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4:45 | 查看全部
传说中幸运的青春从来都是别人的

  文/Clara写意

  2004年初,我结束第一份工作回到杭州。

  杭州并不是我的故乡,只是我和男票读了四年大学的地方。但是因为这四年太美好太快乐,我们在初入社会的寒冷中贪婪地从记忆里摄取能量,于是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这里。

  在母校的后门,一个叫做青芝坞的农房集中地,我们租了一间小小的平房。我坚持摆了两张床,当然其实我们睡在一张床上,但多出来的那一张总让我略觉心安——万一有片警查结婚证呢?!十年前的姑娘小伙们就是这么傻。

  你别说,片警还真的来过一次,当然不是查结婚证,而是因为这附近出了一宗强奸案。自那以后,我睡觉的时候都把一个板凳拖到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后,板凳上放一串风铃,枕头边放一把菜刀。

  但最可怕的还不是传说中的强奸犯,而是睡到半夜时的尿尿问题。屋里没有厕所,公厕在步行十分钟开外。寒冬腊月的月黑风高,哆哆嗦嗦地朝着公厕一路小跑,男票举着手电打着哈欠跟在旁边,这时候真羡慕他能随便找个乱石堆就是一泡。

  比起毕业的那年,我们都虚长了几岁,但还在原点。男票在读研,而我再一次面临找工作这件大事。

  十年前的我很幼稚,总是太晚看到生活的本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对偶像剧里白领丽人的盲目向往,结果被第一份工作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

  可到了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我还是没长进。在看起来很美的世贸中心里工作了几个月之后,我再一次不得不从让我找不着三观的私营咨询公司里辞职,却被拖欠了一个多月的薪水,迟迟得不到落实。

  之前,在与他人的争斗中,我总是先放弃的那一个,因为很害怕丑陋。在纠缠和放手之间,我永远选择后者。但这一次,我较真了。与生活较真,与自己较真,与那些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要伤害我的人较真。

  我每天准时出现在世贸中心十楼的办公室里,搬一张椅子坐在老板的身边,沉默着什么也不说。有客户来找他,他斥责我出去,我还是不说话,不走。

  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拿到讨来的薪水的那一天,我大步走出世贸中心,脊背挺得直直的。然后,站在门口明晃晃的阳光中,放声大哭。

  《飘》里有句话说,当一个女人无所畏惧的时候,她就不是个真正的女人了。而我知道,从那一天起,我也不是个真正的女人了,我有了泼妇的那一面。对这个世界,从此以后,我泼得出去了。

  这不知该算杯具还是洗具。

  要债要来的钱并不是什么大数字,因为薪水本来就不高。那段时间我和男票还是穷得很爽的。我们曾经捏着两块钱,从解放路的百货大楼逛到延安路的银泰,然后坐公交车回家,还好当时没有空调车。我们还曾经在一个早上,分享最后的一包甜趣饼干,都为了对方不肯多吃一块假装大发雷霆。

  银行卡里剩下最后的五百块的时候,同学里的第一个红包炸弹降临了。是男票的铁哥们,不送或者少送都绝对不行。我从卡里取出最后的钱递给他,然后抠着ATM机哭了。

  奇怪的是,这些细节都是多年后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票告诉我的。我自己居然都忘了。当我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我记得的竟然全是幸运和快乐。也许是因为我的心灵太粗糙,也许是因为,就像我对老公说的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5:01 | 查看全部
有青春打底,什么样的苦都不算苦。

  2004年的夏天,我又开始找工作。这一次相对顺利,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师兄说他带的团队正在招人,我如果愿意,就可以去,连面试也不需要。

  我接受了。一个IT销售员的职位。如果是年初的时候,我不会有勇气接受这样的职位,但经过了讨薪大战之后,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平常看不见的硬核。

  我不相信自己,但我相信那个硬核。

  进了公司才知道,一切没那么简单。当然了,对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原来没那么简单。

  师兄带的团队如果叫做正规军,那么就还有另一支团队叫做野战军。野战军全不按章法做事,到处抢单,连正规军的也不放过。正规军里都是像我和师兄这样的人,玩野战,我们玩不过对方。

