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3:25 | 查看全部
终南山麓发现了一块汉碑,碑文用庄重的汉隶书写,笔力浑厚苍劲,刚好一百个字,被称为百字碑。
  许多权威的拓碑专家闻讯而来,都希望拓了这一稀世奇珍。
  第一位专家来看了,惊喜欲绝。他拓了碑文后,从碑上凿掉一个字。“从此世界上只有我拥有完整的百字碑文,再不会有第二家了。”他说。
  第二位专家来拓完后,又凿掉几个字。他也说:“我存九十九个字的百字碑文,世界上不会再有了。”
  第三位,第四位,以至许多位拓碑者接踵而来,也都如法炮制,拓完后就凿掉几个字。他们每个人都想到,我拥有的百字碑文比后来者要多。
  经过几十位专家拓碑后,百字碑只剩下一个字。最后一位拓碑者来看了一下,说道:“这块稀世之宝,哪怕一个字也是宝贵的。我扣下百字碑的最后一个字,说不定和拥有百字碑全文的拓本同样珍稀。”
  他扣下最后这个字,然后把碑上这个惟一的字凿掉了。
  他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百字碑拓本,但百字碑本身却毁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3:39 | 查看全部
应朋友的邀请去听一场交响乐,朋友打来电话说定了第七排的位子,“在那里听效果非常好。”
  一路上胆战心惊,关于那些在交响乐会上不合时宜掌声的笑话在我的脑海中一再回响起来。于是我对自己说:“不要鼓掌,不鼓掌就不会出错。”———埋着头在那些衣着光鲜的男女中潜入了音乐厅。
  演奏的是德彪西的作品,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更加是雪上加霜的噩耗。位子的确是很好的———音效相当雄壮,周围密密麻麻都是迷醉而虔诚的脸孔,让我更加如坐针毡———只好发挥女人八卦的本能,把台子上面演奏的人一个一个看过去。
  指挥家身体肥硕并且不可思议地轻盈舞动着,小提琴是黑压压的一片,中间的管乐和他们亲密无间地应和着。我百无聊赖地看过这些人的脸,然后就看到了最后面右边,坐着两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无聊的人———穿着黑色的西装,头发油亮,神色肃穆,双腿间放着一柄金光闪闪的大号。
  我望着那两个人,他们像木偶一样一动不动,看着前方,双手以标准的姿势握着自己的大号。五分钟过去了,然后是十分钟,十五分钟……
  半个小时以后,管乐开始恋人般一唱一和的凄诉,大号手依然如故,甚至连号都没有抬起来一下。
  我来了兴致,较劲一样,数着拍子等着他们拿起号来。又过了十五分钟,我第三十次挪动坐姿,他们两人依然如故。
  大提琴拉起来了,大鼓也敲打了起来,还有一些我不知道是什么的打击乐器也加入了进来,音乐变得雄壮起来,高潮像海浪般向观众们扑来———我可怜的大号手依然一动不动。
  连我都开始为他们感到委屈了,已经整整过了快两个小时,两个孤独的大号手坐在角落里,一动不动,握着自己的号,像童话里面某个残废的锡兵。
  我变得着急起来,紧紧地盯着他们的手,期待着下一个小节,或者下下个小节,他们就会抬起手来,抬起大号,加入这瑰丽的乐章中来。
  但一切都没有发生,高潮落下,观众甚至鼓了一次掌———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左顾右盼,希望有一个人能告诉我大号手什么时候才能正式登场,或者,至少会有一束炽烈的灯光打在他们脸上,让我看看他们的表情,我绝望地感到这场演奏就快结束了,大号手就快这样离开了。
  就在此时,我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一声,我惊讶地回过头去,发现两个大号手已经把号握在了手上———刚刚那一声无疑是他们发出的。
  我充满惊喜地看着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一、二、三、四……大号手终于吹奏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压过了音乐厅里其他一切声音,我感到整个大厅都在颤抖,音乐是那样壮阔地把一切打开了。
  全场的人剧烈地鼓起掌来———我也鼓起掌来———音乐结束了。
  幕布拉上,我没来得及再看大号手一眼,三个小时的演奏里,他们吹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然后,离开了。
  事后,我跟朋友说到了那两个大号手,朋友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一直数拍子,然后,吹出那剧烈的一响。”
