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1:59 | 查看全部
别去打探他人的秘密
时间:2014-04-03 作者:未详 点击:1277次

  很久之前,看过一篇小说:

  一对夫妇,结婚数年。妻子一直为一件事烦恼——丈夫的书桌上,有一只紧锁着的抽屉。

  妻子想知道那抽屉中有什么秘密,于是千方百计对丈夫暗示,后来由暗示到明示,直接命令丈夫,要他打开来给她看。丈夫就是不肯打开。于是妻子就发挥了女性的想象力,丰富之极,设想那抽屉中究竟是什么……
  
  那个故事的结局如何,我记不清了,但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篇小说其实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寓言,它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人都有秘密。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之间,也互相都有不想被对方知道的秘密。
  
  千方百计想去把别人的秘密挖掘出来,不但是最愚蠢的行为,而且是极可怕的行为,越是想去挖掘关系亲密的人的秘密,就越是愚蠢而可怕。
  
  不但人人都有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而且人人也都有权保留自己的秘密。

  而事实上,人人都有能力保守自己想保守的秘密,再严酷的“逼供”,再精密的调查,都无济于事。
  
  如果他不主动向你坦承,那么,你就别去打探他人的秘密,不管这个人是你的什么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2:11 | 查看全部
摆摆样子不是投入
时间:2014-04-04 作者:未详 点击:386次

  你买了书翻了翻就再也没看;
  
  下载的参考资料只是摆摆样子;
  
  去图书馆玩会儿手机发发呆回家假装自己学习了。
  
  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收集整理翻一翻就等于学习了,这和投入去做完全是两码事。
  
  不要总抱怨自己花了时间为什么没效果,认真想想自己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在这件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2:22 | 查看全部
有的信息不必回
时间:2014-04-04 作者:未详 点击:741次

  跟朋友一起喝茶。有短信来,朋友看了一下手机就摁掉了,没有回复。过了一会儿,又有QQ声响起,他又摁了。

  我怕是因我在场他不好意思,于是让他有事就赶紧处理一下。不料他一笑,说:“有的信息,我从来不回复。”
  
  朋友是出版界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师,在待人接物方面一向有不错的口碑。他这么一解释,我感到不解。
  
  见我纳闷,他说:“有的短信,是不能回的,这样做,既是尊重对方,又是尊重自己。”真是愈说我愈糊涂了——本来是失礼的一件事,怎么会是对双方的尊重呢?
  
  是的。有的人,来的短信也好,QQ留言也好,基本没什么正事。你若是回了,对方就会有第二条来;再回了,就会有第三条来。如此一来二去,你什么也干不了了,就会陷入到一种无聊的对话之中。一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就这样浪费掉了。
  
  我说:“就算聊起来,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啊,至少你可以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
  
  朋友看了我一眼,笑了:“恰恰相反,这样做,你很快就会在对方那里臭掉。”
  
  这是怎么回事?
  
  朋友解释说:“因为之前你给对方惯下了毛病。对方有信息来,就算没什么大事,你也马上回过去,每次皆如此,他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来的信息,你是必然回的。倘若有一次不回,或者有几次没及时回,他就会认为你高傲了,瞧不起他,甚至上升到人品的高度,说你做人有问题。所以,从一开始交往,我就采取不一定回复或不及时回复的方式。”
  
  效果如何?
  
  朋友说:“有几次,我碰到那些我曾‘怠慢’过的人,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哪料,他们笑盈盈地说:‘老师,没事,能理解你,不回复,知道你很忙呢!’”
  
  你看,世界多奇妙,你不回复对方,却可以赢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2:37 | 查看全部
这世上最美的10件事
时间:2014-06-12 作者:未详 点击:918次

  据说这世界上最美的10件事是:

  初吻;

  看日出;

  与很在乎的那个人牵手;

  躺在床上听屋外的雨声;

  每次看到那个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

  深夜不眠与室友聊天;

  一个信任的眼神;

  睡觉的时候,太阳照在身上;

  一觉醒来发现还可以睡上几小时;

  冬天里暖和的被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2:46 | 查看全部
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时间:2014-06-12 作者:未详 点击:1741次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接受爱的人离开,

  接受亲的人离世,

  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喜欢自己,

  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一起……

  以及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

  无论活多大,在每一次“接受”面前,我依旧像个只会号哭的孩子……

  区别是,长大的自己会对自己说:“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2:58 | 查看全部
犯错误时,不要只知道踢椅子
时间:2014-06-12 作者:未详 点击:838次

  一天,我正在学步的小女儿达娜想将一把小椅子搬到厨房里去,因为她想站在上面去拿冰箱里的东西。一看到这种情形,我急忙冲过去想扶住她,但还是迟了一步,在我还没来得及奔过去的时候,她已经从椅子上结结实实地摔了下来。就在我扶起小女儿想要看她摔伤了没有时,只见她用自己尚没站稳的小脚,朝那把椅子狠狠地踢了一脚,嘴里还十分生气地骂道:“就是你这个坏家伙,害得我摔倒了!”
  