  师兄对我说,我们要找蓝海。有些人适合开拓,有些人适合缠斗,把适合开拓的那些人放到缠斗中,他们总是会吃亏,所以,聪明的选择是放开红海,去找蓝海。

  从2004年夏天,到2005年的夏天,有一个25岁的女孩,拎着一个行李箱,箱子里有一份师兄给她的通讯录,跑遍了浙江所有的城市。

  每到一个城市,有时常常是深夜,坐上出租车之后我会打一个电话给男票,告诉他:“我现在上了车牌号XXXX的出租车,正在向XXXX开去。”

  这个电话不是给男票听的,是给出租车司机听的。这是一个女孩想出来的保护自己的办法。一直到今天,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都会打这样的一个电话,有时甚至只是装装样子,根本没拨通。

  在陌生的城市里,我还发明了快速找到经济、干净、安全的旅馆的办法,那就是当地最着名大学的招待所。白天,我换上套裙拜访客户,黄昏时回到大学食堂里吃顿晚饭,内心宁静。

  我按照通讯录逐个打电话约人,有时要打出十几个电话才能约上一个。但我的优势是:我看起来极其无害。在浙江,人们往往见过了太多的精明人,反倒愿意和一个无害的女孩打打交道。

  2005年的夏天,我和师兄的那一片蓝海,已经略显浩瀚。野战军们再也抢不了我们的单,我偶尔回公司处理报销单据的时候,连对方的头头都会过来道一声辛苦。

  但我自己的心里知道,我累了,跑不动了。还有无可避免的是,在这种狗一般的生涯中,我和男票的爱情渐渐濒临死亡。什么也无法填平那条由时间和距离造成的鸿沟,多少满欲倾诉的时刻一旦被错过,再见面的时候也只能相对无言。

  在公司的时候,我常常喜欢躲开人群呆在复印间里。有一天,我发现传真机不停地吐出同一封信,收信人是我,落款人是男票,信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If there is a chance to love you, I will never hesitate.”

  只要还能再爱你,我绝不会犹豫。这是大学里他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5:16 | 查看全部
那天我在复印间里,一边一封封地用碎纸机粉碎这些信,一边哭。哭完了,我决定再一次辞职。在一次又一次的投标中,我与我们代理的某500强品牌的销售经理逐渐熟悉,后来他知道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经历也是在500强公司,又有了这么多的代理销售经验,他说我应该去他们的公司工作。

  就这样,2006年,我和研究生毕业的男票一起来到上海。火车驶入如今已被停用的梅陇火车站,这是我们彻彻底底的再出发:事业、爱情、生活。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是忐忑。

  时隔多年之后,我还在上海,由二字头变成三字头,由女孩变成母亲,由房客变成房东。我80末的妹妹对我的一切人生教诲都很鄙视,因为她认为我是幸运的一代,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但我一直想告诉她的是:传说中幸运的青春,从来都是别人的。事实上,不会有哪一场青春是特别幸运的,也不会有哪一场青春会特别悲惨。所谓的幸运或悲惨,只取决于你看事物的角度而已。

  青春,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爱过自己,恨过自己,放过自己,然后可以坦然上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5:38 | 查看全部
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文/李月亮

  腰病复发,我去看中医。排队等待时,身边两位年约八旬的老人,一直在聊天。听谈话内容,推测他们是老同事,已多年未见。两位老人淡淡地聊着,语气舒缓平静。我在一旁听着,倒是很感慨。

  起初,他们在谈论以前的同事,老人A说,上个月,谁谁走了,我还去追悼会看了看,人不多。老人B说,那谁也不在了吧?好几年以前就听说他得了食道癌。A说,是啊,他可受了不少罪,走的时候,就剩60多斤了,倒是谁谁好,晚上还一点事儿没有,夜里就发心脏病走了,一点罪没遭。B说,前几天我还在二院见了谁谁,他脑溢血差点不行,抢救过来了,现在就一只手会动,也说不了话……我看你现在身体还挺灵便啊?A说,还行,没大病,就是老风湿。B说,我前几天在健康报上看到个治风湿的秘方,回去给你找找,那报纸你看看,挺好……

  我不知道这两位老人,当年在工作中是怎样的关系,有没有过恩怨纠葛。但是人生走到此刻,所有的过往都退却了——他们之间,他们和另外一些同事之间,谁比谁工资高些,谁在领导面前更得宠些,谁拆过谁的台,谁抢过谁的利……都不重要了,连他们的在世与离世,也都不太重要了。现在,唯一让他们稍微放在心上的,只有谁比谁健康些。

