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2:41 | 查看全部
赞美别人
时间:2014-01-21 作者:未详 点击:868次

  1921年,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出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一位执行长。
  
  众多的报名者中,一个叫夏布的不起眼的年轻人最终被卡内基锁定。许多人表示质疑:“为什么偏偏是他?”
  
  卡内基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却是你们最缺乏的一种能力。”
  
  后来,夏布成为卡内基最为得力的事业助手之一,得到公司上下一致的认同与尊重。
  
  这正如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的那句坦诚之言——
  
  赞美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你必须了解赞美别人可以使自己收获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2:51 | 查看全部
惩罚的传说
时间:2014-01-21 作者:未详 点击:1071次

  印度旁遮普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贼闯进一家农场偷了两百头洋葱,被当场抓住,送往法庭审判。法官判令这个贼交二十枚金币作为罚金。贼说这个处罚太重,法官便列出两种处罚方式让他任选其一:鞭打二十;吃下两百头洋葱。贼选择了吃洋葱。
  
  贼吃掉二十五头时,双眼已经噙满泪水,肚子里就像有无数火球在上下翻滚。
  
  还有一百七十五头洋葱,贼知道怎么也吃不下了。贼请求接受二十下鞭打。
  
  法官同意了。但是打了十下的时候,贼忍受不下去了,请求法官终止鞭打。
  
  贼的请求再一次得到许可,不过,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贼不得不接受交付二十枚金币的处罚。
  
  法官说:

    “如果你早接受交付罚金的方式,就用不着吃那二十五头洋葱,也用不着挨十下鞭打了。请你记住:当你做了错事时,最好赶紧偿还,然后,忘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2:59 | 查看全部
保护好你的内在小孩
时间:2014-01-21 作者:未详 点击:574次

  你的童年已过去,但它未消失,而是转而活在你心里。每年中,都会有那么一天,它提醒你,怕你忘记它还在。这一天,你再忙,也要去吃一根棒棒糖、穿一天小短裙子,和你心里的小人儿相见欢。
  
  你在这一天并不哀悼,而是重拾童年的宽容与宁静,以及对世界的期待。最高兴的就是你和你内在的小人儿相聚的结果,你知道自己长大了、丰富了,而那个圆脸小人儿还好好地住在你心里,发着光。
  
  那是你抵抗成人世界所有污浊的力量——那时你是一个纯洁勇敢的孩子,一头乱发。
  
  保护好你的内在小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3:11 | 查看全部
给蚁族大学生的忠告
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388次

  必须懂得没有苦中苦,哪有人上人的老理。
  
  吃亏是福。
  
  避免发生第二年城市综合征。
  
  不要和狐朋狗友瞎耗。
  
  尽量不住房东是个人的房子,集体的、公寓式管理的相对要好。
  
  养成记账的习惯。
  
  懂得坚持。
  
  多锻炼身体,少睡懒觉。
  
  多去书店看书,少去网吧。
  
  做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不与同学攀比那可怜的收入。
  
  干一行,爱一行。
  
  不要看不起平凡的工作。
  
  把经历看得比学历重。
  
  定期给父母寄钱。
  
  异性同居一定要注意避孕。
  
  空闲时间尝试去做义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3:20 | 查看全部
真正的需要
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865次

  空气越稀薄,人们越要呼吸。依次类推,越是稀少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黄金稀少,人们想得到;钻石稀少,人们想得到;世上一切珍贵而稀少的东西,人们都想得到。没有黄金、钻石,人们照样可以活下去,而且可以活得很幸福。但没有空气,人们必死无疑。
  
  空气、阳光,还有爱和亲情,这些看似普通而平常的东西,正是因为平时我们得之容易,所以常常被忽视,而一旦从身边缺失,我们才会恍然醒悟,这些看似普通而平常的东西,它的重要性不知要比黄金、钻石高出多少倍。所以,我们有必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学会取舍: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3:28 | 查看全部
奋斗的人生
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640次

  外表的美丑,不代表内心的善恶;生命的价值,不能以世俗利害的尺度来衡量。莎士比亚说:“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在地上。”一个怕吃苦的人,永远摆脱不了寂寞和悲哀;怠惰和消极者,将使自己加速进入坟墓。
  