  如果你留心一下幼儿的生活,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形。对小孩子而言,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极其自然的,他们喜欢责怪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或者毫不相干的人物,以此在心理上减轻自己跌倒的痛苦。孩子的这种表现,实属正常。但是,如果这种反应模式和习惯一直持续到成年,那可就麻烦了。
  
  自古以来,人们就普遍存在着一种诿过于人的不良倾向。亚当偷吃了禁果,最后却把过错全都推诿于夏娃——就是那个妇人引诱了我,我才吃的!
  
  一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生活在世上,难免要面对生命中的许多责任,当你长大以后,你绝对不可以在受难或跌倒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去踢椅子出气。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喜欢诿过于人呢?仔细想一下,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责怪别人肯定比自己担负责任要容易得多。你回想一下,你是否习惯于责怪父母、师长、老板、丈夫、妻子或儿女?我们甚至喜欢责怪祖先、政府以及整个社会,责怪自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
  
  对于那些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当然都是一些外部环境的理由——来解脱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或不幸,比如,他们的童年极为穷困、父母过于贫苦或过于富有、教导方式过于严格或过于松懈、没有受过教育或健康情况恶劣等等,他们都会以此作为责备父母的理由。
  
  我认识一名年轻的女子,她常常抱怨自己的母亲影响了她的一生。原来,在这个女孩还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守寡的母亲无奈之下只好外出工作,以维持生活并养育年幼的女儿。由于这位母亲既能干又肯努力,后来成为一位极有成就的女实业家。她细心照顾女儿,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女儿一直以来把母亲的成功视为自己最大的障碍!这个可怜的女孩宣称:自己的童年被彻底毁了!因为她随时都处在一种“与母亲竞争”的生活状况里。她的母亲迷惑不解地说道:“我太不了解这个孩子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为的就是想给她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将来让她能够得到比我更好的机会,可是实际上,我只是给她增添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个女孩的想法实在是很奇怪,她对母亲辛苦为她创造的优越条件并不以为然,反而视作一种沉重的压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比起乔治·华盛顿的童年,她应该幸福多了。乔治·华盛顿虽然没有高贵的出身或功绩显赫的父母,然而他一样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亚伯拉罕·林肯幼年时家境贫寒,物质条件匮乏,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靠辛勤的劳动获得,但是这些都没有对他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林肯也从没去责怪任何人。他曾说过:“我对美国人民、基督教世界、历史以及上帝的最后的审判,均负有责任。”可以说这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宣言,除非我们也能在其他人面前以同样的勇气承担下自己的责任,否则我们就还不算成熟。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在面对责任的时候,一般都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最简单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逃避责任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位心理医生,然后躺到他的诊疗椅上,花一整天时间谈论我们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及我们为什么会变成目前这个模样。这是极奢侈的一种现代享受。
  
  假如有人告诉你,你的一切麻烦都来自于幼年时期所受到的不正常待遇,比如占有欲超强的母亲或过度专制的父亲。假如这种说法听起来能让你觉得舒服,并且价钱又不是太贵的话,我倒不反对你一辈子就这么依靠心理医生的支持。
  
  威廉·戈夫曼医师曾写过一篇题为《幼儿精神病学》的极精彩的论文,文中提到目前日益增多的“心理密医”是如何把大家宠坏的。戈夫曼医师指出,许多向心理医生求助的人通常喜欢“为自己的弱点及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行为找到一个心理学上的借口”,这样他们就似乎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安慰。当心理学一直为那些不能面对成人世界的人寻找托词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继续把他们的诸多困难归咎于外在的各种因素。
  
  早些时期,星相学一直是人们热衷的对象。16世纪时,人们就常用“我的生辰八字不好”或“我没有一颗幸运星护佑”等借口来逃避生活中的诸多困难或不幸。但是,莎士比亚在《恺撒大帝》一剧中,却让罗马名将恺撒说出了如下一段话:
  
  “亲爱的布鲁塔斯,过错并非是由于我们所属的星辰,而是我们有一种认命的习惯。”
  
