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5:27 | 查看全部
一生只有七天
时间:2014-10-06 作者:未详 点击:11251次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7天,我们的一生其实也只有7天。
  
  第一天,光来了,你看到了世界。
  
  你看到天空,看到那些储满泪水的云:你看到鸟,看到它们色彩斑斓的翅膀:你看到早晨,看到那些忙碌的人群:你看到花朵,看到搬运花香的蝴蝶和蜜蜂;你看到水,看到与水相依为命的鱼;你看到月亮,看到月亮里那棵忧伤的树;你看到星星,看到星星下面随风飘荡的萤火虫……
  
  光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面前。光来了,你的希望正在破土发芽。
  
  第二天,你要知识。

  因为你要解释自己看到的一切:为什么地上会长出青草和各种各样的花?为什么树上会有果实,叶子为什么会落?为什么人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月亮会阴晴圆缺,变幻无常?
  
  你学习。你有了信仰。
  
  学校是你的天堂,一个太阳不落的地方,那里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挂满了五千年的故事。
  
  第三天,你要工作。

  你的肩膀要扛起生活。你要用劳作创造价值。用双手堆积自己的财富。你用自己挣来的第一份工资给妈妈买了一条围巾,给父亲买了两瓶好酒。你第一次陪父亲喝酒,聊你工作的第一天,新鲜、兴奋、激情澎湃。
  
  因为工作,你与这个世界更近了。每一个早晨都那样清新,每一个黄昏都那样灿烂,在劳作中,你呼吸到了最新鲜的氧气。
  
  第四天,爱情来了。

  一生中你别想绕着它走,你躲不掉它。不论是在幸福的沙滩还是苦难的泥沼,爱情总会尾随而至。你哭泣,它会递给你手帕,你欢笑,它会为你谱成乐曲。
  
  爱情有时候难以琢磨,有时候又像一张娃娃的脸:单纯、洁净。
  
  第五天,你组建了家庭。

  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有了责任,你的生命不再是你自己的。其实从你降生的时候起,你就已经没有权利不珍惜你的生命了。
  
  父母给予生命,夫妻相依为命,而孩子,是在延续我们的生命。
  
  第六天,回忆来了。

  你从舞台上退到幕后,像那颗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的门牙。(www.rensheng5.com)其实一个人经历得越多,老的时候就越觉得幸福。年轻时靠希望活着,老的时候,就要不停地去啃回忆的奶酪了。
  
  人生是个很大的篮子,我们要不停地往里面放一些回忆。篮子越满,越证明你生命的丰盈。在你老的时候,不论那些回忆是快乐还是忧伤,它们都是幸福的。那些经历过的人生啊,只要随便扯下一块,都够你回味很久,伴着一把折扇,一壶淡茶,在藤椅上慢慢地消磨着一个下午。
  
  第七天,你要休息了。

  生命的最后,你把自己也装进了篮子,作为幸福的一分子,留给别人做个念想儿。
  
  死亡不过是挪了一个窝而已,从这头到那头,然后,重新开始,诞生,接着死亡。躯体去了,灵魂仍在,依附在一朵花或者一枚落叶上面,依附在一片云或者一声鸟啼里。生命是共享的,其实整个世界只有一个生命,我们都是它的细胞。
  
  一生只有7天。
  看似漫长的人生其实很短,它正好是一个礼拜的过程,爱我们的人,已经用祈祷铺好了你要经过的每一条路。
  
  那么,揣好我们的爱,上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5:40 | 查看全部
给人一朵花,胜过给人一把刀
时间:2014-10-07 作者:未详 点击:836次

  1。别把幸福想得太遥远,有时,它只是一低头的距离。低头,你看见亲人的笑脸、朋友的笑脸,你看见一朵花开了,一棵草绿了;别把幸福想得太复杂,有时,它只是一杯暖茶的相伴,一顿饭菜的守望,一句问候的抵达。这些,你都能轻易做到。
  
  2。过多地嫉恨别人,将会丢失你自己。与其花大量时间去关注你的“敌人”,去寻他(她)的破绽好攻击他(她),不如转过身来关注你自己。努力一下,再努力一下,你或许比他(她)更优秀。想想吧,一生中,你若总在嫉恨别人,糊里糊涂地就把这人生过完了,你的人生,活得将是多么憋屈!
  
