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1 19:47:46
|
查看全部
京十一学校王逅逅
在我所在的美国的学校中,参加数学竞赛的人基本上都是亚洲人。难道所有的亚洲人都喜欢数学吗?我觉得是不都喜欢数学,但从小都被逼着学数学。这不是美国的文化。美国人是非常注重个性和差异的。
“名校崇拜”的思想在整个美国来说并不被很多人所接受。我的一个好朋友贾斯汀,他在CentralAcademy上高二,以后打算当高中老师。我有点不解,高中老师?高中老师挣几个钱啊!最要命的是他想在爱荷华当高中老师,也就是在这个小城里过一辈子!
“你为什么想当老师呢?”我问。“因为我喜欢当老师!”他开心地说,“我就是喜欢教别人东西。”
他现在已经开始在Central实习了。Central有一个专门给想当老师的高中生的培训项目—你可以选择简单的课去任教。很多人肯定想:这人肯定不聪明,SAT、ACT肯定考得特差,不然怎么一点追求都没有。但是,贾斯汀是我见过的最有社交能力也是最聪明的人之一。
有一次我问他的SAT成绩,他正在电脑上看日本漫画。
“SAT?那破考试。”贾斯汀看都没看我,“我跟你说,那种考试简单得要死。”“你多少分啊?”“2350。”贾斯汀看着屏幕笑,“中西部学生一般都不考SAT,我觉得我白花那钱了。”我愣住了,2350!“那……你的ACT呢?”我问。“36。”他还是看都没看我。我一下子迷茫了,36分是ACT的满分啊!
在CentralAcademy,每一个人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他们选择大学完全是跟他们的职业选择相符合的。他们不看大学的排名,而是直接去那个大学访问——住上几个晚上,看看那个学校还有那个城市是不是适合他们。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欢干的事情,这种爱好是独特的,而不是盲从的。这种“激情”也就是美国名校想看到的东西。我很坦白也很残酷地说:国内完全是不给你机会让你坚持自己的“激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觉得进美国名校难。因为变得跟别人一样是最容易的,我们从小就在不停地练习怎么考出跟别人一样高的分,怎么学跟别人一样的乐器。但是到了高中,性格已经基本成型了之后再想找到自己的一种爱好,建立一种自己独特的性格,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了。的确,中国人的基础是很好,数理化是很牛,但是一旦到了没有人逼着学的地方,因为没有自己的“激情”,就真的是很难再坚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