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2:15 | 查看全部
全世界最糟糕的路
时间:2014-01-16 作者:未详 点击:800次

  一天,一头牛犊要穿越一座原始森林,回到它原来的牧场。牛是一种无理性的动物,所以牛犊硬是闯出了一条路,这条路弯弯曲曲,沿着山峰上上下下。
  
  第二天,一条狗从这里经过,它沿着牛犊闯出来的路穿越森林。接下来,来了一群羊,它们的头羊发现这里有一条通路,就领着羊群从这里穿越森林。
  
  之后,人开始使用这条路,他们通过它进入森林,然后离开森林。有些人得弯着腰走,绕开那些障碍,为此他们会抱怨和诅咒。他们这样做没什么错,但他们也没有设法去开创一条更短、更好的路。
  
  经过多年的使用,这条路变成了一条羊肠小道,那些可怜的动物背负重担,被迫行走在这条小道上。其实这段距离走直线只要30分钟,它们却要走三个小时。
  
  又过了很多年,这条羊肠小道变成了一个村庄的主干道,再然后变成了一个城镇的大街。每个人都抱怨交通拥挤,因为他们走的路可能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条路。
  
  在这期间,古老聪慧的森林之神总是开心地大笑,因为它看到人类总喜欢盲目跟从已有的道路,甚至都不愿意问一下,是否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2:25 | 查看全部
差生
时间:2014-01-16 作者:未详 点击:825次

  如果生在中国,这位英国新首相会得到一个称呼:“差生”。
  
  小学时,他的拉丁文和数学成绩是班上最后一名,其余各科成绩都在全班“垫底”。8岁的卡梅伦曾参演学校组织的《蟾蜍宫中的蟾蜍》,扮演一角,却依然“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他”。
  
  当然,任何名人、伟人幼年时的“不得志”,不该成为普通人自我安慰的资本。毕竟,卡梅伦身为英王威廉四世的直系后裔,他就读于希瑟当预科学校,这是当时英国最难进的贵族小学。
  
  因此,“倒数第一”并未妨碍他进入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以上事实说明:不要随便给人贴上“差生”的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2:33 | 查看全部
疼惜别人的心
时间:2014-01-16 作者:未详 点击:1182次

  有一天黄昏,一个走在森林里的人,遇见了一只蜉蝣正在哀伤地痛哭,那人问蜉蝣:“你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呢?”蜉蝣说:“我的太太在今天中午死了。”
  
  那人说:“现在已经黄昏,你也很快就会死,何必哭泣呢?”蜉蝣听了,哭得更伤心。那个人不禁觉得好笑,蜉蝣朝生而夕死,中午死和黄昏死有什么不同,何必哭泣呢?
  
  我们生而为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动物中的至尊,以至于不能从其他众生的眼光看生命,也就难以开展真实的慈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2:41 | 查看全部
被顺序迷惑
时间:2014-01-17 作者:未详 点击:739次

  有个实验说,让一群受测者观看学生解答三十道难题的录像带,其中A生的回答一开始是既迅速又正确,但后来却越错越多;B生起先一再碰壁出错,但后来则越答越顺。最后,两人答对的总题数都是15题(录像带并未显示这个统计数字),但大部分的受测者却认为先盛后衰的A比先衰后盛的B较有能力,而且还误以为A答对的总题数要比B多。
  
  另一个实验更有趣:以两种方式介绍同一个人,甲方式说他是个“聪明、勤勉、冲动、挑剔、顽固、嫉妒”的人,乙方式说他是个“嫉妒、顽固、挑剔、冲动、勤勉、聪明”的人。结果,甲方式的介绍带给听者的整体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
  
  这是所谓的“先人为主效应”。
  
  与人交往时,如果你不想让人对你的能力和为人作出错误的判断,那你就不必太谦虚,也不必担心无以为继,而应该在一开始时,就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3:27 | 查看全部
人生三态的人生感悟
时间:2014-01-17 作者:未详 点击:7309次