  人生是一连串奋斗的痕迹,埋藏着人们多少欢笑,多少辛酸,而奋斗的成果却永远闪烁发光。

  我们的真,不是刹那的存在;我们的善,不是短暂的诚实;

  我们的美,不是空泛的图画。

  经过奋斗的人生,就是真善美的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3:37 | 查看全部
摩西的脚步
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604次

  拉比祖亚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无数次认真地研读《圣经》,想探索生命的奥秘。他最喜欢、最崇拜的人就是《圣经》里的摩西,因此,他决心要模仿摩西的方式来生活。
  
  多年以来,他认真研读了许多本书。他曾经试图模仿摩西所做的一切,但是,最终没有达到他希望的结果。这一切都让他非常失望。有一天晚上,他读书读得太累了,陷入深深的睡眠。
  
  在梦里,上帝出现了。
  
  上帝问他:“我的儿子,你为什么这么难过?”
  
  拉比祖亚回答:“因为我在地球上的日子就要结束了,而我现在仍然不能像摩西一样生活。”
  
  上帝说:“如果我需要另一个摩西,我就会去创造他。当你来到我的面前,我不希望你是第二个摩西,我希望你能够做最好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7:23 | 查看全部
永远有人非议你
时间:2014-01-24 作者:未详 点击:730次

  有朋友转告我说,某位同行觉得我很傲慢,可有趣的是,我并不认识这位同行。经过提醒,我才想起唯一的一次接触就是在同一张大桌子上吃过饭,大家谁也不认识谁的那种商务饭局。我只跟旁边的人说了话,跟其他的人可能只是换了换名片或者连名片也没有换,于是这种应酬上的疏忽就被定义为“傲慢”。
  
  而我从一位同行嘴里听到的对我的密友的评论就更负面,这位密友是做商务运营的,被认为“浑身铜臭味、俗气”,并质疑我竟然和这样的人密交。我猜想很可能是第一次见面我的密友就和他谈如何管下属、如何用最少的报酬笼络住最好的人才等话题吧。而在我眼中,我的密友不仅热心,而且有胆识,有魅力,更主要的是,对我很好。
  
  每个人都在试图从自己的立场评价别人,这个立场十分多样化,可能是需要被奖励的下属、需要被尊敬的同事、需要被伺候的客户,更何况还有需要被照顾的家人,需要被相陪的友人。到最后就成了“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一旦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有“非议”出现。
  
  完全不关注别人的非议,会被认为不合群、过于傲慢,容易丧失职场机会,但是太关注别人的非议,又会落得心神疲惫的下场。虽然非议并非随着生命的消逝就消失了,但历史更关注的还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贡献。比如爱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后面的永远是相对论,而不是他的婚外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7:32 | 查看全部
坚韧的麻绳
时间:2014-01-24 作者:未详 点击:473次

  麻绳是由一种叫做麻的植物皮经过处理成纤维而搓成的。

  其实,麻是很脆弱的,一般都种植在沟渠里,不敢种植在平地上。因为,麻秆遇到风会折断,种植在沟渠里能避风。
  
  秋天收获时,人们下到沟渠里,用镰刀贴根把麻割断,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后,把它们放进池塘里浸泡。
  
  由于麻的比重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不能完全浸入水里,人们就用石块压在一捆一捆的麻上面,直至完全沉入水中。
  
  这种浸泡过程叫做沤麻。没经过沤的麻也能剥下皮来,但很脆弱,很易断裂,几乎没什么用处。
  
  半个月之后,沤麻的期限到了。接下来,剥下麻皮,洗去淤泥和浊物。晾干后的麻皮色泽白且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经过加工处理后,麻皮成了纤维,用手工或机器搓成麻绳,即可担当重任了。背负沉重,不见天日,沉没于冰冷的水中,经受着污泥浊水的侵蚀,这是制成一根坚韧,结实的好麻绳必需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27:41 | 查看全部
哈佛的警告
时间:2014-01-24 作者:未详 点击:661次

  每当开学,哈佛大学都会给每一个新生发一本《学习生活指南》。

  其中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对于任何一个有此劣行的学生,学校都必定给以严厉的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等时,你必须事先明确地告知: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来源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
  
  在哈佛大学,严厉的惩罚不针对迟到、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损坏公物,而是针对教学、研究、学习上的抄袭剽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