  “那一响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吹出来的。”他骄傲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6:12 | 查看全部
那一年,蒋介石60大寿,很多人送来了非常珍稀的礼物。
  琉璃厂文古斋掌柜送的是一对乾隆官窑黄地青花九龙瓶,蒋介石看了非常喜欢,但是他不知道这一对青花九龙瓶其实是件赝品。蒋介石生日之前,文古斋的掌柜派人去故宫武英殿摹绘了这对九龙瓶,然后在景德镇自己的窑里秘密烧制而成。仿制品的胎质、釉色、绘工,甚至“手头”(重量)都与原件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
  只不过烧制的人在款名的字上,故意短了一毫米。
  文古斋的掌柜问烧制的人为什么要这样,烧制的人说:“一定得做假的时候,要知道留有破绽,以示敬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6:22 | 查看全部
南澳大利亚的沙漠中,生存着一种矮胖的蜥蜴。这种蜥蜴行动迅捷,在沙漠中来去如风,令许多捕食者都拿它们没有办法。
  但是,每年的七八月份,这些蜥蜴竟一反常态,行动迟缓得如同乌龟。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捕捉了一只蜥蜴并对之进行CT扫描,结果发现这只蜥蜴正在妊娠状态中,但是令人吃惊的是,蜥蜴腹中胎儿的重量竟达到了母体重量的三分之一。如此推算,这相当于人类一个妇女要生出一个七八岁大的儿童。
  并且,这个生长中的巨形胎儿就位于蜥蜴母亲的肺部和消化道之上。由于坚硬的鳞片覆盖了蜥蜴的大部分身体,所以它的腹部是无法变大的。这样,在巨形胎儿的挤压下,蜥蜴母亲的肺部几乎全部萎缩,食道也变得狭窄异常。在妊娠后期,是这些蜥蜴母亲最痛苦的时刻,因挤压而产生的憋闷,使它们无法正常呼吸、无法正常活动,也无法吃下太多的食物。窒息和饥饿,会让这些蜥蜴母亲苦不堪言,一向行动迅捷的它们也只能艰难地拖着自己的身体缓慢活动,研究人员就此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繁衍,会比这种蜥蜴承受的痛苦更大。伴随着痛苦的还有灾难,由于爬得不快,沙漠中的响尾蛇、沙狐等各种动物很轻松就能捕获它们,很多蜥蜴母亲在此时成为天敌的美餐。
  在经历巨大的痛苦和劫难之后,蜥蜴母亲终于苦尽甘来,在沙漠中产下自己的幼仔,而小蜥蜴因为身形庞大,它们在出生后马上就可以离开母亲,具备逃避天敌、独立生存的能力。
  从澳大利亚蜥蜴的繁衍群体来看,蜥蜴母亲被天敌捕食的概率达到了三分之一,但是新生蜥蜴的成活率却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这创造了动物繁衍成活率的世界之最。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繁殖策略。有些动物繁衍的成本很低,她们往往只要产下大量的卵或后代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发育不完全或哺育期过长,这些卵或后代中的大部分个体往往在长大成年之前就会夭亡或被天敌捕食,这是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
  而这些蜥蜴母亲,在繁殖中虽然投入了高昂的代价,但她们最终换取了极高的后代成活率,使这一物种在沙漠中一直生生不息。
  澳大利亚蜥蜴的繁衍过程,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付出和回报永远都是成正比的。收获丰厚成果的前提,必须是巨大成本的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7:26 | 查看全部
当新的突破与发明提出,既定的知识被挑战与质疑时,肯定会出现飞短流长的妒忌现象。日本人说得直接:“站着的钉子就得挨锤子打。”
  达尔文在1838年发展出“物竞天择”说。他深信自己的进化论,但也相当清楚物种的嬗变理论与想推翻政府的激进民主分子,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一经发表恐将引发社会动乱。因此他从容不迫地仔细研究,直到发现足够证据。
  即使是最有才华的领导人,也要有人追随,才能实践其想法。如果我们带着自己的愿望跑得太快,把其他人远远拋在后面的话,那我们一切的努力将白费。
  教练法则:你要走在前面多少才适合,并不容易计算,而且会因状况不同而有差异。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随者展示你的谅解与同情;公司领导人则只需稍微走在前头一点就行了,他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公司业务。