  虽说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但如果我们在年轻时,就多少有点这样的心态,人生想必会从容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5:49 | 查看全部
记得俞敏洪在谈及职场竞争时曾说,成功有许多种方式,如果我的薪水没你高,我就跟你比前景,如果我的前景没你好,我就跟你比快乐,如果我没有你快乐,我就跟你比健康,可能我一生什么都没你好,但我保持健康的身体,到最后把你们一个个都送走,那我就是成功的。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罗恩·韦恩,当年因意见不合退出苹果,以800美元的价格把10%的股票卖给了乔布斯和另一股东,如今这些股票市值大约350亿美元。不过韦恩并不后悔,他说乔布斯是“旋风”一样的工作狂,如果他一直留在苹果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强度可能会使他没命活到现在。

  现在,81岁的韦恩还活得好好的,而乔布斯却早在56岁就离我们而去。

  世界当然是欢迎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才华,肯拼命,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但作为我们个人,“好好地活着”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生命的宽度和高度固然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准,但长度和质量何尝不是呢?

  其实我们看电影,最在意的就是结局的时候,谁输谁赢。而我们人生的结局,如何算做成功?可能你一生叱咤风云,但到了最后,你躺在病床上,话不能说身不能动,而你平庸一生的同事却在公园里悠闲地遛弯——至少在此刻,他比你成功,而这一刻,其实是我们最在乎的结局。

  遗憾的是,不到最后,我们很难想通这个道理。年轻时,我们把成功狭义地定位在功名利禄上,耗尽心力,等终有一天意识到,原来最后的成功,只是健康宁静地活着,想去争取时,身体怕是已经告急。我在医院遇到的两位老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他们也一定明白了成功的终极意义。所以,对于同事的离世,他们只用轻轻的一声“哦”,就淡然接受了,反倒是健康报上的风湿秘方,更让他们有兴趣。

  文天祥曾有名句:时时可死,步步求生。他讲的是民族大义,而我愿意将它用在这两位老人身上。想必他们心里,早做好了离去的准备,但在有生的日子里,他们愿意努力追求最后的成功。人生大概只有到了“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的阶段,才能明白生命的根本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明白这些,大概也便能早一点,看清世事迷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6:02 | 查看全部
你的生命,还剩下多少黄金时段?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并非是两手空空,而是捏了一张生命的借记卡。这张卡是风做的,是空气做的,透明、无形,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拂动着我们的羽毛。

  在你的亲人还没有为你写下名字的时候,这张卡就已经毫不迟延地启动了业务。卡上存进了我们生命的总长度,它被分解成一分钟一分钟的时间,树木倾斜的阴影就是它轻轻的脚印了。

  密码虽然在你的手里,但储藏在生命借记卡的这个数字,你虽是主人,却无从知道。也许,它很短暂呢,幸好我不知你不知,咱们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懵然向前,支出着我们的时间。

  很多银行卡是可以透支的,甚至把透支当成一种福祉和诱饵,引领着我们超前消费,然而它也温柔地收取了不菲的利息。生命银行冷峻而傲慢,它可不搞这些花样,制度森严铁面无私。你存在账面上的数字,只会一天天一刻刻地义无反顾地减少,而绝不会增多。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发布的生命预期表,人的寿命已经到了七八十岁的高龄,想起来,很是令人神往呢。如果把这些年头折算成分分秒秒,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按照我们能活80年计算,卡上的时间共计是2522880000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6:13 | 查看全部
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下子呼吸也畅快起来,腰杆子也挺起来,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时间的大富翁。不过,且慢。既然算账,就要考虑周全。借记卡有一个名为“缴费通”的业务,可以代缴代扣。生命也是有必要消费的。就在我们这一呼一吸之间,卡上的数字就要减掉若干秒了。

  首先,我们要把借记卡上大约1/3的数额支付给床板。床板是个哑巴,从来不会对你大叫大喊,可它索要最急,日日不息。你当然可以欠着床板的账,它假装敦厚,不动声色。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八年,它不威逼你,它的阴险在长久的沉默之后渐渐显露,它不动声色地、无声无息地报复你,让你面色干枯、发摇齿动、烦躁不安、歇斯底里……