  假如你相信《圣经》中对耶稣事迹的描述,你便会明白耶稣最引人注意的品质之一,便是他择善固执、毫不妥协的性格。当有人找他帮忙或治病的时候,他不会浪费时间去细查对方的潜意识,或者找出何人该对此人目前的困境负责任,而是说:“拿起你的被褥回家去吧!不要再犯罪,你的罪已被赦免……”
  
  耶稣的态度很显然是在表示: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生活改造得更美好,而不是整日沉溺在自怜的深渊里。
  
  对于那些希望自己具有成熟人格魅力的人来说,他们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像三岁小孩一样,犯错误时只知道踢椅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3:08 | 查看全部
多余的人
时间:2014-06-12 作者:未详 点击:693次

  迈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他的助理叫科尔。

  一天,迈克看了一本书,很受启发,便送给科尔也学习一下。

  过了几天,科尔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给迈克看。

  迈克发现他的笔记里摘抄的都是自己之前标注的内容,便问道:“你也喜欢这些观点吗?”

  科尔回答:“是啊,这些观点很新颖。”迈克点点头,没再说话。
  
  不久,迈克草拟了一份计划书,让科尔提提意见。

  很快,科尔就将计划书送了回来。

  迈克打开一看,里面没有写任何修改意见,只是将草稿改成了正式公文。

  迈克说:“你为什么总是附和我的观点?”

  科尔红着脸说:“我参加过一个培训班,老师曾教给我一个秘诀,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顺着上司的话说肯定没错……”

  迈克摇了摇头,说:“很多年前,我在一家工厂的车间打扫卫生。那时,我每天跟在师傅后面,他去哪儿扫,我就跟着去哪儿。结果有一天,主管到车间巡视,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说,如果你不能发现别人忽略的角落,只是重复别人扫过的地方,那你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第二天,我就被辞退了。所以,今天我也想告诉你几句话:在一家公司,如果两个人的意见总是一致,那另外一个人便是多余的。抱歉,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3:18 | 查看全部
口下留情
时间:2014-06-13 作者:未详 点击:287次

  人的一生要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炼口德,就是修炼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
  
  说话有原则:不知而说,是不聪明;知而不说,是不忠实。君子言简而实,小人言杂而虚。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刀剑。语言切勿刺人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
  
  言不可轻说,若说话更改,不如不说;言不可轻诺,若应诺更改,不如不诺。所以一言半诺,俱宜谨慎为要。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无用。口舌祸之门,灭身之斧也。
  
  面责人之短,人虽不悦,未必深恨。背地言其短,令人不悦,怀恨甚深。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易招怨;不当说而说,是瞎说,瞎说易惹祸。对失意者,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风生水起好运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3:27 | 查看全部
小刺
时间:2014-06-13 作者:未详 点击:250次

  吃鱼的时候,小刺要比大刺麻烦,因为大刺很容易发现,小刺则必须费点儿神才能清除。做人,小毛病要比大毛病难以改正,因为大的差错,很容易见到,小缺点却必须格外留意才会发现。
  
  虽然有小刺的鱼,大部分肉质细腻鲜美,但是许多人就因为怕小刺而不愿意吃那种鱼。
  
  虽然脾气怪异、不拘小节的人常有特殊的才华,但是许多老板就因为讨厌他们的小毛病而不愿录用那些人。
  
  为了让自己在未来有更多机会,拔掉我们身上的小刺,是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3:37 | 查看全部
什么叫成功?
时间:2014-06-14 作者:未详 点击:598次

  什么叫成功?
  
  有人说只要在某一行坐到第一把交椅,就是成功。又有人认为,在三十五岁之前功成名就,就是成功。或者,只要赚得比所有亲友都多,就是成功。
  
  大都会的人神经也太紧张了,这样就叫成功?这不过是疯狂追逐名利罢了。
  
  据说还有人认为配偶事业有成,子女个个念大学,女儿嫁给好人家,也是成功。这更不合理,强家人所难,叫作成功?
  
  真奇怪,做人,为什么一定要成功?
  
  幸亏专家的结论是,想做的事都做到了,便是成功,成功也是快乐地做自己。(www.rensheng5.com)
  
  身体健康、胃口好、睡得甜、收入稳定,又有志同道合的伴侣,便是一个开心快活人,成功与之何尤哉。
  
  最佩服替小孩取名健乐的父母,真的,只要健康快乐,不用做国栋、家梁,何用振华、震宇。自信不够,才会不断向旁人证明自己有多行。
  
  自在自由,松弛神经,不要被世俗牵着鼻子走,才叫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