  那些想揭示未来的人,几乎都犯了跑到最前面的错误,稍微克制一下,别冲得太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7:34 | 查看全部
不知从何时起,随着气候的变化,食物的减少,在这个宁静的世界里,鱼类的生存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了,最后,大鱼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小鱼。
  在数以千百计的小鱼类中,有一种生性善良,体型瘦小名叫弹涂鱼的小鱼,面临着灭种的危机。可是,亿万年后,在海域的浅滩处,科学家却发现了数以亿计的弹涂鱼的身影。它们在浅滩上挖洞,将洞口一直延伸到水线以下,平时,生活在小洞中,遇有饥饿时,它们就登上陆地,在浅滩上茂密的植物中寻找可口的食物。
  跟其他的鱼类一样,弹涂鱼也有鳃,是一种真正的大海里的鱼。可是,是什么使它们改进了在大海里的生活方式,可以长时间地居住在陆地,并最终成为一种两栖动物呢?原来,每次登陆前,弹涂鱼的口中都含了一口水。它们利用这口水,在陆地上换氧,找食物时,那口水流出鱼鳃,它们会迅速地回到有水的洞穴,再含足一口水,并重新登陆。
  就凭着这口水,弹涂鱼们竟完成了一个濒临灭种的鱼类的生存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7:45 | 查看全部
参加摩根斯坦利的最后一轮面试时,一位分析员面无表情地与我握手寒暄后,他不动声色地发问了:“如果你找到一份工作,薪水有两种支付方式,一年12000美元,一次性全部给你;同样一年12000美元,按月支付,每月1000美元。你会怎么选择?"
  我心里“嘭”地一跳,这人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我搬出课本里的名词:“这取决于现在的实际利率。如果实际利率是正数,我选择第一种;如果是负数,我选择第二种;如果是零,两者一样。同时,我还会考虑机会成本,即便实际利率是负数,假如有好的投资机会能带来更多的回报,我还是会选择第一种。”说完这一长串的答案,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回答这类问题时,相对于答案本身,思考的过程更被看重。
  “一般人都说选择第一种,你还不错,考虑得很周全。”淡淡的一句点评后,他并没有就此罢休,“那实际利率又是什么呢?"
  “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幸好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还没有完全荒废,我庆幸。
  “现在的联储基金利率是多少?通货膨胀率在什么水平?"
  这一次,我真的被问住了!准备面试时,我就告诉自己要秉承一个原则,不懂的千万不能装懂,不知道的更不能胡编乱造。于是,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对不起,我不知道,不过如果需要,我回去查清楚后,马上打电话告诉你。”
  那位分析员不依不饶又提出一个通常只有咨询公司才会问的智力测验:“9个硬币,有一个重量和其他的不一样,你用两只手,最多几次可以找出这枚特殊的硬币?"
  “三次。”我不服输地飞快回答。“还是9枚硬币,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两次就可以找出这枚特殊的硬币,这个条件应该怎么修改?”“告诉我这枚特殊的硬币比其他的硬币重还是轻。”当我再一次以飞快的速度给出了正确答案,他终于低声说了句“Good”。
  据说在我的评定书上,他填写的意见是:不惜代价,一定要雇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8:04 | 查看全部
木拉在去城里的路上遇到一个双眉紧锁的男人。“怎么了?”他问。
  那人举起一个破破烂烂的包,抱怨道:“在这个辽阔的世界上,我所拥有的东西连这个破烂肮脏的袋子都装不满。”
  “太糟糕了。”木拉说着突然从那人手里抢过包,沿着路跑了。
  那人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儿东西,不由得大放悲声,样子比以前更可怜了,他一边哭一边继续向前走去。与此同时,木拉飞快地跑过前面的转弯处,把那个男人的袋子放在他必经之路的正中间。
  当那人看见自己的袋子放在前面的路上时,开心地大笑起来,一边笑还一边欢快地叫道:“我的袋子!我还以为我失去你了呢!”