  它会让你乖乖地把欠着它的钱加倍偿还,如果它不满意,还会把还账的你拒之门外。倘若你欠它的太多了,一怒之下,也许它会彻底撕毁你的借记卡,纷纷扬扬飘失一地。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从长远计,你切不可以怠慢了床板,不管它多么笑容可掬,你每天都要按时还它时间。

  你还要用大约1/3的时间来吃饭、排泄、运动、交通、打电话、接吻,到远方去旅游,听朋友讲过去的事情,当然也包括发脾气和生气,和上司吵架还有哭泣……当然你也可以将这些压缩到更少的时间,但你如果在这些方面太吝啬支出的话,你就变成了一架冰冷的机器,而不再是活生生的人。

  你的生命刨去了这样多的必须支出,你还剩下多少黄金时段?

  唯有我们不知道生命的长短,生命才更凸显。也许,运动可以在我们的卡里增添一些跳动的数字?也许大病一场将剧烈减少我们的存款?不知道。那么,在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银两的时候,精打细算就不但是本能,更是澄澈的智慧了。

  当我们离开世界的时候,能带走的唯一物品,是我们空空如也的借记卡。当那个时候,我们回首查询借记卡上一项项的支出,能够莞尔一笑,觉得每一笔支出都事出有因不得不花,并将这笑容实实在在地保持到虚无缥缈间,也就是灵魂的勋章了。

  其实,当你吐出最后的呼吸之时,你的借记卡就铿锵粉碎了。但是,且慢,也许在那之后,有人愿意收藏你的借记卡,犹如收藏一枚古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6:24 | 查看全部
别那么悲愤,这个世界不欠你的

  文/雾满拦江

  一

  我的朋友李良成,肯吃苦,心善,性格和谐,经常帮助人。

  良成在乡下有个远亲,家境不是太好,良成把亲戚刚上小学的孩子接过来,资助孩子上学。孩子也很努力,每天学习到很晚。担心孩子太累,良成还经常劝孩子早点休息。

  前些日子,老师打电话让良成过去,问了些很奇怪的问题,眼神很怪异,有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意思。

  良成心粗,没有多想。

  过两天良成替孩子检查作业,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一篇作文,顿时呆住了。作文中有几句话,大概意思是:……这个社会,为什么如此不公?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却吃香的喝辣的?比如我大舅李良成,他一家人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逛街购物,却总有花不完的钱?有钱人就是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良成当时心里激堵,他很想把孩子揪过来,对着孩子的耳朵大吼一句:日你娘啊死孩子,什么叫你大舅一家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的是你爹妈!正因为你爹妈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干,才把日子混成这样!你大舅怕耽误了你都快累成狗,你居然看不到……

  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眼神为什么那么奇怪。

  良成终不可能对孩子说句什么,怕伤到孩子,他跟我聊起这事,我也呆住了。

  我想不到的是,这种畸形的心态,不知何以悄然侵袭了孩子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6:35 | 查看全部


  在深圳时,我就深切体验到人心的偏激。有次出门,见两个保安聊天,就听一个保安说:看咱们小区,开什么好车的都有,全他妈的为富不仁!

  开好车跟为富不仁,这之间一点逻辑关系也没有,不知道这个保安怎么把二者挂联起来的。还没等我理清他的逻辑沿递,就听另一个保安说:就是,穷的穷死,富的富死,太他妈不公道了。我现在就盼来一场运动,到时候我第一个报名,不打死这些为富不仁的有钱人,我管他们叫爹!

  后面说话的保安,脸上的肌肉扭曲着,年轻的眼睛透射着我无法理解的仇恨。而这种仇恨,完全是非逻辑的,虚构在扭曲与臆想的基础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3:36:43 | 查看全部


  另一件事是,我有个朋友,他儿子很有出息,爹妈没怎么管,孩子自己报考海外名校并录取。朋友激动的红光满面,把熟人全都叫来,大吃庆祝。

  正在亢奋之余,席间有个多年老友,突然冷冰冰扔出一句:国外的学校,根本不看考分,给钱就让上,有钱人就是好!想去哪上学就去哪儿上学。

  朋友被堵得慌,气恼的辨解说:你说的那是野鸡大学,我儿子这可是名校,名校招录更严……我儿子可是全额奖学金啊!

  对方扔回来一句:都一样,给钱就让上。

  上你妈……朋友气得想要打人。但知道自己儿子表现太好,已经引起公愤,能做的就是立即起身买单走人,多年的老交情,到此为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