  3。永远别嫌弃老年人的愚笨,别埋怨老年人的絮叨,别嘲笑老年人的迟缓与衰老。如果可能,尽量弯下腰,倾听他们,尽量宽容地送上你的微笑和鼓励。因为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们,而这一天就在不远处。
  
  4。别抱怨对孩子的付出,无论时间与精力,无论物质与精神。人生是一个轮回,你的父母当初也是这样对你付出的。只是我们从来做不到,像爱孩子一样爱父母。
  
  5。这个世界,所谓的公平都是相对的。一味慨叹命运的不公,只能加重自己的创伤。我们还是把正遭受的厄运与坎坷,当做是上帝的考验吧,正视它,努力克服它。或许,努力了未必能改变什么,但不努力肯定改变不了什么。
  
  6。尽量挤一点时间看看书、听听音乐吧。文字与音乐的世界,最是纯洁,它可以安抚我们走累的心,让我们的灵魂,找到停泊的地方。
  
  7。别指望所有人都能懂你,有几个不喜欢你的人,那很正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做了萝卜,就做不成白菜。反之亦然;别指望别人成为你,再好的友谊,也要保持距离,走得太近了,难免发现瑕疵。给别人空间和自由,也是给你自己留着余地;别把你的喜好强加给他人,你喜欢吃梨子,别人未必喜欢。而别人喜欢吃樱桃,也未必合你的口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根本不好一比高下。最明智的做法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你自己。
  
  8。可以失望,但不可以绝望。失望之后,我们还可以重拾希望;而绝望之后,只有坠落。
  
  9。常怀一颗怜悯的心,在能帮人的时候,尽量地帮一把吧。这世上,帮人就是帮己,因为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说不定哪天,就转到你了。如果实在能力有限,帮不了,我们也要做到不去伤害别人,不伤害,就是善。
  
  10。容貌是父母给予的,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接受它,无论美丑。千万别对别人的容貌指手画脚,因为你也并非长得无可挑剔。这世上,所谓的十全十美根本不存在。
  
  11。给人一朵花,胜过给人一把刀。有时,事实的真相很残忍,你忍心再用刀子在上面划拉吗?还是递过一朵花去,艳艳复盈盈,给人最切实的抚慰。记住:让人心怀希望与美好地活着,可以抵挡一切灰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5:50 | 查看全部
“生活”的真义是
时间:2014-10-07 作者:未详 点击:689次

“生活”的真义是—
  
  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生活安静时,要接受它。
  
  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生活忧伤时,要克服它。
  
  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生活迷蒙时,要揭开它。
  
  生活活跃时,要把握它。生活美好时,要歌颂它。
  
  生活遇挫折时,要奋起它。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
  
  生活思考时,要完成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6:00 | 查看全部
人生三间
时间:2014-10-07 作者:未详 点击:552次

  在人间的生活当中,“三间”是最重要的。“三间”如果处理得好,幸福安乐;处理不好,烦恼无边。
  
  第一是时间。守时的人生非常重要,对于约定的时间要遵守,所以有“限时专送”“限时完成”“限时履约”。人生一世,有一定的时间,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人生几何?怎能不重视时间呢?
  
  第二是空间。空间对人生非常重要,从小我们就知道要争取一个座位、争取一个床铺,总希望能有多一点的“空间”。及至进入社会,争土地、争房屋,也是希望自己多拥有一些“空间”。多少人为了争“空间”而闹上法庭;路边经常可见一些交通事故的现场,有人在争执,也是为了“空间”在计较。甚至国与国之间,为了领土空间而战争,死伤无数。虽然是宇宙宽广,夜眠不过八尺,但是谁愿意放弃“空间”呢?
  
  第三是人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我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助相成,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
  
  人我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有一方不能体谅另一方,则人我之间必然会发生问题。相爱的夫妻闹婚变,就是不善于处理“人间”;多年的朋友反目成仇,(www.rensheng5.com)他们的“人间”必然有了问题。所以,人我之间如果不能恰如其分,不能合乎情理,就会产生烦恼。
  
  其实,每一个人都只是世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还有一个“你”,你以外还有一个“他”,你我他之外,还有周遭接触的各种人等,所以人与人之间,是一个多么难处理的问题啊!
  
