,大厦最少也有二十五层,他有些目眩。他沿着木板铺成的梯子往上爬,还没有竣工的大厦仿佛到处都在颤抖,脚下的木梯发出就要断裂的吱呀声,整座大楼似乎随时都会塌陷下来。梯子的一些地方木板已经脱落,露出空空的一块,人必须跳过去才能前行。他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他缓慢地向上挪动,梯子的两边竟然没有扶手,惊惧中,梯子越来越窄,木板就像是虚掩着铺在梯子上的,根本不像用钉子固定的,不小心就有可能蹬翻。这一切让他心跳如鼓,两腿打战,他的感觉就像踩在巍峨万丈的高山之巅,脚下的峡谷深不见底。
  大汗爬满他的脸颊,他后悔这么冒失地爬上来。此刻,他的脑子里再也没有别的,全是不慎坠落下去的可怕镜头,一个个惨烈的场面浮现在他的眼前,任凭他如何努力也挥之不去。
  他哆嗦得越来越厉害,他实在经受不住。他想,最好还是退回去,可下去似乎比上来更难。他站在原地,颤抖的双腿,一步也迈不开了,他索性蹲下来,两手扶着脚下的木板,面色苍白,很想呕吐。
  就在这时,他的耳边响起一片楼板的颠覆声,脚下颤抖得像是大地震,整座大厦都在倾斜。他吓坏了,除了哆嗦,脑子里一片空白。待他抬起头来才发现,原来是三名工人正从梯子的上面走下来。三名工人并排的身影让他十分疑惑,原来楼板还是很宽的,可以并排走三个人。他往下看,他以为的万丈悬崖,原来也只有二层楼高。两边还有护网,就是真的掉下去,也不会有任何危险,就是真想自杀都难以如愿。
  他明白,一切都是他的错觉。他缓缓神,努力站起来,尽量让自己放松。他知道自己的恐惧毫无道理,却依然无法消除这种恐惧。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无名的胆怯,这种胆怯就是躺在床上也会出现,莫名其妙。它是一种判断上的误差,内心的惊厥,及对事物的过分忧虑所导致的生理现象。这种内心的严重失调,让我们踌躇不前。
  问题是,这种恐惧并非来自真实的客观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是由我们深藏不露的内心体验和自我的损伤所造成,而不是伸手就能触摸得到的现实世界。在我们面对惊吓、疑惑、误判、担忧所造成的阻碍时,我们最好冷静下来,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否存在着某种不良,还是因生活的挫折与重压而导致了一些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3:15 | 查看全部
萨班哲是当代土耳其超级富豪,其庄园和产业几乎覆盖了土耳其大部分国土,一种为“SA”的符号是他的产业的标志。而土耳其的国民,对“SA”符号的稔熟,如同每天早晨开门看到阳光。
  然而,这位富豪有个令人大惑不解的怪癖。他供养着一群土耳其最好的漫画家,在一间豪华的大厅,他让这群漫画家随心所欲,画他萨班哲的漫画,谁画出了最丑的萨班哲,谁就能得到大大的一笔奖励。结果,萨班哲的每一个丑陋之处,都被无限地放大和夸张。这群漫画家整天琢磨、挖掘着萨班哲的“闪光点”,甚至一颗小痣,都被演变成黑鸦的脑袋。
  工作之余,萨班哲徜徉在大厅,一幅一幅地欣赏着靓照。他很快乐,他看到了在美酒、鲜花、掌声和赞誉前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公众不理解的是,就是再想了解真实的自己,他也可以照照镜子,何必拿自己的相貌开涮?
  有人说可能萨班哲很另类,有人说可能萨班哲很风趣,有人说可能萨班哲很有幽默感,有人说可能萨班哲喜欢真实,有人说萨班哲是在惩罚自己。
  可是,我觉得萨班哲是在做一种心理体操。因为萨班哲幸运亦不幸。这位超级富豪育有一儿一女,不幸的是,一儿一女,均有弱智的残障。现实的真实总是残酷得让人寒彻肺腑。作为一个父亲,谁也无法接受。生活的磨难,意味着让你选择———那些你不想做出的选择。
  画最丑的自己,一点一点去接受。如果看到最丑的自己,依然那么开心,那就意味着已经成功地训练自己爱上了生活中的缺憾。是的,它很丑,但你必须爱它,否则无法接受。生命的宽广,正在于接受那些宁死也不想接受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