  有人用水说人生,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人生也有这三种状态。

  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
  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
  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_态,那么他就是一汪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海洋,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
  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变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有人用悲观、乐观、达观阐释人生:
  悲观的人在山脚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径;
  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
  达观的人在山顶看世界,看到天广地清。

  悲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苦酒,清浊均苦涩;
  乐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美酒,点滴皆芬芳;
  达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清泉,冷暖都清凉。

  悲观的人看到花谢的悲伤;
  乐观的人看到花开的灿烂;
  达观的人看到花果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3:36 | 查看全部
人生主角
时间:2014-01-18 作者:未详 点击:1136次

  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份暗示,一种鼓励、启发,还有真诚的关爱。这些态度,可能因而丰富了他人的生活,但这没有可能发展为——代办他人的生命。
  
  我们当不起完全为另一个生命而活的重仕——即使他人给子这份权力。
  
  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情,是另一种勇气。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
  
  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原谅他人的错误,不一定全是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倒是一种最不负责的释放。
  
  过分为己,是为自私自利。
  
  完全舍我,也是虐待了一个生灵——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3:59 | 查看全部
生活给我们四个教训
时间:2014-01-18 作者:未详 点击:9797次

  生活给我们四个教训:
  
  在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筑起一道篱笆之前,请不要拆掉它;
  
  如果你把自己的部队远远抛在身后,你的战友可能会误认为你是敌人;
  
  不要埋怨梯子底端的横档,没有它们你就无法攀至顶端;
  
  如果你要欣赏彩虹,就得做好忍受暴风雨的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4:08 | 查看全部
在下一个路口
时间:2014-01-18 作者:未详 点击:1759次

  人的一生,死神至少追访三次。

  第一次遣访在清晨,死亡是他人的事实,神秘诱人,生动有趣;

  第二次遣访在午后,死亡变成自己的事实,惊天动地,也让人惊慌失措;

  第三次造访在黄昏,死亡是所有人的事实,没有人能够逃避,因此也用不着恐惧。

  生命将像雪花一样飘落,寂静无声。期望与恐惧都淡去了,它将像晨风一样轻轻地将你拥起带走,耳边依稀响起温柔的声音:亲爱的,还记得吗?我说过,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4:18 | 查看全部
快乐与愁苦
时间:2014-01-20 作者:未详 点击:918次

  人有双重性格的,彼处晴空万里,此处淫雨霏霏,二者是互不影响的。

  那些幽默睿智的人,他们就能逃过人生的灰黑吗?

  人常有表里如一的愁苦,却难觅自里而外的快乐,因为愁苦的生命附着力要远远大于快乐。

  快乐是外销于人的,很有些包装的意思;愁苦是向里涌灌的,往往抗拒未遂,成了惩罚自己。

  二者的区分由此可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9:35:24 | 查看全部
美国式道理
时间:2014-01-09 作者:未详 点击:764次

  一位少年,酷爱小提琴,却为不能成名而苦恼。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说:“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目的,只为快乐,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啊。”少年深受触动,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只为快乐。这位少年叫爱因斯坦。
  
  美国社会的几条“潜规则”:不吃早餐的人不能委以重任,一个连自己健康都不在意的人不会在意任何项目的细节;每个人都要有个骨灰级的爱好;帮助老人,上帝会记住你的行为;永远尊重知识分子,说不定哪天你要为他打工;少吃快餐多吃青菜,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贵;父母不需要你赡养但需要你关爱。
  
  美国人的思维:为倒时差,他去超市买一瓶红酒,结果,付账要求看他驾照。“麻烦您,看我都有白头发了,我像不到18岁的吗?”服务生:“如果我有的查,有的不查,我就有歧视之嫌。”
  
  必有过人之处:记者张泉灵写道:“冷清的街道,不够炫的商店。我一直在想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过人之处在哪里。”朋友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在芝加哥看电影,银幕上莫名出现字幕,挡了一部分画面……正奇怪,散场时,门口有工作人员发免费票券,抱歉道:“今天有两位聋哑观众,所以要上字幕。影响大家,欢迎免费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