  人生“三间”,对于时间的流转,除了自己遵守时间以外,由不得我来掌控。至于空间的运用,各有各的据点,每一寸空间都有它的主人,我们不能不以合法来拥有。只有人我之间,端视我的智慧、本领、福德因缘;我应该把多少给予人间,才能和谐人间?如果我能圆融人我之间,人间就会回报我以安乐。
  
  所以,人生“三间”,我应该如何游走呢?就看吾人的智慧与修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6:15 | 查看全部
认识真相
时间:2014-10-07 作者:未详 点击:662次

  最近,加拿大的一位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推出了一个鸟类智慧排行榜,乌鸦竟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乌鸦的脑容量与身体相比非常大,与黑猩猩的比例差不多。
  
  为了证明这一点,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乌鸦养在笼子里,里面放一个带环的小铁桶窄口瓶,装有好吃的食物,瓶口只留下一根直铁丝。为了吃到桶里的食物,乌鸦会灵巧地把瓶口的铁丝用嘴叼出来,然后利用地板作支撑,用脚把铁丝弯成钩状,再用嘴叼着铁丝伸进瓶子里,用小铁丝前端的钩子钩住小铁桶上的圆环,把装有食物的小铁桶吊出瓶口,尽情享用。
  
  乌鸦,这个平时看了就让人恶心的家伙,想不到竟是一个“聪明”的主儿。

  当我读完这些有关乌鸦的介绍后,似乎听懂了它对人类发出的忠告:以貌取人,是会让你看走眼的。
  
  如果一个人懂得了如何去认识一只乌鸦,我想也就懂得了如何去认识一个人,如何去认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8:30 | 查看全部
“借”的奥妙
时间:2014-09-15 作者:未详 点击:650次

  大学毕业前夕,教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考题有甲、乙、丙、丁4个人,他们都身无分文,可甲欠着乙100元,乙欠着丙100元,丙欠着丁100元,而丁又欠着甲100元,也就是说,这4个人每一个人都欠着别人100元钱,同时他们又是拥有100元的债主,怎样才能用一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使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互不欠钱呢?
  
  同学们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
  
  “当然,靠他们自身是无法解决这一矛盾的,因为他们都身无分文,他们不可能拿出100元来还给别人。”教授提醒我们。
  
  他们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你们只知道把眼光盯住矛盾的本身,而不懂得把眼光引向矛盾的外面。”教授说,“很显然,那4个人组成的矛盾体,不是整个世界,4个人之外还有更多的人,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4人中没有谁身上有100元,但4人之外有很多人身上有100元,只要甲暂时向外人借100元,那么甲就可以用这100元还乙,乙再用到手的100元还丙,丙用100元还丁,丁用100元还甲,就这样,那100元又重新回到了甲手里,然后甲把这借来的100元还给那个外人。于是,4个人每个人都还清了债务,也都得到了别人欠自己的钱。”
  
  我们恍然大悟,在人际交往中“借”所带来的奥妙。
  
  “同学们,你们就要走上社会了,社会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你们无法用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时,要学会眼光向外,去借助别人的力量,去赢得别人的帮助。‘借’是越过人生挫折、坎坷、沟壑最有效的桥梁。”教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8:41 | 查看全部
感悟好生活
时间:2014-09-15 作者:未详 点击:509次

  为了好生活,他12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国外上学。从此他开始受苦,想家。可就是从那一年,全家人为了他的好生活,开始节衣缩食,比其他人家过得都要节省清贫。家人每年把所有的积蓄都寄给了他。那个数字在当时是惊人的,但在国外的他,日子依然过得紧紧巴巴。
  
  好在艰苦的生活,使他早早地懂了事。他同样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说出来不信,每天三顿饭,他常常只吃两顿。有时甚至只吃一顿。别人吃饭时,他常借故去图书馆或说身体不舒服溜开。为此,他小小年纪就得了胃病和低血压。即便这样,他每天放学后,总要满街去打工,送报纸,接小孩,剪草坪……干这一切时,他想着的是父母的话:今天的劳累是为了明天的好生活。
  
  上大学时,他有一半的消费是自己打工挣来的。他给人擦车,做家教,给一些无事可干的中年妇女讲中国皇帝是怎么回事。在人家的笑声中,他计算着这两个小时能挣多少钱,值还是不值,更担心人家说他是瞎编,再没有了下次。总之他总是惴惴不安的。他也给人家买菜,送牛奶。这时他更为明确的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天好生活应该付的代价。
  
  大学毕业,他没直接去做事,为了好生活,他咬牙报考了研究生。4年中,他同样是靠打工生活。他从国内倒些布料和工艺品在国外出售。他相信好生活总会到来,只要苦苦熬着,总有那么一天。
  
  “好生活”,成了他的唯一的信念,他走在路上都想,砖头瓦块也有翻身的时候!
  