  躲在路边灌木丛中的木拉看到这一切,吃吃地笑了:“唔,这也是让别人高兴的一个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8:13 | 查看全部
昆虫王国要举行一次长跑比赛,蟋蟀、蚂蚁和蜗牛家族都选派了各自的代表。观众们对蟋蟀最为看重,它既能跑又能跳,肯定拿冠军。其次看好蚂蚁,认为蚂蚁获得亚军没问题。说到蜗牛,大家都忍不住笑了,但为了不伤蜗牛的自尊心,都安慰它说:“贵在参与,你能参赛,精神可嘉!”
  比赛开始了。一只黑色和一只金黄色的蟋蟀遥遥领先,几只蚂蚁紧随其后,那只蜗牛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眼看快到终点了,两只蟋蟀为争夺冠军,突然相互挤撞起来,继而就咬在一起,因严重犯规,它们被裁判罚出赛场。
  “蚂蚁,加油!蚂蚁,加油!”观众们对好斗的蟋蟀感到很失望,就把希望寄托在几只蚂蚁身上。
  可是,在奔跑途中,几只蚂蚁不约而同地看到一粒大米,便纷纷围上去争夺起来,乱成一团……最终,一步一步坚持的蜗牛获得这次长跑比赛的冠军。
  看来,为利益之争,是新的失败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29:20 | 查看全部
一次,一支探险队在考察溶洞时5人被困洞中。他们尝试了各种逃生的方法,都失败了。洞外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估计需十余日方能打通。而此时他们的干粮、水都已用尽,无法维持到救援成功的时刻。
  饥饿、恐惧、绝望……就像这洞中的黑暗团团包围了他们。他们将身边能吃的东西,如皮带、皮鞋、衣料,甚至洞中的土等都弄来吃了。再也没有其他可吃的东西,他们只好偎依在一起,相互安慰着。死亡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队长詹尼福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年轻、能干、活泼,大学毕业后来到探险队,被大伙推选为队长。
  大伙奄奄一息,如果救援不及时,5人将面临死亡。面对这种无奈局面,詹尼福左思右想,终于做出了一个痛苦决定:与其大伙同归于尽,不如牺牲自己,维持他们的生命。此刻他想得最多的是帕娅,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们相爱已多年,如果他死去,帕娅将悲痛欲绝。然而,他除了牺牲自己救队友已别无选择。
  当詹尼福准备把这个决定说出来时,他忽然有一个想法,想考验一下4位队友,看谁能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
  于是他对队友们说:“我们必须牺牲一人用他的血肉来维持其他队友的生命,不然……你们……谁愿意牺牲自己,奉献出躯体?你们谁愿意……”
  他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死一般寂静。他打亮了火机,看到的是队友们一张张恐惧的脸。
  明天,詹尼福决定自杀,自己的血肉能供队友将生命维持到后天或更长时间,等救援队的到来。詹尼福为自己高尚的决定感到振奋。
  这一夜,他睡得很香,梦中帕娅给他端来了牛奶、面包。睁开眼,他第一个看到的是帕娅,仿佛是在医院里,一位医生后面站着两名年轻的护士。
  “詹尼福,亲爱的。可吓死我了,你总算活过来了。”帕娅激动地吻着詹尼福。
  原来,就在詹尼福决定自杀后睡着的那一夜———被困陷的第九天夜晚,救援队调集大量人力才打通了洞,但只有詹尼福活了下来。
  其他4人因怕被队友们吃掉,手持石头做自卫状,在极度惊恐中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