  一晃就是16年,母亲去世那年,家里人没有告诉他。那会儿他正在考研,怕误了他的前程。误了前程,也就是误了他的好生活。
  
  好生活对一个人真是太重要了。人生在世,忙忙碌碌,谁又不是在奔好日子好生活呢?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在异乡的岁月已经过去了25年。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然而他发现,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才算是刚刚上路,要奔好生活的路依然很长,依然没有尽头,永远没有尽头。
  
  好在他很努力,也很拼命。又是一个10年,他该有的,差不多都已经有了,大房子,好车子,还有在异国同行里的地位,但他没有感到这就是好生活,也没有实现了好生活的那种兴奋。说实话,这在异国他乡还是算很普通的。人群里有的是比他强的。要这么去比,他只有感到悲哀。
  
  直到他过了50岁,他才有了异国人公认的那种所谓的好生活。确切地说,好生活是一种以物质和金钱衡量出的尺度,是里外高人一等的那个架式。
  
  你的物质,你的金钱到了这个尺度时,你的生活才能被视为是好生活。就像法庭上宣判一个罪犯有罪无罪,罪大罪小一样,得有凭据,不能空口无凭。而你对好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这个没人管。谁也不知道你是苦是甜,是不是真正的好生活。
  
  他奔了一生,终于被尘世的条条框框宣布,他有了好生活。好生活的标准原来是别人说的,而自己感觉到的日子怎么样,根本没人理会,似乎也并不重要。
  
  他奔了一生,是为好生活。当“好生活”来临的时候,他才真正地懂得,自己失去了多少。好生活里,又有多少是不值当的,甚至是心酸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8:50 | 查看全部
开启心灵的后窗
时间:2014-09-15 作者:未详 点击:890次

  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当上班主任,常常为开导学生的事烦恼。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学生就是不听。我无计可施,有些烦躁,在家里生闲气。
  
  时值夏日,热浪逼人,我打开窗户,想透透气,可还是闷热。

  这时,母亲走过来,随手打开后窗,说:“要想让风进来,还得开后窗,前后对流,吸风,就凉快多了。”风果然大起来,清风从前窗溜进来,又窜出后窗。
  
  风如果进来,没有出路,终成死风。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的话:开启自己的后窗,才能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
  
  后来,找学生谈心,我常敞开心扉,诉说自己人生的往事与困惑,放低身份,心不设防。学生不再有抵触情绪,很乐意道出心中的苦水,互相交流。
  
  而恋爱时,我主动打开心灵的后窗,她的前窗也随之开启。

  对待朋友或同事:我也以诚相待,以心交心,相处融洽和谐。

  原来,开启心灵的后窗,与别人形成对流,风速才会加快,心与心的距离才会缩短,甚至为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8:59 | 查看全部
压力效应的两则人生感悟故事
时间:2014-09-15 作者:未详 点击:2849次

故事一:

  一艘大型货船突然遇到可怕的风暴。老船长果断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船舱,往里面灌水。

  “船长是不是疯了,往里面灌水只会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水手嘟嚷。但看到船长严厉的脸色,还是照做了。
  
  随着船一寸一寸下沉,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万吨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负重时,是最安全的,空船才是最危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2:29:12 | 查看全部
故事二:
  
  在某山区的著名景点,有一段路被称为“鬼谷”。路窄坡陡,两边是万丈深渊。每到此地,导游都要叫游客们适当背点或扛点东西,游客不理解。

  导游解释道:“这里发生过的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都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却从来没有人出事。负重前行,反而会更安全。”
  
感悟总结:

  这就是“压力效应”。

  那些胸怀大志,又身背沉甸甸责任感的人,才能从风雨中坚定地走过“鬼谷”。

  而那些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